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前行广释 > 正文

《前行广释》第9课辅导及思考题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9/13 21:5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前行引导文是让修学者调伏自心、趋入佛道的一种实修窍诀。

佛经当中讲了很多和修行有关的内容,但是佛陀讲经都是针对当时的一些听众,有的是他们提一些问题,佛陀对这些问题做答复;有的是佛陀是从某些侧面讲到修行的内容。讲了很多法,每一个字都和众生的解脱有关,没关的一个字都没有。佛经浩如烟海,有一般层次的、中等层次的,也有讲最高境界的。一般人在刚刚学习佛法的时候,根本没有自力进行分辨。所以,虽然佛陀讲解的经典非常准确,没有丝毫的过患和垢染,但是对一般人来讲,要在佛经当中去寻找一个修道的次第和窍诀,非常困难。

后来出现的菩萨们为了让后学的弟子了解佛经所讲的修行意义,就造了很多论典。有些是开显佛经的某一个意义,比如对于佛经当中讲的四谛,专门抽出来,造一部专门的论典来阐释四谛——通过轮回的因果,解脱的因果,对苦、集、灭、道做详细的阐释。有些讲到了空性,比如龙树菩萨把所有佛经当中有关空性的意义都汇集在一起来讲解空性。我们学习完之后就知道,般若经所讲的空性是这个意思,我们再去看般若经,就知道空性应该如是理解。有些讲到光明如来藏,比如《宝性论》等论典就抉择了如来藏光明;还有一些就专门宣讲道次第,佛经当中修道的次第如何去理解,像宗喀巴大师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有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灯论》,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还有此处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是不是只讲一个次第,没有什么内容呢?绝对不是。在讲次第的同时,对于每一个次第当中关要的修法都已经做了非常清楚的阐释,而且是归纳性、窍诀性的,引导众生的心趋向于此等境界。在学习这样的论典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翻很多佛经,并不是说佛经没有用处,而是这里面对很多佛经意义的精华已经作了归摄,而且是通过引导的方式、相应于我们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进行阐释的。

佛经当中不需要讲这些,因为当时佛陀在讲法的时候,很多有情的根基非常利,福德也很深厚,智慧也比较圆满,佛陀稍微讲一下他们就懂了。佛陀在法会当中针对一个问题反复讲的话,对当时众生来讲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佛陀当时讲得比较略。后来,众生的根基钝了,单单看佛经不一定能够准确理解,那个时候佛陀的化身菩萨们就出世了,做一些注释和讲解,众生看了之后就知道了佛经所讲的内容。

后来,看这些论师的原文也看不懂了,于是就有很多的大德们解释这些论典的原文。随着一代一代众生根基的不同变化,一代一代的上师们也在造不同的论典,有些从这个方面讲,有些从那个方面讲。对想要获得解脱必须要了解和通达的很多问题反复地讲,反复地论证,以使众生的相续对修行的关要产生殊胜的定解。

现在学习的《大圆满前行》就有很多的归纳,把皈依、发菩提心、忏罪的内容各自放在一起,而且排成次第。我们学皈依时,所有佛经当中讲到的皈依内容就懂了;学菩提心时,佛经所讲的菩提心我们也懂了。一个次第一个次第的把它们联起来,若是这样修持的话,我们的相续就会成熟,在获得佛法智慧的同时,也懂得了修行的方式。

这种论典对我们是非常重要,很有必要来学习。词句非常简单,而且配合了很多的故事、比喻来让我们了知。但是,内心产生这样的境界却并不是这么简单。很多词句基本上读一下就懂了,里面的意义听一次差不多也懂,关键是内心生起和法本中所讲意义相同的觉受,就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而且,这种觉受在内心生起来的话,就会成为标准的佛弟子;如果生不起来,我们就要努力。比如暇满难得,论中讲最后要达到什么量,寿命无常要达到什么标准,我们都要对照自相续看是不是已经有了。有了当然非常好,没有的话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乃至于达到这样的量之前,都要不断地修持。

当然只是观修还是不行的,在观修的同时还必须要积资净障,这个我们反复要讲,积资净障非常重要。如果自己的福德深厚,稍微观一下就能够突破障碍;如果福德不够,观想很长时间仍然是原地踏步,不会有明显的进展。这时就需要专门做一段时间的积资、净障,资粮上去了,罪业清净了,一下子就能够突破很多修道的瓶颈。

真正的修行内容在后面会专门讲,并不是说这里面没有修行,事实上这里有很多和修行有关的窍诀。在听闻佛法、思维佛法、修行佛法的时候,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得上,而且必须要用——用了之后才能在闻法过程中非常如理如法地听闻,才能得到听法的意义和功德。

现在讲的是六垢。前面讲了傲慢、无正信、不希求正法、外散,今天学习第五个内容:内收。

戊五、内收:

外散不行,内收也是不行的,这是两个极端。外散是一种掉举的状态,自己的六识散于外境,不专注在法义当中,胡思乱想和法义无关的内容。内收则是六根极度往内收,不是往外散。这也是一种极端,必须要遣除。内收会导致什么过患呢?

如果我们在闻法时仅仅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就会像马熊挖雪猪子一样得此失彼,不可能有了知一切的时候。

讲了两个过失,这是第一个。如果我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仅仅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上师在讲法义的时候,会讲很多和修行有关的词义。内收是指盯着一个词,其他的都不听了,把所有的眼识、分别都放在一个词上面,非常专注,专注的同时其他意义就听不到了,而上师一直讲下去了,自己的耳识却并没有专注在上师讲的法义上面,因为往内收了。只是专注在一个方面,只能听到一个法义。

受持佛法的个别词义,也是一种内收的表现,就像马熊挖雪猪子。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到了,马熊在藏地出现在很多故事当中,因为藏地有很多马熊。它有时在挖洞时会遇到雪猪子(学名叫旱獭,俗名叫雪猪)的窝。旱獭在冬天的时候会进入冬眠,有些说法认为是雪猪子在入定。以前法王和大恩上师讲过,有时把洞挖开,会见到雪猪子保持一种姿势,好像是在入定一样。

有些人修定,若是什么都不执着,也不懂得修定的关要,只是什么都不想,很有可能堕在旁生道当中。因为前世比较喜欢修定,转生以后也会通过这种方式入定,就是一种愣愣的感觉,啥都不想,觉得很舒服。雪猪子在藏区三个月中都不出来,外面看着像冬眠,有些大德说是在入定,在某种境界当中。如果修定没有上师的指引,没有懂得修行的关要,有时候就会转到旱獭当中。这样的话,暇满人身就浪费了。

所以,修行一定要知道正确的修行方式,所修的内容也不能够有错误。如果想当然地、自以为是地觉得,这应该是一种修行方法,自己寻找到了一种修行的方法,这样修下去,当时可能觉得什么都不想这种感觉很舒服,但是不注意的话,一方面修定,一方面也没有造很多的善业,当因缘成熟的时候,有可能转生在雪猪当中,一辈子修行,最后却转成旁生,这就没有必要了。

雪猪有这样的特性。当马熊挖的时候,看到很多雪猪在洞里面,它就很生气,抓起来一只,就用拳头砸一下,因为当时它正在入定,被砸一下它就醒了。马熊砸一下之后,就把雪猪放在自己屁股下面坐着,然后开始挖其他的雪猪,它又砸,砸第二只的时候,前面第一只就跑了。像这样,最后马熊只能得到一个。

我们在听法的时候,如果特别内收,把所有的精神专注在一个词义上面,很多别的词义都会放掉,其他的词义就没办法了解了。在听法的过程中,这么多的正法,这么大的信息量,如果以一个比较合适的心态听法,会得到很多收获;但太过于内收、太过于专注,专注在某个词义当中——就是平时说的很紧张,盯在一个地方,好像思维停顿了一样,这个时候就不可能了知一切。听是听了,好像在很专注地听,但是很多东西因为自己过度内收跑掉了,这是第一个过患。第二个过患就是:

如果心思过于内收,也会出现昏昏沉沉、恹恹欲睡等弊端,所以一定要松紧适度。

如果心思过于内收,也会出现昏沉。昏沉不像外散,外散是散于外面,他的思绪很活跃。内收不是散于外面,而是诸根往内收,就像我们睡觉一样,眼根逐渐关闭,耳根也逐渐关闭,它就不往外走了,往内走。眼根内收,眼睛就闭上了;耳根内收,慢慢听不清楚上师在讲什么,逐渐出现昏昏沉沉、恹恹欲睡的弊端。昏沉的话,自己就没办法听闻正法。所以不能够过于外散,散于外境,自己会听不到法。但是过于内收,也容易昏沉、睡觉。内收就是往内走,诸根逐渐关闭的状态。

所以,在听法的时候要保持松紧适度。这也是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好好发心,好好听法,听法的时候不要过于专注在一个词句当中,听了之后就知道上师在讲什么,保持一种比较轻松的状态,听完之后我们就可以记住。记不住就写在本子上,做一个备忘。如果听法效果好的话,有些道友很厉害,上师讲的这些法在讲完之后他就可以复述,上师讲的内容基本都可以讲出来。我说你是太厉害了,我是不行的。我必须要写在本子上,照着读的话可以复述,像你那样听完之后复述,我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有些人听得很好,他懂得听法,上师讲完他基本全都记住了,刚开始讲什以,展开时讲什么,他都能够知道。当然,这也是福德的显现。但是,在听法的过程中过于外散的话,这种结果是不会有的,过于内收也不会有。都是需要调整的,过于外散就要收回来,过于内收,就要动一动身体,慢慢地就可以对内收做一些调整。

打瞌睡的时候,就要注意:要昏沉了,动一下身体,可以把脖子往后仰一仰。有的时候可以有效地缓解,有的时候在很昏沉时,怎么样仰脖子都好像不起作用一样,但还是要摇来晃去,反正不能够睡觉。就像很多噶当派大德所说,你这样做了,至少说明你在和烦恼搏斗,没有随顺它。不能睡觉,睡觉的话可能会断传承,这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松紧适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从前,阿难尊者教诫昼辛吉修法时,昼辛吉有时紧张过度,有时异常松懈,而未能生起任何修法境界。

昼辛吉又叫亿耳,是个富家子弟,有因缘依止嘎达那亚尊者。后面还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比如在饿鬼道的公案。在佛经、律藏当中也出现过很多次。昼辛吉刚刚出家的时候,阿难尊者有段时间教导他修持禅定。当时可能昼辛吉的因缘还没有成熟,阿难尊者显现上也不像佛陀那样善于教导众生。阿难尊者教他修观的时候,昼辛吉尊者有的时候就非常紧张,或者说非常精进;有的时候则很松懈;有时在打坐时过于内收;有时又过于外散。很长时间没有产生任何的修法境界。他有点着急了。

于是他便前去请教世尊。

他就问世尊这是怎么回事,修了这么长时间的法,没有产生什么境界。世尊很清楚他修行的状况,就用了他能够理解的一种比喻来进行说法。

世尊问:“昼辛吉,你在家时擅长弹琵琶吗?”

其实很多时候佛陀是明明知道,却这样问:你在家的时候擅不擅长弹琴、弹琵琶?

他回答:“极为擅长。”

世尊又接着问:“那你弹奏时所出的妙音,是在琴弦极度绷紧时发出,还是在琴弦十分松弛时发出呢?”

你在弹琴的时候,是把琴弦调得非常紧的时候发出妙音,还是把琴弦调得非常松的时候发出妙音呢?昼辛吉很懂这个,佛陀比他还要懂。

昼辛吉呈白道:“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只有琴弦松紧适度时才能发出妙音。”

琴弦调得太紧的话,稍微一用力它就会断掉。有时说:这段时间,弦绷得太紧了,再这样紧绷下去可能会发疯的。很多修行者不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很着急,修法的时候很执著,一定要在短时间中见到什么,修出什么。这个时候,他的心特别着急、特别紧的话,就会出现障碍或者违缘。弦不能太紧,一旦断掉,它就会彻底崩溃,出现发疯、发狂等情况。

所以,修定的时候没有具相的上师在指点,没有窍诀的话,这样来修行,热情是非常好的,想要解脱、想要实修的心也是一种福德的显现,但是不懂得修行的方法,就比如这里讲的松紧适度,不懂的话反而适得其反,本来想解脱,却得到不好的结果。所以,在修行的时候太紧、太执著的话,这都是不好的。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有些人觉得几十年都没有学佛法,一旦学佛法了,有很多课要学、要赶,他就很紧。我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就觉得很着急。着急,从想解脱的角度来讲也是对的,但过于着急,也并不是好事情。所以,我们就说不要太着急。有时我们出违缘、出障碍,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地方有问题,而是因为太急躁。急躁本身就是个毛病。我们觉得必须要在短期当中修出一个什么,就觉得时间很紧,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很精进,其它什么都不做,就要修这个。但是,修行到一个果或者成就,要观待很多的因缘,因缘不够的话,急也是没用的。如果能够把因缘急出来那也行,但是急本身是不能够圆满资粮的。所以,不管现在是六十岁、八十岁,急是急不得的,急了之后也没办法得到功德,所以不要太着急,太着急会出障碍的。

如果有很急的事情,而事情本身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办,需要慢慢准备资粮,如果你把时间留得够多,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准备各种因缘。因为你觉得有时间,心态也会比较平和,自己就可以把每件事情规划好,之后就井井有条地去准备。当所有因缘具足后,果就自然出现了。但是很急的话,你会觉得没有时间了,很多东西该想的想不到了,或者是不想了;本来应该慢慢准备的,跳过去,这样会忙中出错。本来头脑清醒、有时间的话,很多东西都想的到,但越急、越紧张、越急躁,就越容易出问题。

我们一再讲,为什么菩萨道需要三无数劫?其实根本不需要。三无数劫和密宗即身成佛有什么矛盾吗?没什么矛盾。三无数劫真的是不需要的,但为什么要讲三无数劫?佛陀就是要告诉你不要急,三无数劫的时间够你用,你慢慢准备你所有的修行资粮。像这样,菩萨知道有三无数劫,他心里有一个很长远的打算,他就可以很从容地安排他的修行。而且他越从容安排,质量越高。他以很冷静的、很从容的方式去累积资粮,他的基础就会打得很牢。下面的基础打得很牢,越往上走就会越快,后面他成就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

当真的达到这种状态,把冒进的毛病改掉了,把所有的法修到量了,这个时候产生一生成佛的心就没问题。因为所有下面的东西都不成问题了,你的违缘已经度过了。但是有些时候,我们还没达到标准,却非常着急,总是觉得现在这么老了,时间不多了,该做的也不做。这个时候,我们内心还是有很多欠缺的。很急躁的话,就没办法认认真真去打牢基础,不愿意做,觉得没有时间。有些人说没有时间了,不听法了。其实即便不闻法,修行也不一定就能够达到量的。

我也碰到很多道友,他觉得很着急,感觉时间不够,他马上要实修了,就觉得闻法是浪费时间,只有实修、打坐、诵咒才是真正的修行。这种认知本身是有问题的。闻法本身不是浪费时间,它也不是和修行无关的内容,而且真正的修行也不是纯粹闭目打坐,纯粹念咒语。

但是有些人就会有这样的想法,他觉得一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得到什么,显得特别急。如果急的话,很多事情他就不愿意去做,他想要去修行。有些人觉得闻法、学习很麻烦,他觉得修行很好。有些人觉得只要开始修行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真正来讲并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闻思比实修简单很多,它毕竟有一个真实的所缘境——佛法,听闻、思维都有心识所缘的。

修行比闻思枯燥,可以说非常枯燥。有些人抱着很大的预期去修行,如果过一段时间没有产生什么境界,会一下子掉下来,再也爬不起来,这种情况也很多。尤其是有些道友觉得,只要开始实修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其实实修比闻思的福报还要大很多才行,需要更多的资粮、更大的福报,尤其是见解,没有准备好这些资粮就去修行的话,有的时候根本没办法修得动。想是这样想的,理想很圆满,但是真的去实修的时候,会发现很多问题,比闻思枯燥得多。

如果你到处走的时候,你就觉得啥时候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打坐修行就好了,一座下来三个小时,再下来又是三个小时,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好像修行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事情。但真正开始修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散乱的时候你不觉得,你真的坐下来的时候,你会觉得二十分钟都没法静下来,内心当中的烦恼调伏不了,就会越来越着急:我在道友面前已经夸下了海口,现在如果修不出什么东西,可能没办法见人。这种急躁的心情一产生,就会更加着急,之后慢慢误入歧途。

这绝对不是说修行不好,而是说太冒进、太着急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该准备的、该学习的一定要好好学。当然,轮回是很痛苦的。法王如意宝也告诉我们,第一个要为了今生证悟做准备;第二个要为死的时候往生极乐世界做准备,两个方面都要做准备。做准备的方式有很多,放下一切念佛也是做准备;现在学习佛法,内心当中产生智慧,通过智慧摄持念佛也是做准备;我们闻法、修行产生巨大的善根,把善根回向极乐世界也是做准备。如果懂得,什么都是可以做准备的。并不是说啥都没有准备,突然还剩下三天了,你说,完了,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一点都没做,那样的话你着急一下也可以,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发愿摄持、回向,都可以做为往生的资粮。

所以,太紧的话它就会断掉;太松也不行,发不出什么声音来。以前我弹吉他时也是这样的。很松的话,声音根本没办法发出来,太紧的时候声音也不好听,也不敢太紧,我知道再紧就会断掉,所以调的时候要慢慢去试。试的情况差不多了,弹的时候声音就正好。

刚才讲不要着急,有的人觉得不着急就是懈怠,不着急绝对不是懈怠,每天应该做的还是需要做。大恩上师经常讲,学习佛法应该有长远的规划,千万不要把学习佛法定成三五年、十来年,这肯定是不行的,至少也是这辈子,乃至生生世世——今生成就不了,下一世再继续努力,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是说反正也是三无数劫,时间有的是,我睡两个无数劫的觉,最后一个无数劫再精进,佛陀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你的心态不能够冒进,每天要把修行的时间安排好,每天该做的要精进去做,但是心态不能急,心要放松,这二者不是矛盾的。有的说,精进一定不能有长远规划,必须要克期取证,必须要在这辈子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心态太急躁了,没有想到成佛是扭转无始以来轮回的一件事情,它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若把解脱成佛想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会觉得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他就没有一个心理准备。如果没有心理准备,中间遇到违缘,他根本没有接受的能力。

但有心理准备就不一样了:反正我把时间定得很长,至少把时间定成一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起起落落也很正常,我反正有心理预期了。这段时间修得好,那就好,修得不好也没什么。反正我也不想在两三个月中,要修出个什么东西来,这些过程肯定是有的。一个凡夫人调心的过程中,哪里可能说全部都是好的,或者全是不好的。有些道友说,这段时间修得不好,违缘多,不精进。我说不要紧,继续学下去就可以了,反正这些在修道中肯定会出现的,非常正常。一段时间好,一段时间差,好也不可能完全好,也不要太得意;坏也不可能完全坏,也不要太沮丧。反正你只要跟着上师的教学计划走下去,不要掉队,只要你学下去,这个过程会过去的,过去之后,你就会重新拾回自信了。

其实,修道都是这样的。上师们以前经常打比喻说,如果你徒步去朝拉萨,目的地是到拉萨。把目标定好了,走路的时候,中间你可能会劳累,也会休息,也可能会碰到悦意的风景,如草原、鲜花,也会遇到风雪,有的时候遇到高山、河流。但是这又怎么样,都是正常的,肯定会遇到的。不可能一直都是坦途,也不可能所有路途都是河,没办法跨过,都是不可能的,什么都会有。如果有真实的预期,你就会觉得好的时候也不会留恋,因为你的目的地不是这,还要往前走;坏的时候也不会太沮丧,反正也是暂时的,也会往前走,只要有这个心走下去,总有一天一定会到目的地的。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也是这样。好像这段时间修得很好,菩提心也生起来了,信心也生起来了。过段时间之后,违缘来了,好像又不行了,修不动了。不管你修得动也好,修不动也好,反正这些都不是究竟的目标,所以修不动也要修,修得动也要修。修得动的时候也不要太得意,修不动也不要想马上就放弃。如果你有一个长远心,真有这个心理预期,那么在过程当中,遇到任何违缘,你知道这都是必然的,肯定会遇到的。我们无始以来造了这么多业,怎么可能只是皈依了就什么都解决了,绝对不可能。我们会想,我都皈依了,都学佛了,为什么还有违缘呢?皈依只是入道的心而已,并不足以马上把轮回断掉,当然会有违缘。你无始以来造了这么多业,不可能通过简简单单的一个因缘就完全断掉了,否则因果不虚就安立不了了。

因果是不虚耗的。有些大德也曾有类似的想法,我都修了这么长时间,修了这么多忏悔,好像没什么感觉,没什么感应,是不是因果是虚耗的?他师父就说,恰恰是因果不虚的表现。为什么呢?你修的因不够,果就不出现,这就是因果不虚。并不是我付出了这么多,没有得到果,就因果错乱了,而是你的因根本就不够,有的时候还不是因。你的因不够,你怎么能得果呢?什么时候你的果出现了,就说明你的因圆满了。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我们觉得学法之后、皈依之后,应该事事顺利,应该什么都是圆满的。这绝对不可能,千万不要有这种天真的想法。如果有这种天真的想法,一旦遇到挫折,我们根本没办法接受,所以我们必须要客观。

学习佛法是一个长远的事,为什么长远?因为流转的时间太长了,在我们相续当中累积了太多负面的东西。通过短短的几年,尤其是刚开始修的时候,你的能力、观想、心态都处在不圆满的状态,你想要在短短的时间彻底大逆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什么说不能够急躁?因为我们要客观地认识到,流转的时间那么长,而且成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密宗六月成佛也好,快速成佛也好,都是针对出离心、菩提心很圆满,根基很利的情况下,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现在有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呢?还没有的话,法是绝对没错的,只是我们现在还不是法器,要努力地让自己成为那种法的法器。如果成为法器了,这个法我们就可以适应,就可以在具有法器的基础上去修持相应的法。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标准的法器。如果成为标准法器了,什么都比较容易办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过度松懈。不要因为讲了不着急,你就觉得可以放松下来,可以不学了。不着急是说在心态上不要着急,但是你每天的功课和该听的课都要做,这样去做才会慢慢达到目的地。

释尊教诲说:“那么,你修心也与之相同。”

佛陀教诲说,同样道理,你修心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如果心太紧了也不能得到功德,太松了也没办法得到功德。现在你的情况就是有的时候太紧,有的时候太松,要调到一个松紧适度的状态。他本来也是最后有者,对弹琴比较通达。

佛陀为什么是调御士?因为佛陀在调化众生时非常善巧,知道众生的根基,也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调化。既然佛陀是调御士,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没解脱呢?佛陀在调化众生的时候,他知道哪些众生是马上可以得到圣果的,也知道有些人暂时这一生是没办法得到圣果的,可能让他入道,让他在佛陀教法下达到某个高度,再修下去,到第二世、第三世可能会成就。所以佛陀完全是根据众生的根基、意乐进行各式各样的调化,所以佛陀叫作调御士,也叫调御丈夫。

昼辛吉依教奉行,最后证果。

昼辛吉通过不紧不松的方式修行之后,最后就证悟了殊胜的圣果。这是佛陀调化昼辛吉松紧适度的公案。

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说:“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

玛吉拉准是藏地的一个空行母、大成就者。她主要是依靠般若经开悟的。开悟之后她就创立了一种断法,也就是前行当中讲的古萨里。古萨里是断法当中的一个内容。有的说断法降伏魔众,其实断法要断的是我执,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断我执的。

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讲到“不紧不松,彼具正见”,在修行的时候不能过于紧,也不能过于松,在不紧不松当中可以获得正见。一方面,正见是一种见解。另一方面,当你修行的时候,如果你在打坐修行的时候不紧不松,真实的对于法义了知的正见就会在相续产生,产生某种对法义的通达,或者以不偏不倚的方式了知这种境界。如果太紧了,是不行的,太松了也不行,不紧不松的方式是最好的。

因此,心既不能过紧而内收(也不能过松而外散),要做到不松不紧、恰到好处,诸根悠然而住。

这是需要训练的。平时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牢记这个教言,如果觉得自己太外散了,就把心收回来;如果觉得太内收了,就把心稍微放出去一点。经常训练的话,就会达到“诸根悠然而住”的状态。

“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也好,松紧适度也好,佛陀的特点就是行于中道,任何事情都是中道,不会偏堕两个极端。佛陀未出家前,是在王宫里面,生活非常豪华。后来,佛陀六年苦行。后来佛陀说:过于豪华固然是不行的,但是过度的苦行对证道也没什么意义。佛陀就舍弃了苦行,开始接受饮食,这也是佛陀中道的体现。

修道者也是一样,过于富裕可能成为障碍,过于贫穷也可能成为障碍。但是,有些是因为前世的业力很富裕,这时候你不要去执着,有些时候因为前世的业力非常贫穷,这时候要把贫穷转为道用。总之,生活不能堕于两边。

佛陀在教诲出家众修行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像裸体外道,啥衣服都不穿,这是极端;有些对衣服很追求。佛陀说:你穿三衣就可以了。具备三衣,这也是一种中道。饮食也是一样的,化缘、过午不食等等,也是一种中道。反正不能饮食无度,也不要完全断食,好几天不吃饭。不吃饭,佛陀已经试过了。单单不吃饭,本身是不能证道的,而且一般人过于注重这种形式,对修道也不利。所以,佛陀对衣食也是中道的。

对修行、见解也是中道的。见解离开常边、离开断边,修行不紧不松,也是中道。佛陀是在证悟一切法性之后,让我们离开极端的。

我们在刚刚学佛的时候也很极端,非常精进,一段时间之后,又非常懈怠,堕入另外一端。大恩上师他老人家这方面特别有经验,当然也是圣者的智慧。如果这个人刚开始特别精进,他有一点担心,估计持续不了很长时间。刚开始不是那么精进的话,反而显现上没那么操心的。慢慢培养的话,他可能会慢慢好起来。所以,刚开始特别热情、很精进的话,有可能三分钟的热情过了之后,他就没有后续的力量了。

有些居士和修行人,一看到上师就痛哭流涕,上师就说:算了,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上师看到很多例子。刚开始不要太激动,后面不要太冷漠,上师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事情。有些刚开始很热情,后来就会非常冷漠,上师经常说:细水长流。长时间、持续不断是好的。刚开始你不要太激动,中间的时候保持这样,最后也是保持这样。很多年之后还是保持这种状态的话,他就是比较稳重的人。

修行需要很稳重的性格,大起大落不适合修行。平常我们说:你的心态大喜大悲,是不适合修行的。如果今天特别高兴,中了五百万,打坐时你还处在兴奋当中,想的全是这些东西,在很高兴的状态当中平静不下来,根本缘不了法义的。如果今天非常悲伤,你在这个状态中也没办法修行。

在打坐的时候,首先要数吸,把你的心收回来,可以数七次、十次、二十一次。数吸之后,你的强烈情绪就可以平息,再开始修法,你就可以缘法义。前面的调息等都是让我们的心平静。

如果你的心还在想工作上面的事情,还在想今天的很多事情,那么根本没办法修行。以前有些道友刚刚去山里面修行的时候,也是这样。刚开始修不动,怎么办呢?两个人就下象棋,他每天都在思考怎么下。打坐的时候,将能抽车,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只要一打坐,他的棋局就出来了,开始战斗。他知道如果不调下来,慢慢他还会沉迷在里面。后面他通过持续地努力,慢慢地相应了。

我们要打坐修行的话,不要坐下去就开始修行,中间要有个缓冲。通过调整呼吸,把粗大的心念静止下来,把情绪平复下来,慢慢地呼吸。其实数吸是让自己的心平复的。当数吸数到一定程度,觉得可以了。这个时候心情比较平静了,你再去修暇满难得、空性、菩提心,心就能够专注。

修行的时候,前期的准备还是很重要的。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当中也是讲了,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要把心带回家。意思也是这样,我们在修定之前,心在外面跑,还在你的公司里面。你要把心带回家里,再开始安住。

益西上师以前也讲了一个窍决:修行的时候,思绪很乱,怎么收心呢?比如,我坐在这个地方修行,看我的心在哪里?首先,把心收到这个省、这个市,再把心收到这幢房子里面,再把心收到我的周围,再把心收到里面去。一步一步就收回来了,收回来之后你就安住,开始修。这也是一种收心的方式。

我们要刻意地做准备,否则坐下来之后,心识还是很散乱的时候,你不知道修什么。要刻意地把心逐渐收回来,把范围由大变小。当时上师讲,先缩小到佛学院,再缩小到经堂,再缩小到你坐的地方,再把心放在你的胸腔里,你的心就回来了。这是一个过程,是不是心真的在你这里放着?那也不确定。有些说是,有些说不是。但是,你只要收在这了,你的心就在这个地方,开始修行,至少你没有再想其它事情,你的注意力已经放在这了。当你的注意力放在这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观修。

打坐的时间长短也是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打坐的时间不能太长。打坐半个小时,中间也是要休息的。在打坐的时候,中间可以分为若干段,比如把半小时分成十段,每段三分钟、两分多钟或者五分钟都可以,修完之后我就休息一下,刻意地放松下来,不想什么。又开始第二段。时间短就容易专注,时间长了,一般来讲就很难专注了。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你要把时间缩短,次数要多。半小时可以分成若干段来修,我要保证每一段都是高质量,因为你时间短了容易专注。我把它分成很多小段,修完之后我就放松一下,不再想了,不再修了。再开始的时候又专注。这样修,你半小时的质量肯定比你一座修下来要好得多。有的时候半小时啥都不想,就在修法,反复修反复修,刚开始几分钟还可以,时间长了就开始散乱了,胡思乱想。反而质量是不高的。所以,我们要刻意地去中断,休息一下,停止一下再开始来。

数呼吸也是一样。有时一下子数二十一次,有些大德说,中间在十六、十七次时肯定会散乱。所以,要时间短一些,以七次为一个单位,七次时间短,反正我每一次都保持不散乱,安住在呼吸上面。成功了,我放下,第二次再来。每次质量都是比较高的,时间长了之后,你的心就定下来了,你再增加。

刚刚是三分钟。当你修了一段时间,比较堪能了,三分钟没问题,你就增加到五分钟休息一次,十分钟、半个小时休息一次。这半个小时肯定是高质量的修行,只有这样,我们的心才慢慢可以相应。一下子坐两个小时,一会儿看下表,是没什么质量的。这里面你也要懂得松紧适度。

《入行论》讲舍助缘“暂舍为久继”,在每一座都有这个。但是听法的时候不能休息:现在听法了,休息一下。这是不行的。听法本身是要专注法义。打坐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太劳累了,还是要休息。法王如意宝以前在夏天的时候也会放假,大家在草坝子上耍一耍,放松放松。放松之后,开学的时候又开始精进地修行。

大德们对这些是非常精通的,我们不能说:不能休息,一分都不能耽误,一天都不能休息。像这样,暂时两三个月可以,时间长了不行。我们现在打的是持久战,以前有《论持久战》,他们也把这问题讲的很清楚。我们也是论持久战,不是三两天冲刺一下。如果突击一下就行,佛陀肯定会教我们冲刺的方法,但这不是突击的战斗。不是说你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一起,突破一下就可以了。它是很持久的一种战役,我们应该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地方讲“松紧适度”,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松紧适度。对修行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需要慢慢去体会。修行当中很多的失败、挫折,这是需要的。没有一个修行者,所有都顺顺利利的,什么都没有障碍就成佛了。很多时候,很多弯路是必须要走的,很多障碍是需要面对的,很多失败必须要去经历,只有这样你才能慢慢找到适合自己修行的方法。而且很多失败之后,你的心越来越成熟。如果没有失败,一旦失败,你就爬不起来。如果有些小小的挫折、小小的失败,有上师的引导的话,慢慢我们的心就会更加强大、成熟。

“诸根悠然而住”,这是已经达到标准了。

戊六、疲厌:

疲厌也是听闻的垢染,前面讲“疲厌皆闻垢”。

诸如,当遇到因讲法时间过长而感到饥饿难耐或者遭受风吹雨打、烈日曝晒等情况时,切切不可心生厌烦,进而不愿意继续听法,断然放弃。

听法的时候,讲法时间过长,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论典时间特别长,要讲好几年。一看这么多年,就害怕了。时间很长的话,他就会厌烦,慢慢地厌倦了。刚开始很兴奋,有新鲜感。但是后来,没得到他认为的收获。他预期学了一段时间应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比如贪欲心没了,不再发脾气了。但是学习之后,没有达到这个预期,而时间越来越长的时候,他慢慢就会厌烦。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注意的。一个论典很大,传了很长时间,会容易厌倦。

有些是一堂课的时间太长了。大恩上师讲,古代的清凉国师一堂课8个小时,我们上班就8个小时,法师也厉害,不断地讲,听众可能也很厉害,否则8小时不要说听,坐都坐不住。有些时候的确是上师厉害,弟子也很厉害。

但是,如果没有这么利的根基,时间长了之后,容易产生厌烦心。一堂课的讲法时间太长了,也会出现不耐烦,厌恶的神情等等。

“时间过长而感到饥饿难奈”,觉得吃饭的时间到了,我吃饭的时间是11点,马上要到了,很着急。其实,吃饭相比听法来讲,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但是,自己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重。

“遭受风吹雨打”,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听法没有这个问题,只不过出来听法的时候,路上会有些风吹雨打、烈日暴晒的情况。大恩上师讲,以前早期佛学院在听法的时候,条件很差。在草地上讲,在院子里讲,上面没有屋顶,下面也没有垫子,下雪、下雨的时候也是这样。

以前我们自己在佛学院里也是经历过这些,有的是灌顶,有的在大经堂里面。刚刚去的时候,大经堂是个大院子(天井),不像现在有房顶,就像四合院一样,中间是很大的露天天井,走廊坐不下的话,就坐在天井里面。我们也喜欢坐天井里面。有时今天天气好,没事吧,一会天气就变了,下雨、下雪等等,不敢动,也不敢打伞,也不敢用披单把头罩住。只有忍着,回去就开始拧衣服,晒衣服。

当时是这种情况。现在有些道友在坛城上得灌顶的时候,可能也是经历过,下雨、下雪,太阳很大等等。有的时候时间很长。

但是,遇到这些情况,“切切不可心生厌烦”,内心不要对法产生厌烦心。如果对法产生厌烦心,以后在自己修行的时候也会出现障碍。因为你对法产生厌烦:不想听了,干脆不听好了。你有这种心态的话,以后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会以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方式,呈现一种障碍。法听不圆满,就会断掉。不管从哪里出来一个因缘,你就没办法再听下去了,最后出现中断的障碍。

“进而不愿意继续听法,断然放弃。”这时产生很强的厌烦心,法是殊胜的对境,如果对法都产生厌倦心,调伏烦恼的因就没了。我们说,对法产生厌倦心,缘起不太好。法王如意宝、大恩上师经常讲,有些人观察缘起,今天出门看到乌鸦,今天的缘起不好;看到喜鹊,今天可以。这些观察缘起都是自己想的,是不是有这个缘起呢,不好讲。但是,有时候的确有这个因缘,你在听法的时候,如果做过中断,或者厌倦,可能在修法时,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违缘、障碍。如果我们曾经有这样的过失和想法,现在要忏悔,不要让这些成为以后自己闻思修法的违缘障碍。

大恩上师在讲记中讲,阿琼堪布有个窍决:如果自己实在是受不了,站起来顶礼,然后发愿,我不舍弃法,不舍弃上师,然后离席。这是折中的方案。实在不行的话,顶礼之后发愿永远不舍弃法,永远不舍弃上师,然后离开,休息一下。但是,这并不鼓励,而是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这样做。还有,如果自己的身体实在不舒服,比如拉肚子,没办法坚持,这个时候生起惭愧心,也可以。但是,内心当中要对法产生很强的意乐。

心里要这么想:如今我已经获得暇满人身,并荣幸地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师,而且拥有听闻甚深教言的良机,实在是喜出望外,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

这段话主要是让我们对法产生一种欢喜心。“如今我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暇满人身”是所有身份当中对闻思修佛法最有利的,也就是自己对佛法有兴趣,有空闲修习佛法,而旁生等三恶趣无法成为圆满的法器,得了人身不信仰佛法,对解脱没有兴趣,也不是暇满人身。现在我得到暇满人身,是可以修持解脱道的,最好的身份已经有了,所有的修习佛法身份当中暇满人身居然让我获得了,这是非常难得的,比中大奖还要难得无数倍。

“并荣幸地遇到了具有法相的上师”,这更难得。你得到暇满人身,想修行,但你不遇到具相上师的话,就没有人指点你修行。如果没有上师,你自己怎么样去修行呢?如果遇到一个邪知识,或者他并不具有法相,他对你的指导、影响也是有限的。

关于法相,大恩上师在讲记中提到:有些教派说看破今生是上师的法相,看破轮回的一切;有些认为具有清净的戒律是法相,比如小乘上师的法相必须要具有清净的戒律,才可以传戒。华智仁波切在后面讲上师法相的时候,讲了很多显宗共同的上师法相,密宗不共的法相。但不管怎么说,有一条是具有菩提心,具有菩提心的上师就可以依止,因为他具有菩提心,他怎么也不会欺骗你,肯定是利益你的心态。可能讲法讲不好,也许他还没有完全证悟,但内心有菩提心的话,他一定是为弟子好,想方设法对弟子做饶益的。还有讲要具有证悟、传承圆满、传承清净等等,都属于法相。

现在我们的确遇到了,法王如意宝有些见过,有些没见过,而大恩上师毫无疑问是具有法相的殊胜善知识,不管是从智慧,还是从悲心、善巧方便,方方面面都是具有法相,看破今生、清净戒律、具有菩提心、修证这些都有,密宗的灌顶、窍诀也有。大恩上师也说,记忆当中故意断传承的一个都没有,他所有传承都圆满的。

不像我们:这个传承到底圆不圆满?有的时候还有点疑惑。上师说,只要听过的传承全都圆满。即便出去弘法,断了的话,他回来也会把传承补上。看起来好像很平凡,其实是对法非常有信心,对于教法能够利益众生,完完全全知道它的价值,对法特别尊重。越尊重法的人,他内心越容易产生法的境界,对法不重视的人,内心产生不了对法的境界。对法都不尊重,不认为是最重要的,你怎么可能生起法所讲的境界呢?这绝对不是相应的因果。

上师老人家讲这些,似乎很随便,但我们要做的时候,就觉得真的很难。大恩上师说,他所有教言都是圆满的,每次讲课没有一次打瞌睡,从来都是清清楚楚的,非常认真清晰地听讲法王如意宝等所有上师的传承和教言讲解。我们现在遇到的上师就是标准的具有法相的上师。

一旦错过,很难遇到更加殊胜的、能够通过我们的语言来讲解殊胜的解脱道,的确难得。有些上师通达佛法、具有修证,但是显现上有语言障碍,没办法跟我们直接交流,像讲甚深空性的境界,准确地描绘如来藏、密法的心性,他有时候就做不到,没办法很准确地描绘。但是,大恩上师就可以很准确地描绘所有的境界,一方面他是现证的,一方面也通过我们的语言把这些东西描绘得很清楚,没有什么障碍。这些很难得很难得,非常非常难得,所有的因缘条件都是圆满的、具足的。

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上师,一定要珍惜因缘。并不是说其他的上师不殊胜,而是说这么圆满的上师很难找:具有悲心、善巧方便,而且为了让弟子们能够听法,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上,还动用佛学院很多弟子和外面弟子的能力,让大家能够听法。

这是很随便的吗?绝对不是。如果不是佛陀的化身,不会有这么大的发心,也不会有这么大的福德、善巧方便。有些人让讲一下上师的功德,明摆着在这的,这些功德我们看不到,想要去找大恩上师在哪个地方飞起来了,有什么特殊的功德。特殊的功德有是有,但是和事业比较起来,不值一提。

这么多人的相续当中种下佛法的种子,菩提心、空正见、密法,非常不可思议。在末法时代,居然有这样的上师能够给弟子相续种下这么多的善法:有些得到解脱,有些种了因缘,有些是慢慢对佛法产生定解。而且我走到哪个地方,都是说菩提心很重要。这全都是上师的恩德,不可思议。如果显一个神通,他老人家也会,但更重要的是,在弟子相续种下解脱的种子,能够知道取舍,知道菩提心和空性的重要性。给我们讲解中观,这就是不可思议的恩德,不得了的事业。

但是我们不知道,明显的功德看不到,一定要讲一些神通、他老人家的前世。这方面我也讲过。有时候必须要讲,不讲也不行,但主要的不在这,它只是附带的让我们生信心。真正生信心的地方就是这么完美地、完整地讲解法义,把修道所有的要素给我们讲,让我们对解脱有很清晰的认知,并指导我们修行,这是不可思议的。不单单是告诉我们,而且想方设法让我们在道上面不要退失,经常性地做加持。不是具有法相的上师哪里去找?根本找不到。

“而且拥有听闻甚深教言的良机”,以前上哪里去找?以前必须要去藏地、去佛学院。早期什么都没有。很多人去了之后很无奈,没办法。而且工作、环境、条件、财力都不够,还有高原反应,要想听闻甚深教言都不可能。但是,现在你可以听到很甚深的教言,而且全都是关乎解脱道最要点的东西。

上师说过,每天给你们讲几个仪轨,念几个仪轨的传承,太简单了。很多人想让上师给我念个传承,传个财神法,上师说这些太简单了,你们喜欢的话,每天都可以念几个,但对我们相续种下解脱的见解,并不是直接的帮助。

所以,上师这些方面做得很少,主要是传法。上师说,他有两三天的时候,都要返回佛学院给我们讲几堂课。这的确是最重要的,上师具有殊胜的智慧,看到了佛法核心的地方,而且让我们来进入佛法的核心,这对我们的恩德没办法描绘。这样的事业的确是非常广大、非常深远的佛事业。良机现在有了,为什么不珍惜呢?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就不能把它当成时间很长,是不是可以不听课。这远远不够。

“实在是喜出望外”,的确很稀有,的确是非常喜出望外的事情,现在能够这么简单的方式听法。为什么上师讲他以前求学的经历?实际上是给我们讲:现在我们所要的条件已经太好了。太好了当然也是形势所迫。比如米拉日巴尊者在求法的时候,那么多的苦行、磨难,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你去上师那求法,上师说过两天给你传,你过两天等不了就走了。稍微给你骂两句,那不行,马上走掉了。如果通过那种方式调伏,我们可能没几个人能够得到法。

但是,米拉日巴尊者通过这个方式得到的法,他就非常珍惜,最后他一心缘法而成就。一方面来讲,应该让我们付出很多的钱财。以前他们去印度求法要带黄金。要么你破费很多钱财,才知道法珍贵。要么让你花很多苦行,让你去很远的地方去求法,让你去吃苦,吃了苦之后你就得到法:这很珍贵。这是我付出了什么时间、精力、财产,我才得到了正法,一定要珍惜。

应该这样做,但是现在很多人的根基做不到。做不到,就通过现在的方式让我们修学,如果这样的机会我们都错失了,那就没办法成为一个法器了。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我们要知道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实在是喜出望外。

“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一方面大恩上师的悲心非常圆满,一方面我们也是在无数劫当中积累过资粮,才遇到佛法。大恩上师说,不是随随便便某个人介绍,就和菩提学会结上因缘,我们就开始学习了,或者是哪一个不经意的因缘。其实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我们以前累积的福报资粮,资粮既然已经现前了,我们就要利用它,不要让它空耗掉,不要让它再错失了。所以要马上抓住,好好地听法。现在应该欢喜。

如今能听到甚深妙法,真好似百时享用一次饮食,可谓千载难逢,这多么令人高兴啊!

如今能够听到这么甚深的妙法,能够让我们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的妙法非常稀有,空正见、密法非常稀有。这么甚深的妙法完全是可以让我们获得解脱的。

我们已经漂流轮回这么长时间,轮回的法该享受的都享受完了。《心性休息》讲,我们没有一个没转生的地方,什么身份都待过,乞丐、地狱有情待过了,天王帝释、梵天也做过,但是,现在还是这样。轮回的所有东西该享受的享受完了,还有哪个地方没有享受的话,你还可以去尝试尝试。比如,寒地狱还没有去过,我要去一下。你去一下可以。但是都去过了,最热的地方去过了,最冷的地方也去过了,最好耍的地方也去过了,非想非非想天也去过了。整个轮回你去完了,现在还是这样。

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应该追求解脱道了。但你要解脱,随随便便想一想是不行的,你必须要修法。法来自于听闻,听闻是以后解脱的第一步。想到这些,能够听法的确是非常稀有,能够听闻这么甚深的解脱妙道的正法,的确是非常让人高兴的事情。

这里面讲,就好像是百时——100小时(四天多)吃一顿饭。地震的时候是黄金72小时,三天左右,三天没吃饭他已经非常饿了。四天一百个小时没吃饭,四天吃一次,你会对这顿饭是什么感觉?你觉得错过了这顿饭又要等四天100个小时,所以必须要珍惜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事情放下,我吃饭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因为我错过了这一顿还要等四天。对现在所拥有的吃饭机会,他就非常重视了。

就好像一百个小时享用一次饮食,这叫千载难逢。现在我们能够听法,不知道前面积累了多少劫的资粮才有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了,我们继续流转。上师说:你们一旦丢失,我从哪里去找你们?好不容易把你们拉到这里面来,如果你们现在不努力的话,一旦丢失,很难找回来。并不是上师看不到我们在哪,而是要让你重新获得听法的因缘就很困难了。因缘现在积聚了你就要珍惜,一旦错失之后,因缘不一定马上能够积聚。

对于听法的机会,我们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都来听,好像听得够多了吧?并不是这样,其实听法在我们无始轮回当中是很少的。佛陀出世叫做贤劫或者光明劫,比暗劫要少得多。遇到佛法的时间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稀少的。如果现在不听闻佛法,不去种修行佛法的种子,一旦错失之后,再下一次要找闻法的机会,的确是非常困难了。好像百时享用一次饮食一样,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多么令人高兴!这么高兴的事情,应该非常重视。

所以,为了这样的妙法,理所应当安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欢欢喜喜来听法。

了解这一点之后,为了这么殊胜地妙法,为了解脱,为了自己能够成佛利益众生,理所应当安忍所有的艰难困苦。所有的艰难困苦对听法来讲,都不值一提,因为听法是最重要的事情。所有的艰难困苦、严寒酷暑都要忍受。

大恩上师说,讲大法的时候,刚开始大家很高兴很欢喜,讲几天之后就开始数页数,还有多少页讲完?开始数,应该还有50页,每天讲一页的话,还有50天;讲2页的话,还要25天。在数页数的时候,上师说:你数页数也没用。其实也说明你对法本身,没有很高兴,就想马上讲完,再换个新的,换个新的又开始数,有啥用呢?

我们在听法的时候,这一段话要反反复复去思维,思维之后还要放在心中去做、去观修,对法才有真实的受益。大恩上师也是经常这样讲的,我们也要把修学佛法放在第一位,其它不是第一位。

当然,我们在其它地方也讲过,把佛法放在第一位的意思,是在你的心里面是第一位。但是,在你的行为上面也许不是第一位,因为你还要上班,还有家庭的责任。如果你在行为方面也把佛法放在第一位,有可能你的家庭就会出现问题。如果太极端了,反正佛法是第一位的,所有的事情为佛法让路,工作、家庭都为佛法让路,但你毕竟还有家庭,你还有这么多责任,如果你行为上面把佛法放第一位,就会出现一些危机。危机反过来对你的修法也会有影响。如果你把家庭关系处不好,每一个家人对你学佛法都有抵触、排斥,你在这种环境你的心情能好吗?所以要分开。

大恩上师说佛法排第一位的意思是:内心当中佛法是第一的,但是外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一定要这样去操作。你该处的事情要处好,你该做的工作要做好,把你的家庭关系处理好了,你的顺缘就多了。我们内心当中,佛法的确是第一的,其它任何事情比不了。

当我们内心当中把佛法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我就要想:在不影响正常的工作、正常的家庭责任的同时,我怎么样去取其它的时间来修学佛法。如果心里把佛法放第一位,你就会挤其它时间,这个应酬可去可不去,就把它去掉了;那个电视剧可看可不看,就不看了。你内心当中有观念的话,你就会去找时间,你在行为上佛法不一定是第一的,你的家庭这些人可能理解你。你内心把佛法放第一位的缘故,你就会寻找其它的空余时间。我们就可以协调起来,也不会过度紧张。前面讲了,不要堕于两边。如果你有条件,很多时间都用来修学佛法,当然可以的。没有的话,就这样来解决。

所以,为了这样的妙法,应该安忍所有的艰难困苦、严寒酷暑,欢欢喜喜听闻正法。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思考题

36、什么叫做内收?闻法和修行时若内收,会有什么样的过患?你平时是这样的吗?

(1)内收就是专注得有点过头,抓住一个法义就非要把它弄懂或修成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于精进急于求成而导致掉悔。

(2)如果在闻法时仅仅专注佛法的个别词义,则只能记住一个道理,而无法记住所有道理。在受持佛法的时候,倘若心思过于内收,便会记一个忘一个,无法将所有内容融会贯通。

37、修行时如何才能做到松紧适度?请引用公案、教证加以说明。这与世间的做法是否相违?对此你有哪些体会?

(1)《杂阿含经》和《大智度论》中二十亿耳的公案以及《前行》中昼辛吉的公案说明,琴弦太紧或太松都不会弹出悦耳的音色,修行佛法是同样的道理。修行太精进,会增加掉悔;修行太放松,则令人懈怠。应当不松不紧地修行,不要耽著也不要放逸。

(2)世人也提倡有松有紧、劳逸结合,《礼记》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3)末学修学佛法有时过松有时过紧,需要调整到一个平稳的状态。

38、闻法时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疲厌的心态?产生这种心态时,应当如何对治?假如实在无法对治,那应该怎么办?

(1)若因讲法时间过长而感到饥饿难耐、口干舌燥,或者遭受风吹雨打、烈日暴晒等情况时,心生厌烦,进而不愿意继续听法,断然放弃。

(2)内心要坚强,想想往昔大德的苦行和为求法而牺牲的公案,应觉得自己这种经历很光荣、很快乐。法师讲的全是佛法,佛法非常稀有难得,听多长时间也不该有厌烦心。现代人跟古人相比,讲得不是很多,听的机会也很少。对法一定要有耐心,要有虔诚的信心。

(3)如果讲法时间太长,生起厌烦心,实在不愿意听,堪布阿琼在教言中说:“此时你可以站起来,发愿‘我不离法、不离上师’,然后离开传法的地方。这是一个窍诀。

39、今生遇到如此殊胜的佛法,是不是平白无故的?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对你心力提升有哪些帮助?

(1)今生遇到这么殊胜的法,并不是平白无故的。

(2)《般若摄颂》等大乘经典中说,这是多生累劫积累资粮的结果。佛法确实很难以听闻,《未曾有因缘经》中云:“佛世难值,法难得闻,人命难保,得道亦难。”

(3)为了这样的妙法,理所应当安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压力折磨,以最大的精进心、欢喜心来听受,这样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般若经》在讲精进时,也特别强调人的心力。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