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9(97-98)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4/27 22:27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八品,第八品当中现在所宣讲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坚固或者如何认知这样一种实执的方式,今天是讲这样种对于其他的失毁菩提心等等这方面如何忏悔如何恢复的方法以及教授。

【此外,与善法分毫不相干而挖地、除草等也属于无义之轻罪;】

接着前面的内容讲,如果是和善法这部分毫不相干的挖地或者除草等等,这方面是属于没有意义的轻罪。

【若是为了善法方面而做则为无堕;】

如果是为了自己修善法或者为了整个佛法能够兴盛而修建经堂,或者这方面是因为以善法摄受的缘故,这方面虽然做了这些挖地、除草等事情,实际上也不算是真正堕罪。

【未以正念摄持无意义地在地上绘画等则是同分罪。】

这个和前面差不多,前面主要是挖地除草,这个方面是绘画,如果自己在没有正念摄持的情况,在丧失正知正念的前提下面,没有意义的在地上乱涂乱画,这方面也是同分罪,内容前面已经讲过几次。

【所以应当以正知正念摄持而修学。心中忆念学处而改邪归正并且戒后不犯称为回改(还净)。】

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正知正念来摄持修学菩萨学处,一方面心中应该忆念自己所守的学处,对于菩萨来讲什么是该断的什么是该做的,这方面应该反复地忆念,忆念之后自己就会抛弃这些无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将自己的身语意用在菩萨行方面,所以说忆念学处改邪归正,并且戒后不犯,以后终止它不再就犯这样一种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方面称之为回改(还净)。

【身语意的一切所作所为皆当以此类推而了知。】

通过身语意的一切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如是的方式而完全了知而如是实行。

【如果失毁菩提心,也要知晓恢复的方法。若失毁愿菩提心则应当立即恢复。】

如果自己在忘失了正知正念或者通过宿业的催发,自己失坏了菩提心的话,自己也必须要了知什么是恢复的方法,如果毁坏了愿菩提心,马上要恢复愿菩提心,忆念它的体相,忆念失坏菩提心的过失,马上提起正知正念而恢复。

下面讲失毁愿菩提心的缘,通过了知这些缘我们就可以从他失毁愿心的缘上面去对治,尽量避免在这个缘上面不要趋入。

【失毁愿心的外缘有怯懦、懈怠与入他道三种。】

失坏了愿菩提心的外缘有怯懦,懈怠、入他道三者从有些地方讲不是真正的一生起了怯懦心、生起了懈怠心、生起了入他道心马上就是愿心失毁了,并不是这样,这个地方讲是外缘。如果说有了怯懦、有了懈怠和入他道的作意和发心,有这样种动机的时候,如果不改悔的话,如果不终止非常可能发展下去就开始失坏自己的菩提心,所以说这个方面主要是从它的外缘侧面讲的。

【(一)怯懦:若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无法利益他众,则失毁菩提心。】

实际上认为像我这样一种非常下劣的人,怎么可能利益他众呢?根本不可能利益他众,通过这样种因缘引发如果不改悔的话就很有可能从根本上放弃,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利益众生了,因为什么呢?他的因认为我这样的人没办法利益众生,所以说既然没办法利益众生后面慢慢开始失毁、退失了利益众生的心,如果退失了这样的心,当然愿菩提心的本体已经没有了,已经失坏了,所以从这个侧面讲叫失毁菩提心,实际上我们应该这样观想,不管怎么样,像佛菩萨那样广大利益众生的事,虽然我现在做不到,但是如果通过精进努力相续当中积累这样一种福德和智慧资粮,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修行,最后相续当中也能够生起这样种道体的功德,如果生起了道果之后当然就可以任运自成或者自由自在地度化众生。而从现在这个身份来讲,自己有一分的智慧福德就可以做一分利益众生的事业,或者现在虽然没办法真正地直接去做利益众生,但是可以发心,自己利益众生的心这个不能退失,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对治了怯懦的,下面讲它的对治性:

【彼之对治:思维获得暇满人身以及发菩提心之此时,必须做到断除怯懦,提高心力。】

思维现在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和已经发起了菩提心的时候,因为第一个暇满人身是非常难得的,得到了暇满人身如果善巧使用的话,在人身上面是可以积累很多善根和资粮,而且菩提心或者利益众生的事业等等都可以在暇满人身上面完全具备,只要自己精进,只要自己去掉这样一种怯懦心,就可以真正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或者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还有现在我已经发起了菩提心,已经进入了大乘,而这个菩提心比暇满难得还要难以获得、还要难以生起,现在在我自己的相续当中已经生起了菩提心,或者已经发了菩提心,它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或者它的苗芽已经开始发生了,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断除怯懦提高自己的心力,实际上能不能够度化众生,这个方面主要看我们自己的心力的强弱,心力强的人怎么也可以想方设法来提高自己菩提心的力量。如果心力弱的人的话,什么都做不成,在世间上面只要心力一弱他自己首先心里放弃之后,他就中断了努力的可能性,所以说如果相续当中有奋发的心,有努力的心,实际上还是可以克服很多困难,然后逐渐逐渐达到圆满的果位的。

不说是修菩提心,实际上世间上的很多所谓的成功人生他们相续当中都有这样一种奋发力,都有一个很强的心力,他自己给自己立一个目标,然后循着这个目标循序渐进,不断地上进,最后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所以在世间上面如果没有心力的话,都不能做成这些事业,何况说是要发起菩提心,在大乘当中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更加需要提高自己的心力。

【《经庄严论》中云:“无量人众生,于每一刹那,获圆菩提故,不应甘怯懦。”】

《经观庄严论》也是这样作了观察,无量的人众生在每一个刹那当中都有获得圆满菩提的,以前我们讲过这个问题,在每一个刹那当中,在十方的世界当中都有不断的众生不断地成佛,他们是怎么样成佛的,实际上他们最初的时候也应该说是一种凡夫一种具缚的凡夫,和我一样他的烦恼很深重、业障很深重、智慧很浅薄等等,但是他们具备心力不断进取的缘故现在在每个刹土当中都已获得佛果了,现在如果我也保持这个精进的话,我也可以获得佛果,所以说不甘,不应该怯懦,不应该自己认为自己不行,破罐子破摔等等,这个方面绝对不能够生起的作意,这方面讲到了怯懦是失坏愿菩提心的一个外缘和对治怯懦的一种方法,掌握之后就可以在相续当中反复地运用。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

【(二)懈怠:】

懈怠也是一种失坏愿菩提心的外缘。

【如若不见正道之功德、只见苦行之过患而懒惰,则舍菩提心。】

在修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如果见不到或者没有去思考正道,尤其是讲佛道,尤其是讲菩提心的正道,如果没有见到修持正道的因果,没见到功德而只是见到现行的苦行的过患的话,它就会自然而然引发一个懈怠的,在这个懈怠当中就会舍弃菩提心。

总的修持佛法之道、分别修持菩提心的正道都是一样的,下面再在强调过尤其是修行佛法,修行佛法为什么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有的时候比较懈怠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对待因果的正道没有生起诚信,因为我们现在做了这么多取舍,看不到它的果,不像世间的这些人一样,劳动一天马上就拿工资了,或做一个事情,马上就得到它的果了。就所以说的有时候在修行菩提道的过程当中,就因为见不到正道的功德,而且对现行的苦行,就说是这个现量体会它的过患,就说要守这么多的戒律,要就说是修这么样一种正法,但是又没有它的这个,又没看到它的好处,都是引发很多的痛苦,这个方面就是叫做不见正道的功德,见到苦行的过患。这个时候最容易生起懈怠心,最容易生起懒惰心,很多人退道就是在这个前提下退道的。如果我们对于因果的正道,他的这个决心能够像米勒日巴尊者那样,实际上就说每个人绝对不会懈怠的,不可能懈怠。所以说我们应该不要认为现在我们入了佛门,或者说是怎么怎么样,已经对于因果方面已没有问题了,实际有的时候观察的时候,就说通过果因来推理,就通过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这个懈怠这样一种状态的推理,有的时候说明对因果方面没有生起一种决定 性,没有生起决定性。所以说这个相续当中虽然有对因果的一种信解,一种信仰,但是就说真正的这样一种善因,绝对生善果,这样的恶因,绝对生恶果,而这样的苦行,菩提道,绝对能够成佛,绝对能够在临终或者在后世获得安乐的这样一种这个定解,相续当中没有引发,没有引发的缘故,就非常容易生起这样一种懈怠心。所以说如果在这个前提下面生起懈怠之后,他就觉得感觉前途无望了,感觉前途无望之后,他就这个舍弃菩提心,我发菩提心干什么,为什么要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菩提心,为什么修持这么多苦行,所以说从这样一个角度就会舍弃菩提心。

下面讲

【彼之对治: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生起信心而勇于承受。】

总的对治就说是对修持佛法的总的对治应该对于这个业果历历的产生定解,对于这样一种这个宣讲业果的这个经论,对于宣讲业果的理论,对于宣讲业果的这个公案,尤其是有的时候对这些公案方面再再看再再看,再再看之后,相续当中就自然而然对这个业果方面就生起这样一种这个信解了,所以说这个是总对治。分别的对治,应该对这个菩提心它会引发的这些功德利益从理智上面去思考,从教证上面去思考,从它的功德利益方面去思考。这个时候就会对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生起信解,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遇到怎么样一种这个苦行,他也不会视之为过患,也不会认为我在做无意义的苦行。所以说他就会坚持安忍,一直坚持一直修下去。这个方面就是无垢光尊者教给我们的这样对治懈怠的一种可以说是总的关要,总的窍诀。

【《入行论》中云:“故应除疲厌,驭驾觉心驹,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

所以说现在我们在修菩提道的过程当中,应该遣除一切的这个疲厌的心理,然后驭驾觉心的这个马驹,骑在这个菩提心的马驹上面,然后从安乐的道趋向于安乐的果,这个叫做从乐趋胜乐,智者宁退怯,所以说有智慧的人怎么可能就说退怯,不可能退怯的。

下面就是讲第三个歧途,或者说第三个舍弃厌菩提心的外缘就是

【(三)入他道:若抛开大乘而执声闻道为殊胜也舍菩提心。】

当然了入他道有很多,广义上面讲的话入外道,或者入世间这些庸俗道,都中入他道。还有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大乘和他就直接的违品就在六道当中他只有一个违品就是声闻道。所以说如果说是抛开大乘,最初的时候是发心作意,就大乘太累,修习大乘太苦,像这样的话就抛开大乘道而开始执着声闻道,这个是很殊胜的。从这样一种生起的时候,如果不马上警觉,如果不马上舍弃的话,很有可能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当中,就会导致舍弃菩提心的这样一种这个过患。所以说这个方面讲到了这个执着声闻道是殊胜,也会舍弃菩提心的。

【彼之对治:观修小乘的过患以及大乘的功德,小乘道要经久远后方证得圆满菩提,】

就说是对治的时候就必须要这个观修,或者了知修小乘道它的过患,还有修持大乘的功德,这个方面主要是从广义的侧面来讲的。实际意义上就说如果小乘道观待于世俗道,观待于外道来讲,绝对不是说它有什么过患,这个方面是观待于大乘的这个胜道来讲,观察大乘的胜道来讲的话,小乘,主要是这个短短的时间当中,发一个短短的心,然后就说修持一些简单的法门,然后就说是这个主要是自我涅槃为主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他就说容易成办,容易成办。而大乘就说是这个要很长时间修持,必须要很深广的这个智慧方面摄受,很久远之后才可以获得菩提,这个成办的事情很大,所以说他成办的因也需要多,这个方面就必须要再再的观想小乘的过患和大乘的功德。

这个我们以前也做过比喻,好像世间当中我们要做个小事情,怎么样一个小事情它因缘不需要很复杂,不需要很复杂的因缘,一点点因缘具备马上小事情就成办了。但是如果要成办一个大事,要成办一个伟业的话,他们这个事情很大,它的因缘,要具备的因缘就必须要多,时间也必须要长。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这些伟人他根本不会做这些小事情,不会去积累一些小的因缘,他就会忍受这些痛苦,然后长时间的去这个准备,长时间的去这个就说修持,最后他可以成办他自己的果,在这个方面也是这样的。

就是小乘和观待大乘来讲,它的果小,它的利益小等等。我们要真正的对于小乘的过患和大乘的功德了知的话,没有办法超过学这个《庄严经论》,《庄严经论》当中我们在学的时候就说每一品都在讲这个问题,实际上除了缘起之外,每一品都在讲这样一种这个选经道它的这些过患哪,大乘道的这个殊胜。就是几乎每个颂词都在对比,这个就说小乘的它的不行的地方,大乘的超胜的地方。所以说从刚开始到最后都是在再再赞叹大乘,再再的喝斥这个小乘,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学习完之后,内心当不很多务求这样一种小乘的心,就会通过这样学习大经大论的方式进行这个摘除。当然除了《庄严经论》之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的这些这个经典,还有其他的发菩提心等等的这个论典,通过对比,主要是通过对比,通过对比之后我们就会不会去慕求这个小乘,我们就会选择大乘,这个方面尤其是对我们来讲的话,已经是入了大乘了,已经入了大乘说明相续当中的这个大乘种性,或多或少都有苏醒的这样一种层次,都有殊胜的苏醒的层次,再通过对比的方式依观察安立之后,我们就知道大乘殊胜,而小乘就说是一种这个不了义的这个讲法。如果说是相续当中没有苏醒大乘种性的人,它是一个暂时来讲是一个决定小乘种性的人,怎么再再给他宣讲,不可能说是对于大乘是有信心的。

所以说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就说了知这样一种小乘的过患和大乘的功德,这个方面举例说明,小乘道要经久远后方证得圆满菩提,虽然按照大乘的究竟观点来讲,究竟一乘,唯一的只有一个大乘种性,所以说所有小乘道都要成佛。但是这个小乘道观待于大乘道来讲它经历很非常非常久远的时间,最后才可以证得圆满菩提,而大乘道就有速即,大乘道要迅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了圆满成佛的缘故,也必须要进入大乘道修行。《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过,这些小乘的人,小乘的圣者进入大乘之后,速速自厌,速速自厌是什么意思,就说是他虽然经过佛的劝请,发了菩提心进了大乘,但是在修菩提心,在圆满菩萨行的过程当中,他就速速的生起厌离心,因为以前他这个求寂灭的心太强,修寂灭的心太强,所以说他在这个发菩提心的过程当中,在修菩萨行的过程当中,总是就说是这个要回到他的这个以前的这个状态当中。所以说这个方面我们现在讲,我们现在思维的时候也许不应该,也许不认为是一个什么过患,但是如果是从当事者,如果是从我们侧面来讲,我们从小乘的身份,比如说现在我们就说进入小乘,进入小乘之后,就证悟小乘果,证悟小乘果必须后面又要进入大乘。进入大乘的时候,通过我们以前就说是再再追求小乘的那个习气,这个时候对于大乘道,就速速的生起这样一种这个厌倦心,然后对小乘这个寂灭速速生起这个,速速生起这样一种这个欢喜心。

这个时候又知道这个不能够退菩提心,又必须要修下去,这个时候一种痛苦的状态了。所以从按照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按照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就说是这个我们现在也可以设想这样一种,这样一种情况,对于大乘道,他即便是从小乘的圣者身份进入大乘,但是也是非常非常的迟缓,很迟缓的。所以说我们不要认为现我先入小乘,然后寂灭轮回之后再入大乘,这个方面就是从乐至乐。实际上就很多大乘道当中讲到的利益众生的快乐,或者说证悟实相的快乐,这个方面在小乘的圣者当中一丝一毫都体会不到的。所以实际上如果真正的进入了大乘的证道之后,都是一种快乐的自信。

下面引用经的说明,

【《普明现证菩提经》中云:“依声闻与缘觉之道迟缓八万大劫方得无上之果。”】

就是依靠声闻和缘觉道,如果要追求佛果的话,他要比这样的大乘菩萨迟缓八万个大劫,之后才成就无上的佛果。还有一些我们以前再再引用地的这些这个经典,就是说是一个阿罗汉,四果罗汉,四果罗汉他自己开始心发入小乘,入大乘道,从小资粮道开始,和一个凡夫的菩萨从小资粮道开始同时修持,同时修持之后,虽然他自己的这个圣者身份有证悟人我空性的这样一种功德,有脱离轮回的功德,但是他们一起修持最后,这个大乘的钝根者他要提前四十九个大劫成佛,而这个小乘的这个罗汉他要比这个钝根的菩萨要迟缓四十九个大劫。和一个凡夫的菩萨从小资粮道开始同时修持,虽然他自己不是圣者身份,有证悟人无我空性这样一种功德,有脱离轮回的功德,但是他们一起修持,最后这个大乘的钝根者他要提前49个大劫乘佛,而这个小乘的罗汉他要比这个钝根的菩萨要迟缓49个大劫,而且这个还是利根的罗汉,利根的罗汉要迟49个大劫,这个是教证的安立。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迅速乘佛要想迅速的圆满自他二利的话必须要经有大乘而成佛。

【而大乘的功德却有无量,《入行论》中云:“以此菩提心,能尽宿恶业,能聚福德海,故胜诸声闻。”】

下面主要是通过教理来宣讲大乘道的无量功德,我们不是说要了知小乘的过患和大乘的功德吗?前面已经讲到了小乘的过患了,它证悟很迟缓。下面再说大乘的功德是什么?大乘有无量的功德,通过这样菩提心的功德能够尽宿恶业,尤其是极重的恶业,非常重的恶业,通过菩提心的力量轻而易举可以消灭了。以前我们也讲过《百业经》当中《贤愚经》当中很多这些小乘的行者,单单是恶口骂了一句别人,虽然忏悔了,还要500世感受这样的果报,相续当中没有这些善巧方便,空性慧、菩提心这些方便没有,所以说他只能通过安住于小乘的忏悔方式去忏悔。如果是这样的话,通过忏悔之后避免了堕地狱的业,但是还是要感受旁生等等这些业。这就说明小乘道当中如果是要消尽宿恶业,他用力多而收获小,用很多很多的力量励力忏悔,而且在小乘四道当中,这些是五无间罪,根本想都不要想,根本没有办法忏悔了,但是大乘当中通过菩提心空性慧,它就可以清净。所以说这个大乘的菩提心能够消尽宿业,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当中就可以消尽一切的恶业。能聚福德海,一个大乘的菩萨发一念菩提心,和一个小乘的修行者,通过这样一种自私自利或者说自利心,再再的积累善根,就是说大乘菩萨一刹那之间发菩提心积累的善根是无量无边,他所缘境是无量无边的有情,然后所求的是无有穷尽的佛果,所以说他一念作意远远超胜这个小乘,把小乘行者的质量远远抛在后面,所以说能聚福德海这个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从道理从教证上面观察的话都是这样的,故胜诸声闻,所以说从很多方面已经超胜了声闻,而且从苏醒种姓的时候,凡夫人一苏醒种姓的这个时候,当下就分出了三种层次,苏醒大乘种性的就是善根,然后苏醒缘觉种性的是中跟,苏醒声闻种姓的就是下根。就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讲了大乘种性,大乘菩提心,大乘道它的功德无量无边,而小乘道怎么修行没办法跟他相比的。

【又《宝鬘论》中云:“不顾自利故,一味喜利他,功德源大乘,嗔彼遭焚毁。”】

在《宝鬘论》当中这样讲的大乘的菩萨就是说不顾惜自利,对于自利方面,他不是非常的着重的。一味喜利他,他内心当中生起菩提心的时候,他就是一心一意的喜欢做利他的事业。功德源大乘,所以说一切功德的来源就是大乘,如果说进入大乘就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法,诋毁大乘,就会获得无量无边的过失,就是这样的。

【如若舍弃菩提心,则远离菩提果并将感受轮回与恶趣的无量痛苦。】

如果舍弃了菩提心之后,菩提果是不用想的,因为菩提果是通过他的近因菩提心而引发的,如果说舍弃了根本菩提心的种子的话,不可能通过这样一种稻芽的种子长出一棵如意树,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把这个如意树的种子抛弃了,永远没办法生起殊胜的菩提树。所以说如果抛弃了菩提心永远不可能获得菩提果,就这样的。还有因为舍弃菩提心的巨大的过患他会感受轮回的痛苦和恶趣的痛苦,这个主要的根据是什么呢?主要的根据从理证上证成的时候,因为自己发菩提心的时候邀请了十方诸佛作证,邀请十方众生承诺说给他们殊胜的安乐,这个时候舍弃菩提心,一方面对于最殊胜的对境十方诸佛菩萨上师在他们面前做了极大的欺骗,欺骗了严厉的对境,绝对会造成极严厉的后果。然后对十方众生造成了欺骗,所以说也会感受极其猛烈的轮回和恶趣的痛苦,所以从这个方面作了观察,一方面根本没办法获得希愿最安乐的果,一方面必定会感受轮回恶趣的痛苦。

下面说恢复的方法,如果不慎毁犯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通过极其努力的方式忏悔,使他还净使他增上,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在佛法当中很殊胜的方便就是忏悔,还有一些教了一些恢复的方法:

【恢复方法:在佛像、佛经、佛塔三宝所依等前,以追悔之心忏前戒后。】

就是说在忏悔的时候应该在一个殊胜的对境殊胜的所依,殊胜的所依就是说佛像、佛经、佛塔三宝所依或者说佛的身语意的所依,在这些面前,就开始顶礼,通过追悔之心,在忏悔的时候心必须要非常清净,非常的诚恳,因为了解到了生起菩提心的过患,现在自己通过宿业引发生起菩提心的违品,这个时候,就是要诚心诚意的忏悔,忏前戒后,以前的罪业忏悔,戒除以后再犯的,这样一种忏前戒后的心。

【再如前重新受菩萨戒,从而生起菩提心,受戒的次数不定。】

忏悔完之后,因为自己的戒体已经破掉了,所以这个时候一方面忏悔,将相续当中破戒的垢染必须要遣除,遣除之后,忏悔清净之后,相续当中就获得清净了,获得清净,但是戒体没有恢复的缘故,所以说要重新受戒。通过前面所介绍的受戒的仪轨,重新受戒生起菩提心,受戒的次数是不定的。

下面讲行

【行菩提心的恢复方法,失毁行菩提心之外缘有失毁愿菩提心、犯根本罪以及失还戒三种。】

“毁学处”三个字不要,改成“还戒”两个字,还,就是退还的,戒就是戒律的戒句,就是“失还戒”,三种。介绍行菩提心恢复方法之前,首先介绍失毁行菩提心的外缘,第一个是毁愿菩提心,因为愿菩提心是行菩提心的所依,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生起行菩提心,所以说如果愿菩提心都已经失毁的话,所依就根本没有了,直接就已经失坏了行菩提心。从这个角度来讲。第二个就犯根本罪。根本罪就前面所介绍的20种堕罪或者18种堕罪,像这样的话犯根本罪之后也是会毁坏的,还有就是失还戒,失还戒是什么意思呢?直接讲就是舍戒,自己发心直接舍弃行菩提心。这个时候如果发心的时候,**所以在很多注释《三戒论》的注释当中讲,第一个失毁愿菩提心和第三个失还戒这两个,什么时候生起什么时候行菩提心的根本毁坏,不是通过忏悔就能恢复的,所以说这两个,第一和第三,什么时候生起了失毁愿菩提心的过患,什么时候生起了舍戒的因缘,这个时候相续当中的行菩提心彻底就没有了,所以说就不能通过忏悔来恢复,必须要通过重新受戒而恢复。第二类犯根本罪这一类,这个要分情况,分什么情况呢?犯根本罪,按大乘的戒条,或者还净的方法当中要看他有没有违时间,大乘将一天分成六座,分成六个时间,一座的时间大概就是四个小时,所以说一天24个小时是这样的。24个小时,分为六座。这个六座,就要坐六座时间,也就是说如果你犯了这些根本罪,在一座时间没有过去的时候,也就是说在四个小时之内,虽然在四个小时之内再再的违犯了这些根本戒,但是在没有超越四个小时这一座的时间当中马上忏悔,马上忏悔的话就可以清净,这个时候不需要重新受戒。如果说是超越了这个时间,再拖延到第二个座还没有忏悔,这个算是超越了时间,超越了时间必须要重新受戒。所以说这个犯根本罪这一条,是有两种情况必须要了知的。

【失毁行菩提心的过患:因为失毁了昔日所积累的善业而使后世不得安乐并且不遇大乘;】

失毁行菩提心再不做弘法利生这样的事业了,或者说再不为了追求佛果而奋进了,这个时候,就失毁了以前所积累的善根,像这样的话就已经失毁了。或者说是失毁了前世所积累的这个善业这个意识,也不一定是理解成嗔恨心那样子,就是说极其强烈的嗔恨心生起的之后,以前积累的善根有可能要彻底的毁坏。但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理解成,如果说是失毁的行菩提心,他就相当于就失毁了很多善业了,它不再增长了。像这样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理解,或者说失毁了行菩提心,因为没有造善业的缘故,善业就是通过烦恼或者通过其它的因缘再再压制的缘故,后世不得安乐,而且不遇大乘,都是直接过患。

【因为失毁誓言而受到众人的遣责并因罪大恶极而长久漂泊于恶趣中。】

失毁誓言的缘故受到众人的遣责,有十方诸佛菩萨,还有这些同持菩萨戒的道友,还有这些非人等等,很多很多就是众生的遣责。就因为是失毁誓言的缘故,这样的。而且因为舍弃行菩提心罪大恶极,所以说长久漂泊在恶趣当中,无法解脱的。

【《致弟子书》云:“何者独自详细而观察,恒时相伴而行正业者,大地上成主尊之正士,胜殊弟子必将敬上师。】

这个颂词主要是教导就是菩萨应该尊敬上师,应该依止上师。“何者”不管任何一个菩萨,或者任何一个修行者,在独自详细的观察之后,这个方面就是独自观察、详细观察都有它的含义。独自观察也是代表一个很冷静的意思,很冷静,就是你自己独自在思考的时候,就没有受到其它人的影响。有的时候在大众当中,自己的思想容易受到别人言语的左右,所以像这样的话自己做出的决定,它不一定就是非常可靠正确的。独自思考的时候,通过一个人冷静的方式,慢慢的想,独自的思考,详细而观察,通过很多的教理详细的观察,所以说应该依止上师。“恒时相伴”主要是和下面的上师,它的这个意思就是这样的,思考之后就认为大乘的上师,大乘的善知识,是道业当中不可缺少的这样一种引导者,所以说必须要发决定恒时相伴。恒时相伴的对境是什么呢?而行正业者,而自己要恒时相伴,经常行持正业的上师。大地上成主尊之正士,这个也是指上师,这个上师在大地上就成了一切众生的主尊,现在不管是菩萨也好、佛也好,或者就是显现成了这样一种善知识也好,大地当中一切殊胜的主尊。所以说殊胜的弟子,具有因缘的殊胜弟子,必将敬上师,一定要好好的恭敬,这样一种行正业者,或者大地上面主尊的正士,上师一定好好的恭敬。恭敬的意思就是恭敬的受学,对于上师的这些殊胜的教法,或者说殊胜的这些引导,必须要好好的去随学。

【有愧具德积资高尚者,殊胜不动跟随慈悲者,喜爱真谛正论威严者,宁舍生命不舍弃誓言。】

这个颂词主要是讲修法的人,应该坚固誓言,应该坚固自己的誓言。就是说坚固誓言的人,他分很多很多,这种一种内在的功德。有愧这个是一种,就是说一个人相续当中,应该有知惭有愧的这样一种功德。如果有了知惭有愧的功德,他就会制止恶业,而恒时的行持善业。具德具有方方面面的条件功德,集资主要是讲它积累很多这样的一种福德智慧资粮。高尚他的人品不低劣,人品很高尚。殊胜不动,就是这个殊胜的正士,他的秉性非常的稳固,具备一种稳固的功德。这个可以说和《二规教言论》可以对照,《二规教言论》当中也讲了很多这些稳重,智慧,这些方面的很多很多的问题。跟随慈悲者,而且他自己喜欢和慈悲的人交往。喜爱真谛正论,就是喜欢真实谛不管是四谛也好,二谛也好,这个方面喜欢真谛喜欢正论,具有威严的人。具有这样一种条件的修行者,宁舍生命不舍弃誓言,就说是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但是自己所发的誓言,承诺过的誓言,就是不能够舍弃的。

【不仅暂时受众人指责,罪恶众生堕难忍地狱,且知舍弃善行之痛苦,世间有何痛苦能胜彼?】

这个颂词,主要是讲舍弃誓言的过失,前面那个颂词教诫我们不要舍弃誓言,那如果舍弃誓言有什么过患呢?舍弃誓言的过患暂时受到众人的指责,究竟或者说它的这个异熟果,因为他舍弃了誓言的缘故,已经从一个贤善者,转变成了罪恶的众生。他的这个身份,从贤善者,本来是坚持誓言的时候,他是一个贤善的修行人。不管是小乘的誓言,还是大乘的誓言,他还是一个贤善的修行人。但是从舍弃誓言的这个时候开始,他就成了这个罪恶的众生,这个罪恶的众生,在死后堕入难忍的地狱当中。而且应该了知舍弃善行痛苦的时候,世间的任何痛苦没有办法相比,世间当中有很多的痛苦,但是他舍弃善行的痛苦是最大的。虽然现在我们在舍弃这个善行的当下,也许没有真正感受到这个痛苦,有比其它的痛苦还严重这个体会,也许不一定有的,但是从当时的相续,和后世的痛苦来讲的话,所有的痛苦当中,没有办法和舍弃善行的痛苦相比。

【如今已获诸佛所开创,犹如大舟法道复舍弃,好似喜爱轮回海浪花,犹如舞者必定欺自心。”】

这个是在第一品当中也讲过。引用了这样一种教证的,这个时候讲,就是我们现在已经遇到了诸佛所开创的,犹如大船一样的法道,就是能够将我们从此岸引到彼岸,这个殊胜的法道。这个时候如果通过自己的,没有正知正念,或者失毁誓言的方式,舍弃了这样的一种大船的话,好似喜爱轮回海浪花。这个人舍弃佛法的人,好像是非常喜爱轮回的,大海当中的浪花一样。如果有些人喜欢这个浪花,喜欢这个大海的浪花,他就一直沉溺在大海当中,不愿意出离。就好像冲浪的人一样,冲浪的人很喜欢这样一种大海的浪花的,它就认为这是一种生起安乐之处。他愿不愿意舍弃这样一种大海呢?根本不愿意舍弃大海的。所以说获得这个正道又舍弃这个正道的人,就说明他对于整个轮回的大海,非常的喜欢,很喜欢轮回大海当中,这些痛苦的浪花。就是说道根本没有一个心,不愿意从真正的痛苦当中,获得解脱的意思。犹如舞者必定欺自心,犹如舞者我们以前解释的时候,和这样一种,前面轮回的大海,浪花结合起来观察的。因为他漂泊在轮回大海当中,这们被轮回的海浪冲来冲去,好像在海中跳舞一样。像这样的话,就犹如舞者必定起自心,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理解。还有犹如舞者必定欺自心,从另外一侧面也可以理解,就比如这个舞者在这个世间当中演戏的人,跳舞的人,明明是一个人扮演了很多很多的角色而已,但是如果说下面的观众他不知道他是假装的舞者,他是一种装扮的舞者而已,通过他给表演的这些动作,剧情开始大哭开始笑,实际这方面你的心被欺骗了。就是你不了解这样一种舞者就是虚幻的境界,以为他是实有,然后跟随他这样一种实有被欺骗,然后自己就生起痛苦安乐等等。所以说我们就知道整个的轮回,整个的轮回方面都是一个虚假的,如果我们不知道他虚假的自性,执为实在的话,我们就会在轮回当中没有意义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所谓的快乐,还有很多自相的痛苦。

【所以应当依照《入行论》当中所说的:“业宁失余善,终不损此心”而行持。】

(38:32)《入行论》当中讲了,我也可以损失其它的善法,但是我终究不愿意损失这样的一种利他心,这样的一种菩提心,通过这个方面来行持。

而下面就讲

【如果超越了应有的期限,(如果超过失戒的期限,)】

就是超过失戒这三个字就可以了,改成如果超越了应有了期限。这句话把过失和戒这三个字换成超越了应有的,如果超越了应有的期限。则已悔心忏罪后,

【如前念诵三遍仪轨受戒并可恢复如初,受戒的次数不定。】

这个就是跟随我们前面在讲这个犯了根本戒,犯了根本戒的这个情况,犯了根本戒的情况如果说是没有超越界限,应有的界限没有超越,就是说在一座当中开始忏悔,没有超过四个小时,一座当中忏悔的时候,并不需要重新受戒。如果说超越了应有的期限,在应该忏悔的过程这个时间当中也没有忏悔,拖延了,有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就是自己通过强烈的烦恼,犯了根本戒,犯了菩萨的根本戒,就是在一天两天,或者是在几个小时当中,还是没有对这个烦恼,这个方面在忏悔的时间当中没有忏悔,超过了这个期限了。

在该忏悔的时候当中没有忏悔,就超过了期限了,超过了期限就算是彻底破掉戒体了,戒体就不存在了。单单通过忏悔没办法彻底恢复,这个时候第一个必须要通过悔心来忏罪,通过悔心忏悔已经犯掉的根本戒的过患,然后忏悔完之后如前念诵三遍仪轨受戒,这个时候重新受戒之后便可以恢复如初,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开始清净和重新受戒的。

【那波巴大师宣说了三种恢复方法:有些下等者因执著实有而以追悔之心在他人面前忏罪,戒后不犯从而可逐渐远离罪过;】

那波巴大师宣讲了下根、中根、上根三种忏悔方式,第一种就是下根者,下根者因为相续当中的实执心较重,实执心较重的缘故犯了戒之后,执著这个罪业的本体是实有的,所以说这个时候必须要通过追悔的心在他人面前忏悔,就在其他的人面前开始做忏悔,在其他菩萨面前做忏悔,下面还要宣讲他的方式。然后内心当中发愿以后再不违犯这样的罪业,然后可以逐渐逐渐远离这个过失。

【有些中等者依靠明咒与密咒令本尊虚空藏菩萨等欢喜,获得本尊开许从而清净堕罪;】

通过咒语的方式,通过修持声缘次第,咒语的方式,念咒语,然后供养这个方面令本尊或者虚空藏菩萨生起欢喜心,然后直接的或者在梦中获得本尊的开许,就是说你的罪业已经清净了,本尊开许完之后自己开始清净堕罪,这个叫做中根者的忏悔方式。

【有些上等者了知所谓的堕罪皆是菩提心自性而无勤净罪。】

上根者他了知堕罪不但没有自性,而且堕罪也是菩提心的本体,也是菩提心的自性,了知这个之后,就在无勤当中可以净罪,这个时候心力极大,见解极深的这样一种上根者,他就通过了知罪性本空,了知罪性本空的方式而可以清净罪业的。

【如《宣说诸圣法无生大乘经》中云:“文殊,任何菩萨若了知无业与异熟则业障获得清净。”】

这个教证主要是证成前面的上根者忏罪的方法,就是说任何菩萨如果了知这个没有业也没有异熟,这个时候业障就获得清净了。无业和无异熟并不是说你生起断见,顺势外道认为根本没有业根本没有异熟,这个方面只是通过邪见引发更严重的罪业。

当然这个方面所讲到的任何菩萨了知无业和无异熟,都是在空性的正见当中,通过如理如法的道理抉择一切的业和异熟,确确实实根本没有本体,没有自性,从来无生无住无灭,所以这个时候生起极大定解的时候,业障就可以清净了,了知这个罪业的本体而开始净罪的。这个就是那波巴大师的观点。

下面无垢光尊者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随从那波巴大师的观点极为善妙。】

非常善妙,就是应该通过这三种方式来清净罪障的,因为众生,菩萨当中必定有三种根性的缘故。

下面开始具体的宣讲,下根者怎么样忏悔,中根者怎么忏悔,上根者怎么忏悔的方式,具体宣讲的:

【也就是说,下根者去往于菩萨僧众前或在殊胜所依前作七支供而得恢复,】

这个方面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到一个菩萨僧众,菩萨僧众并不是说八大菩萨面前,或是说真正的已经遇到了登地的圣僧,在他们面前去忏悔,这个是一方面,如果有这个能力当然很好。没有这个能力,实际上就讲僧团当中的具有菩萨戒的这些僧众。趋向于这些菩萨僧众面前开始忏悔。或者在殊胜所依前,这是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自己没有遇到菩萨僧众,在菩萨僧众对境不现前的前提下面,只有自己一个人处于没有佛法的地方,怎么忏悔呢?这个时候在殊胜的所依面前,佛像、佛塔等等,就是在他们面前做七支供开始恢复。

【或者念诵三遍:“祈祷某某大菩萨垂念,我某某曾犯过此罪,为利一切众生而忏悔,祈令清净。”】

这个时候要念诵三遍,祈祷某某大菩萨垂念我,说自己的名字,我某某曾犯过菩萨戒当中的罪业,现在为了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就是菩提心摄受的意思,现在是为了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现在我开始忏悔,祈令清净,祈请让罪业清净。

【忏净尊者问:“你将彼等堕罪视为堕罪否?”答言:“视为堕罪。”】

忏净尊者就是主持忏悔仪式的人,这个主持人叫做忏净尊者。他就问,你将这样一种堕罪是不是真正看成堕罪了?这个时候提醒他相续当中要生起真正的忏悔之心,他就回答真正已经视为堕罪。

【又问:“你今后能慎重戒犯否?”答言:“能戒。”】

你以后能不能够发愿,慎重的方式来制止重新违犯呢?他说可以,就是戒除。

【以此可清净罪业。】

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清净罪业。

【《菩萨地论》中也说依靠此种方法忏罪可得清净。】

《菩萨地论》当中也这样讲,我们再讲,如果没有在这些菩萨僧众面前,如果是在所依面前怎么忏悔呢?所依面前,有可能我们是在一个佛像面前,或是在佛塔面前,这个时候我们就观想,这些对话都是通过观想方式来的。比如自己在佛像面前,在释迦牟尼的像面前,然后开始念诵三遍前面这个祈祷文,然后这个时候观想释迦佛问自己:“你将彼等堕罪视为堕罪否?”,自己回答:“视为堕罪。”然后又观想佛陀问你:“能不能够慎重戒犯?”自己说能戒。这个方面观想佛陀开许赐予清净的,这个方法可以的。

【勤修本尊生圆次第的中根者于各自本尊前,作七支供而忏罪戒犯则可净除堕罪。】

如果是一个中根者,他平时就精进的修持本尊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这方面就是中根者。中根者在各自所依的本尊面前,首先做七支供养,然后忏罪,就是忏悔前罪,戒犯,就发誓在以后自己不再违犯这样的过失,通过这个方法就可以清除堕罪。

下面就按照《虚空藏经》的方式来介绍一种忏罪的方法:

【一切明咒的总体即是圣尊虚空藏菩萨,如果想在他面前忏悔,则不能过夜,】

因为按照《虚空藏经》的观点来讲,如果你要在虚空藏菩萨面前要清净菩萨戒的话,清净违犯菩萨根本戒,这个时候第一个不能过夜。比如今天白天所造的罪业不能够过夜,在过夜之前必须要好好的忏悔。

【从犯戒时起到下半夜之前持诵十方诸佛菩萨的名号,尤其是圣者虚空藏菩萨的名号并顶礼,长时间猛厉忏悔堕罪,】

这个时候在犯戒的时候开始到下半夜之前,念诵十方诸佛菩萨的名号,这些名号有很多,很多经典当中记载这些名号,《地藏菩萨本愿经》当中记载这些名号的,还有《经师经》,还有其他的《贤劫千佛经》等等。这些方面都讲了很多十方诸佛的名号,菩萨的名号,念诵这些十方诸佛的名号,还有《阿弥陀经》当中也有。反正尤其是念诵圣者虚空藏菩萨的名号,因为主要在他面前忏悔的缘故,长时间发起惭愧心猛厉的忏悔堕罪。

【将近黎明时念诵三遍:“黎明,请你作为我的信使,祈求圣者虚空藏菩萨垂念、加持我忏悔堕罪,令得清净。】

在接近黎明的时候,就念诵三遍。黎明,就是在《虚空藏经》当中这个黎明就是一个天子,但是在这个地方不明显,好像以黎明来传信的,在《虚空藏经》当中黎明是个天子,叫做阿卢那天,阿卢那天子。阿卢那天子黎明出现的时候就会来,他就会驾临南瞻部洲,这个时候自己在念诵的时候,请阿卢那天子,请他带信给虚空藏菩萨,他有大势力,在《虚空藏经》当中讲这个阿卢那天子他有大势力,请你带信,作为我的信使,带信给圣者虚空藏菩萨了,让他垂念我、加持我忏悔堕罪,让一切可以得以清净,从这个方面祈祷。

【日初时出现堕罪清净之兆:诸如心身较前安乐,日光也显得柔和,天气晴朗,梦境美妙等相。】

在日初的时候,如果自己的罪业清净的时候,就会出现他的兆相。

在外境当中,比如说最明显的,身心比以前安乐的,在忏悔之前自己的身心是一种痛苦的状态,因为自己犯了戒,自己的身心忧悔。如果真正这个堕罪清净的话,自己的身心不是假装的不是造作的,就自然而然 会生起一种比较安乐的状态,比较轻安的状态。如果是这样,而且又在忏悔的话,肯定就是一种堕罪清净的兆相了。还有这上时候日光出现的时候,显得很柔和,非常悦意,天气很晴朗,梦境美妙等相,这个时候出现梦境美妙等相。

在《虚空藏经》当中还有这样的次第,无垢光尊者这个地方直接讲下来的,在《虚空藏经》当中有个次第,次第就这样分的,分两个次第。第一个从犯戒时起到下半夜,就是说睡觉之前,这个时候开始猛厉的忏悔,忏悔完之后睡下去,睡觉,睡觉之后如果当下能够清净的话,在自己睡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做梦,做梦的时候梦到虚空藏菩萨,或者梦到相应自己的身心的人或者非人,或者这些旁生等等,给你宣讲清净罪障的方式等等,这些方面就说明你的罪障清净了。

如果说没梦到,如果自己睡下去没梦到,这个时候在黎明的时候要念诵这个了,这个方面有两个这样的层次。如果自己在第一次忏悔完之后,中夜睡觉了,之后在梦中并没有显现这样一种清净的兆相,这个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在黎明的时候马上起床,之后就开始念诵:黎明,请你作为我的信使这个,就是再一次的祈祷清净,然后祈祷完之后再睡下去,之后这个时候在梦中就会出现清罪之相,还有这样理解的。

所以说《虚空藏经》当中就是比较方式介绍了这个忏悔的方法,这个就是中根者怎么忏悔的方法。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分了十三品,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在介绍如何生起、如何稳固、如何增上菩提心的这些殊胜的方法窍诀,现在我们在宣讲如何在犯的菩萨戒之后进行忏悔的这些内容,忏悔的内容前面跟随那波巴大师的观点分了下中上三种根基,其中下根的忏悔方式在菩萨僧众面前通过仪轨的方式来忏悔,中根的方式在虚空藏本尊面前忏悔,和上根者忏悔方法,前面下和中的忏悔方式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三个问题:

【上根者的恢复方法:】

上根者因为根基利、福报大,所以他在忏悔的时候他也是通过无缘的方式无相的方式来进行忏悔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简便,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要考虑自己特殊的根性,因为这些上根者即便造罪的话,他也是相续当中很容易生起惭愧心等等,还有相续当中如果本身就有这样种空性的智慧,造的罪业不会很严重的,所以忏悔的时候他也是轻松地能够忏悔清净。

介绍上根者的恢复方法:

【跏趺坐,首先以如梦如幻的方式言说所犯堕罪的名称,】

跏趺坐的意思是,首先要跏趺而坐,跏趺而坐一方面自己的身体端直。如梦如幻的方式言说的意思是安住于如梦如幻的境界,安住于如梦如幻的定解当中来宣讲所犯堕罪的名称,了知能犯所犯这些问题都是虚幻的都是现而无自性的,自己所犯的堕罪也是无自性的,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言说犯堕罪的名称之后,

【再于前方虚空中的诸佛佛子前忏悔,】

然后安立忏悔的对境:前方观想诸佛佛子,在他面前忏悔罪障。

【之后则对彼罪业内外及二者中间可识别的本体、形色等作观察,结果了知此罪不从何处生、也不住于任何处、又不去往任何处,自性如虚空一般,在此境界中入定,从而可净除一切堕罪。】

这些加行做完之后就开始进入忏罪的正行,忏罪的正行主要是安住于空性的正见,安住于空性的正见对于自己所犯的罪业进行观察,罪业在自己的心识当中或者身体当中还是在外面还是在自己的身心和外面的中间存在,通过这个方面来观察,对于罪业的内外二者中间观察之后可以了知可识别的本体根本没有,可识别的本体就是可以寻找到的一个真正的罪性,可以寻找到一个真实的罪业的本体,这个叫作可识别的本体。

形色:如果这个罪业真实存在的话,他应该有形状,真实存在应该有颜色,但是观察它的形状颜色都是了不可得的。

结果了知此罪不从何处生,最后通过这样的观察方式,内心当中产生一个殊胜的定解,罪性不是从何处而生起的。如果一个实有的法,如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法,不是自性空,不是本体空性的法的话,他如果生起应该有一个实有生,但是我们观察的时候罪业根本找不到一个实有生,如果真正要观察一切万法或者罪业不从任何因缘生,不从任何的实有法中生的话,就没办法超过观察四生的教言,罪业如果真正有自性生的话,应该观察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一般的众生通过实执而安立生就是这四种生,所以通过观察四生之后都有各自过失的缘故,根本不可能从任何一个地方产生一个实有的罪业。

有些地方虽然安立第五生,缘起生,但是缘起生和无生实际上是一个意思,我们说缘起而生和罪业是无生的都没有任何的差别,缘起而生代表他无自性生,所以罪业是无有自性的生,或者根本无生和他所缘起而生方面都是说明它显而无自性,都是说它无有真实的本体,从这个侧面讲的。

也不住于任何处,不至于任何处它有两种观察方法,第一种观察的方法就是承接无有任何生这个地方来的,如果一个万法无生,那就不会有住,所以如果前面对于罪业无生的道理生起了定解的话,马上承接这样种无生的缘故就不会有住,比如说石女儿从来没有生过,石女儿从来没有生我们说她住于哪个房间,住于什么样的位置上就根本安立不了,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承接,无生而无住的道理。

还有一个方面直接观察无住,如果罪业真实存在自性的话,它应该有个住处,它的住处在哪里,不可能在外面存在,就应该在自己的身心当中存在,观察自己的身体当中哪个地方是它的住处,同这样一种整个身体,整个身体不可能,因为整个身体分了五个部分,再将头、手脚、身体再进行分别的时候,它每一个大的有支上面又分了很多分支,所以最后将身体分为空性的时候,认为可以了知实际上这一切罪性没办法住于身体上面。如果可以住于身体上面本身所住它就应该有自性,但是现在我们所住是空性的,所住乃至于微尘都不存在,那么罪性如何安住呢?没办法安住。

是不是安住在我们心当中呢?我们自己的心也是迁变的,刹那刹那在迁变,它自己也没一个本体,所以如果说有一个实有的罪业的话,它也找不到一个实有的住处,没有住处的缘故它自己就没一个真实的住,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观察罪业是根本不住的。

又不去往任何处,所谓的去,最后他造罪之后或者这样种本体罪业它会隐没,如果真正有一个实有的罪业的话,它最后应该趋向于任何处,有一个实有的去处,观察的时候罪业在清净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去处,并不是说把这个罪业抓起来然后扔在九霄云外,从这个角度把罪业清净,根本不是这样的。生起对治之后它自己无有力量,或者生起对治之后它本体就消失了。就像在镜子上面哈气一样,镜子上面哈一口气,它消失的时候我们就说它慢慢慢慢就没有了,消失到哪里去了呢?就不存在了,所以说罪业通过对治力忏悔的时候,它也犹如云消于虚空,或镜面上的气一样,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去处。所以如果没有真实的去处说明什么问题呢?就说明罪业本身就是无自性的,有自性它绝对有个去处,但是没有去处的缘故反正它无有自性。所以观察了罪业的生、住、去都根本了不可得,自性就犹如虚空一样。

自性犹如虚空一样主要是从它的自性空的侧面讲的,从自性空的侧面讲了知这个罪业本身自性空的时候,就在此境界中入定,安住于自己的定解当中,然后开始入定,这个时候通过这样种定解和禅定和合起来的方式,从而可净除一切堕罪,一切堕罪通过这个方式来进行忏悔,这个就是上根者的忏悔方法,对于上根者忏罪的要求也比较高的,你必须要非常通达观察一切万法无生、无住、无灭,也就是说必须要非常娴熟观察空性教义,观察的方式生起定解之后安住的方式,生性罪性本空的方式,然后进行忏悔,如果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的话还是按照前面的下根、中根的方式来忏悔比较好一点,否则的话做是做但是罪业没有清净,这个方面对忏罪者来讲没有实际的意义,下面有教证证成:

【《十方广大解脱经》中云:“菩萨若具四法,则所毁戒律与烦恼之一切罪业皆可清净。】

在《十方广大解脱经》当中也是介绍了三根者他清净:堕罪、违犯戒律的罪业和生起烦恼的罪业,这方面怎么样清净呢?如果具备以下的四种法就可以迅速地使毁犯了戒律的过失和生起烦恼的过失全部被清净。

【何为四法?了知诸法无来,了达诸法无生,现见诸法不灭,通达诸法以因缘缘起而生,是故诸法本体空性。】

四法第一个就是了知诸法无来,了知诸法无来啊这个来,就说我们就说来来去去,一个人从哪个地方来到这个地方,或者说我们从这个地方去向哪个地方,这个叫做来。那么如果说诸法它有一个实有的话,他们就会象世间上的人一样可以来来去去的,但是我们通过胜义谛的理论观察的时候呢,诸法没有来,没有一个所谓的来,因为诸法的本体根本不存在的缘故,或者说是依靠《中论》第二品观《来去品》当中也是做了非常详尽的这个观察,剖析了实有的来去,所以说就认知一切诸法是无来的。了知诸法无生,这个和前面观察无生的方式是一样的,现见诸法不灭,不灭的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个就说因为它无生的缘故就不会有灭,石女儿它从来没有生过,我们就说这个石女儿不可能有灭的,所以说呢从这个方面来讲呢是诸法不灭的这个道理。然后呢第二个方式呢就说诸法不灭呢就说是这个自性空,虽然自性空,但它显现呢它还是有的。那么我们说显现是有,自性空显现是有这个叫诸法不灭。那么这个诸法不灭不是个正成,这个诸法是存在的呢,我们说这个里面有一个观要,有个观要通达之后呢就不会认为这个诸法有显现不灭它是这个有自性的,那么这个方面是什么意思呢?诸法不灭,只能是说它的显现不灭而已,只能说它的作用不灭而已,没有说它的本体不灭。所以说呢它的本体是自性空,在自性空的本体当中,只要是依缘产生的法,它就不会有这个它可以说空无的状态,这个叫做不灭。实际上也是表示一个相无自性,啊就说无法显现的这样的道理的,所以说现见诸法不灭。那么这两个方式都可以的,通达诸法以因缘缘起而生,一切万法呢就说是这个通过因缘聚合而生,只要是通过因缘缘起而生的法呢,周遍是无自性的法。如果说是这个没有通过因缘缘起而生的法呢,这个方面一方面可以说是实有的,一方面可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所以说呢我们说一切万法,现在的一切有为法,都是通过因缘缘起而生,所以说呢根本无自性。

我就说这个罪业,也是通过因缘缘起而生,所以说根本无自性的。这个里面了知,了达,现见,通达,这四个就说这个词语,这四个词语可以表示一种意思。有时候我们说现见就应该说是促正吧,有的时候是亲见,有的时候确实是现见,就说是这个见证空性。但这个地方的现见是一种定解的现见,并不一定,并不一定就是讲这个真正的促正,那么如果在讲促正的时候呢,了知,了达也可以叫做促正。所以说呢我们说在这个凡夫人的状态当中呢,因为不可能真的有促正的缘故,它只能了解安立成一种了知啊,了达,或者说是一种相似的现见,一种定解的现见,或者说一种通达。那么如果说是在圣者位呢,就说圣者位的智慧呢我用了达也可以,用了知也可以,现见也可以,用通达也可以,都可以。所以说呢这个方面就通这个四个法呢,如果是在凡夫位都可以这样安立,在圣者位也可以这样安立。

【若具此四法则所毁戒律与烦恼之罪悉皆不生。”】

任何一个菩萨若具备了或通达了这四种法的话,所毁犯的戒律的这个罪业,不可能说是有实在的产生的,或者说烦恼的罪性不可能实在产生的。这个方面就说是如果真正的一个菩萨他对于空性的教义修习的非常成熟,内心当中可以说是不可能通过毁坏戒律来生罪,或通过烦恼来生罪。因为他已经了达了万法无实,了达了万法无实的缘故呢,即便是毁犯了戒律或者说通过烦恼生起的罪业,这个罪业罪性也是非常轻微的。那么要忏悔的时候要安住于它的本体当中去忏悔的话也是可以轻而易举可以这个忏悔清净。所以说呢这个方面就是大乘的这个菩萨对于了知万法的本体而忏罪的一种殊胜方便窍诀。

【《法王经》中云:“若了知众生皆无二,则清净一切罪障。】

在这个《法王经》当中也是这样讲,如果这个菩萨了知众生皆无二,了知众生皆无二的意思就是这个无二空性,如果了知一切众生的本体都是无二的空性的话,可以清净一切的罪障。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罪障它是缘实有众生产生的,缘实有的众生,缘实有的我,而产生的。如果了知众生本性空的话,就说这个罪业没有所依处,自然而然就变得清净了。所以从这个方面安立可以清净一切罪障。

【譬如,镜上沉积千年尘垢,以布品擦拭则无尘垢。】

这讲两个譬喻,一个譬喻呢就好象一个一面明镜,一面明镜上面它就说很长时间没用,它已经积累了千年的尘垢,但是因为这些尘垢毕竟是后染的,这些尘垢毕竟是就说客尘因缘产生的,所以说如果你通过布品经过擦拭之后呢,那么这个尘垢就完全已经消失,本来这个清净的镜面就会显出来。以前都是铜镜,以前就说古代用铜镜,用铜镜上面会生铜锈,所以说呢如果是时间长了之后呢它这个清净的这样一种镜面显现不出来,所以说呢他专门有一些这个磨镜的人,磨镜的人通过金钱把这个铜锈磨掉之后呢,它清净的镜面就会显现出来。现在的这些这个,现在的镜子它就是一种玻璃等等造成的,所以说这个方面啊更容易清净的,更容易,即使是有些油垢啊,污垢啊,通过一些物品一擦拭之后呢,这些都可以这个轻而易举的消失,这样的一个意思。所以说呢众生的本性是清净的缘故,客尘呢,一切的罪障毕竟是客尘,所以说呢客尘的意思呢就是可以远离的意思。反正呢就说是这个它不是我们的本性,如果这样罪业是我们的本性的话,怎么样清净也没办法清净的。就是因为它不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说如果具备了这样一种这个,如果具备了对治法,一切的罪业都可以容易清净。

下面第二个譬喻,

【又如空室中黑暗虽长达千年之久,然以一盏油灯可使其不复存在。】

还有就说是一个空空的房子当中呢,就说是一千年没人住,或者说是这个空旷的房子当中呢就说是这个隐蔽在黑暗处达一千年,黑暗存在了一千年,那么黑暗存在了一千年,那么存在了一千年的黑暗它是不是因为时间非常长的缘故,它就成了有自性的法呢?根本不会成为有自性的法。虽然这个房屋里面黑暗它已经存在一千年,好象时间特别长,但是什么时候呢通过一盏油灯就可以使千年的黑间呢,刹那之间不复存在,就这个道理。所以说呢如果我们相续当中这些罪业,我们相续当中的这些烦恼无名虽然存在的时间,在我们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就存在的,那么,但是呢我们就知道不会因为它无始以来就存在,就使它变得有自性,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什么时候你生起了对治性,什么时候你生起了光明的智慧的话,这个一刹那之间,所有的罪业所有的无明,都可以彻底消尽,就看自己的对治能不能够强有力的生起来。所以说呢这个方面我们就知道这样一种这个譬喻呢就非常的这个殊胜的。

【同理,若了知心无有本性之真谛,一刹那即可清净无数劫之罪业。】

同样的道理呢,我们心性本净的,那么我们自己之所以造罪流转,就不了知心性本净的道理,那么现在如果我们能够安住于一切众生无二,能够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呢就说是这个一刹那之间呢无始以来无始劫串习的罪业都可以刹那清净的。就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道理,所以这个方面主要是让我们认知我们这个罪业本空的道理,罪业本空,所以它是极其就说是这个无自性,它就是不坚固的,只要自己能够好好的清净就可以清净的,使它这个完全的遣除。还有一些就大乘经当中讲呢,相续当中积累了很多罪业,但是相续当中如果能够生起一念,就是一次性生起猛烈的对治的话,千劫的罪业在这一念忏悔当中马上都可以遣除的,这个方面就鼓励这些后学的弟子应该好好的忏罪,尤其是通达空性,安住空性的忏罪呢最极殊胜的。

下面再引用:

【《趋入胜义经》中云:“白莲天子请问:‘文殊菩萨,如何清净业障?’文殊菩萨答言:‘天子,若了知业障之自性本来无实,则无勤清净,如同海螺被炭染污以布品擦拭可得清净。’”】

这个天子问文殊菩萨怎么样清净业障,当然清净业障有很多,作为就说一切三世诸佛总集的文殊菩萨来就说讲的话,他通达很多很多清净业障的方式,但这个方面呢就是讲的善根者清净业障的方法,没有宣讲下根中根者清净业障的方法,因为观待对境,观待后学,后面的菩萨来讲的话,了知这个胜义的忏罪,了知这个,可以说是这个力量最大的忏罪呢也是非常大的实义的。所以此处呢主要是按照这个善根者是方式来进行答复的。如果能够了知业障自性本来无实有,了知业障本空的话,就可以在无勤作当中清净,也不需要通过仪轨,来就说互相说这个问答,也不需要就说勤修这些这个本尊虚空藏菩萨等等,那么就是了知这个业障本空,安住在这个当中,就可以无勤的清净这个业障。打比喻讲呢,就海螺它的本性是这个清净的,白白的海螺就是本性清净的,如果它上面有一些这个炭的这个黑色把它染污之后呢,那么通过布品擦拭马上就是无勤得以清净了,就是这样一种这个比喻和喻意对照的方式应该了达。

【这以上以了知所知方式守护菩提心已宣说完毕。】

这个就第二大类,这第二大类方面呢就说是了知所知的方式来守护菩提心。前面第一大类呢主要是了知所断,第二大类是了知所知。这以上以了知所知方式守护菩提心已宣说完毕。

这个就是第二大类,第二个大类是了知以所知的方式守护菩提心,

前面第一大类主要是了之所断,第二大类是了知所知,第三大类是了知能修所修。这以上第二大类已经宣讲完了,下面讲第九个科判:

乙九、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

补特迦罗就是数取趣的意思,梵文是补特迦罗,实际上翻译成汉文就是数取趣。有时候称之为众生,有情,但是实际真实的意义叫数取趣:数数的取五趣或者数数的取六趣,这个叫数取趣。修者补特伽罗之次第,我们在学《辨法法性论》当中就知道,这个补特迦罗数取趣,纯粹用于六道众生,有的时候也用于圣者,比如说声闻缘觉,也叫数取趣,菩萨也叫数取趣,佛陀也叫数取趣,所以从这个方面就可以了知它的范围是极广的。

这里主要讲菩萨数取趣,菩萨众生菩萨有情,他是怎样修持的道理。这个就是第三大类,

【现在宣说以能修所修之方式守护菩提心,】

怎么样通过能修所修的方法来守护增上菩提心的窍诀。

下面就分开讲:

【有能修之补特伽罗与所修之义二种。】

能修的补特迦罗就是这里面的所讲的三类根性,所修之义就是下面所讲的六度,从这个方面去了知的。

经说佛子有三种:犹如国王之菩萨,

欲自解脱后度众;犹如舟子之菩萨,

欲自与众同解脱;犹如牧童之菩萨,

欲度众后自寂灭。依次三十三大劫,

七劫三劫得解脱,即是根机之次第。

经就是下面所引用的《宝积经》。《宝积经》当中讲菩萨佛子有三种根性。三种根性,第一类是犹如国王之菩萨,国王之菩萨自己具体怎么样发心的本体:“欲自解脱后度众”。就是首先自己成佛,我首先成佛,我首先成佛之后具备度化众生的能力,然后呢,我就永远安住于轮回当中,度化一切众生,这个叫做欲自解脱后度众。对照国王的意思就是,国王我首先发心登上王位具备势力之后,我再饶益我的子民,这个就是国王的发心,对照国王发心的菩萨就是自己先解脱,自己先成佛,然后再度化众生,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犹如舟子之菩萨,“欲自与众同解脱”;舟子就是船夫,舟子坐渔船上,舟子是划船者,划船者和他的乘客一起,反正坐在一个船上面到彼岸,然后再回来,就是这样一种执行的。舟子菩萨的发心就是“欲自与众同解脱”,自己和众生一同成佛,什么时候众生没有成佛,什么时候我也不成佛。我成佛的时候愿与一切众生一起成佛,这方面就是中根者他的发心。

然后第三类:犹如牧童之菩萨,“欲度众后自寂灭”。这三类菩萨就是,欲度众后就是一切众生都成佛后我再成佛,我再趋入寂灭,就是这样一种发心,就好像牧童一样。牧童总是走在所放的牛羊马的后面,总是走在后面的,而且他在放牛放羊的时候,如果出现了违缘障碍,他要遣除这些障碍违缘,然后到了一个水草丰盛的地方,他把这些牛羊安置好了之后他再休息,就是这样的,所以第三类菩萨像牧童一样发心的菩萨,他就是首先将众生安置于佛地,首先将众生安置于佛地之后,自己再最后趋寂灭,最后现证正觉,这方面就是三类发心。

下面讲依次三十三大劫,依靠依次的话,第一类国王的发心三十三大劫成佛,第二类舟子的菩萨七个大劫成佛,犹如牧童的菩萨三个大劫成佛,这方面就是得解脱成佛的意思。即是根机之次第,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分别呢?实际上就是根基的次第。第一类,就是下根者的发心,第二类是中根者的发心,第三类是上根者的发心。因为发心者有心力强弱的缘故,所以说根基就分为上中下,根基分上中下的缘故,所以成佛的时间也有上中下的差距。应该知道这些发心的内容。

有些人就认为最后一种或者舟子的发心根本不合理,尤其是最后一种根本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呢?因为不可能一切众生度得尽,一切众生如果度不尽的话,自己就不可能寂灭,所以这个是一种不合理的发心。和众生同等解脱,有的时候他们还认为有点可行,然后最认为可行的就是国王的发心:自己先成佛,然后将一切众生度脱,这个他们认为最合理最究竟,和宁玛派的论师辩论的时候,他们认为牧童的发心根本就不应理。实际上犹如牧童的发心不应理的话,犹如国王的发心也同样不应理,真正来观察来讲国王的发心也不应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众生度不尽的缘故,牧童的发心首先将众生度尽,他们自己才成佛,他们就是从这个角度安立理由,那么同样的道理,自己首先成佛再将一切众生都度成佛,这个也不应理。为什么?因为众生根本都不尽的缘故,因为众生根本度不尽,所以你说你先成佛,之后再将所有众生全部度脱成佛,这个也是不现实的发心。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样去理解呢?

既然不现实,为什么还要发心?这个全知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的观点都相同,实际上最初的发心它是观待心力的强弱,上根者他就发最强的心,牧童一样的发心,中根者就发舟子的发心,下根者发国王的发心,这就是说最初发心的时候他有心力的强弱,那么这种最初的发心并不需要观待所度众生这个果,不需要观待这个果,如果要观待这个所度众生的果,三个发心都不应理。

但是这个方面应理的意思就是说,最初时候发心的心力,通过心力强,他积累资粮的速度就快,心力弱的积累资粮的速度就慢,那么这种发心并不一定要去观待一个实际上你度化没有度化实际上你做到没做到,这方面根本不需要的,比如说文殊师利菩萨,他发的心就是牧童的发心,我们说最初他确确实实发起的这种心,实际情况怎么样呢?很快就成佛了,早就成佛了,所以说最初发心不一定观待他所度化众生的果位怎么怎么样才进行发心的,主要是他的心力很强,心力很强他就发起将一切众生安置成佛的缘故,他就勇猛精进的修持,虽然没有考虑自利,但是在他迅猛的发心迅猛地积累资粮的过程当中,他自己的资粮迅猛圆满,所以说他很快就成佛了,从这个角度来讲。

成佛之后反正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国王的菩萨的发心,舟子的发心还是牧童的发心,只要成佛之后,度化众生的事业是平等的,肯定就是说乃至于众生没有度尽之前,一直要显现化身,一直要入轮回度化一切众生,这个是相同的,所以说只不过是观待成佛的快慢,这些根基的次第等等从这个角度安立的。

【自己先成佛后再度化众生即是所谓的菩萨广大欲乐之发心,譬如,国王想获得王位后再令国泰民安,许多经中说像圣者弥勒菩萨之发心属此种发心;】

广大后面加个“欲乐”两个字。欲就是五欲的欲,乐就是快乐的乐,欲乐之发心。自己发愿的时候,我先成佛。因为先成佛之后才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所以说我先成佛之后,再度化众生。这么发心就是菩萨的广大欲乐发心。他因为对于这样先求佛国之后再度化众生有很强的欲乐的缘故,称之为广大欲乐的发心,打比喻讲国王他自己首先想消除怨敌获得王位之后,然后再令国泰民安,就是这样一种发心,很多经中讲弥勒菩萨的发心就是属于这种发心。最初的发心,我们可以安立很多经论讲,但是后面修行增长之后,是不是一成不变呢?这个不一定,所以说最初的发心入道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三种发心,但发心之后呢?自己趋入正道之后呢?一般来讲自己的发心都会非常的猛烈。

【欲求自己与众生一同解脱即是所谓的殊胜智慧之发心,如船夫欲求自己与船客一同趋向海岸;】

发心自己和众生一起解脱,一起得救,一起成佛,这样的发心就是殊胜智慧的发心。就好像船夫,自己和船客一起趋向海岸一样,这方面就是第二种。

第三种

【欲求先救度众生后自己解脱,即所谓的无喻之发心。】

没有比喻了,没办法做比喻了,就好像发心的力量极其强烈。那么首先将一切众生安置于佛地,然后自己再成佛,这个方面就无有发心。

【就像放牛羊的牧童看到险地等狭隘等恐怖的地方或者其它的时候也都是将所有的牲畜无一剩余的赶在自己的前面而行进,如文殊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发心。】

那么就说是这个放牛羊的牧童,他自己首先观察这些恐怖,然后避免这些恐怖,将为了让这些牛羊不受到这些恐怖,然后首先遣除这些怖畏,然后将他们赶在前面,把这些可以说是好的水草,就是赶到好的水草的地方,让它们自在的吃草,喝水的时候他自己来休息一下,那么所以说这些菩萨呢,发心就是这样一种极其勇猛的发心。打比喻讲文殊师利菩萨的发心就是牧童的发心,还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发心也是这个牧童的发心,还有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意义理解的时候,像地藏王菩萨的发心也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发心,所以这个方面就是无喻的发心。

【就根基而言,钝根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祛劫,中根者经过七大阿僧祛劫,利根者经过三大阿僧祛劫而成就无上菩提佛果。】

前面我们也大概介绍过这些利根者,就三个无数劫,或者说中根七大阿僧祛劫,钝根者三十三大阿僧祛劫,实际意义上不需要这么长时间的。实际在最初发心的时候,这种在小资粮道当中啊,他最初发完菩萨心之后,趋入到这样的一种小资粮道当中,也就是他在小资粮道当中积累的资粮的速度,如果在后面的中资粮道、大资粮道、加行、见道都保持这个速度的话,他就需要三个无数劫。但这个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小资粮道他的智慧方便,就是比较弱,刚入道的缘故,越往后他的智慧越高,越往后他的智慧越迅速。所以后面根本三大无数劫的时间,根本就是一下子减少了。就像此处到成都,或者到北京一样,那么如果我们永远保持这个走路的速度,走下去的话,我们说需要二个月或者三个月,但是如果走到一个地方,坐上一个拖拉机的话就快了。然后如果说坐上一个轿车更快了,如果到成都之后坐飞机呢,那我们这个速度肯定就更快了。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如果他这个从小资粮道积累资粮的速度啊,他不变化保持这个速度的话,那么就需要三个无数劫,或者需要七个无数劫,或者需要三十三个无数劫,但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呢三个无数劫的说法,它也是一种不了义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下面就引用教证:

【《宝积经》中云:“广大之发心者经过三十三大阿僧祛劫从轮回解脱、】

那么从轮回解脱的意思,就是说从根本上解脱轮回,并不是讲广义当中的解脱,就是从这样一种三有轮回当中获得初地,获得见道,这个是从轮回当中解脱。这个方面可以从最究竟来讲,不管是分段生死,还是变易生死,这个粗的轮回,这个细的轮回,全部解脱成为佛果,所以说三十三个无数劫成佛。

【【殊胜智慧发心者经过七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无喻发心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现前圆满菩提。何以故?心力有小、中、大之差别故。】

】那么就是说有三种成佛的时间呢,主要是观待心力小,心力中等,心力强烈,这个方面的差别,安立了三种成佛差别的时间。

【此等比喻即如转轮王、舟子、牧童。”这其中已对此理作了广说。(此等比喻即如同转轮王,舟子不同,这其中也对此理做广说。)】

乙十:(修学如来行之方式)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六支。

这个就是前面呢科判宣讲了能修,能修者补特珈罗,这个方面就是讲所修者,所修者他法的自性是什么?实际上所修的是就是修学如来行,如来行就是成佛的方便意思,那么就是行菩提心。那么从这个方面讲主要就是所修就是六度,菩萨除了六度之外没有什么修持的。所以说我们观待菩萨自立呢,主要安立六度,观待菩萨利他主要安立四摄。所以说六度四摄在《庄严经论》当中,都是从一本体一反体的侧面进行解说的。

丙一、略说。

诸佛子众学一切,主要学六波罗蜜。

佛只要成佛,成遍知,一切都应该学习,但是主要的修法是六波罗蜜多。这个方面就是菩萨的六度修法,所有的修法都可以归摄在六度

当中。

【《亲友书》中云:“施戒安忍精进禅,如是无量智慧度,圆满趋向有海岸,成就如来正等觉。”】

在《亲友书》当中,龙树菩萨这样讲的,施就是布施。戒就是持戒,安忍、精进和禅定。还有具有无量无边的本体的智慧度,这个就是六度。这六度是圆满趋向有海岸的,就是说如果修持六度,如果能够圆满的六度,就可以趋向有海的彼岸,有海的彼岸,就是超越整个三有轮回大海,成就如来正等觉。那么就是说是部分圆满了,或者说初步圆满了,就可以登初地,究竟圆满了就可以成佛,六度就是这样一种本体。

【六度分共同自性与各别自性二种,】

所谓的共同自性就是下面所讲到的这个六度,通过三轮体空摄受他的作用,这个方面就是共同的六度。各别的自性就下面广说,布施度,持戒度等等,这个叫做个别的自性。所以说这个方面,这个科判当中略说的缘故呢,就是总说六度。而就是总说共同的自性,

【共同的自性又分为六本体。】

六个本体就是讲这个布施、持戒乃至于智慧六种本体。

下面对于六种本体一一介绍,

【以三轮体空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施舍于他人之善心及其种子乃是布施度。】

这个布施度是怎么样的呢?首先这个菩萨的六度啊,菩萨他的这个修法,菩萨的布施称之为度,必须要有三轮体空摄受,那么如果说没有三轮体空摄受呢,就没有办法真正安立成一个度,那么这个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澄清宝珠论》当中,刚开始讲解释第一个颂词的时候,也应该知道五种修法,五度只有以智慧度摄受时才安立成度的名称,否则的话连度的名称都无法安立的。“五度如盲,智慧如眼”。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说五度犹如盲人一样,智慧度犹如眼睛一样,所以说你这个盲人再怎么样有脚,再怎么样行持,如果没有眼睛没有正见摄受的话,根

本没有办法趋向这个目的地的。

所以说这个布施、持戒、安忍等等,你再怎么精进,如果缺少三轮体空的智慧摄受,没有办法成为度的名称。没有办法成为成佛的资粮就是这样,所以说三轮体空,这个是周遍于一切六度的。所以这个方面再再强调必须要以三轮体空,然后这个是他的这个摄受。

还有呢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施舍于他人之善心。那么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什么呢?就说是房屋、资具然后自己的身体,还有自己的善根安乐等等,这个叫做自己的拥有的一切。自己拥有的一切呢,都能施舍于他人这个善心,这个方面是强调一种善心,而不是说真正要将自己的可以说自己一切里里外外呢,不分什么时候都必须要做施舍。就是对于自己里外的一切的资具,所拥有的所有的一切物品等等,完全能舍得布施给一切众生,这种善心和他的种子,这个种子是布施度的本体。

然后讲:

【彼之作用即能遣除对方的贫穷,】

那么他的作用就能够遣除对方的贫穷。能通过这样财物,遣除对方的财物方面的贫穷,通过善根或者正法做布施,这个能够遣除对方的意乐贫穷。比如说对于正法极度之无知等等,这方面的贫穷就可以遣除。这个方面布施度它本体的作用。

下面讲持戒度本体的作用,

【以三轮体空断除有寂之过患的善心及其种子乃是戒律度,】

就是说三轮体空这个是一样的,然后就是断除有寂之过患善心,持戒是怎么样的?持戒这个方面的定义,他的本体,断除有寂的过患。那么有就是指三有,寂就是指寂灭,寂灭有什么过患?这个方面主要是讲求寂灭的这种心,或者说获得了超越三有的阿罗汉,他们相续当中是有微细的过患的。就是在很多大乘的经论当中比喻成入险道,入歧途这样的,所以有些地方也比喻成服毒一样的。因为这样自私自利的心,他根本断绝了这个入大乘的因缘,或者自私自利的心根本没有办法修持无量无边的成佛之道的缘故,没有办法度化众生的缘故,从这些角度来讲,

这些都是安住于寂灭的过患。

那么戒律的本体就是遣除过患,所以这个时候自己断尽了这样一种,这个在三有当中杀生、偷盗等等,这个轮回当中的恶心,也断除了自私自利的心的时候,这种善心的本体还有他的种子就是戒律度的本体。

【彼之作用即去除损害;】

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去除损害,对一切众生根本不会损害的。

【以三轮体空忍受加害与疲厌并且不畏惧法性乃是安忍度,】

三轮体空是共同的,然后它的本体是怎么样?这个本体主要是从分类来,这方面讲了安忍度的本体,就是从它的分类侧面讲。安忍度的分类有三种分类,第一个是耐怨害忍,第二个是苦行忍,第三个是无生法忍。

第一类忍受加害,这四个字就是耐怨忍,反正怨敌对你的加害你要忍受,这个一方面是它的本体之一,一方面是它的分类,所以忍受加害是第一个。

疲厌,主要是讲苦行忍。就是说我们在苦行的时候他会很痛苦,有的时候难以坚持下去,我们说坚持忍受修法的苦行就称之为耐苦行忍,就是疲厌的意思。

不畏惧法性这个叫做无生法忍,无生法,什么是无生法?无生法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无生的法,所以说对于这样的无生法,安忍堪能接受,这个叫做不畏惧法性,叫做无生法忍。

对三类法做安忍,就是他的本体。

【彼之作用即无有嗔恚;】

他的安忍的作用,如果安住在安忍当中,根本不会有嗔恚的,对于法性或是疲厌、忍受,都没有什么嗔恚心,乐于接受的这样一种本体,他的作用是这样的。

下面讲精进度:

【以三轮体空喜爱善法乃是精进度,】

精进的本体就是喜欢善法,踊于善,对于善法极其踊跃,对于善法极其喜欢,这种本体就叫做精进度。所以精进度一方面我们容易理解成在外在当中,拼命的磕头拼命的转绕,这个叫做精进,这个是精进的一种。真正的比较圆满的精进,就是对于善法的一种极其欢喜,极其欢喜善法,听闻、思维、修行,反正内心当中对这一切善法都是非常喜欢的,这样一种本体就叫做精进度。

【彼之作用即增上善法;】

精进度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你能够这样精进,你的善法就自然而然增长的,就像火上加薪一样,火势越来越凶猛的。所以一个菩萨相续当中具备喜爱善法的精进度的本体,他的善法日日夜夜增长,所以说他的作用就是增长善法。

【以三轮体空心一缘安住乃是静虑度,彼之作用即息灭烦恼;】

静虑度,他三轮体空来摄受,能修、所修等等都不存在,这个方面是他的三轮体空。然后静虑度的本体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心一缘安住,安住一缘,这个叫做静虑度。反正对于任何一个法能够不散他处,能够一缘安住,这个叫静虑。所以说这个静虑的意思很广,比如听法的时候,自己一缘专注于法义,这个就是静虑,我们并不能够狭义、狭隘的方式理解,闭目打坐就是静虑,闭目打坐是静虑的一部分。实际上在做布施的时候,一缘专注布施,持戒的时候一缘专注持戒,安忍的时候一缘专注安忍等等,这些都叫做静虑,听法的时候一缘专注叫做静虑,思维的时候一缘专注这个也叫静虑。所以说一缘专注是很广的定义,如果能够通过三轮体空一缘专注,这个就是静虑度。

作用是什么呢?息灭烦恼,他就能够息灭烦恼或者压伏烦恼,这个方面两个都可以的。如果你能够安住在这样的静虑当中,烦恼是不现前的,不管是你安住于什么样一类静虑,听法的时候你在一缘专注法义,我们就观察,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有没有粗的烦恼呢?根本没有的。所以思维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修行的时候还是这样的,所以说作用就能够息灭或者压伏。当然这个方面是属于菩萨的静虑,菩萨静虑有三轮体空摄受,三轮体空空性摄受,用止观双运的方式来修持的时候,烦恼的本体彻底可以予以息灭的,这个是静虑度。

【以三轮体空证悟法之自性乃是智慧度,】

三轮体空的空性摄受,然后证悟法之自性。证悟法的自性也有两类,第一类就是如所有法,第二类是尽所有法。如所有法就是一切万法空性这一类的,叫做如所有,如所有法就是这样的,了知这样如所有法的智慧叫做如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观待尽所有法,尽所有法主要是显现这一类的,显现的这一类都叫做尽所有,菩萨他学五明主要是遣除所知障,所以一切的所知的障碍,对于了知所知的障碍彻底遣除,这个方面主要是通过了知尽所有法,尽所有智了知尽所有法。

所以这个方面证悟法的自性,就是一切万法空性的自性,和一切万法显现的自性,它的作用如何演变、如何孕育等等。比如说因果,佛陀净所有智圆满的缘故,佛陀就可以知道这个众生相续当中今天造下了杀生的罪业,那么他的种子,罪业是怎么样在相续当中存在的,最后成熟的时候是怎么样孕育的,怎么样成熟的,这个方面佛见的清清楚楚,除了佛之外菩萨都没办法了解。但这个方面我们不必要讲这么高,不必要讲到佛陀这个境界,主要是观待于菩萨的修行来讲,如所有空性和尽所有方面的法都可以无误了知,这个方面叫做智慧度。

【彼之作用即证悟万法并超离轮回。】

智慧度的作用,可以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然后可以超越轮回。为什么可以超越轮回呢?这个方面粗粗细细的轮回,粗轮回、细轮回都可以超越。因为让我们在出轮回当中,比如说分断生死当中,无法解脱的因就是烦恼障,烦恼障的直接违品就是空性慧,如果你相续当中证悟了空性慧,烦恼障彻底予以泯灭,烦恼障一泯灭,你就可以从轮回当中超越。然后障碍我们从变易生死当中超离的细轮回,细轮回的障碍就是所知障,就是无明习气地,所知障这一类的。他的直接违品是什么?就是法无我空性,所以说也是从这个角度,如果证悟法无我空性,这些一切的所有的所知障予以泯灭。所以说细轮回变易生死可以超越。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全都是智慧度他的本体,他的作用。

这方面从总的方面讲到了三轮体空摄受的六度的各自的本体和作用。

下面开始讲六度的功德:

【六度之功德有广大、广义、清净、无尽四种。】

这个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也学过,《庄严经论》好像是讲方方面面、无求、清净和大义无净,好像这四种,意义都差不多。

【为利他而缘菩提故功德广大;】

就开始解释什么是广大,什么是广义,什么是清净,什么是无尽。

为了利他而缘菩提的缘故,功德广大,就从这个方面解释的。按照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在解释广大的时候,或者按照《庄严经论》的颂词来解释的时候,比如说在做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从哪个地方广大呢?菩萨布施的时候,并不是他自己所拥有的一点点的财物,然后很下劣的财物布施,这个不叫广大的布施,这个是狭小的布施。

菩萨的布施称之为广大的原因,就是说里里外外的所有的资具,一切的善根,而且从时间来讲,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后,这个方面的心根本不穷尽,这个方面叫广大,他的布施度本体广大。持戒也是这样,不单单是根本戒守持,最极微细的戒律全部守持是他的广大,或就是说从现在乃至成佛之间都守持叫广大。安忍,不单单是对于这些有权力的人安忍,因为一般的人对有权力的人安忍,我斗不过你我就忍了,这个方面不是一个清净的安忍。菩萨的安忍乃至对个蚂蚁,乃至于对个小孩,乃至对一个乞丐,对他的辱骂对他的伤害都能够一视同仁的方式,高高低低的所有的情况都能够忍受,这个叫做安忍的广大。精进的广大或者静虑的广大,这方面一推理就知道了,这个方面是麦彭仁波切注释当中是这样解释的。

【成办增上生、决定胜故为广义;】

广义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广义就是说能够成办增上生和决定胜,所以说这个意义功德是最广的,因为一切利益当中不超过增上生,不超过决定胜,增上生和决定胜就可以包含一切的功德,菩萨的六度能够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缘故,从这个侧面称之为功德广义。

功德广义在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解释的方式,就是所谓的大义,所谓的大义解释的时候,就是自己修持六度并将众生安置于三菩提当中。就是说自己修六度的时候,比如自己修布施,自己对对方做布施,不单单是说今天我以财物利益了你,而且我要把你安置在三菩提当中,将你安置在三菩提道当中,你是小乘根基我就给你安置在声闻道,你是缘觉根基我就给你安置在缘觉道,如果你是大乘根基,通过我给你做布施的善根和发心,最后下一世或者再再下一世,我一定要将你安置在大乘道当中,这个方面就是菩萨的大义的功德。

【超越世间故为清净;】

六度的清净的意义是怎么样的功德呢?就是超越世间,一切轮回都是不清净的本体,所以说如果能够超越世间,他就是一种清净,称之为清净,所以获得圣者果位叫做清净。

麦彭仁波切解释清净,解释成无求,无求什么意思呢?无求和清净也是有对照的,也可以理解成超越世间,因为无求和超越世间是一个意思。什么叫无求?菩萨他在做六度的时候,他没有什么追求的,追求什么?比如说我给众生做了布施,第一个我根本不希望你给你说这些赞叹的语言,我不希望你给我回报,就是这个意思。至于对方给不给你回报是他自己的事情,菩萨他自己在做布施的时候,他的心态一刹那没有想过今天我给你做布施了,这个人肯定会来报答我,肯定会赞叹我等等,没有想这个,这是第一个,今生当中的无求。

后世当中无求呢,菩萨做布施本身来讲,就是做了布施之后他的财富会非常广大,这个方面菩萨是了知这一点的,布施的异熟。但是菩萨对后世的异熟根本不求,不求这样的异熟果,求什么呢?唯一功德能够成佛度化众生,他不是在求后世的异熟,当然菩萨他不求这个异熟也会成熟的,他不求这个广大的果报、广大的财富,他虽然不求,但是下世当中,生生世世财富无尽这个果报是自然成办的,菩萨的心没有这么狭窄,菩萨的心就是这个布施的功德,这个持戒的功德,我根本不求对方的报答,也不求后世的异熟,唯一求的就是出世间,唯一求的就是度化众生的佛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就超越世间,功德清净,无求的缘故功德清净,如果有求,那就是有染污心的布施,我今天给你布施,给你布施的时候想肯定以后会报答我,从这个角度来讲已经成了有求了,有求就成染污了。如果我今天布施,后世要增长一百倍的福报的成熟,这个就叫做有求,也叫做染污心。所以这个方面就叫做功德清净。

【增上善法故为无尽。】

菩萨通过方便善巧再再摄受,所以说他的功德就再再增长,所以说是功德无尽的。麦彭仁波切解释这个无尽,或者说《庄严经论》颂词当中讲无尽的时候,就是说自摄故无尽,意思就是说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一摄受之后,他的功德无穷无尽,在讲每个颂词都是说布施自摄施无尽,自摄戒无尽,自摄忍无尽,乃至于自摄慧无尽。

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都是讲他如果能够三轮体空的智慧一摄受之后,他的功德就会无穷无尽,这个方面就是两种解释方式。

【《经庄严论》中云:“广大与清净,广义与无尽,当知布施等,悉具四功德。”】

布施等,就是布施后面的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每一度都有四种功德。每一度当中都有广大、清净、广义、无尽这四种功德,所以这个就是六度的功德,而且是菩萨行持六度的功德。

一般的人修持布施,这个叫布施的善法而已,不能叫布施度,布施度它有它的定义的,菩提心要摄受,他能够达彼岸,菩提心摄受之后还要智慧来摄受,所以具备这个才叫做布施度、持戒度,一般的人做一点财富的布施,一般的人修一点持戒和安忍,不叫布施度也不叫持戒度,这个叫做布施的修法和持戒的善行或者安忍的善行而已,所以说要成为度的话,它有它自己的定义。

下面讲:六度的定数,也有三种,为什么六度的修法不是七度也不是五度、四度、三度,而单单是六度呢?这个方面定数也有三类,从这个角度讲的。

【六度之定数也有三种:第一观待成办增上生、断除烦恼而确定为六度之数。】

第一种安立的根据,这样一种六度的修法,六种修法可以成就增上生的暂时轮回善趣的安乐,可以成就决定胜,这个方面讲就是断除烦恼,所以说确定六度之数的。

【《经庄严论》中云:“受用身圆满,眷勤圆增上,恒不随烦恼,诸行无颠倒。”】

这方面就讲到六度当中什么是成就增上生,什么是成就决定胜,总之前四度成就增上生的,后两度是成就决定胜的。所以说六度的数目不需要多也不能够再减少,具体解释:

受用身圆满,意思就是说受用主要是通过布施,如果你今生能够再再的布施,你的受用也圆满,受用就是一切的资具财富,这方面就能够很圆满,所以说通过布施是受用圆满就是这个意思。身圆满就是通过持戒,你的身色圆满,或者所依身圆满吧。今生当中能够守持清净的戒律,通过守持清净戒律的威德,通过守持清净戒律的功德,后世当中也可以获得一个人天的身份,从这个角度来讲叫做身圆满,就是说身体当中圆满的身体就是人身和天身,所以说通过持戒身体圆满的。

眷勤圆满什么意思呢?眷勤圆,这个圆也是和前面第一句当中圆满的意思,这个眷就是通过安忍,今生当中能够修安忍,后世当中你的眷属能够圆满,你的眷属就是非常圆满的。勤就是通过修持精进而所作圆满,所作,就是一切所作没有不圆满的,因为今生当中对于正法极为精进的缘故,并不是说你今生当中对做生意很精进,造罪业精进,这个不是,这个是邪精进,这个方面全是正精进。

正精进必须要缘正道,而且这个正道当中一定要缘大乘正道,这才叫菩萨的正精进。所以说如果今生当中菩萨对于正法,大乘、小乘的正法极其精进的话,后世当中一切的所作全部圆满,这个叫做勤或是所作圆满,这个圆就是圆满的意思。

增上这两个字就讲增上生,前面这四种就是增上生的功德,增上的意思就是增上生的功德。

然后下面决定胜,恒不随烦恼,这个叫做静虑,静虑度,如果你能够再再的修持静虑,再再能够修持大乘的静虑的话,那么相续当中的烦恼会压伏或者彻底彻底毁灭,所以根本不会跟随烦恼而去。不会跟随烦恼而去呢,这个方面就成了修持真正胜观的一个殊胜的前行,所以说恒不随烦恼这个是决定胜的因。

诸行无颠倒,这个是决定胜所修的本体或者所形成的果,这个方面主要是智慧度。诸行无颠倒为什么是智慧度呢?因为通过智慧他能够了知诸行,没有颠倒,那么诸行没有颠倒的意思就是说能够了知四谛,还有六度,他的这些违品是什么,他的对治品是什么,所以像这样就是对一切诸行根本没有颠倒实行,如果了知了四谛和六度的违品,他了知这个是障碍之后,然后又了知对治四谛愚痴,或者没办法善巧修四谛的愚痴,是通过什么样来对治的?然后不能修六度的对治性是什么?了知之后他通过能对治,对治所对治,所以这个时候一切六度的诸行根本没有颠倒,顺利的修行,这方面就获得决定用的殊胜的因。

所以从增上生、决定胜确定为六度之定数。

【第二观待通过利他自然成办自利而确定为六度之数。】

菩萨的六度主要是利他,因为发心的时候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个是他的总前提。如果菩萨修持了六度,自利也能够自然而然获得,这方面六度的数目也是确定,六度数目确定是从他利方面的六种和在

观待他利方面的自利方面的六种都可以确定的。

【彼论云:“不吝不害众,忍害行不厌,欢喜善说故,利他即自利。”】

这个方面也是从六度一一宣讲。

不吝就是布施度,在利他的时候菩萨他自己对财物根本不悭吝,没有悭吝心,没有一个吝啬心,所以说他没有吝啬心的缘故,对于正法、对于财物、对于善根都会一一布施给众生。把这些布施给众生之后,众生就获得了利益了,所以这方面不吝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对于乞者,不管这个乞求者他开口向菩萨求也好,还是说乞求者根本没有开口,菩萨他会观察,谁,哪一个众生需要哪类资具,哪类众生需要帮助,他自己会观察,观察完之后不管对方开口不开口,他自己主动去做了。所以说如果菩萨相续当中有不悭吝的本体的话,那么众生就因为菩萨不吝的缘故就获得利益了,这个就是对众生利益。

不害众就是持戒,菩萨守持戒律不会害众生,就是说不会对众生做伤害,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不害众,这个是持戒的。

然后安忍是忍害,忍害就是安忍,他自己对众生的一个利益,不安忍就直接对众生做伤害。如果菩萨安住于安忍的功德当中,他就会忍受这些伤害,不会对众生以报还报等等,这个叫忍害,对众生方面做的利益。

行不厌,就是说精进,因为菩萨有精进的缘故行持不厌。行持什么不厌呢?行持利他不厌,菩萨在做利他事业的时候,根本不会厌足是第一个,根本不会厌烦是第二个,厌足的意思就是说认为足够了,我已经做利他的事业这么多年,已经足够了,这个叫厌足。厌烦就是生起厌烦心、烦恼心,引发一种厌烦心,这些众生非常的不堪调柔,干脆就不做利他事业,这个叫厌烦心。但是菩萨安住于精进当中的时候,根本不会有厌足、厌烦心,这个方面就是不厌足、不厌烦的心,对众生做广大的利益之事业。

然后第五类是欢喜,欢喜主要是禅定。禅定和欢喜如何对照呢?

主要是对众生欢喜的侧面讲的,让众生欢喜,那么怎么样令众生欢喜?菩萨禅定,菩萨安住于殊胜禅定当中,他就可以引发五神通,菩萨通过禅定一引发五神通之后,能够通过神通来令众生欢喜。比如说众生需要资具,菩萨安住于神通当中,安住于禅定当中,就可以降下资具雨,降下珍宝雨,或是说众生的疾病,身体上有疾病,菩萨安住于禅定当中,通过殊胜的功德消除众生的疾病,让众生欢喜等等等等。以此类推,都可以知道菩萨的禅定就是令众生欢喜的因。

善说就是智慧度,菩萨善行智慧度,能够善说正法,能够遣除众生相续当中的异品,能够让众生了知取舍之处,所以说这个方面直接利他就是善说,直接利他就是传法,就是智慧度它的功德。

前面六种就从利他的角度来讲,菩萨在做利他的时候,他自己的利益是顺便获得的,根本不需要去追求,在做利他的时候缘起不虚,缘起不虚的缘故,菩萨做他利的时候,他自己自利可以迅速得以圆满。所以这个方面就是从利他自然成就自利方面安立六度以的定数。

【第三观待三学数目而确定为六度。】

就是说因为观待了戒定慧三学的缘故,不能再多没必要再少。所以像这样讲到了通过观待三学确定六度的。

【彼论云:“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者属戒,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

彼论云就是《庄严经论》云。

下面无垢光尊者再解释:

【也就是说,前三者(布施、持戒、安忍)包括在戒学中,】

戒定慧三学当中,前三度是包含在戒学当中,怎么包含的呢?

布施为戒学之因,持戒为本体,安忍为别法。

布施为戒学的因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守戒律了,真正身体的戒律或者心的戒律,你要守持的清清净净的话,你的内心如果贪执太重,那是无法清净的守戒的。我们学习别解脱戒也有这样的体性嘛,比如说盗戒这一条,如果相续当中贪心重的人,总是想占小便宜,他的相续当中对财物、对这些东西就很悭吝,一悭吝的时候就容易犯戒。比如说你坐车的时候,坐汽车的时候想省两块钱,就想怎么样把这个票逃掉,逃掉最后是逃掉了,但是通过这个贪欲心你的道戒就破掉了。

所以说如果你相续当中有布施为前提,布施主要是打破悭吝心,通过布施对治悭吝,如果相续当中有布施,舍弃了悭吝的话,那么你的戒学自然清净的。大乘戒律前段我们学的时候,大乘戒律也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对于求法、求财的众生,以悭吝心不说法,这些方面都是因为有悭吝心的烦恼的缘故,所以说如果你相续当中布施这个功德能够真正的安住的话,这个就是真正守戒的前提,守戒的因,守戒的种种殊胜的方法。

然后持戒为本体,持戒度就是戒学的本体,因为本身就是讲戒律度,就是在讲戒学的缘故,所以说戒律度就成了戒学的本体。

安忍为别法,别法就是眷属的意思,安忍就是他的眷属,谁的眷属?就是戒学的眷属。如果你能够安忍的话,你的戒律就能够守持清净,如果真正能够安忍戒律就能够作为眷属的方式来清净。比如说大乘当中的这些法的话,如果真正你要戒律本体非常清净的话,你能够善加安忍,别人对你打的时候,能够安住能够安忍,这个时候你从安忍方面就助长、增长了戒学的功德,所以说安忍的别法、安忍的眷属这个可以了解。

【后二者中的静虑包括在定学中,智慧包括在慧学中,】

后二者的意思就是讲六度当中的静虑度和智慧度,这个是最后二者。最后二者当中的静虑度包含在定学,它本身就是禅定的自性,智慧度包含在慧学,智慧就是了知一切万法所以包含在慧学当中。

这个里面剩下个精进,精进是什么呢?

【精进一者是三学的助缘。】

第四度精进它是三学的助缘,你修戒学必须要精进,没有精进你戒学没办法圆满增长,你要修定你不精进也没办法安住禅定,你要生起慧学你不精进也没办法通达万法,所以说这个精进是三学的助缘,平等的助缘,就是这样讲的。

所以颂词当中讲,前三者属戒,后二归二种,就是静虑度、智慧度归于定学和慧学当中,一者三助缘,一者就是讲精进,它是三学的助缘,三就是三学,它就是三学的助缘。

这个就观待于三学而安立了数目决定的方式。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