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23课-辅导答疑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4 22:31

问:如果从网上下载国外的最新影视剧视频,算不算不与取?视频只是自己看,不用于商业用途。很想受居士五戒,又怕这一项会破戒。请法师开示 。

答:这个不确定,关键看自己的发心。在可以下载的地方,如果没有额外的限制,有时候相当于大家都是默许的一种状态,虽然没有明显得说,但是默许的话,不一定属于盗窃、不与取。有些可能是开许的,有些可能是默许的。如果完完全全不用于盈利,那么下载不一定是不予取。这方面可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是一般来讲,是要看自己的发心,不一定是真正犯不与取的戒律。从比较严格的角度来讲,如果别人没有开许,你这样做了,有犯戒的可能性。从一般的情况来讲,我也看到过一些大德们的开示,不一定是真实地犯了不与取的戒律。(生西法师)

 

问:请问心识和心如何区别?我们大圆满前行中修的心是指意识吗?

答:心和心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我们所修的这个心,基本上是以意识来修的。因为眼识、耳识都是属于无分别识。染污意识,其实是一种染的状态,真正来讲没有修行的能力。阿赖耶识它比较弱。平时我们都是用意识来修,但“所修的”是不确定的。我们用意识观察、安住在眼识的本体,或者用意识来观耳识的自性,观耳识的无常,或者观阿赖耶识空性……所修的法,所修的心,有可能是八识都有。所以,心和心识其实是一个意思,因为每个众生内部只有一个心,只有一个识,相续的识只有一个。但是因为根不一样,眼根引发的识就叫眼识,耳根引发的叫耳识,分了六识或者八识。但是每个众生内部只有一个心识,它的功能不一样,通过根来区别它的功能,其实我们相续里面内部只有一个心识。但是我们的身体有眼根、耳根,这些窗口不一样。通过眼根产生的叫眼识,耳根产生的叫耳识,其实里面心识是一样的,因此心和心识基本上来讲是一样的意思。也有些地方说心、意、识,分别对应阿赖耶识、意识和前五识。(生西法师)

 

问:请问出家更能利他,还是在家更能利他?

答:一般来讲,普遍的说法是出家可能利他的力量更大一点。因为出家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对于法义方面可能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修证,他的力量也大。而且在弘法利生的时候以出家的身份,更加容易引发众生的信心。从这个侧面来讲,可能出家更能利他。另一方面,利他的本体怎样去安立?是以讲经说法的方式利他?还是以其他方式,只要是能够利益众生的都叫利他?这个就不确定。因为有些时候出家的人可能会受身份的限制,有些事情做不了。而在家人身份没有那么多限定,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其实真正成就初地以上的菩萨,只要能够利益众生,他什么身份都会显现的。所以我们自己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利他呢?如果想要通过法义的方式、讲经说法的方式去利他,出家是很好的;如果其他方式也能够利他,有可能在家可能比出家要方便一些。总之,是什么身份,就在这个身份上面尽量地去发利他心,能够做多少就可以去做。(生西法师)

 

问:我们要求每个月参加一次共修,我现在早晚参加早课、晚课共修,参加这个共修算不算要求的共修?

答:学会当中有对共修的要求。如果做到了学会当中对共修的要求就算;如果没有达到,虽然可能自己早晚在修,但是没有达到学会的要求,不一定是真实的共修,关键是看怎么规定的。(生西法师)

 

问:当看到一个众生做非法的事时,有时候极容易生起傲慢心,假如说我就生起了:还是我学佛好,他不学佛真是可怜的。这种是不是傲慢心?在这个时候,如何提醒自己发出那种菩提心而不是傲慢心?

答:看到了造恶业的人自己容易生傲慢,有的时候产生这样一种心态,容易处在一种居高临下或者一种优越感的状态当中,或者对造业的众生看不起、厌恶,或者觉得自己很庆幸,但是这个庆幸本身也不是说一个不好的事情。如果生起傲慢,因为傲慢是一种烦恼,肯定是不对的。自己没有造这种罪业,不等于没有造其他的罪业。一般来讲,当产生傲慢的时候,是我们没有处于那种造罪状态,就是我们没有造那种罪的时候,很庆幸自己没有造罪,那个时候就很傲慢。但是,没造这种罪不等于我没造那种罪。我们相续当中是个凡夫人,每天产生的烦恼、很多很多不如法的心、作意啊,还有很多行为,其实还有很多的。但是如果忽略这些自己有的过患,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傲慢。所以,第一,要把傲慢打消,就想其实我和这个众生一样,没有解脱之前都会造很多罪业。第二,看到这些造罪的众生的时候,要发愿:愿这个众生早日离开这个罪业,愿我和一切众生都离开一切的罪业。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想,那么就不会生起傲慢,而且能够纯然地安住在一种反观自心和平等的悲心状态当中,就可以对治不必要的傲慢,也可以缘一切众生发一个善愿,这样是比较好的。(生西法师)

 

问:今天我们学的喜爱恶行的这个内容,因为我们有很多的习气,也是串习得非常熟悉,自己心里面知道这样做是不可以的,但是习气上来时会被牵引得很厉害,又会去造作恶业,过后又觉得非常的惭愧后悔。随着慢慢对佛法学得越来越多了以后,就了知了很多的东西不能去造作,但是又控制不了习气的牵引,造成很大的一种心理负担。能不能请师父再慈悲开示一下,如何能更好地去对治?

答:其实当我们在造业的时候,能够生起惭愧心,就说明可能是可以改正的,和这里面讲的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我们知道它不对,有惭愧心,一生起惭愧心,罪业就会减弱,而且在惭愧心的基础上慢慢也会去做一些改变和调整。当然如果恶行的习气比较严重、比较稳固,那么做一两次的调整,不一定能够完完全全调整过来。就像其他教言当中讲:我们生的病很严重,只是吃一两副药是没办法痊愈的一样,所以要长时间的治疗。同样道理,我们知道的恶行,随着学习的深入,智慧越来越深,福德资粮、对治力越来越强,这种情况是会改变的。

另一方面,我们处在一种纠结的状态,知道这个不对,而且我也做了,今天又犯了,明天又犯了,好像在这个状态当中很纠结,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始终会过去的,因为当修行增长之后,这种心态和行为慢慢就会消失了,所以我们要有耐心—-坚持学习的一种耐心。如果有耐心、有心力、智慧来面对它,我们也不用处于一种无意义的负罪感或纠结的状态当中。当然产生这个纠结也是对的,因为我们想要改变。但是也不用无意义地纠结,因为我们只要缘善法去修,去改变、去发愿,一定会有效果的。至于现在还没改变,就像我们在病中服药的时候,今天好像吃了药也没什么感觉,明天吃了药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只要坚持吃下去,慢慢就会好起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想法,修行佛法就像服药一样,对治我们相续当中恶行的疾病,也应该有一种信心、勇气和毅力,慢慢地一定会改变。(生西法师)

 

问:有位学员想出家,请问是先在家打好加行基础,还是要打好基础再去学院呢?

答:都可以,因为学院也有加行班可以修加行。在家里面修好了去也行,在学院去修也行。(生西法师)

 

问:请详细讲一下怎样通过观十二缘起对治痴心?

答:前面几堂课讲了通过缘起对治痴心,痴心其实就是对前际、中际、后际的不了解。十二缘起将前世、今世和后世的因都讲得很清楚。

前世的因是“无明”和“行”。“无明”是前世的烦恼,“行”是前世的业,有了“无明”和“行”,就有了前世的烦恼和前世的业。这是前世的两支缘起。我们今生当中是从哪里来的?就是前世的无明、烦恼和前世所造的业。有了烦恼和业,因缘具足了,就会引发后面的果。

第三支是“识”。“识”是什么呢?“识”就是今世的入胎,今世入胎的第一刹那就是识支。这里开始讲到了今世当中的因缘。前世有了“无明”和“行”,今生有“识”,之后有“名色”、“六处”。“识”是入胎的形式,“名色”是在母胎当中六根还没有齐全的状态。胎儿六根俱全了,叫做“六处”。这是在入胎位的三个。然后就有了“触”,“触”就出胎了,开始降生了。“触”就是能够接受外境,眼睛可以看到色法等等,这方面就比较明显了。有了“触”就有“受”。“受”就是感受,苦受、乐受等等。有了“受”之后就会有“爱”,“爱”就是烦恼了。有了爱之后,就会对于一些喜欢的产生不离爱,对于不喜欢的产生乖离爱(想远离的一种爱),这就是一种烦恼,今世的烦恼。有了“爱”之后就有“取”。只是“爱”不行,还要付出行动,“取”就是付诸行动。“爱”和“取”是烦恼支。有了“取”之后,就会有“有”。引发后世的业形成了,叫“有”。今生当中前面的“识”、“名色”、“六处”是胎中的。出胎之后“触”和“受”、“爱”和“取”。有了“爱”和“取”的烦恼,就有了“有”,“有”就是今生当中存在的引发后世的业。这个就是今世打破中际的愚痴。我们现在是怎么造业的呢?现在我们是什么状态?我们怎么来的?怎么存在的?了知了中间的这几个缘起之后,对于中际的愚痴就打破了。

然后打破后际的愚痴。有了“有”之后,就有“生”和“老死”。“生”就是后世的投生,“老死”就是后世的老和死。有了老和死,又开始形成了“无明”。

在十二缘起中,前世的“无明”怎么打破,“无明”和“行”打破对我们前世从哪里来的愚痴;中间从“识”乃至于到“爱”“取”“有”之间,讲得是今生当中我们怎么感受外境、怎么生烦恼造业、积业的情况;后世就是“生”和“老死”,有了今生的烦恼造了业,一定有后世的“生”和“老死”。所以从“生”和“老死”这支来看前面的“爱”、“取”就相当于第一支的“无明”,“有”相当于第二支的“行”,通过烦恼造业,通过业引发身体,之后有了“受”,然后开始“爱”、“取”,“取”之后造业,有了业之后就开始引发后世,这里面前生、(今生、)后世等等都已经完完全全讲到了。

我们可以通过十二缘起的观想来打破无明、对治痴心。对前世、今生、后世的前因后果都知道得很清楚之后,就不会有愚痴,就可以做对治、做修行。比如今生当中我们要引发后世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这个“受”是肯定避免不了的,反正你有“触”就会有“受”—-苦乐受,关键的问题在于“爱、取”,在于烦恼。因为有了“爱”和“取”,就会有“有”,有了“有”就会有后世。

所以,我们在今生当中怎么做?就是控制“爱”和“取”,不要生起烦恼。不生起烦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修四种厌世心,或者守戒律、修空性、修菩提心,这些修法都是让我们不要生起“爱”和“取”,不要生烦恼,化解掉它。不管是通过戒律化解,还是通过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来化解,或者通过密法来化解,把这一切的现象转为道用,都能够引发善心、制止烦恼,修行善法。

如果修了,当然不一定这一辈子就修完了,但是这个趋势就是这样的:如果成功地阻止了“爱”“取”,那么后世的“有”、后世的业就不会成熟了。虽然还有业,但是如果烦恼调伏了,业是没办法成熟的。业就像种子一样,一个种子要发芽,一定要有水来灌溉,而烦恼就是水,如果把烦恼灭掉了,虽然还有业,也不会再引发后世。

所以,了知了十二缘起,就能打破痴心,打破了痴心之后,也就发现了修行之道。假如今生当中自己的修行够了,比如修密法,今生当中所有的修行够了,“爱”“取”灭掉,“有”灭掉,在今生当中解脱了,就不会再有后世。因为后世的“生”“老死”是通过今生的“爱”“取”“有”等形成了缘起链条之后引发的。每个链条都是连接不断的,如果到了“有”的时候,缘起链条还没有断,就会自然引发下一链,下一链就是后世的“生”“老死”,就像无明和行,无明和行圆满之后就一定有今世的“识”投生,胎中投生、“名色”、“六处”,出胎之后又有“触”、“受”、“爱”、“取”和“有”,有了“有”之后又是后世的“生”和“老死”,这个缘起链条一环扣一环。当我们每一次都在“爱”“取”当中去用功,去对治烦恼,让后世的业减弱;或者虽然还要投生,但是变成更多的佛法方面好的业,投生之后好的习气开始越来越浓厚,轮回当中的烦恼就越来越弱了。我们在临终的时候还可以发愿,就像《生生世世发愿文》当中:愿我乃至生生世世中,获得具足七德之善趣,等等。通过这样发愿,虽然还在流转,因为力量可能还不够,流转的链条还有,但是在流转过程当中已经带了很多佛法的习气了。这样修了之后,每一世都能够修佛法,流转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如果修密法、修净土、修往生或者修密法,聚足终止轮回的因,就不会再轮回了,十二缘起就斩断了。所以在今生当中我们要在“爱”“取”上面去用功,如果烦恼对治了,那么后面业不会太强。如果今生当中对治“爱”“取”的修法,通过强大的力量修成功了,修得质量够了,所有的修法圆满了,即生就解脱了。即生解脱之后呢,“爱”、“取”、“有”中断了,缘起链到这儿就断了,断了之后轮回就终止了,也不会再投生,后面的所谓“生”“老死”就不会再有了。

通过十二缘起,知道怎么流转的,知道怎么断除轮回,这方面其实是非常殊胜的教言。(生西法师)

 

问:若两个金刚道友之间有矛盾,一方忏悔祈请和解,另一方还是不接受,这种情况是两个都不能听密法,还是真心忏悔的可以听呢?

答:当然如果真心忏悔了,是可以的。不管对方接受不接受,反正自己在他面前已经忏悔了,应该是可以具足条件了。否则,如果完完全全两方面都要和解,有些时候可以,有时候可能不一定,因为有时对方可能烦恼比较严重,不一定接受。但是如果你真心地忏悔,说明自己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想忏悔,如果这样就做了,基本上就可以。最好达成两方面都忏悔,如果他不接受忏悔,本身也是一种愚痴,是烦恼粗猛的表现。比如我们和另外一个道友之间发生矛盾了:第一,自己要主动去忏悔,对方接不接受是他的事情,那么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了;第二,别人向自己忏悔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接受,没有什么化解不开的,如果自己不接受,那么就相当于错上加错。自己和对方有矛盾本来就错了,然后还觉得“我还不接受你的忏悔,你就不真诚等等等等”,这个方面就是错上加错。别人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还抱着问题不放,不但抱着问题不放,也许是再累加了一个大问题在自己身上,这就更加愚痴了。所以,如果别人向我们来求和解、来忏悔,我们一定要想通,金刚道友之间没有什么化解不了的,一定要化解好,真诚地去接受忏悔,把问题解决了。问题解决不是为了听密法,而是这种不忏悔的状态在心中多存在一刹那,它就不断引发过失,多存在一天,一天有多少个刹那都在不间断地引发过失,而且这是个大过失。所以,不能让这个毒素、这个炸弹在我们心中的力量越来越大,如果一旦成熟了爆炸了,我们是接受不了的。因此,尽量马上忏悔,如果我们想不到,别人主动来忏悔,那个时候应该接受。如果当时没有接受,后面想通了,也马上要去向对方去忏悔。不管是什么情况,这方面的问题是不能拖的。(生西法师)

 

 

相关文章

  1. 尼玛益西说道:

    师兄好!我想要一份智诚堪布,索爸爸和菩提洲的全套课程,录音,APP,文字等等,全部都要,想保存下载到U盘里面,不知道怎么联系您,感恩

    1. 圆非说道:

      @尼玛益西 您好,您说的内容太多,可以到这个网站去下载SS的内容。菩提洲的我没有哦,https://www.503.i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