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1(81-82)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3/16 0:4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前面已经宣讲了修持四厌世心的方法,引导我们相续当中对整个轮回生起出离心,然后宣讲了依止善知识的窍诀,然后宣讲了大乘的基础——皈依,和发起菩提心的近因加行,它的近因是四无量心,现在宣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也是一切大乘的共道,如果相续当中要生起大乘菩萨行的这些功德必须要发起菩提心,发菩提心能够贯穿整个菩萨行,能够贯穿整个菩萨道,所以整个六度四摄全都是两种菩提心进行含摄的,所以发菩提心一方面是入大乘道或者大乘和小乘的一种分界线,第二个方面也是所有大乘的菩萨实际正行的修学之处,现在也在宣讲愿行菩提心的本体,分了七个方面宣讲的,七个方面现在也在讲第一个科判当中,第一个科判是略说或者总说愿行两种菩提心,前面对于两种菩提心的本体还有它们的分类这个方面都作了些观察,今天在宣讲发心之因:发菩提心它的因如何了解?

【发心之因:菩提心由缘佛陀之信心、缘众生之悲心、听闻菩提心之功德而生起。】

一般来讲的话,发起菩提心它必定要通过一种因缘而生,如果没有具备这些因缘的话,也没办法无因无缘地生起殊胜道谛菩提心的功德,所以此处教给我们或者让我们认识到这些因缘,然后让我们去实修这样的因缘。

首先这个菩提心要缘对佛陀的信心,因为这个菩提心的本体第一个以智慧缘佛果,智慧缘佛果当然就要对佛陀它的本体生起一种信心,对佛陀的本体生起了信心,自己才愿意去希求,如果对佛陀都没有生起信心的话,我们怎么样现在发心以后成佛,为了度化众生成佛的这样种愿望,这样的心就无法生起来,所以这样种菩提心的因最初绝对是要对佛陀生起信心,为了对佛陀生起信心,必须要广泛地了知佛陀的功德,在很多大乘小乘的经典当中,描绘了很多佛陀具有的功德,或者在随念三宝经随念佛经的这部分当中也是很详细地从方方面面宣讲了佛陀所具备的功德,所以只有非常详尽地了知了佛陀的功德之后,才能够真正地产生求佛果的意乐。

第二个是缘众生的悲心,缘众生的悲心就是菩提心第二个侧面是以悲心缘众生,为什么要求佛果?实际上是为了度化众生,虽然菩提心它有很多这样种方便,但是在有些大乘的窍诀的讲法当中,四无量心当中悲心是菩提心的最近取因,像这样最直接的因就是悲心,相续当中如果正真地能够产生悲心,能够缘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这样种拔苦的这么强大的悲心的话,自然而然就愿意求佛果,因为要真正地将众生从痛苦当中救拔出来,或者让一切众生远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话最低要成佛,因此从这个方面讲的话,缘众生的悲心愿意度化众生才可以去发起这样的菩提心。

第三个是讲听闻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有什么样的功德,如果自己不了知的话,也不愿意去希求,所以说当我们广大地了解广大地听闻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之后,相续当中就愿意生起来了,愿意生起这样种殊胜的菩提心,愿意去求发,主要是从这三者而生起的。

【《经庄严论》中云:“助因根本力,闻力善习中,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

在《经观庄严论》当中是讲四种,在前面讲三种,前面的三种和下面的四种有没有包含缘善知识或者善友生起的发心,实际上如果要广说或者要归摄的话,前面三种绝对也是包含缘善友或者善知识而生起的悲心,因为我们要听闻菩提心的功德,要知道佛陀他具有的功德生起信心,要对众生生起悲心,它的根源绝对是依靠善知识或者依靠这样种善友如是的话渐渐生起来的,在《经观庄严论》当中是这样讲助因、根本力,闻力、善习这个就是四种。第一种就叫助因,这是第一种力。第二种叫根本力,第三种因叫闻力,第四种因叫善习力。通过这四种力生起稳固和不稳固的菩提心。

首先助因,助因就可以直接理解成善知识和善友,通过善知识和善友为助缘,然后生起这样种菩提心,比如说,上师让我们发菩提心,或者说善友让我们发菩提心,我们相续当中听了这些善友善知识的话之后,自己就发愿为度化一切众生自己发誓求佛果,发起这样为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叫发菩提心,它的因是什么呢?它的因就来自于善知识和善友这个助因,从这个方面就是第一种因。

第二种因叫根本力,什么叫根本力呢?这个根本力就是讲菩萨相续当中的种姓和苏醒,苏醒相续当中大乘种姓这个是最根本的,除了这个之外其他都没有,如果说在世间当中,或者说在整个六道众生当中真正有一种一禅提,真正有一种断种姓者,他就没办法发菩提心了。或者说绝对有一种小乘的根性,或者缘觉的种姓,他就没办法发菩提心了,所以我们就知道最根本的还是为什么要发起菩提心的最根本来自于相续当中的种姓,有大乘种姓才可以缘这个大乘种姓而苏醒而开始发心,所以这个根本力就可以安立成这样种根本力,苏醒大乘种姓,从这个方面来进行安立的叫根本力。

下面讲闻力,闻力就是听闻的意思,听闻力就是听闻发心的功德,听闻了发心的功德或者听闻了佛陀在因地如何发心的公案,听闻了大菩萨发心的这些因缘,听闻了这些殊胜的功德之后,自己内心当中受到感动、受到触动之后,自己跟随发起这样菩提心,所以说这种相续当中生起的菩提心它的来源就来自于听闻,所以叫闻力。

善习叫善习力,善习力是不断地串习的意思,不断的串习一方面前世或者说从这世开始,生生世世当中很多生死当中反复地串习菩提心,有这样种习气。第二个在修习菩提心的过程当中,积累起广大的福德资粮,从这个方面就叫善习,相续当中如果有了稳固的福德有了这样种串习菩提心的习种,这样的话相续当中绝对会生起菩提心,所以今生当中有些大乘行者生下来从很小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具备这些对众生的怜悯心,对三宝的信心,实际上就来自于生生世世的串习,通过生生世世的串习今生生下来之后就成为利根,成为利根之后,虽然没有任何人教导,但是他已经自然地发起这种缘佛陀和缘众生的悲心,虽然那个时候显现上名称上没有安立成菩提心,但实际意义上观察的时候对成佛有信心、对众生有悲心,从体相方面已经具备了,所以这个方面叫作善习。

通过这样的四种因生稳不稳固,生稳不稳固就是通过四种因可以生起稳固的菩提心和不稳固的菩提心,如果按照《庄严经论》的注释,通过善知识,通过善知识的善友让我们发了这个心,这个是生起了是不稳固的菩提心,因为自己以善知识的劝请而发心,自己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发心或者佛陀有什么功德?为什么对众生生悲心?这些根据或者相续当中也没有大乘的苏醒习气,也没有再在地听闻它的功德,也没有再在地串习这样的菩提心,单单是通过善知识的劝请而发起的话,他发起的心称之为不稳固的,刚开始有可能发起,但是如果后面没稳固的话,很容易退失。

通过根本力种姓苏醒而发起的菩提心这个是稳固的,听闻了功德之后发起的心是稳固的,然后再在地串习菩提心而发起心也是稳固的,所以说《庄严经论》的注释将后面三种安立成稳固菩提心。

称它说发心,称是安立的意思或者是称为,他说发心,以前在《白莲花论》当中也遇到过,当时没有真正通达,但是这次我看了下,他说两个字的意思就是讲世俗菩提心,叫他说发心,为什么叫他说呢?这个叫依他说的意思,实际上叫依他说,依他所说而发起菩提心,这个叫世俗心,因为我们在了知两种得见的因缘的时候,一种叫作世俗,通过世俗的言语,通过世俗的仪轨而受戒。第二种呢就是叫法性得,法性得呢就是在登初地的时候呢,证悟空性的当下已证悟了法性的缘故就获得这样一种菩提心。此处呢就是依他说,依他说就称之为依世俗,通过世俗,通过这样一种善知识他的这个语言,通过他重复这个仪轨,然后呢他念的时候我们重复,然后他弹指,然后最后我们观想得到这样一种菩萨戒,这方面就叫做依世俗得,或者叫依他得。这个方面叫做称为他说发心,这四种发心呢都是世俗菩提心,这四种发心最后得到的菩萨戒呢都是依他而得到的,所以说呢称之为依他说发心。

然后呢下面无垢光尊者解释

【其中所说之义指依靠殊胜道友或者经善知识劝导以及听闻是生起不稳固愿菩提心之初因,】

在此处呢首先将助因安立成这样一种这个通过殊胜的道友和殊胜的善知识劝导,劝导之后呢发起的菩提心呢,这个是不稳固的就说愿菩提心的最初的因缘。

第二个方面呢是通过听闻,通过听闻要发菩提心,然后自己发起菩提心,这个也是最初发起不稳固愿菩提心的这个因缘。所以说呢很多《经观庄严论》的注释和无垢光尊者此处的观点呢就说稍有不同的地方,前面呢只是将第一种助因安立成这个不稳固的因,此处呢无垢光尊者将助因和下面的闻利啊,就第一第三这二个就安立成就说不稳固的菩提心的初因。

【自己之善习、觉醒种姓、根本悲心是生起稳固行菩提心之因随后而生。(自己之善习、觉醒种姓、大悲心是生起稳固行菩提心之后因。)

后因这个后字不要,然后在因后面加一个随后而生,就说是这个之因随后而生的意思,就加了这几个。稳固行菩提心之因随后而生,就说是这个自己的善习,通过生生世世串习这样的菩提心,然后呢就说积累这个资粮,这个叫善习。然后呢通过相续当中这个大乘的种姓的苏醒,还有呢就说是根本的菩提心,大悲心呢这些是生起这个稳固行菩提心的因随后而产生的。就说通过这些因随后就可以产生稳固的行菩提心,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这个观察安立的。所以说呢此处就讲到了这个发心的因缘,发心的因缘呢一方面我们要利利了,就说是去祈祷或者去发愿,去回向,让我们相续当中大乘种姓呢早日苏醒。因为按照这个了义的经续来讲的话,经论来讲,每个众生普遍都具备如来藏,这个大乘种姓呢每一个人具备的,没有哪一个是一乘提的,没有哪一个是真正的这个声闻缘觉的固定种姓。所以说呢既然都有大乘种姓,就利乐了使他苏醒,这个方面就说要苏醒大乘的种姓的因呢我们要去具备。就说听闻大乘的经典哪,或者说经常串习这些菩提心啊,就说大悲心等等,这个方面呢能够就说促使自己的种姓尽快苏醒。还有呢就说现在有机会的时候长过了,就说修持菩提心的窍诀教授之后呢,对于这个菩提心的正所缘呢每天就观修,每天就串习,上座修习,下座也是修习,这个方面就是通过串习,或者说在修习之外呢就说尽量的就说供养三宝,尽量的就说是做这些世俗的福德资粮,而且发愿就说发愿回向,而且这个资粮都成为自己生起菩提心的这个助缘,不成熟于其他方面就成熟于大乘的方面。所以说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善习,然后呢再修持这些根本的菩提心,再依止善知识,听闻菩提心的这些教授和方法,都能够帮助自己生起菩提心。

下面讲

【发心之本体:为他利而不离欲求获得圆满菩提的愿行菩提心所摄六度之本体。】

这个发心的本体实际上就是为了他利,首先的前提绝对是为利他,如果在此中有了我执,有了相和自私自利的作义呢,那就不是真正的清净菩提心的这个本体。所以说在此处呢首先强调是为了他利的,为了他利呢不离开欲求而获得圆满菩提的愿行,就说是一方面是为了他利,一方面呢是想要成佛,就说想要成佛这两种心愿,这二种本体具备着这样一种愿菩提和行菩提心所摄持六度的本体,这个就叫菩提心他持的本体。

【《华严经》中云:“菩提心即始行他利,具愿行自性之诸波罗蜜多。”】

菩提心即始行他利的意思就是说最初的时候就必须要安照安立成这个行持他利方面,最初的时候不能够相和于自利,所以说呢就说始行他利的意思就是说最初的时候必须要去行持这个利他,然后呢具有这个愿的自性和行心自性呢,以一切六度所摄的本体呢就称之为菩提心。

【也就是说,二种菩提心、三律仪及菩萨戒三者的关系只是一本体异反体而已。】

了知了前面为了他利而不离欲求成佛的这样一种愿行菩提心所摄六度菩提心的本体之后呢,就可以知道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两种菩提心,然后对于三律仪,就说对这个经和行界,受三法戒和饶益有情戒的这三种戒律,还有呢就说平时我们讲的菩萨戒的这个界于三者的关系呢,只不过就是一本体,一反体,都是一个本体从不同的侧面来安立的。这样一种菩提心呢可以从一个侧面安立成愿行两种菩提心,这个在有些经论当中呢就是讲愿行菩提心,不讲其他的这个律仪的原因也是这样的。有些地方讲呢三律仪包含一切菩萨戒和一切菩提心,这个方面也是菩心的一个反体而已。还有呢就说是讲菩提心菩萨戒这个是一个含义,这个方面也是一个侧面而已。所以说呢我们就知道愿行菩提心呢或大乘所摄的福慧两种资粮啊,这些方面都是这个菩提心的这样一种这个侧面。

【发心利他并且行持善法即是愿行菩提心。】

这个方面讲愿行菩提心呢就是讲发心利他,发心利他这个方面是相和于愿心,行持善法这个是相和于行心,反正呢就说发心利他之后呢自己去为了真实的去做到利他,为了真正能够就利益众生,还是行持一切大乘的善法,这个就是愿行两种菩提心。

【阿阇黎慧源于《能仁密意庄严论》中云:“二菩提心即不超离为利他而欲求真实圆满菩提。”】

就说是这个《能仁密意庄严论》在这个论典当中呢,慧源阿阇黎他这样讲,就说世俗菩提心,或者说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两种菩提心呢就是不超离为了利他而求佛果的这样一个这个这样一种状态,所以说呢就能够如实的包含着。这个方面呢就讲到前面呢什么叫就说二种菩提心。下面讲三律仪,

【三律仪:护持自相续为严禁恶行戒,(三律仪呢就是讲护持自相续为守护律仪戒,)

律仪戒改为严禁恶行,就说是第一个呢就叫做是,第一个就是护持自相续为严禁恶行,严禁恶行戒,严禁恶行戒就是平时我们讲三律仪当中的第一种戒律,第一种戒律呢叫禁止恶行,或者说严禁恶行,这个实际上就是守护自相续,通过守护这个严禁恶行戒这一条或这一类戒律的话,就可以保护自己的相续不受到其他恶行的染污,所以这个呢就是第一类的戒律。

【利益他众为饶益有情戒,】

然后呢就说第二类,或有的地方安立成第三类,这个饶益有情戒呢实际上是一心一意的利他,反正呢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利益一切的这样一种这个众生,不单单是人类,或利益自己的亲友,一切种类的众生呢都要利益,这个方面就是说是这个饶益有情戒。

【增上二资粮等叫做摄善法戒。(增上二资粮等为摄善法戒。)

能够使相续当中的这个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呢不断的增上圆满,这类的戒律呢就叫做摄善法戒。所以说呢只要能够使相续当中的这些资粮增长,所有的行为都叫做摄善法戒。所以说此处的戒,戒律的戒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平时的戒呢好象就是一种,啊就说是这个防恶止非的这样一种这个定义,但是此处的这样一种戒,尤其在讲这个饶益有情戒的时候呢,是指利益一切有情的这样一种行为,在讲摄善法戒的这个戒的时候,是一切增上二资粮的行为,一切的善法都称之为摄善法戒,主要从这个方面呢进行安立的。

【依靠这一切能防护自相续的一切不善业,故称为菩萨戒。(依靠此等戒律皆能防护自相续之诸不善业故称为菩萨戒。)

这个是讲第三类,刚才就说是一本体异反体当中的这个菩萨戒是什么意思,所以前面也讲过了二种菩提心,又讲三律仪,第三类的这个菩萨戒呢,在此处解释,就说依靠上述的这些戒律和这一切的行为呢都能够防护自相续的不善业,就说防护相续当中一切的不善业呢从这个方面讲呢称之为这个菩萨戒。

【譬如,如意宝一本体上也有遣除瘟疫、赐予所欲、遣除黑暗等不同反体。】

打个比喻讲的话,在这个如意宝的一个本体上面,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比如说呢这个如意宝他能够遣除这个瘟疫,就说是如果一个地方有如意宝,对一个如意宝做供养祈祷之后呢,当地的一切瘟疫刹那之间得以遣除,如意宝从一个反体上它有治病,或者说遣除这样一种疾疫的功能。第二个方面呢如意宝上面呢也有赐予所欲的功能,比如说呢就说众生这些资具贫乏,或者一切的这样一种这个所欲要得到承办的话,对如意宝做祈祷,就可以满足一切的所欲,这个是如意宝的另一个侧面。然后呢遣除黑暗是如意宝的第三个侧面。譬如,如意宝一本体上也有遣除瘟疫、赐予所欲、遣除黑暗等不同反体。

一个本体上面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比如说如意宝它能够遣除瘟疫,如果一个地方有如意宝,对如意宝做供养祈祷之后,当地的一切的瘟疫刹那之间就可以遣除,如意宝从一个凡体上面可以治病或者遣除饥疫的功能,第二个方面如意宝有赐与所欲的功能,比如说众生资具贫乏或者一切所欲要得到成办的话,对如意宝做祈祷就可以得到一切的所欲,这是如意宝的另一个侧面。

然后遣除黑暗,这是如意宝第三个侧面,第三个侧面是如意宝可以放大光明。如果一个地方有如意宝的话,这个房子里面不需要点灯,如意宝本身就能够放出光明遣除黑暗。所以说,从这个方面也是它的一种功用。从遣除瘟疫赐予所欲遣除黑暗等不同凡体虽然是不同的凡体,但是都是再讲一个如意宝的本性,前面菩提心也是同样的,虽然是一个菩提心,但是有三种不同律仪的安立,菩萨戒的安立的,这个方面从一个菩提心的安立也是非常应理的。

丙二、广说各自之自性:

第二个科判从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自性进行分说,

【宣说愿行菩提心之本体:】

愿心本体四无量,行菩提心为六度。

愿心的本体是什么呢?此处安立愿心的本体就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愿菩提心的本体。行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六度。所以无垢光尊者此处安立愿菩提心的自性的时候是从四无量心的侧面安立的,行菩提心的本体是从六度的方面进行安立的。因为真正成佛的实际实修法,除了六度之外没有其他的修法,所以说从六度方面安立行菩提心。

【《弥勒请问经》中云:“弥勒,发愿利他即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真实行持即六度也。”】

无垢光尊者引用的教证就是《弥勒请问经》。《弥勒请问经》首先安立愿心的本体就是发愿利他,发愿利他就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所以说无垢光尊者说,愿心本体四无量,这个也是佛陀讲的。然后真实行持即六度,真实行持就是指讲行心,行菩提心,真正能够成佛真正能够行持愿的就是六度,所以说将行菩提心的本体安立为六度。

丙三、愿菩提心之利益:

愿菩提心之利益前面加句话:由愿行各自利益差别来了知,首先是这样,

【由愿行各自利益差别来了知愿菩提心之利益:】

也就是首先了知愿菩提心的利益怎么安立的,通过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各自利益的差别,然后来了知,无垢光尊者在后面会从愿心的利益而宣讲,对行心的利益而宣讲,也就是我们从愿心和行心各自利益的差别,了知之后呢,能够真正的通达,或者说愿菩提心它自己的利益。

何人俱胝数劫中,供养无量数佛陀,

仅仅为求自利益,福德不及愿发心。

何人俱胝数劫这个佛经中的语言,任何一个人俱胝数劫,俱胝数劫是指不可说不可说的这样的劫,很长的时间当中供养无量数的佛陀,他的时间也是很长,供养供品也是非常圆满,所供养的佛陀也是很多的,对境也是圆满的正等正觉,如果这个时候仅仅为求自利益,但但是为了自己的一个人获得利益的话,福德不及愿发心,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供养这么多的佛陀的功德,应该是很大。但是仅仅是自私自利的心催动去发心的话不如一个人在一刹那之间缘一切的众生缘其他的众生发起愿菩提心的功德,根本没有这个大。所以说如果不学习这种殊胜的大乘的经论,如果不了知无垢光尊者在此处所讲到的含义的话,敢肯定的说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么长时间之间对佛陀对三宝对三宝对上师,供养这么多的钱财,功德肯定很大,肯定会这样想的,但是学了这个之后,我们就知道,如果你是相合于自私自利的心,供养这些钱财,根本不及在一个刹那之间缘无量无边的众生发起愿菩提心的功德大,根本不可能相比的,从这个方面较量可以知道愿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大的。

【《大涅槃经·法门品》中云:“若人有生年,以无量七宝,卧具及神馐,供养一切佛,不及一刹那,为众发愿心,福德无有量。”】

如果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有生之年从现在到他自己死亡的这个时间当中,在《涅盘经》中讲有生之年,颂词当中讲是俱胝数劫,这方面有不同的地方,实际意义上从理证上面可以成立,如果一个人在俱胝数劫当中,相合自私自利发心供养,肯定不及一个人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起愿心。因为自己一个人的所缘毕竟是有限的,发菩提心的所缘是不可说不可说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个众生的数量是无有穷尽的。所以说,愿一切众生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要将一切众生安立在这种殊胜的果位当中,当然所缘广大的缘故,所以说功德绝对早已远远超胜的。此处讲了一个人,有生之年当中,通过无量七宝,一切的卧具神馐这些饮食,供养一切十方三世佛陀,不及一刹那之间为了利益众生发起愿心,福德是无法衡量的。

【又云:“何人一刹那,观修菩提心,彼之诸福德,佛陀不能量。”】

任何一个人在一刹那之间,观修这样一种菩提心的本体。他的福德,佛陀没办法完全衡量的,所以我们就知道,这样一种发愿菩提心的功德是非常非常巨大的。我们不要小看这样一种上座修菩提心的功德。真正在座上能够掌握这个菩提心的修法窍诀,真正能够好好的观修半个小时,或者观修一个小时等等,功德是非常巨大的。

下面讲第四个科判

丙四、相应之比喻:

佛说刹那间发心,遣除众生微小苦,

以此可离诸恶趣,享受人天无量乐。

这个是从比喻方面来宣讲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利益,佛陀在经典当中也讲过,刹那之间发起发心,发心是什么?是遣除众生微小苦,这个方面还没办法真正安立成愿菩提心的自性。愿菩提心的自性,它是要缘无量无边的众生彻底的铲除无量无边众生的一切痛苦,将众生安置于殊胜的佛地,这个方面是真正愿菩提心圆满的本体,此处之间所讲的刹那之间发心,只是遣除个别众生微小的痛苦而已,如果说能够发起这样一念善心的话,还是只能说是散心,没办法说是真正的菩提心,发起这样的一念好心善心,以此可离诸恶趣,通过这样一种善作意善心也能够离开恶趣而且最后享受人天无量乐,这是佛经当中所讲的这样一种。

下面注释当中具体的引用公案引用公案来说明刹那之间愿少数众生发起愿他遣除微小痛苦这样一种心的话,而且这两个例子都是师尊的前世,世尊在因地行菩萨行的时候,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佛陀的经典当中就如是宣讲。

【匝哦之女商主因为曾经以四个嘎夏巴、八个嘎夏巴、十六个嘎夏巴、三十二个嘎夏巴货币孝敬母亲而在海岛上受到四名、八名、十六名、三十二名天女迎接,善业穷尽后,又因曾用脚踢母亲的头之恶业所感而步入南方铁室中,旋轮转到头上之刹那,他心想:南赡部洲中许多脚踢母亲头的人也必定会来到这里受苦,愿以我所受的痛苦取而代之,使他们不转生于此。瞬间,旋轮腾空,他死后转生到兜率天。(匝哦之女商主因为曾经以四元、八元、十六元、三十二元嘎夏巴货币孝敬母亲而在海岛上受到四名、八名、十六名、三十二名天女迎接,善业穷尽后,又因曾用脚踢母亲的头之恶业所感而步入南方铁室中,金轮转到头上之刹那,他心想:南赡部洲中许多脚踢母亲头的人也必定会来到这里受苦,愿以我所受的痛苦取而代之,使他们不转生于此。瞬间,金轮腾空,他死后转生到兜率天。)

这个公案是在《前行》当中匝哦之女的公案,匝哦之女实际上是个男子,因为之前他父母生了很多儿子都死了,所以为了最后一个儿子能够养活,就取了匝哦之,取了个女人的名字,所以匝哦之女实际上是个商主实际上是个男子。他父亲是一个商主,在去大海取宝过程当中船坏落海身亡。他长大之后问母亲他自己种姓的时候,他母亲害怕他了知自己的种姓之后又去大海取宝,肯定会死在大海当中,就骗他说是卖粮食的种姓,卖香的种姓,卖衣服的种性,卖珍宝的种姓,首先去卖粮食,每天得到四元钱,然后把四元钱供养给母亲,然后去卖香每天得八元钱,把八元钱供养母亲,后来去卖一种衣服,卖衣服的时候,每天得十六元也是供养母亲,最后卖珍宝,每天得三元钱,为什么频频改业的原因,其他的人知道他不是这些种姓,不是卖粮食的种姓也不是卖衣服卖香卖珍宝的种性,最后一次说实际上你是到大海当中取宝的商主的种姓,应该做你自己种性的事业,在印度有这样一种规矩,听了之后呢回来就对母亲说,在去大海取宝的过程当中,落海身亡了。他长大之后问母亲他自己的种姓的时候,母亲害怕他了知自己的种姓之后,又去大海取宝,肯定会死在大海当中,骗他,就说是卖粮食的种姓、卖香的种姓,或者是卖衣服的种姓、卖珍宝种姓。他分别首先去卖粮食,每天得到四元钱,然后把四元钱供养母亲;然后去卖香,每天得到八元钱,把八元钱供养母亲;后面去卖衣服,卖衣服的时候,每天得到十六元,也这样去供养母亲;最后去卖珍宝,每天得三十二元。为什么他频频改业呢?原因就是其他的人知道他不是这些种姓,不是卖粮食卖珍宝的种姓,就对他说,你不是卖粮食的种姓、你不是卖香卖衣服的种姓,然后最后一次对他说,实际上你是到大海当中取宝的商主的种姓,应该做你自己种姓的事业。

在印度有这样的规矩。他听了之后,回来对母亲说:“我是商主的种姓,所以现在我要准备资具到大海中去了”。母亲说:“虽然你是商主的种姓,但是你的这些祖辈、你的父亲都是因为去大海取宝而死亡的,所以我舍不得你去取宝才让你做这些事情,你可以再换其他的事情做。”他自己不听,不听之后开始准备了这些资具,准备入海。当他刚要出发的时候,母亲确实舍不得他,抱着他的腿哭,他就说:“今天我要出发,你这个人却做不吉祥的哭泣。”然后用脚狠狠地踢他的母亲。踢了母亲的头之后,他自己就走了。

走了之后在大海当中船也破裂了,破裂之后,所有的人都落到大海当中,他自己抱着一块木板,浮到一个海岛上面,海岛上有个城堡,从城堡大门出来四名美女迎接他,供养很多精美的饮食。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自己住不住了,要离开。又往前走的时候又遇到一个城堡,从里面出来八名美女,然后次第次第遇到十六名美女、三十二名美女迎接他,给他供养很多很多受用。这实际上就是以前他供养母亲四元钱、八元钱、十六元钱、三十二元钱各自的果报,这时是善业成熟。最后一个城堡叫凡思堡,当他的善业穷尽之后,他自己留不住了。本来天女让他一直留在凡思堡当中,一直和她们生活,但是他业力催动,业力催动让他想走。最后这些天女告诫他,如果实在想走,千万不要往南方去。但是他业力催动,根本听不进去,还是朝南方而去。

到南方之后,他在出海之前脚踢母亲头的这个恶业就开始成熟,开始成熟之后,他就步入南方的一个大铁室当中,进去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头上正在旋转金轮,他就说:“你为什么感受这种痛苦呢?”这个人说:“以前我在南瞻部洲的时候用脚踢母亲的头,如今感受这种痛苦。你为什么不在凡思堡当中感受安乐,跑到这里来?”他自己想,肯定是恶业所感召的。

金轮转到头上之刹那,他心想:南赡部洲中许多脚踢母亲头的人也必定会来到这里受苦,愿以我所受的痛苦取而代之,使他们不转生于此。瞬间,金轮腾空,他死后转生到兜率天。

当他问了之后,空中传来“愿束缚者得解脱,愿解脱者受束缚”的声音。传来之后,前面人头上的金轮一下子腾空,跑到他的头上旋转,这时一下子感受到脑浆崩裂的极其强烈的痛苦。因为他自己本身具备大乘种姓的缘故,他自己感受痛苦之后就想,在南瞻部洲还有很多很多脚踢母亲头的人,他们死了之后绝对会在这个地方和我感受一样的痛苦。愿现在我感受的痛苦能够取而代之,愿他们所有的痛苦业感成熟在我的身上,愿他们不要转生在这个地方。发起了这一念善心。发起了这一善念的瞬间,金轮腾空,然后他自己死后转生到兜率天,感受非常非常圆满的安乐。

这个公案我们就可以分析,它的所缘境单单只是南瞻部洲这么小块地方,南瞻部洲有很多造恶业的人,它的所缘仅仅缘脚踢母亲头的这一类众生,也就是说他只是缘少部分的众生,愿代受他们的痛苦,单单生起这一念善心的时候,他自己的恶业,堕地狱的恶业一下穷尽,而且他自己马上死亡,死了之后转生到兜率天,感受殊胜的安乐。这就是一个相应的比喻。

下面讲第二种比喻。

【世尊曾转生为地狱众生嘉巴谢达,在拉火马车时,看到同伴嘎玛热巴拉不动马车,狱卒气急败坏地用铁锤击打它,于是对其生起悲心。】

世尊在以前很早的时候,也曾经转生为地狱的众生,堕地狱的名字叫作嘉巴谢达,因为地狱有很多很多种痛苦,其中一种痛苦就是在地狱当中拉火马车,就是和另外一个人拉燃烧着火的马车。他当时的同伴叫作嘎玛热巴,嘎玛热巴的身体很弱,所以他拉不动马车,拉不动马车时,狱卒就用燃烧的铁锤击打他的这个同伴,这时世尊的前世嘉巴谢达对嘎玛热巴生起了悲悯心。

【当它准备代替其拉车时,狱卒边用铁锤殴打它边说“众生感受各自业力谁有办法”。刹那间,嘉巴谢达转生到三十三天。佛在经中宣说了愿菩提心的无量功德。】

他生起悲心之后,他自己内心当中已经准备要代替嘎玛热巴拉巴车,他知道反正两个人拉也拉不动,一个人拉也拉不动,与其两个人受苦,还不如一个人受苦,他准备代受对方的痛苦,并告诉狱卒:“请将他的绳索套在我的脖子上,我来拉这个马车。”狱卒说:“众生感受各自的业力,谁有办法代替。”并用铁锤狠狠地殴打他,刹那间他就命绝身亡了,狱卒就把他打死了。打死了之后,刹那间他就转生,从地狱的身份当中脱离,转生到三十三天。

我们都知道,在地狱当中有这样一种特性,地狱当中的痛苦非常的严厉,所以每一个地狱众生没有一个想活的,都想短命,都想马上死亡之后远离这个地方,但是通过众生的恶业,想死也死不了,所以乃至自己的业没有穷尽之前,一定要受苦的。但是此处,通过嘉巴谢达他的大悲心所牵引,一下子他的恶业,感受地狱的业,通过大悲心的力量,一下子消失消灭了。消灭之后,他通过地狱狱卒殴打他的因缘助缘,他丧失了地狱的命根,丧失地狱的命根之后,通过修大悲心的功德,一下转生到三十三天。

所以在这个里面,他的所缘境就更小了,所缘境只是对方同伴,只是一个人而已。所以如果能够刹那之间发心遣除众生微小的痛苦,它的功德也是非常非常大的。现在我们在发心的时候,尽量要缘多的众生,缘无量无边的众生,这样修持的话,通过这个比度,我们就知道,它的功德绝对是没办法衡量的。

以这个两个例子为喻,我们就知道,佛在经中宣说了愿菩提心的无量功德。佛陀在经典当中就宣讲了愿菩提心无量无边的功德。

丙五:行菩提心之利益:

【与愿心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

行心利益更无量,真实行持遍布故,

刹那行持遍胜心,圆满数劫二资粮。

前面已经讲了愿菩提心的功德,和愿菩提心巨大功德利益相比较的话,行菩提心的利益更大更无量。它的根据是什么呢?就是“真实行持遍布故”。真实行持,我们就知道,不单单是发心,是开始真实地去行持利益众生的善法,真实在行持获得佛果的善法。所以他在发心的基础上又在真实地行持它的善因。“遍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行持行菩提心的时候,这种菩提心已经遍满了遍布的愿菩提心的功德当中,所以我们就知道,前面也讲过,

愿心它发起的时候不一定遍布行菩提心,而行菩提心生起的时候,绝对周遍愿菩提心。

所以我们知道前面我们讲过。愿心他发起的时候,不一定遍布行菩提心,而行菩提心生起的时候绝对是周遍愿菩提心。所以说这个遍布的意思就是说,真实行持遍布故,就是说为什么这么大的利益呢?真实行持故,这个是第一个根据,真实行持故。第二个遍布故,意思就是愿心的利益都这么大的话,行心的力量他是周遍了愿心的,周遍了愿心的缘故呢,所以说他的这个利益就更大了,从两个根据真实行持的缘故,和遍于愿心的缘故,周遍愿菩心的缘故,所以说他的功德无量。

刹那行持遍胜心,在一个刹那当中行持这个遍胜心。遍胜心的意思就是周遍于一切,或者周遍于愿菩提心的,这个殊胜的行菩提的心的这个胜心,刹那之间能够行持这样的一种遍胜心,圆满数劫二资粮,就能够圆满数劫的二资粮。一般的情况下在数劫当中才能圆满的二资粮,通过行菩提的摄受,一个刹那就能够圆满了。所以说我们就知道,通过这样一种善巧方便来摄受这个善根功德,他的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的。所以说如果我们没有通达这样的一种善巧方便呢,这些在很多劫当中才能够得到的二资粮,在别人大菩萨的相续当中,或者说发了行菩提心的菩萨当中一个刹那就可以圆满,完全圆满了。所以说一个修行人当中他的定解越高见解越高,他这个修持的速度就越快,他的这个可以获得的资粮,获得的质量就越高,原因就是这样的。有这么圆满的见解,有这么殊胜的善巧方便,其他人或者我们以前没有这样一种善巧方便,这个积累资粮速度上面绝对有天壤之别。

【如是由增上意乐引发的真实行为,(如是由殊胜意乐引发的真实行为。)

殊胜意乐就是讲这个可以说是这个愿心,或者是说这样一种为了成佛的这样一种心,为了成佛圆满资粮这种心叫做殊胜意乐。通过这个意乐引发的真实行为叫六度啊,或者一些小小的善根等等。

一刹那之间,一刹那行持,

【一刹那行持功德不可限量,甚至仅仅发愿的利益也是无量的。(一刹那行持的功德是无量的。甚至仅仅发愿的利益也是无量的,)

这个方面讲的话在一刹那之间行持的功德也是没有办法衡量。

【《胜月女经》中云:“仅思利他心,利益尚无量,何况行利益?”】

引用这个一种《胜月女经》进行这个观察。仅仅思维利益他人的心,所获得的利益呢,尚且无量,何况说在这个基础上,又开始真实的行持利益众生的这样一种方便,所以说利益的更加的无量。

【《入行论》中云:“仅思利众生,福胜共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

仅仅思考思维利益众生,他的这种福德呢,也是远远超胜供养诸佛的功德。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何况是在这样一种利益众生的心的基础上,精进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他的这个福德就是更加超胜的至不必说了。

【又如《大密善巧方便经》中记载:“从前,大悲商主杀了手持短矛的俗人(短矛黑人),以此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这些圆满资粮的这样一种劫数,有些地方宣讲的时候不太相同,十万大劫的也有,有些地方讲的四万劫的等等,这个方面上师也是讲了跟随不同的所化,然后在不同的经典当中,像这样的话有不同的安立。这个也是很著名的公案大悲商主通过殊胜的意乐,这个是绝对的,首先它的基础呢,就是一个殊胜的意乐。殊胜的意乐就是杀了短矛黑人,就是一个行心了,杀了短矛黑人这个行菩提心。为什么要杀这个短矛黑人呢?因为就是当时那个短矛黑人那个强盗呢,他准备要杀死五百个商主,而这个强盗和大悲商主这两个呢,就是说是比较熟悉,比较熟悉所以说他就提前通知大悲商主。因为大悲商主他是领头的,他下面他的手下有五百个商人,他们一起去取宝。这个时候一个强盗就想杀死五百个菩萨,这些五百商人都是菩萨,那他就给大悲商主通知,大悲商主他就翻来覆去的思考之后,没办法真正的融合取得一个最佳的方案。这个想来想去只有舍弃自己了,自己堕地狱是没有办法的。反正就是为了五百个菩萨他们的生命不受到损害,为了保护这个短矛黑人,为了避免他因为杀死五百个菩萨永远或者长久堕地狱,不忍见到这个结果。所以说大悲商主通过最强烈的悲心引发,最后他自己杀死了短矛黑人。

因为他自己的这样一种发心啊,是一种殊胜的意乐,为了救度众生的一种心。还有通过殊胜意乐的基础上,他就开始杀死了短矛黑人,避免了这个短矛黑人堕地狱的恶运了。虽然好像我们看起来的时候,好像你把别人杀了你还圆满资粮,但是我们从因果的规律来讲,这个短矛黑人如果他的这个计划成功了,如果他真正把这个五百个商人杀了,这个五百个商人都是不退转的菩萨,如果真的把他杀了之后呢,他肯定会长时间堕地狱的。所以说因为他自己断绝了命根,他的这这个恶毒的计划也没有成办,恶毒计划没成办的原故,因此反而使他离开了这个长久堕地狱的这个恶运。从这个方面来讲就是行菩提心,这就是彻底为了利益他人的一种善巧方便,所以说通过这么强烈的意乐和行为呢,这个意乐和行为呢,大悲商主不但没有堕地狱,而且最后圆满了这个四万劫的资粮,四万个大劫的资粮一刹那之间就圆满了。

所以前面无垢光尊者讲了通过这个殊胜的意乐的摄持,在一个刹那当中,行持了功德无量的,像这样一种安立的。有些地方讲了佛陀在成佛之后呢,脚上被这个檀香木刺入脚了,这个就是以前在因地的时候呢,以这个悲心催动杀死短矛黑人的果报也这样讲,但是在大乘当中不承许,真正的安立,佛陀就是早就已经,一切的过失乃至于他的习气早就彻底断尽了,相续当中没有这些习气,怎么可能感受他的果报,不可能实现,只是一种示现而已,说明因果他的力量,说明因果不虚的道理,有必要这样的示现。

然后下面第二类公案,

【婆罗门喜星童子在两万年间于林中持梵净行,一次去城中化缘,商主之女见其后祈求成家,因遭到拒绝而想寻死。喜星童子为救她的性命而舍梵行,以此圆满了二万劫资粮……(婆罗门喜星童子二万年间于林中持梵净行,一次去城中化缘,商主之女见其后祈求成家,遭拒绝而欲死。而喜星童子为救彼性命而舍梵行,以此圆满了二万劫的资粮。)

然后在同样一个经典当中,在《大于善巧方便经》(46:48)当中,这个方面也是这样讲过的,以前世尊转生为喜星童子,世尊转生于喜星童子,他在二万年当中啊住于森林当中,守持清净的梵净行。有一次他去城中化缘的时候呢,遇到一个商主之女,商主之女见到他之后呢,生起了强烈的贪爱,然后呢乞求和他成家,因为他自己是一个持梵行者,他是一个出家人,所以说他就没有答应,没有答应就继续往前走。遭拒绝而欲死,这个商主之女遭到拒绝之后呢,她就想寻死,她就说既然不答应还不如死了好,像这样的话她就开始准备要死亡,就是这个喜星童子走了七步,他一想的话这个女人为了我要死亡,现在就是为了救她的性命,现在我情愿舍梵行,然后挽救她的性命。他就发起了一个前提,就是一个很殊胜的意乐,非常清净的一个意乐。然后就发起这个意乐之后呢,他回过来之后走过来就牵着这个女人的手,大姐现在起来,现在我就满足你的这个愿望,他自己就舍弃,舍弃之后就舍梵净行之后,后来成家了。好像有些地方讲十二年,和这个女人一起生活,后面他又出家这样的。因为就是说是做这样的行为,为了救她的性命而舍梵行,这个方面愿心也具备,行心也具备。就是显示上面看起来的时候,好像是舍梵行这是一种大的过失啊,但是前提绝对是殊胜意乐,而且呢救了对方的性命,这个方面是行心。所以呢通过这样一种发心和行为呢,一下子圆满了二万大劫的资粮,这个方面就是无垢光尊者引用这个教证来说明这个问题。

【愿菩提心并非能连续生福德果,而行菩提心则连续不断生福德。】

就是说愿菩提心呢虽然功德很大,但是能不能够不连续生福德呢?不能够连续生福德,这个方面《入行论》当中也是讲的,行菩提心呢能连续不断的生果。因为愿心他只是一种发愿的状态,只是一种发愿的状态,比如我们想去一个地方,我只是坐在家里说我想去某个地方,我想去某个地方,但是你丝毫不动的话,丝毫不动的话和真正开始上路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说一个菩提发愿我要利益众生而成佛,而这样观想当然功德很大的,但是不如就是说是自己发了愿之后呢,开始真正的为了圆满这样的一种愿望,还是修持这个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等,像这样开始修持这样的一种六度,他的功德就是更大,所以说他是不断向这个菩提果迈进的,他的这个福德是不断增长的,乃至于就是在其它的睡眠的时候,放逸的时候他的这个福德也是不断的增长。

【《入行论》中云:“愿心于生死,虽生广大果,犹不如行心,相续增福德。”】

愿心在生死轮回当中虽生广大果,虽然说发了愿心菩提心的话,在生死轮回当中可以感生梵天帝释、转轮王、果主(49:49)等等,这方面就说广大的果报,但是根本不如行心,能够相续增福德,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刹那乃至于自己睡觉这一方面都能不断增长福德。所以说这个愿心和行心没办法比较,这两个方面讲了之后呢,我们就知道,不发心是不行,发了心的利益很大,发了心之后还去实行,这个功德就更大的。一方面说是功德大,从另一个方面讲的话,我们要达到成佛的目的,单单在这想是不行的,你必须要付诸行动,所以说呢付诸的行动越多,付诸的努力越多,离这样一种目标就越近,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知道一方面了知了功德,一方面就是教诲了我们发了心之后尽力去修持菩萨行,这个方面就是真正的修法。



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品。发菩提心品详尽介绍一个大乘行者如何从没有生起菩提心的状态而生起菩提心,然后逐渐证悟这样殊胜的菩提心自性或者殊胜证果的次第。现在正在宣讲愿行菩提心的本体和自性当中介绍这个,这个在分了科判当中,今天是宣讲第六个科判,第六个科判是讲圆满资粮乘之理。圆满资粮之理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如果要获得圣果或者说要获得这样种佛果,没有圆满二种资粮是绝对不可能办到事情。要圆满资粮他是从什么方面来安立圆满资粮的道理?主要是通过利根或者是钝根的方式来分别可以安乐这些圆满资粮的时间,在科判当中主要详尽地从显宗的说法、显密的说法来进行差别安立。

丙六、圆满资粮之理:

【宣说每一刹那可圆满许多资粮,同时遣除浅慧者之邪分别念:】

在此处开始宣讲在每一个刹那都可以圆满许多资粮,这个意思就是说对于利根者来讲,在一个刹那当中可以圆满很多很多的资粮,安立在一个刹那可以圆满很多资粮的话,在一生当中可以圆满无数的资粮,在安立同时遣除其他的浅慧者,浅慧者是智慧浅薄的这些人,他们认为成佛需要极长的时间或者说密宗的这些捷径道是不应理的等等,这方面邪分别念是通过每一个刹那可以圆满很多资粮这个道理可以间接成立的。

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

一生解脱依智力,方便精进及胜智,

以此三者而修持,则有无上广大力。

这个方面分了几层意思来宣讲,首先第一层意思:三大劫等诸说法,义为速圆或久圆,第一层意思当中讲在显宗当中有这样一种三大劫成佛这样种说法,等字还有七大劫成佛,三十三大劫成佛的这些共同来安立,这些共同的安立的出处以前也是提到过《宝积经》当中有这样种安立的方式,此处也是依靠一些印度论师的论著当中有这样的说法,安立三大劫成佛等等这些说法,它的意义是什么呢?意义就是速圆或久圆,所谓的速圆就是讲利根者他可以迅速圆满资粮的意思。久圆就是讲中根或者钝根者他是久远才能够圆满资粮的意思,像这样的话,通过速圆或久圆同样是一个大乘菩萨他修持佛果有三大劫、七大劫、三十三个大劫的这样种差别也是主要来自于利根和中根或者钝根的差距,所以在显宗当中有这样种安立的方式。

第二层意思就是安立一生解脱依智力,意思是在密宗当中也有一生解脱的,一生解脱也是应理的意思,依靠智力,智力的意思就是依靠他的敏锐或者非常强大的智慧的能力,他可以在一刹那当中积累很多资粮,通过一刹那积累很多资粮,这样修持下去在一生当中就可以圆满别人三个无数劫、七个无数劫、三十三个无数劫当中,所有的资粮在一生当中可以圆满,所以说密乘行者一生解脱也好一生成佛也好,这些方面通过显宗的道理来推的时候完全也是应理的。

下面讲第三层,通过什么样的条件具备之后可以具备无上广大的能力,方便精进及胜智,以此三者而修持,以此三者就是讲,第一个是方便,第二是精进,第三是胜智。如果一个人具备强大的方便,具备强大的精进力和具备殊胜超胜的智慧力,如果有了这三者,依靠这三者修持的话,就具备无上的广大的能力,如果是具备了无上广大的能力,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就能够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比如说世间上的一个人,他如果具备极大的方便,他又具备很大的精进,而且他的智慧很超胜的话,他在短短时间当中所承办的这些伟业,所成办的事情根本不是一般的平庸人、一般的小人所比拟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如果谁具备了方便精进的胜智,他就具备无上广大力,如果具备无上广大力,就能够尽快圆满资粮,如果圆满了资粮,就可以尽快成佛,这一圆满资粮的道理主要是通过这些条件、支分的差别来进行安立的。

【如是极为钝根诸位菩萨经三十三阿僧祗劫后成佛,】

首先安立极钝根,极为钝根的菩萨他是在三十三个阿僧祇劫当中可以积累资粮,最后三十三个阿僧祇劫圆满的时候他自己获得佛果,这方面在菩萨当中是属于最钝根的。

下面安立三十三阿僧祇劫的时间:

【即资粮道、加行道经过三大劫、十地中的每一地各经过三大劫。】

这个就是总共三十三个大劫,在资粮道和加行道这两个道的时候,两个凡夫道的时候要使用三个大劫的时间,当然利根者三个大劫已经从凡夫成佛了,但是他是一个钝根者的缘故,所以说资粮道和加行道他都要经过三个无数劫的时间来进行圆满,十地当中每一地需要三大劫,所以三十个大劫,三十个大劫再加前面的三个大劫总共有三十三个无数劫。

下面安立中根者:

【中根者经七大阿僧祗劫后成佛,即资粮道加行道各经过两大劫、见道经过一大劫、修道经过两大劫。】

中根者修行的时候他是通过七个无数劫,七个无数劫最后成佛,安立的时间首先在凡夫地的时候各经过两大劫,就是经过四个大劫,经过四个大劫的圆满资粮道和加行道,然后在见道的时间进入一个大劫,然后积累资粮,积累资粮进入修道,修道从而十地之间也是经过两大劫,所以总共加起来七个无数劫。

【利根者经三大阿僧祗劫后成佛。】

如果是个利根者的话,他只需要三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了。

【阿阇黎巴雪所著的《中观宝灯论》中说:】

亲辩论师他写的《中观宝灯论》当中这样讲的:

【“利根者经三大劫现前佛果,中根者经七大劫,钝根者经三十三大劫。”】

主要是引用教证,它的根据理论前面已经作了观察了。

关于利根者所经三大劫,

下面开始利根者需要三大劫的教证:

【《经庄严论》中云:“三大劫圆满,修行趋究竟。”】

在弥勒菩萨的《经观庄严论》也是这样讲,通过三个大劫积累资粮圆满之后,菩萨的修行已经趋向究竟,已经得到了究竟就可以圆证佛果了。

下面是通过教证来安立三个大劫的时间,具体三大劫是怎么分配的?从资粮道和佛地之间如何圆满三大劫的时间?首先引用

【《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第一大劫从资粮道开始至一地之间圆满;】

第一个大劫是共称说法就是从小资粮道开始,什么时候进入小资粮道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三个无数劫的最初从此处开始安立的,然后从小资粮道中资粮道乃至于经过加行道,到达一地的时候第一个大劫也就圆满了,也就是说从小资粮道到一地之间需要一个无数劫积累资粮。

【第二大劫二地至七地之间圆满;】

从第二地开始到七地之间第二个大劫圆满了。

【第三大劫从不动地至佛地之间圆满。”】

从第八地乃至于佛地之间圆满第三个大劫的时间,这个是《般若八千颂广释》它的意义。

下面是《菩萨地论》《瑜伽师地论》在这个里面讲的:

【《菩萨地论》中云:“资粮加行一大劫,一至七地一大劫,三清净地一大劫。”】

安立的方式稍微有不同的地方,资粮加行一个大劫,从资粮道到加行道圆满,这个需要一个大劫,然后从一地开始算,一地到七地需要一个大劫,这是第二大劫,然后三清净地就是八、九、十三清净地需要一个大劫,这个方面安立的方式。下面无垢光尊者对于上面两种教证安立

的时间作一个汇总,作一个解释,实际意义上都是相同的。

【意思是说,如同田地边缘以内都算为田地一样,一地已包括在资粮、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说法与《瑜伽师地论》中的意义相同。(意思是说,如同田地边缘以内皆算田地一样,一地已包括在资粮、加行道之一大劫中的说法与《瑜伽师地论》中之义相同。 )

首先呢打个比喻啊,就是这个田地,我们在算田地的时候呢,有的时候真正算田地的这个实际的它的这个实际的这样一种亩数的时候呢,是算它真正能够种田的这部分,但是有的时候呢就是把它的这个田地的边缘啊,就说有些田埂啊,或者说是这个,属于田地边缘的这些这个这些地方都算为田地,都可以笼统的算的时候呢,都可以划在这个我的田地当中,就象这种意义一样。所以说前面呢一地呢包括在资粮道加行道等一大劫的说法,这主要是讲《般若八千颂广释》,《般若八千颂广释》呢是讲从资粮道开始到一地之间圆满这个说法,和后面这个《瑜伽师地论》当中资粮道加行道一大劫的说法,实际上前面这个《般若八千颂广释》呢这是将这样一种这个一地它包含在加行道当中,这方面呢进行这个安立的,所以说和前面这个田地边缘的比喻就说也是一样的。它就把可以说是一地呢也包含在加行道的边缘当中,可以说是也包含在资粮道加行道这个一大劫当中的说法,实际上和《瑜伽师地论》当中和《菩萨地论》当中的含义呢是完全一个意义相同的。

【如是所说的大劫也是以利根钝根而安立的,】

就是所谓的这些大劫的时间呢是通过利根和钝根来安立的,前面讲了三无数劫主要是利根,然后呢三三无数劫最钝根,所以说通过根性的钝利,通过这样一种根性的差距如是安立这个修积资粮的时间。所以说无垢光尊者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圆满这个资粮的时间不固定,只要你的根性利,你可以迅速圆满资粮,你的根性钝,肯定就必须要长时间来圆满资粮。还有一个问题就说所谓的这个根呢它也可以转变的,这个根它可以转变,最初的时候呢是一个钝根,最钝根,然后通过修练,通过练根呢这个可以增上这个自己的根性,自己的根呢就是从钝根转变为中根,乃至于转变成利根,转变为极利根。所以说呢既然它的根有这样一种转变的缘故,所以说这样一种积累资粮的时间也是通过利根和钝根来安立的。就说,就说是三个无数劫也好,几个无数劫也好,这方面的时间绝对是一定的,这个方面讲的很清楚,通过根性的利钝来安立的。

【利根的三大劫也是根据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而言的,】

这个方面再针对这个利根的三大劫,利根的三大劫主要是就显宗的共同说法,显宗的共同说法呢岁历(12分43)跟它需要三个无数劫,这个是不是一定的,利根的三大无数劫也是不一定的。此处呢就越来越接近这个密宗的观点了,就说是在这个地方大家公认的就是说是这个三大劫圆满资粮,这个是显教当中最利根。此处呢要分析显教当中的最利根,三个无数劫这个时间不一定,不确定,不确定的根据呢是,就说是也是根据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什么叫做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就说这个利根者,他在趣入小资粮道的时候,他这种积累资粮的速度如果不变化的话,他就说需要三个无数劫。小资粮道他积累这个资粮这个时间,他的心力呀和上面当然是无法比的,如果这个菩萨进入小资粮道的时候,他积累这个资粮的速度,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也是平等的,也是不改变,到了大资粮道的时候还是这个速度,然后到了这个加行道的温忍顶暖的四地法位呢,乃至于到见道这些,都是这些速度的话, 就需要三个无数劫。都需要三个无数劫,他是利根的缘故呢,所以说呢他就三个无数劫这么短的时间当中就可以成佛,就这个意思。但是叫就说是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说不可能呢,小资粮道他刚刚入道的时候,他菩提心的力量,他的这个方便善巧的他的这个方便善巧的这个程度,还有他有没有证悟法界现形意,乃至于最后在登地之后他这种这个,他所有的这样一种这个智慧和大悲心呢,都是无法比的,所以说呢到中资粮道的时候,他积累的资粮绝对就要超胜小资粮道,然后到了大资粮道,到了见道的时候,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呢,三个无数劫的说法只不过是按照次第平等积累二资粮这个侧面,这个根据来安立的。

下面就开始讲,

【但具有大心力者每一刹那中便可圆满数劫资粮,因此不需要积累三大劫资粮。】

就说具有大心力的人呢在一个刹那当中就可以圆满数个大劫的资粮,所以按照一般的速度来讲,按照一般的速度来讲的话,他需要几个大劫,但是如果他的心力很大的话,他一个刹那可以圆满很多大劫。我现在的比喻来讲的话,就是现在在地上走路到一个地方,和突然就是后面乘上了飞机,它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就这样的,具有大的心力者,就是后面坐飞机的这个速度了,它的速度是非常非常迅速的,它一分钟一个小时当中它就说是这个航行的路程呢远远超胜一个人走很多天很多年,象这样一种可以说是这个速度的。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呢就知道在显宗当中呢也具备,也有这样的大心力者,所以说既然具有这些大心力者的话,他圆满资粮的速度绝对是提前的,肯定是这个非常迅速的。所以说呢三大劫的这个三大劫圆满资粮的说法呢,这个也是一种共同的说法。按照法王如意宝的说法这个就是不了义的观点了,实际上根本不需要三个无数劫,不需要三个无数劫的这个时间来积累这个资粮。这个以上就从这个显宗当中的利根,中根,钝根,然后从利根当中又安立它不一定说三个无数劫的这样一种观点,然后引出密宗一生成佛的这个,一生成佛的这样一种可靠性,或者合理性。

【密宗就利根钝根而言,心力大者每一刹那便可圆满无量资粮,】

密宗呢它本身就是,它可以就说是这个利根主要修持的,主要是利根修持的,所以说密宗当中它就观待利根钝来进行观察的时候呢,心力大者呢安立成利根,心力大者呢安立成利根的话,在每一刹那当中呢就可以圆满无量资粮。密宗本来就有很多的殊胜善巧,而且呢他决择正见的方式就说非常的超胜,非常的圆满,他可以直接决择到进入这样一种可以说佛地的这样一种境界,而且呢具有殊胜智慧力的缘故呢,他可以直接将佛果转为道用,而且密宗当中还有很多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善巧,比如说供曼达拉这个方面,或者说修持上师瑜伽这一类的修法,还有呢就是说是通过修持百字明等等,这个快速进缀法等等,反正就无量无边的善巧方便,他本身就是利根,本身心力就大,再加上这些殊胜的方便的话,一刹那当中就可以圆满这个无量资粮。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

【连续修学迅速一生等可得解脱的说法是合理的。(连续积累迅速者一生等可得解脱的说法是合理的,)

按照这个推理下去,密宗利根行者,一刹那当中可以圆满,就说显教行者无量劫当中圆满的资粮的话,如果按照这个连续修学,连续积累下去,迅速的人一生等,一生呢意思就是说最利根的人,他一生可以成就,本质当中包含了三生的,七生的,十六生的等等,这个方面呢在这个可以说是在四部行部瑜伽区度,或者说大圆满当中呢,安立他成佛的时间呢有些差距,所以加个等字它的意思更圆满。所以说一生等可得解脱的说法完全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呢,通过显宗的这个,通过显宗这样一种这个道理推下来的时候呢,密宗它的这个属于心力大的人,一刹那当中圆满很多资粮,一生当中这样精进不懈的话,肯定可以圆满就说是这个别人三个无数劫才圆满的资粮是绝对合理的。

【也就是说,获得灌顶后修生圆二次第就进入了小资粮道,】

按照密宗的说法,获得了密宗的灌顶,然后开始修持生起和圆满两种次第的这个时候,安立成进入了密宗小资粮道,就说进入了密宗小资粮道之后呢,

【之后若依靠大精进与大方便勤修,则即生便可获得见道。】

进入小资粮道,他进入这样一种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这样一种这个修法和这样一种觉受,在这个之后如果不依顿,继续按照既他的精进和密宗当中其他的方便来精进修持的话,在一生当中绝对可以获得这个见道的果位。

然后后面讲之后

【获得见道后无生无死而即生可以究竟修道,证得菩提果。(获得见道后无有生死故即生可以究竟修道,获得菩提果。)

获得见道之后呢,按照密宗的说法就获得了这个长寿持名,获得长寿持名的这个时候就是无有生无有死,获得无生无死之道。所以说呢在这一生当中就可以究竟这个修道了,就可以究竟修道,获得这个菩提的果位,这个方面就是从密宗一生成佛,一生成佛完全印?(19分32)和推理的方式呢,就是可以安立的。然后下面呢再引用这个显宗共同的观点来承叙,或者见道之后迅速可以成佛的这个观点,

【即获得见道以后,如果欲求,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即获得见道后若欲求则七日也可以成就菩提。)

这个主要是显教也承叙的,不单单是密宗的这种独特的观点,显教当中也有。显教当中的安立,就是获得见道之后,获得见道之后就说是这个获得初地,获得了初地菩萨之后若欲求,这个菩萨如果他愿意的话,在短短的七天当中,就可以成就菩提。这个七天呢并不是就说按照很多地方讲呢这些很长很长的几个劫算一天,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七天呢就是人间的这个七天一样的。就说在七天的时间当中完全可以成就菩提果,为什么有就说这么殊胜呢,因为他这个在见地之后啊,见地之后呢通达了法界的意义,他的这个智慧方便大悲心啊等等,无量无边的这样一种这个智慧打开。这个菩萨如果他愿意的话,在短短的七天当中就可以成就菩提。

七天并不是很多地方讲的很长很长几个劫算一天,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七天和人间的七天是一样的。在七天时间当中完全可以成就菩提果,为什么没有障碍,因为殊胜,因为在见地之后通达了法界的意义,他的智慧方便大悲心等等无量无边的智慧打开,所以远远超胜与在凡夫地的时候通过分别念去修持。在初地之后他无分别念证得,获得很殊胜的方便,所以说在七天当中可以圆满后面的一切资粮可以成佛这个方面若欲求,若欲求的意思是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想难道有菩萨不愿意七天成佛的吗?肯定愿意成佛,这个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啊?上师在此处讲的时候也是这么安立的,如果菩萨观察到如果以菩萨的形象度化众生对众生更有利益的话,他就不愿意七天成佛,就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大乘菩萨道主要是以利他为主,所以他观察到菩萨形象更能够真正利益众生的话,他以菩萨形象来修持。

如果愿意的话绝对可以七天成佛,这个方面就是两个不同的情况。我们自己当然愿意马上成佛,就依靠这个观点说所有的菩萨肯定和我一样,没有哪个菩萨不愿意七天成佛,这个不一定的,所以说有些菩萨考虑到以菩萨的形象更能利益众生他就以菩萨的形象利益,他不一定欲求在七天当中就成佛的。下面引用这个显宗的教证,

【《般若二万颂》中云:“获得现见诸法清净法眼之大菩萨,若欲求正果,则七日亦可现前无上菩提圆满佛果。”】

获得诸法清净法眼这个就叫见道,见道获得了法眼净,或者对于获得一切万法本来清净的智慧眼或者法眼,称之为清净眼或者法眼净,这样一种大菩萨,就是见道菩萨,如果愿意获得正果的话七天当中就可以现前无上菩提。这方面在显宗的教证当中非常明显。

【此后,因圆满自在而随心所欲成办一切事业。】

【密宗是以诸多甚深方便获得见道的。】(需要审核,原文不在此位置,应在“因此,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这句原文后面)

此后就是讲,在成就佛果之后,因为圆满自在的缘故,一切功德圆满,一切能力自在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可以随心所欲成办一切事业,这个就是佛地的事业。

【声闻、缘觉入大乘者都是依彼圣者身现前菩提的。(入声闻、缘觉、大乘者都是依此圣者身现前菩提的。)】

【因此,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

成佛之后,他可以任运自在的度化一切众生。声闻、缘觉、入大乘者的意思就是说暂时声闻缘觉取了自己的涅磐,声闻在证悟罗汉果之后就入于无余涅磐,缘觉取了罗汉果之后入无余涅磐,然后在一万大劫中入定之后,诸佛菩萨放光加持让他出定,劝请他发菩提心,这个时候他舍弃自私自利的涅盘的心然后开始发起度化一切众生的大乘心,进入大乘小资粮道,这个时候开始逐渐逐渐趋向大乘修持,获得见道现前菩提果。这个是依靠什么样的身份。依此圣者身,圣者身的意思就是依靠前面所讲的初地菩萨七天获得佛果的殊胜佛身而安立的,来度化来引导的。

因此,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

所以说,如果认为密宗即生成佛这是不应理的,这方面是不合理的这样一种观点将密宗即生解脱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这里面是一个推理,也许刚刚看的时候不一定能看得到他的推理。意思是这样的。有一些劣慧者就认为成佛必定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资粮,长时间比如说三十三个无数劫七个无数劫三个无数劫,只有通过这么长的时间积累资粮,佛才能实实在在的度化众生,才能实实在在地引导一切种类的众生,此处通过无垢光尊者的推理,就是说显宗见道菩萨七天可以成佛,七天可以成佛,他从一地到佛地之间,他只积累了七天的资粮,只积累了七天的资粮,按照劣慧者的观点,他成佛之后的能力就应该是不具备,为什么呢?他只积累了七天的资粮,根本没办法积累了三个无数劫的资粮的菩萨成佛相比,但是此处声闻缘觉大圣者都是依靠圣者身,都是依靠七天成佛之后的佛身,让他们现前菩提的,所以说如果在显宗当中,通过七天积累资粮成佛的佛果可以引导一切众生乃至于可以引导声闻缘觉乃至于现证进入菩提的话,密宗当中即生成佛通过短短的时间积累资粮的这个佛为什么不能够和三个无数劫积累资粮的佛果相比呢?

实际上道理就是这样的,如果认为密宗当中一生积累的资粮的时间太短了,没办法真正成就三身圆满的佛,这方面也是有辩论的,以前我们讲过汉地认为,禅宗或者一些宗派说一生成佛这样一种观点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在一切经纶当中讲即便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种相好的功德都需要百劫来修持。百劫修相好,所以你一生当中取证三身圆满的佛果,根本不合理的。所以说,有些人就安立成就是素法身。有些时候想半天,什么叫素法身,素法身意思是说只是成就了佛的法身,报化二身是没有的,没有这种相好庄严的本体叫素法身,从这个方面来安立的,他就认为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怎么可以圆满这么圆满的资粮呢,别的需要百劫修相好,别人要三个无数劫来修相好的,你一生当中就取证佛果了。所以只有安立一个素法身,没有相好的佛,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此处按照无垢光尊者的推理一路推下来。这个积累资粮速度的快慢不决定的,反正你的心力大,你在短时间当中可以圆满资粮,你的心力弱只有三个无数劫乃至于三个,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密宗当中即生成佛完全应理,即便是从相好是从资粮而产生的观点来讲也是应理的。

因为利根者一刹那圆满了资粮,超胜一般的人无数劫圆满了资粮。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他一生当中多少个刹那,以这个速度积累下去的话,他的资粮就迅速的圆满了,迅速圆满之后他为什么没办法获得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这样一种功德,肯定可以获得的,再者从了义的观点来讲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不是新修来的,从了义来讲全部是如来藏中本具的,只要你把障碍抛弃之后呢,三身的功德就具备就圆满了,所以不需要安立素法身观点。如果按照有必要来讲的话当然可以安立,并不是说完全错误,但是如果按照了义的观点来讲,按照密宗上上的见解非常有力的推理来观察的时候,没有什么不合理的,确确实实非常合理,这种观点非常合理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一生成佛绝对应理。有些人认为既然成佛,为什么不显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方面以前很多经典中讲过真正的一个时间当中就一个佛度化一个佛度化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世界在一段时间当中只有一个佛显现十二相成道,他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其他成佛的全部都是密化,其它成佛的全部具备佛的功德,但是不一定显现。

比如说在佛出世的时候,一佛出世千佛助化他,所以千佛助化是不是一千尊佛都显现这个随形好呢?不一定啦,罗汉菩萨乃至于这些让佛陀制定戒律的六群比丘按照一些观点来讲全都是古佛再来。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观察的时候都没有显现什么相好。还有佛陀在世间应化的时候显现成这些动物,显现成这些屠夫现在这些妓女,有没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所以说是是佛陀不一定要显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佛陀没有自在必须显现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他是佛陀他可以显现也可以不显现,所以说显现不显现都是观待所化的因缘。在娑婆世界这个时机就是第四导师释迦牟尼佛应化的时期,所以从这个缘起来讲释迦牟尼佛他能够显现成道他显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其他的修行者虽然一生当中取证了佛果,但是也不一定显现着这样一种相好的,这方面都可以如是的安立。

所以说,密宗一生成佛这方面是个圣道,此处无垢光尊者说千万不要将密宗即生成佛这种观点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通过这个道理,无垢光尊者的推理非常非常的殊胜,把这些推理精通之后自己通达也可以,给别人善巧的解疑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下面再将显密二者的做一下比较。

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者证果的时间无有差别。持明者改为持明地,见道之前也就是说显宗的见道密宗的见道。在获得初地之前,显宗和密宗在精进与方便胜劣方面是差别的,所修的法一方面都是这种无分别的法界,但从能修他的境界,从他的精进力,他的方便,他的根性,这方面的差距,所以说密宗他就快。密宗真正的从资粮道或者说从凡夫到见道这个速度非常的快。显宗在这个过程当中缺乏这个方便。

此处无垢光尊者说,千万不要将密宗的即生成佛这种观点推向劣道,将密宗即生成佛的观点推向劣道实在不应理的。

通过这个道理,无垢光尊者的推理非常非常殊胜,把这些推理精通之后,自己通达也可以,给别人善巧地解疑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

下面再将显密二者做一个比较。

【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地的时间无有差别,(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地证果的时间无有差别,)

“见道之前”,也就是说显宗的见道、密宗的见道,在获得法界地,在获得初地之前,显宗和密宗在精进、方便的胜劣方面是有差别的。所修的法义方面都是无分别的法界,但是从能修的精进力和它的方便、它的根性最利于佛,这方面有差距,所以说密宗就是快。密宗从资粮道,或者说密宗从真正的凡夫道见道这个速度非常快;显宗它在这个过程当中缺乏这种方便,所以它显得比较起来就慢一点。

“从此之后”,就是见道之后,见道之后,二者平等了,已经见到法界义了,所以在这个之后,极利根的菩萨和趋入密宗持明地的这个证悟者,他们证悟佛果的时间是没有差别的。“证果”就是证悟佛果,“密宗持明地”就是说密宗通过修持密法获得这种见道,或者获得密宗的持明地,它们二者从这个时候开始没有差别了,反正成佛的时间无二无别。(####31:44)在有些地方讲,最迟是一地,最快是大资粮道,大资粮道之前显密有差别;大资粮之后没有差别。为什么呢?因为大资粮道的时候,这些菩萨,显宗的菩萨能够获得法流等持。法流等持以前我们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学过,通过修持四神足,菩萨获得一种禅定,获得一种法流三摩地,他通过这种神足,可以到清净刹土当中去亲近诸佛。因为他的根性也成熟了,也见到了殊胜的佛陀,所以佛陀会给他传密法,他得到这个灌顶密法修持之后,就和真正的密宗行者一样的,这是最快的差别。如果最迟的话,极利根的菩萨一地之后和密宗的修法完全没有差别,从这个方面讲的。

【诸钝根者中修持密宗持明圣者可速得解脱。】

如果是一个钝根,如果钝根他修持,趋入密宗的话,修持密宗,可以获得密宗的持明圣者果位。获得了密宗的持明圣者之后 ,可以速得解脱。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

【例如,世间上具有大精进、大方便、大智慧的人可以迅速成办事情,而普通人却无法成办,以此比喻也可理解。】

无垢光尊者为了让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个含义,打了个比喻。在世间当中我们很明显地可以见到,有些人他生来不同,精进力很超胜,具备很多方便,具有很大的智慧,这样的人集大精进、大方便、大智慧于一身,他成办事情是非常非常迅速的,他所成办的事情,一般的普通人根本无法成办。所以这个主要是有没有这种条件和基础,如果有了,他就可以迅速成办;如果不具备,那就按照普通人的路漫漫,老老实实地去走,做自己小小的事业,就这样的。所以密宗当中他是利根者,他有这样殊胜的方便,为什么不能够一生成就?绝对是可以的。所以在此处打消一些劣慧者的邪分别。在此处也是对于已经进入密乘的修行者给予鼓励,实际上在一生当中是完全可以圆满很多资粮的,只要我们具备掌握了这些方便善巧,具备殊胜的信心等等,在短短时间当中,完全可以积累足够的资粮,完全可以一生证得。从这个方面可以理解。

下面从另外一个方面讲

【续部中说:解脱并非是从一处至另一处,仅仅是净除内在光明心性之垢,而不是修成本基中不成立的他法,因此也称为捷径成就。】

前面是从圆满资粮的侧面来讲,心力大的人他可以迅速圆满。这个方面是从遣除客尘的侧面讲。遣除客尘的观点有的时候要比积累资粮成佛的观点更要殊胜更要了义一点。我们应该知道殊胜的解脱并不是说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就是获得了解脱了。有些地方说,从此岸到彼岸,好像真正有一个很大的海,然后我们要从这边游到那边去,然后上岸之后说,获得了解脱。这个是种比喻而已。有些地方确确实实也这样安立了,按照不同的根性有必要这样讲。

真正的解脱按照最了义的观点来讲,尤其这个地方讲续部,密宗当中的观点,真正的解脱并不是说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凡夫到实实在在的佛地,不是这样的。是什么样呢?仅仅是净除内在光明心性之垢。内在心性光明这个是原成的,本具的,不需要任何造作和功用的,只不过它上面有些垢染,只要我们把这个垢染去掉之后,它本来原成的光明心性就可以自然显露出来,显露出来之后,它就安立成一个殊胜的解脱,通过它部分的显露,安立成初地,然后次第次第多分显露,安立成二地到十地,彻底地显露就叫佛地。所以成佛并不是说修成一个原来不是的佛。而是原来本身就是佛,就是我们现在通过修道,使他本来具备的佛显现出来而已,这个就方便得多、快速得多。

所以如果是以前本来没有,然后我们要去积累很多资粮,然后使它慢慢慢慢生成的话,这个就很费事情;但是如果本来具备,我们现在只需要把它的障碍消除的话,这个就是非常非常方便的。这个就是非常了义的观点,所以说是这样一种修持的方式,而不是修成本基中不成立的他法。本基当中就是说,在这个原始状态当中根本不成立一个佛果,然后现在我们要通过很多很多因去修,慢慢慢慢把它修成,并不是这样的。所以了解了这个之后,也称为捷径成就,这个就是最了义的观点,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

其他的观点不能说是错误的,但跟随不同的根性,还有这些钝根中根的差距,所以对他们来讲,也有从因果来安立的。就是说这些众生首先不是佛,然后通过积累资粮之后修成佛,有这样的讲法。但是从最了义的观点来讲,不是说本基当中不成立而修成的,而本身就成立,只不过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遣除它的客尘就可以显现。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也能够安立成捷径成就之道。

丙七、当生欢喜之理:

【殊胜菩提心,】

此乃悲心之果树,肩负有情之重任,

梵等世间前皆无,为己梦中尚未梦,

何况利他菩提心,前无新生当欢喜。

我们应该生欢喜,为什么呢?此乃悲心之果树。这样殊胜的作意、殊胜的修法就是悲心的果树。悲心的果树意思就是说,这个悲心就是果树,这个果树可以成为这些很多鸟雀的依止之处、享用之处。所以说这个殊胜的悲心或者大菩提心,这个就是肩负一切有情重任的殊胜本体,能不能够真正地去度化众生,就看你有没有超胜的悲心。如果一个菩萨有超胜的悲心,从他发起悲心的刹那开始,他就已经肩负了度化一切有情的重任,一切有情的重担就已经放在他的肩上了。所以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之后就应该想:“我已经发了菩提心,我已经发了悲心,从这个时候,所有一切有情度化的重任我来承担,我来度化一切众生。”所以从这个方面开始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应该想到这个重任,就应该为了真正地度化众生而去发。

这样一种心,就是“梵等世间前皆无”。梵等世间就是梵天帝释这些也没有发过的,“等”是转轮王、父母等等这些世间人都没有发过的。这个“前”字,大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个就是说梵天帝释等他们面前也从来没有过的,父母等他们面前也从来没有过的,这样一种菩提心。或者“前”就是指自己以前,梵等世间是一个意思,他们没有,然后“前”就是从自己发菩提心之前,自己也没有想过有这样一种菩提心。

为己梦中尚未梦”,就是说梵等世间或者父母乃至于自己等等,为了自己获得这样一种佛果,在梦中都没有梦过。“为己梦中尚未梦”的意思就是说

为了自己获得一个殊胜的解脱,为了自己获得一个殊胜的佛果,这样一种作意,在自己做梦的时候从来没梦到过的。何况利他菩提心,何况是说一心一意的抛弃自利,然后利益他众的这个这么殊胜珍贵的菩提心呢,更是不可能产生的。前无心生大欢喜呢,就是在这个之前,在自己生起菩提心之前,没有生起一个叫前无。心生现在已经产生了,现在已经产生之后呢,这个菩提心已经真正从内心当中心生出来了,应该欢喜啊。所以说这样的菩提心是非常珍贵的!非常非常具有大的价值的,这样一种菩提心居然在我这样一种相续当中生起来了。所以说为什么不感到惊奇呢?为什么不感到样种欢喜呢?所以说应该感到欢喜,应该把生起菩提心当成一个最大的事情。

我们如果说是没有生起应该生起,生起了之后如果不管怎么样啊,相似的生起也好,还说是真正的生起也好,反正只要有了这样一种利他的菩提心,就应该生起欢喜心。

【《入中论》中云: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是故先赞大悲心。”】

在这个《入中论》的顶礼句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声闻中佛能王生,就是说声闻和中佛是从什么生的?声闻中佛是从能王而生的。声闻我们知道就是讲真实的小乘的声闻,从这样一种从声闻种姓到声闻罗汉之间的这样一种中佛,就是指缘觉,缘觉就是指中佛。因为他的名词当中也有佛的这样一种词句,也有佛的这样一种字,他观待于声闻来讲,他的证悟要超胜,观待于真正的菩萨和佛来讲他的证悟要低劣,所以他处于声闻和轮王之间的一个觉悟者,所以叫中佛。轮王就是指能轮之王,能轮之王真正来讲就是遍知佛陀。就是声闻和中佛,也就是声闻和缘觉,他们是从佛陀而生的。

佛陀讲法之后呢声闻他证果,缘觉呢他从佛陀那里听法,知道了修行的方便之后,然后逐渐逐渐修持而成就缘觉罗汉等。所以说声闻和中佛是从佛陀而生的,佛陀从哪儿生的呢?诸佛复从菩萨生,佛陀是从菩萨而生的。

这个在《入中论》注释当中讲两种因,一个是近取因,近取因呢佛是从菩萨生。比如说佛陀就说是释迦牟尼佛,他是从十地菩萨的末尾而生的,从这个方面讲他的近取。还有第二个诸佛复从菩萨身,诸佛最先发心全都是菩萨劝化的,所以说我们说一切佛发心都是文殊师利菩萨劝化的,让他们发心的。从这个方面讲最初发心的因缘,一切诸佛是从菩萨而生,从这俩个方面讲佛陀的生因是菩萨。下面再讲菩萨的因是什么?菩萨的因是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这三者,菩萨他具备大悲心无二慧菩提心,或者说这个人如果他的相续当中串习具备了大悲心,具备了无二慧,无二慧就是远离常断的慧,或者说就是远离这样一种无漏的慧,或者远离这样一种我所的慧,远离人无我法无我的慧,这些都是叫无二慧。这些生起了无二空性慧,然后又有菩提心的话,他就能够产生佛子,他就具备佛子。

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呢,声闻缘觉的因是佛,佛的因是菩萨,菩萨的因就是大悲心和无二慧和菩提心。就是说这个菩提心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大悲心了,所以说呢是故先赞大悲心,再这个观察下来的时候,月称菩萨首先就赞叹了这个大悲心。

【悲心之妙树肩负着指引无量众生之鸟群的重担。】

我们这个再通过比喻和一一对照的方式进行观察,所谓的这个悲心它就是一棵妙树,这个妙树它的上面有很多很多的果实,它就肩负这个鸟群生存的重担,很多鸟群依靠这个妙树而生存,在它的树上休息,食用妙树上的果实上等等。这个大悲心也是这样的,大悲心犹如这个妙树一样,它可以肩负着无量众生趋向解脱的这样的一种重担,所以说它是非常殊胜的。

【为了利益自己的父母以及世间尊主梵天等皆不具有,(殊胜的菩提心为自利的父母,)

稍为改一下就是说为了殊胜的菩提心下面就讲了,为了利益自己的父母,为“自利”就改成为了利益自己的父母,以及世间尊主、梵天等皆不具有。这样殊胜的菩提心呢,为了利益自己的父母他也不具有的,世间尊主、梵天也不具有的,这句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为了什么叫做利益自己的父母,任何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儿女都是有一种利益的,所以说都是为了利益他的,所以说主个父母他是为了利益自己,这个自己就是指我自己。父母为了利益我自己他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心血,就是付出很多这样一种心血和这样一种精力,按理来说他是不是应该具有这样的菩提心呢?因为他有利益我的心的缘故,虽然他有利益我的心,但是他也没有菩提心,从这个方面讲的。

然后世间尊主、梵天他有没有菩提心呢?我们也知道,世间尊主、梵天他具备很强的慈悲心,确确实实他对于其他的这些众生,非常的慈爱,经常予以保护,经常予以加持。因为他生梵天,或者梵天的最主因它就是修这个四无量心,所以说他的心是四无量心,他得到梵天果之后呢,他虽然执着说这一切众生都是我生的,但是他对于其他的一切众生呢,非常非常的慈爱。他应该有菩提心吧,但是呢这个世间尊主、梵天极度慈爱众生的梵天呢,极度慈爱众生的梵天呢,他也不具有这个菩提心,他只是具备一般的慈悲心,只是具备一般的好心而已。

【自己以前除了仅仅追求今生利益之外并没有生起菩提心,(自己以前除了仅仅追求今生的利益之外,而未生起菩提心,)

我自己呢?我自己以前呢是想到最多的就是追求今生的利益,除了追求今生的利益之外呢,从来没有想过要度化众生。所以说父母他也没有想过要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开始精进,而梵天呢虽然有这么强烈的慈悲心,但是也没有想过要去让一切众生成佛,这种心都没有的。自己以前也是单单追求今生的利益,从来没有过生起菩提心。

【今日生起了前所未有的菩提心, 理应感到万分喜悦。】

今日生起理应感到万分稀有,今日生起了以前没有的这样的菩提心,为什么不感到万分的喜悦,应该感到万分的喜悦。

【《入行论》中云:“ 是父抑或母,谁具此心耶?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耶 ?】

这个讲父亲或者母亲有没有菩提心呢?实际上这个没有的,这个主要是从一般的情况下讲的,也不是从所有的父母绝对来讲每一个父母都没有菩提心,不能这样讲。就是按照一般世间的平凡的父母,而不是说已经入了大乘,已经发起了菩提心的这类的父母,这个并不是在此处所观察的。在《入行论》当中讲,是父抑或母是一般的世间的父母,他们对子女有的疼爱心,但是没有菩提心。是仙或欲天,梵天有此因,这个仙呢是讲五通仙人,五通仙人就是在这些林间山中修持苦行的这样的一般的仙人。欲天呢就是讲欲界天,六欲天的这些天人,梵天呢就是讲这些大梵天等等,有没有这些菩提心呢?也没有这些菩提心。这个也是指一般平凡的仙人而不是指这些具有菩提心的仙人呢,欲天呢梵天啊。比如佛陀以前在因地的时候呢,也显现转为五通仙啊欲天啊等等,但是具有菩提心的,此处也不是讲这一类的。

【彼等为自利 ,尚且未梦及,况为他有情 ,生此饶益心?】

彼等就是父母啊五通仙啊,欲天还有这些梵天等等,为了自利,这个地方自利就是为了自己获得佛果,这个方面自利都没有做梦,都没有梦到过,所以这个方面的自利应该按照广义的自利,而不是按照狭义的自利。如果是狭义的自利都有的,父母他也是想自己想怎么过好啊,或者说乃至于梵天都有真正狭义的自利。但是广义的自利为了自己成佛这种心愿没有生起来过,没有梦到过。况为他有情,生起饶益心,就连自己成佛都没有梦到过,何况说为了其他的众生能够成佛,生起这样的饶益心不可能的事情。

【他人为自利,尚且未能发,珍贵此愿心,能生诚稀有!”】

其他人为了自己的这样成佛的尚且没有发起过成佛的心,珍贵的这样一种愿菩提心,现在在我的相续当中能够生起来真是很稀有的。

【如是稀有之心能成办自他二利,也是对如来最殊胜的供养。(如是稀有之心能够成办之他二利,也是对如来的殊胜供养。)

这个心生起来之后呢,能够成办自利和他利,而且这个心本身来说就是对佛陀最为殊胜的一个法供养。下面用教证证成,

【《入行论》中云:“悦众令佛喜,能成自利益,能除世间苦,故应常安忍。”(《入行论》云:“此能令佛喜,真实成自利,以遣世间苦,故我恒行此。”)

在这个《入行论》的第六品当中,讲安忍品就讲了这个含义了。此能令佛喜,这个“此”是怎么讲的,这个原文当中就是讲悦众啊。就是令众生喜悦,如果我现在令众生喜悦的话,就能够令佛生欢喜,能够令佛生欢喜,实际上就是一种殊胜的供养。就说是我们令佛或者令上师生欢喜的方式,以前学过有三种:财物、承伺、然后身语承伺,然后通过修法供养,这三种都能够令佛善知识生欢喜。

现在呢我去让众生欢喜,也发菩提心让众生欢喜,这个就能够令佛欢喜,这个方面当然就是对佛的一种殊胜供养的,否则的话佛陀不会欢喜的。而且这样一种菩提心呢,真实能够成就自利,而且能够遣除世间苦。这个就证成前面的如是稀有之心能成办之他二利,能成办自他二利主要是从第二句第三句来进行安立的。故而恒行此,故而我应该恒行此,这个此字呢,这个在《入行论》当中他就讲安忍,所以说我们就应该经常的行持安忍来令佛欢喜,来令自他都能够获得利益,安忍就是菩提心的一分,所以说此处安忍可以安立成菩提心的本体。

【如果没有发心,就不能获得佛果,为此也应当发菩提心。(若未发心,则不能获得佛果,为此也应当发菩提心。)

如果没有发菩提心的话就没有办法获得佛果了,所以说从这个侧面来讲绝对是应该发起菩提心的。《菩提心释》云,龙树菩萨所造的。

【《菩提心释》中云: “未发菩提心,永不得成佛,成办自他利,无有余方便。”】

一个人如果没有发起菩提心,那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佛的,就是说我们要成佛,要获得最为殊胜的佛果,必需要发菩提心,没有发菩提心没有成佛的方便。成办自他利,无有余方便。要成办自利和他利,没有余方便,除了发菩提心之外更殊胜的方便了。虽然世间上人自认为自己有承办自利和他利的方便,但是如果抛开了菩提心,这个殊胜的方便呢,真正究竟的成就自他二利是绝对没有的,所以我们要成办自他二利呢,必须要发菩提心这个就是最殊胜的方便。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1(81-82)

因为现在网站内容越来越多,但原来购买的服务器空间已经使用殆尽,

现准备给网站空间扩容,所以需要大家随缘捐助,感恩您!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