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6(91-92)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4/21 0:2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在讲第八品的内容,第八品当中前面已经通过殊胜的仪轨受了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之后要守持殊胜的学处等等,现在在修持自他相换的修法宣讲完之后,今天讲第三个科判:

丙三、具足正知正念之理:

具足正知正念,作为一个菩萨,要护持菩萨戒,必须要护心,护心的方便就是依靠正念,所以在《入行论》第四品、第五品这两品当中也是广说了正知正念、不放逸的内容,在此处无垢光尊者也是描绘正知正念的修法对我们来讲是极其必要的,极其殊胜的。

恒以知念不放逸,断恶行持如海善。

恒以:就是讲时间,不单单说我们在听法的时候或者是在作意的时候必须要安住正知正念不放逸,实际上应该将正知正念不放逸贯彻或落实到一切的时分当中,在白天的时候尽量安住正知正念不放逸,如果白天能够安住,夜晚在睡觉的时候也能够提醒自己也能够在梦中守持正知正念不放逸,如果能够这样行持的话,自己白天晚上都是不离开佛法的境界当中,一天如此、一个月如此、一年如此、一生当中如此的话,解脱就大有希望了,所以应该恒时以知念(就是正知正念)和不放逸来摄受断恶行持如海善,断除一切恶业行持如海一样的广大善法,这个就是菩萨行的总纲,菩萨行的主要的修法。

【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可防护戒律根本之自心,使其不被烦恼所染污。】

这一句主要是讲到正知正念不放逸它的作用的本体,它的作用是什

么样的呢?如果我们能够依靠正知正念不放逸,可以防护自心,自心防护好之后,戒律就能够守持。如果能够守持清净的戒律守护自心的缘故,自己的相续就不会被烦恼染污,就能够恒时地行持殊胜的善法,正知正念不放逸我们在学《入行论》的时候也提到过,所谓的正知就是恒时观察自己的三门,恒时观察自己的身语意在做什么?这个方面就是恒时具备这种正知。正念就是不忘失善的所缘。当自己观察自己的三门,观察完之后就应该安住于正法的状态,安住于善的所缘当中,这就是正念的定义。不放逸下面无垢光尊者还要定义知惭有愧的这样一种自性。

如果能够恒时观察三门,如果能够恒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善法的状态,又能够知惭有愧的话,自己必定能够顺利地修行。

【即应当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护持自心。】

这句主要补述,应该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护持自己的心。

【忆念(受持菩提心之)功德与(失毁菩提心之)过患而不失正念,忆念菩提心之本体而不失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谨慎至关重要。】

现在我们应该恒时地忆念所谓菩提心的种种的功德,如果失坏了菩提心的这些无量的过患,都应该忆念而不忘失殊胜的菩提心的本体的正念,忆念菩提心的本体,菩提心它自己的本体如何的?如是的话就是不离开正知,如箭弦般小心谨慎至关重要,箭弦般不是特别好理解的,我们可以理解成射箭的时候,射箭的时候他将弓弦拉开,然后瞄准靶子要准备射的时候,他就处于一种比较小心谨慎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样非常小心谨慎的状态的话,没办法真正地将箭射出去射中这样种目的,这个方面可以在拉弓的时候这样一种状态,从这个方面讲小心谨慎。

【为什么呢?如果失去正知正念,则失毁善法,罪业刹那间无勤而产生。】

从反方面讲,如果没有保持正知正念和不放逸,失去的正知和正念处于一种烦恼状态,就会失毁善法,因为有没有观察自己菩提心的本体,没观察自己的三门,也没有忆念这样种功德和过患的缘故,相续当中就会极度地放逸,放逸之后就会失毁必要的善法,罪业在没有正知正念的情况下就会无勤而生起来。

【《入行论》中云:“惑贼不正知,尾随念失后,盗昔所聚福,令堕诸恶趣。】

惑贼不正知,将不正知比喻成一种烦恼,不正知就是一种随烦恼,此处将随烦恼的不正知比喻成一个盗贼,盗贼他会尾随在失念的背后,就是我们平时如果说忘失了正知正念,忘失了正知正念之后,不正知就生起来了,不正知生起来之后,就会盗昔所聚福,就会偷盗我们以前通过精进通过身语意积累的一切福德,自己的福德盗光之后,在这样一种同时的过程当中他不正知的惑贼也会造下很多罪业,所以一方面相续当中没有福报一方面也造下了很多恶业的缘故,所以在死亡的时候必定恶趣无疑,必定会堕入恶趣,所以这方面讲令堕诸恶趣。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

此群烦恼贼,讲无有正知正念这些烦恼贼循序打劫,他们犹如一些强盗一样,他们在寻找这样种空隙,寻找这样种下手的机会,就想打劫我们的圣财,得便夺善财,如果得到这样种方便,如果说找到一个下手机会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毫不留情地夺走我们相续当中的一切善财,然后毁坏我们的命根,就像强盗,这个强盗一旦得到了下手机会他一方面要抢财一方面要杀人,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杀人越货这个就是强盗他自己的本体他的本性。

这样种这群烦恼贼不正知和无正念,这个方面也是一样,一方面要抢夺我们的福德等等的善财,一方面要毁坏我们的善趣的命根,让我们没办法获得善趣的本体。

【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

下面就是教导我们应该好好的观察自己的三门,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所以我们应该恒时的谨慎,乃至于稍微的放松也不行的,不能够稍微的纵容正念离开我们心意的大门,正念就像一个哨兵一样,它守护我们的意门,如果这样正念的哨兵离开了意门的话,就会产生很多过患,所以离则思诸患,一旦我们发觉到通过正知发觉到正念离开了我们意门的时候,马上应该思维失毁正知正念的过患,付诸于正念,马上要安住于正念当中。

这个方面讲到了修行的道理,能不能够做到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这样种状态,要看我自己串习的熟练程度,如果串习的深或者我们的印象非常深,对这个问题极其重视的话,就会去反复地训练,如果我们在学的时候或者思考的时候没有把这个当一回事情,认为这个可有可无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个上面下功夫,如果不下功夫的话就不会去串习,所以他力量绝对会薄弱,一薄弱之后就很容易离开正知正念,失毁戒体或者生起很多的烦恼。

【必须以了知菩提心之利益与失菩提心之过患、轮回过患与涅槃功德等清净正知而护心。】

这个方面无垢光尊者教导我们应该恒时的了知,如果生起安住菩提心他的种种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如果失坏了菩提心的无量无边的过患,这个方面都要详尽的了知,他进一步地思维处于轮回当中的种种过患(恶趣也好善趣也好),种种的痛苦,种种的烦恼,种种的无明我执,不自在的漂流等等,一切轮回的过患,这方面要详尽地思考。

还有思考获得涅槃的功德,思考轮回的过患和涅槃的功德,菩提心的利益和失菩提心的过患,一方面可以通过殊胜的教理来做思维,一方面可以运用以前的这些大德的示现,正面的例子还有反面的例子,这方面都要思考,比如说在这个很多佛经论里,在这个很多世间的因果的故事当中,讲了很多就说这些这个类似的,类似的内容。一方面就说讲到这些比如轮回当中的无量无边的这些痛苦过患,还有介绍了一些圣者获得这个小乘涅槃,大乘的菩萨谛,佛陀的功德之后殊胜的功德。还有就说通过修持菩提心他获得的殊胜的利益,失去菩提心的过患一个一个要思考,思考之后就生起新的正知,通过这个方面来保护自己的心。

【例如,世间的老人历尽沧桑,知晓善恶,从而弃恶从善。】

这个就是一个例子,做为世间的老人来讲的话,尤其此处无垢光尊者以藏地为例,以藏地为例。藏地的这些这个世间的老人,他在整个世间当中历经了很多的沧桑,人情世故经过了很多了,所以他也深晓内心当中他就是已经知晓了这个善和恶的取舍,知道之后就开始做这个弃恶从善的这个事业,就是这样的。做弃恶从善的事业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对于善恶的知晓,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要做这个弃恶从善的事业,来自于什么,来自于了知菩提心的利益,失去菩提心的过患,轮回的过患和涅槃的功德,通过思维通达之后就对于这些整个善恶,应该取应该舍就是善巧了知,善巧了知之后就必须要去弃恶从善,也就是说世界上的老人为什么他能够真正从心底当中去弃恶从善,就是因为他真正通晓善恶的道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要从心底里去修持这个弃恶从善的善业,那就必须要从心底里知晓这个一切这个取舍之处,一切善恶分歧,只有这样自己的修法才能够说是比较稳固的。

【因此,日日夜夜应当具足正知而修持一切善法,并且观察自己之三门善与不善业出现的情况如何,以石子等方式计善恶之数而断恶行善,这是护持正知。】

所以说我们应该日日夜夜的可以说具足正知,在具足正知的基础上修持一切善法,而且在一天当中尽量要观察自己的三门出现的这个善的情况和出现的不善的情况。为了就说是比较可以说客观的,或者说比较清楚的计算自己相续当中生起善和不善,从而加以鼓励,或者加以对治的这样一种这个实际操作的可以说是可能性,这个时候无垢光尊者教导我们以石子等方式计算。石子的方式我们就是在学过《前行》,大概也知道这样一种这个方式。??(12分47)婆罗门他就是通过石子的方式来计算自己相续当中生起的善心和不善心的这个数字的。而且通过白石头代表这个善心,黑石头代表这个恶心。所以说当他自己在每天在观察自己的心的时候,生起一念善心,就是放一块白石头,生起一块恶心,放一个黑石头。刚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黑石头,然后他一方面这样计算的,一方面这样计算。当然就说这个计算是一种方便而已。否则的话,如果单单以这个为目的,那就不行的。就计算完又怎么样,最后就说我的就说是我的这个恶心多怎么怎么样,但这个方面并不是这样,这个是一种方便。计算之后就能够从比较深层次的方式来发现自己内心当中这个烦恼深重的程度了。所以发现之后他就会去改正,一一的改正。所以说一方面在计数,一方面在历历的调整自己的心。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中间的时候黑和白的石头就是平齐,就是这个相等的,最后的时候就是白多黑少,最后的时候纯粹是白石头。所以从这个方面也有这样一种这个可以说是这个了知自己相续当中善恶出现的情况的这个方式。

汉地也有这样一种功过格,就说是功过格,这个方面也是相同的。就说是有这样一种善业的时候,就在这个就说是这个善功这边,就说是功德这边打个勾勾,然后如果是一个过失,就在过失这一栏当中就说打个勾勾等等,从这个方面方式是几乎是相同的。反正只要自己有心去做,肯定无垢光尊者教给我们的这样一种方式肯定是切实可行的。通过这个方面了知自己的善恶之数,从而可以下定决心去对治。否则的话现在我们认为自己还可以,好像认为我们每天生起的善心很多,恶心很少,这个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就是没有仔细去分析观察。如果真正通过这个以石头计数的方式来观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这个相续当中的可以说恶心也许是远远超过自己的善心的,也说不清楚。所以说我们要从这个方面来了知自己的状态,如果连自己相续当中的状态都不了知,如何能谈到对治,所以说更谈不到彻底清静了。只有在切实了知之后,才可以一一去对治。所以说此处所讲的通过这个方式来就说是护持这些生门。

【《入行论》中云:“再三宜深观,身心诸情状,仅此简言之,即护正知义。”】

《入行论》中也是讲再三的应该深深的观察自己一切身和心的一切的这个情形,一切的这个状况,仅此简言之就是保护正知的意义,护正知第五品结束的时候就是这样摄意而归摄了,反正什么是正知,简而言之,再三的观察自己身心的状况,这个就是保护正知的意义。

【如是主要护持正念正知。彼论云:“合掌诚劝请,欲护自心者,致力恒守护,正念与正知。”】

所以说此处主要是讲到了要护持正念和正知的内容,《入行论》当中也是这样讲,寂天菩萨为了突出正知和正念,正知就是保护正知正念的重要性,和他的就说紧迫性,所以说他就世间上面对于这个后代的学者通过合掌的方式来劝请,就说只要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心不被烦恼染污的人,应该致力恒时守护正念和正知的这样的殊胜方便,如果放弃了守护正知正念,是绝对没办法保护自己的心的。自己的心一旦失坏,戒律绝对是跟随失坏的。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正知正念是一个可以说是护戒护心的这个根本。

【此外还要以不放逸来守护自心,】

前面讲到了正知正念,下面就是重点讲这个不放逸的这个问题,不放逸还要以不放逸来护持自心,

【依靠自己对治烦恼为知惭,担心被他人耻笑而防护不善业为有愧,知惭有愧才是不放逸之本体,故当依此而防护烦恼。】

这个方面讲到了这个知惭有愧。知惭有愧是怎么样理解的,首先解释知惭,再解释有愧。所谓的知惭,就是依靠自己对治烦恼为知惭,观待自己来讲,观待自己来讲比如说自己生起一个烦恼,或者造一个罪业的时候认为非常不应理,观待以自己来讲,我生起我做为一个菩萨,做为一个修行人,或者做一个比丘,做一个居士,像这样的话如果生起这样一个烦恼,确确实实是非常不应理的,非常不应理,生起这样一种这个状态的时候就叫知惭。有愧,自己相续当中生起的这个烦恼,担心别人发现之后被别人耻笑,像这样的话就说观待于对境,观待于他人。观待于他人来讲,自己就说防护不善业这个叫有愧,这个就是知惭有愧的这样一种这个含义。反正知惭有愧观待于自己也好,观待于他人也好,都是一种对治烦恼,都是一种让烦恼不现形的一种殊胜的方便,这个叫做知惭有愧的本体,知惭有愧才是不放逸的这个本体,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什么是不放逸的本体就是知惭有愧,如果能够恒进的保持安住于知惭有愧的状态,就是不放逸了,这个就是不放逸它自己的本体。所以说应该依靠这样一种不放逸,应该依靠这样一种知惭有愧来防护相续当中的烦恼。

【此外,也要具足断除烦恼修持解脱善法之不放逸。】

除了知惭有愧之外,无垢光尊者下面引用《杂聚论》的观点,说也要具足断除烦恼,修持解脱善法这个从这个方面安列的不放逸这个修法。此处的不放逸什么意思,然后断除烦恼,然后修持善法,这个就是不放逸。《大乘阿毗达摩杂聚论》这个聚字改为集字,集聚的集,《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杂集论》就说是这个我们知道这个大乘阿毗达摩这个集论哪,这个集论就是无着菩萨所造的大乘俱舍,大乘俱舍也称之为上俱舍,因为在佛法当中有上下俱舍的说法,下俱舍就是小乘的俱舍,是??(19分06)菩萨所造的。上俱舍就是这个集论,集论就是无着菩萨所造的这样一种这个就说大乘的俱舍。就说《杂集论》实际上就是安慧论师造的,《集论》它是这个无着菩萨造的,《杂集论》它是安慧论师造的一个注释,对于这个集论的一个注释,后面将这个注释和这个原文汇在一起,这个方面叫《杂集论》。在这个里面讲:

【《大乘阿毗达摩集聚论》中云:“何为不放逸?无贪、无嗔、无痴,具足精进而修习诸善法,守护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善妙,乃为不放逸也。”】

在这个《杂集论》当中什么是不放逸,首先是这个无贪、无嗔、无痴,这个无贪、无嗔、无痴这个并不是说一种只是说不现形贪嗔痴的一种无记的状态,无贪、无嗔、无痴就是讲贪嗔痴的这个违品,就是贪嗔痴的违品,贪嗔痴的违品此处主要是讲一种善心,这个无贪也是一种善,无嗔是一种善,无痴也是一种善。

《大乘阿毗达摩杂聚论》中云:“何为不放逸?无贪、无嗔、无痴,具足精进而修习诸善法,守护自心防止一切有漏法,可成办世间、出世间一切善妙,乃为不放逸也。”

就是讲贪嗔痴的违品,贪嗔痴的违品此处主要是讲一种善心。无贪是一种善,无嗔也是一种善,无痴也是一种善。在这样一种无烦恼的情况下,具足精进而修习一切善法,守护自己的心,房子,一切有漏法的因这个产生,如果这样可以成办世间的事业,出世间的一切善妙,这个方面称之为不放逸,所以说前面无垢光尊者说具足断除烦恼修持一切解脱善法称之为不放逸,所以说断除烦恼就体会在无贪无嗔无痴这几个方面,就是说修持解脱善法,下面所讲具足精进,修习善法乃至出世间一切善妙,这个都叫做修持解脱善法,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就是《……聚论》当中所讲的不放逸。

【也就是说,若具足不放逸则可实现一切善法、善妙,若不具足,则无法实现。】

如果具备了不放逸或者说前面所讲的知惭有愧也好还是说后面所讲的断除烦恼修持解脱法也好。如果能够具备这样的不放逸的本体,他的一切的相续当中,愿意成就的一切的善法还有一切善妙的功德,这方面都可以具备的,都可以成就的。如果失坏了这样一种知惭有愧的本体,失坏了通过对治烦恼精进修持善法的本体,就是不具足,不具足的话,一切的善法善妙无法实现的。

【佛经中也说不放逸为一切善法之根本。】

下面引用佛经论典的观点来宣讲不放逸是一切善法的根本。首先是龙树菩萨《亲友书》,

【《亲友书》云:“佛说不放逸甘露,放逸乃为死亡处,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恒敬具不放逸。”】

在《亲友书》当中龙树菩萨说佛说不放一甘露,这个引用佛经的观点进行宣讲的。佛说不放逸,这个就是甘露,这个甘露就是指涅槃地,就是说佛经当中将这个涅槃地就称之为甘露,因为到达了涅槃地绝对是无生无死的缘故就好像是服甘露之后可以灭除死亡的恐怖,所以说这方面讲不放逸就是涅槃地的甘露。

放逸乃为死亡处,这个死亡处就是轮回,此处以死亡处代称轮回,轮回就是死亡处,所以说如果放逸的话,这个就是必定入于死亡轮回或者轮回死亡之处的。这方面就讲到了正面和反面的两个问题。

是故汝为增善法,当恒敬具不放逸。直接当机者这个汝就是指乐行贤王,然后间接的人就是后代的,或者比我们还有后代更后代的这些人,这方面就是给我们做了教诫,所以说后学的弟子你们为了增长善法的缘故,当恒敬具不放逸。当恒敬就是讲应该恒时恭敬善业,敬的意思就是恭敬善业。应该恒时恭敬善业,恒时具备不放逸的自性本体,这个就是对后代的人做了教诫。下面是用佛经的观点进行阐述。

【《三摩地王经》中云:“布施持戒安忍等,所说一切诸善法,根本即此不放逸。”】

佛陀讲一切布施的善法持戒安忍,一切的善法他的根本就是不放逸。如果是失坏了不放逸,布施持戒安忍一切的善法无法成就,善法无法成就,他的善果无法成就,所以说具备不放逸是非常关键的,不放逸的本体前面讲过两种,一个是知惭有愧,一个是对治烦恼而精进修持解脱善法就这两种。

【《顶宝龙王请问经》中云:“何为不放逸?凡行持诸善法者皆为不放逸。菩萨不放逸能庄严菩提果;不放逸是菩提分诸法之根本;成就智慧诸法之来源;积累受持一切善法;不毁昔所闻之法;摄受一切应摄之法;远离一切障碍之法。】

此处讲什么是不放逸,反正就是行持一切善法就叫不放逸,行持一切善法,间接也说明了断除一切恶业,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了断除一切恶业或者断除烦恼行持善法这个就是不放逸的自性,菩萨不放逸可获得菩提果,下面就是讲不放逸的功德。通过不放逸可成办殊胜的业等等,在这个地方进行观察的。菩萨不放逸可获得菩提果;如果一个菩萨具备不放逸,通过不放逸可以获得菩提果,佛果的自性通过不放逸而获得的。不放逸是菩提分诸法之根本;菩提分就是讲37道品,37道品从小资粮道到佛地之间都是要修持都是要具备的。所以说整个37道品的菩提分法根本是什么?就是不放逸,具备不放逸才可以真实圆满的修持菩提分法。

智慧诸法之来源;

如果我们相续当中要生起了知或者辨别一切世俗胜义谛的智慧或辨别空性无我等等的智慧,这方面的就来自于不放逸,如果有不放逸的话,一切智慧就可以生起,不具备无法生起这些殊胜的智慧。

积累受持一切善法;

我们要积累一切的善法要摄持一切的善法,必须要来自于知惭有愧等等。如果失坏的话,就没办法摄持和积累一切的善的功德。

不毁昔所闻之法;如果具备了不放逸,自己以前听受的善法不会失毁,以前我们曾经听过的这些教法因为不放逸的缘故,它会坚住,它不会失毁的。如果具备了放逸的话,以前所听闻的这些功德全部都要失毁。

摄受一切应摄之法;

什么是一切应摄之法,六度四摄菩萨的一切的善根全部都是应摄之法。如果具备了不放逸可以摄受一切应当应当摄受的法。

远离一切障碍之法,如果我们要远离一切障碍的话,具备不放逸就是非常殊胜的。一方面,如今的障碍我们要远离的话,就安住于不放逸当中,精进的行持。通过善法的对治障碍,如今显前了障碍远离的方式,如果要远离以后的障碍如今行持善法,不造恶业。就以后的障碍就自然远离了,这方面就是讲了从佛经当中讲到了这些不放逸的殊胜功德。下面继续讲它的过患。

【若未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摄持,则以前所具有的闻法等功德也会失毁,仅有的信心、闻慧、精进也被堕罪之垢所染而变得不清净,以致于不能从轮回恶趣中解脱。】

如果说没有前面三类功德所摄受,也就是说,如果具备了无正知失正念放逸的,这些恶业这些恶心烦恼,我们以前所具有的闻法功德就会失毁一切。以前虽然自己是个很好的修行人,但是如果具备了这些前面的过失的话,以前闻受的这些功德也会失毁的,以前生起的信心闻慧精进,这些也会被堕罪之垢染污而变得不清净。失毁之后,没办法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的。这就是如果不具备它的祸患。

【《入行论》云:“心无正知者,闻思修所得,如漏瓶中水,不复住正念。】

如果一个菩萨相续当中没有正知的话,以前通过听闻思考修行他所得到的一切功德犹如一个漏瓶一样,漏瓶当中的水不管你再多但是因为它的瓶底已经漏了的缘故,所以说最终是会漏尽的。这个无正知的菩萨相续当中去即便以前曾经积累过很多功德,但是因为失坏了正知的缘故,不护住正念,所以说以前的功德全部逐渐逐渐会漏失。

【纵信复多闻,数数勤精进,然因无正知,终染犯堕垢。”】

这个方面讲了以前纵然有俱生的信心或者说比较相似或者坚固的信心,还有,还有数数的多闻大乘小承这些经纶,还有数数的勤精进,守护戒律或者做这些世俗胜义的善法也是非常的精进。

这方面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修行人的他的一种表现。但是寂天菩萨说如果他相续当中没有正知的话纵然表面上他以前积累了很多功德,但是相续当中缺乏这个最重要的守护者最重要的鞭策者,正知,最终他绝对会是染上犯堕的垢染犯戒的垢染肯定会染上的,所以说在佛教修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说在佛教史当中,或者在目前修行人当中有很多这样一种类别。有些类别,有些人初入道的时候也是懈怠,中间懈怠最后也是懈怠的,这样一种差别。有些人就是说初入道的时候精进,后面就开始懈怠放逸也是有的。还有一些人,刚刚进来的时候也是精进,后面也是精进的这些人这个状态,所以不管怎么样最终应该保持一种善终,对于可以说修行人来讲的话,最后来讲保持一种善终是最妙的。如果说以前我们放逸了,或者说我们以前曾经造过很多这样一种罪业,如果从现在开始改变的话,后半生尽量地安住于正知正念,这个就是从暗入明的一种状态。如果说我们以前刚开始的时候很好很好,后面慢慢慢慢失坏的话,这个就不行的,虽然说这些功德这些习气不会是毁,他绝对会成为以后解脱的因,但是从一个侧面来讲的话,如果自己在临死的时候没保持一种善法的状态。在这个状况中死亡的话有可能暂时堕落恶趣当中所以说不管怎么样的,以前我们如果是很好,尽量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后半生的修行也应该保持良好的状态。如果以前懈怠懒惰,这个不要紧,这个不要紧,反正只要自己能够好好地精进的话,争取后半生能够做一个好的修行人,这样也是可以的。在很多以前的修行人也是,前面我们讲过这些指幔或者说这些未生怨他们也是前半生造罪业,后半生精进修持而获得解脱的,米拉日巴尊者前半生造罪业,后半生精进修持获得解脱的,这方面都有很多,还有前半生成比丘法师律师的,不管生成为这些家长,成为猎人,成为造罪业者也是有的,反正这些就是无常的缘故,在前行当中讲,这些都是无常的。都是无常的话,作为现在的状态来讲就应该努力的精进祈祷上师或者坚持不放逸,这方面是这样一种无常的本体,尽量从恶到善或者从善到善保持这个是非常好的。

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应当观察自心,

在这个状态中死亡的话, 有可能暂时堕入恶趣当中。所以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以前是很好,也尽量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在后半生的修行也应该是保持一种好的状态。如果说以前懈怠懒惰这个不要紧,反正只要自己能够好好的精进的话,争取后半生能够做一个好的修行人,这个也是可以的。在很多这个以前的修行人,也是前面我们讲过指蔓,或者这些未生怨等等,他们也是前半生造罪业,后半生精进修持获得解脱的。米拉日巴尊者前半生造罪业,后半生精进修持获得解脱的,这方面都有很多。还有前半生成比丘、法师而律师(30:36)的,而后半生成为这些家长,成为猎人,成为造罪业者也是有的。反正这些都是无常的缘故,在前行当中讲,这些都是无常的。都是无常的话做为现在的状态来讲,就应该努力的精进的祈祷上师,或者说坚持不放逸,这个方面就是这样一种无常的本体了,尽量从恶到善,或者从善到善来保持这个是非常好的。

【也就是说,时时刻刻应当观察自心,如果实在无法避免散乱,则应当行持顶礼,转绕等散乱性的善法,万万不能造不善业。】

无垢光尊者这个方面对于修行人来讲,慈悲的赐予这个教授。也就是讲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的观察自心,就是时时刻刻观察自心能够避免散乱的,如果说我们的根性实在太劣,或者说我们的心太散,实在无法安住怎么办呢?无垢光尊者说,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避免散乱的时候,也应该行持善法。行持什么善法呢?就应该行持一些散乱性的善法,这个方面讲散乱性的善法就是顶礼,转绕这一方面称之为散乱性的善法。就是我们在顶礼的时候他的心外散了,我们在转绕的时候他的心外散了,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在散乱性当中它也有一种善行,善法去造或者去积累。我们如果说一方面有散乱,一方面也不积累散乱性的善法,而积累散乱性的恶业的话,这个就是不行。所以无垢光尊者就教诫我们万万不能够造不善业,在修行当中有很多这个不同的状态。我们说一只手伸出来,他都有一个手指都有参差不齐的一种情况,所以说在一个团体当中,在一个道场或者一个团体当中,每个人都一模一样的,都像大菩萨一样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有些人喜欢内观的,有些人喜欢就是外散的,有些内向有些外向,反正有些根性性格差距很大。差距很大自己要观察自己的这个本体,如果自己堪能经常住于家里面看书打坐,或者观心,这个方面就是按照这个去实行。如果观察自己实在不行,就关在家里非常憋闷,或者像这样根本坐不住,坐不住的话我们就要选择一些散乱性的善法,要不然自己就规定自己顶礼,要不然就转绕坛城、转绕佛塔、转绕经堂,这个方面也有的。这些善法就是反正必须要受持一样,能够受持一样是最好。万万不能够因为自己不能够做一些胜义的善法的缘故, 造一些不善业这个是不行的。所以说在佛经论典当中,对于不同的根性者开示了很多的修法。总之就是应该善巧的使用这个人身来修持一些,或者散乱性,或者非常的相对散乱。

【住于静处时也应当修持禅定等胜义善法,不要浑浑噩噩度日。】

如果我们住于静处的时候,也应该修持禅定等胜义的,如果就是说自心堪能的话,如果自心不堪能前面讲的话,可以行持散乱性的善法,如果自心堪能在寂静处安住的话,可以修持这个禅定等胜义善法。禅定等胜义善法就是内观的法,就称之为胜义善法,或者就是通过禅定他是现前胜观的这个进取因,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叫做胜义善法。总之不要浑浑噩噩度日,这两种修法当中可以任选一种来进行实修。

【所做任何一件事情尚未圆满之前,不能从事许多其它的事。因为如此会成为所做之事的违缘。】

无垢光尊者这个方面也是教导我们,做一些善业的方法,我们就是在世间当中听了很多法,听说很多法我们的心会跟随这样一种法义而转。所以说有的时候就是这个也要修,那个也要修,但是无垢光尊者说,现在你主要修的一个法如果没有圆满之前的话,不要同时做很多很多的其它的善法。如果说一个事情没有圆满,又做其它很多的善法的话,做很多事情的话,有可能你这个一件事情都成为违缘的,没有办法彻底圆满的。所以这个方面就针对一般的初学者来讲,确确实实是这样的。而比如说我们现在主要闻思,又开始主要闻思,主要修行的时候就主要修行。这个方面就是一个事情,反正应该有一个次第,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以前也是这个益西堪布也是经常给我们讲这个,慈城罗珠堪布他老人家的一些安排吗,年轻的时候他自己给自己安排的,慈城罗珠堪布年轻的时候主要是闻思,反正主要是闻思。我们也知道确确实实他是属于给自己定的这个闻思的计划当中的时候,几乎很多旁边的这些圣者,这些喇嘛都看得到,就是半夜的时候十二点,一点钟的时候灯还没有熄还在看书,然后四点钟别人起来的时候,他的灯早就亮了,这个方面就是非常精进的在闻思。然后中间的一段时间就是闻思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是主要传法,主要开始传法。然后主要传法过了之后,就主要应该进入实修的状态。从这个方面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在安排,在安排完之后按照这样在做。确确实实我们就知道了,这些一些智者在示现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安排的非常好。现在我们也应该对自己的修行前途有一个安排,现在绝大多数的道友都是处于闻思的阶段,如果是属于闻思阶段的时候,就好好的尽量把这些应该通达的通达。我们不是说是要和其它的智者比必须要通达什么,其它的一切出世间世间的法,但是不管怎么样,自己要修持的这一类法,我们必须要通达的。反正自己很重要的,必须要通达的,必须要以后要用的上的,必须要去精进的去通达。然后如果通达完之后,应该实修就实修。如果有弘法利生的因缘就进入弘法利生的状态,这个过程。有些智者就不是这样,他同时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仁波切一样的智者,就是说同时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会不会成为障碍?会不会成为违缘?上师他也是说,实际上在无垢光尊者这个地方教导了,就是一种总的教授,对于个别特殊的人来讲的话不一定的。所以说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同时有的时候手上很多稿件,有的时候同时做很多的事情,就是说是汉僧的事情,或者说其它佛学院的事情,很多方面的这些事情,同时做很多但是也不会成为违缘。这些都是一些福报极其深厚,或者就是说智慧非常善巧的,就是相续当中有些修证的,这些方面可以同时做。如果我们没有这些能力的话,还是首先做一个事情,承办完之后再做第二个事情。这个方面是比较有次第的进行的,也容易成功否则的话同时抓很多的事情,最后一个都成功不了。

【诸如布施之时,持戒虽然也很殊胜,但应当在不破戒的基础上,暂且放下持戒,精进布施。】

在做布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在做这个大的布施,或者有必要或者必要很大利益众生的布施的时候,这个持戒虽然很殊胜,而且按照六度的持戒来讲,持戒的功德是远远大于布施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应该在不破戒的基础上,放下持戒精进的布施,放下持戒并不是让你彻底的把这个根本戒都破掉了,或者说把这个戒根本都舍掉不是这个意思。而有的时候这个大布施,或者对很多的众生,直接间接有利益,或者说能够让很多的众生入佛门,或者这个布施也可以安立成这个,我们在讲《入行论》的时候,布施比如法布施,有很多人从老远跑来向你求这个法,这个时候你恰好在持戒,你在闭关、你在守持不语戒、你在持这个禁语。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把这个戒律放下,然后就一心一意的做法布施,满足别人的心愿,你自己圆满功德和资粮,从这个方面讲的。

【因此观察此等之时间,开遮、胜劣之差别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说我们观察这些行持善法的时间,应该行持哪一类善法这个必须要很善巧的掌握。还有哪些是开的,哪些是遮的,开遮的这个情况,就是佛陀在经典当中开遮的情况,菩萨论典当中开遮的情况必须要通达,还有就是二者之间功德胜劣的差别,这个也是要掌握的。如果把这些都掌握好之后,自己能够非常非常准确的把握该取该舍,或者说该做什么样的功德,这个度这个方面就能够把握。否则的话,没有掌握这些的话,有的时候很大必要的时候,自己为了自己一点点的小利益,然后放弃了大利益,有的时候就是说没有必要的时候,自己拼命去做,这个方面就是没有掌握到这些这个时间开遮胜劣的差别,如果真正能够掌握到的话,自己可以善巧的安排自己一切的修行的事宜。这些本来应该很重要的问题,应该多讲,但是因为这些问题是我们前一段时间在学习《入行论》第五品的时候,很多的颂词讲义直接间接都已经讲过了,所以这个方面没有非常着重,没有非常广讲这些内容,原因就是这样的。

【《入行论》中云:“经说行施时,可舍微细戒。 思已欲为时,莫更思他事,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如是事皆成,否则俱不成。”】

在《入行论》当中讲,经说在行一些大布施的进时候,可以舍弃一些微细的戒律,就是说我们自己在修习善法的时候,思已欲为时我们把决定要做一事情,我们决定主要做一个事情的时候,莫更思他事,就是自己的心事应该专一,就不应该就说想很多很多,心志应专一,且先成办彼。将所有的心力,精力,时间,这些所有的才力等等投入到这个善法当中,首先把这个成办。如是事皆成,如是这样次第下去的话,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做成的,每一个事情,他每一个计划,都可以做成,否则俱不成。否则的话就说你没有这样同时做很多很多这个事情的话,最后你一个事情都做不成。

【《匝那嘎论》中云:“前事未完办他事,二者不成徒劳因,一足尚未落地前,抬另一足跌倒因。”】

像这样讲的时候就讲到这个前事未成办的,如果一个人在手头上正做的前面的这个事情没有做完的时候,又想做其他事情,做其他的事情是二者不成,最后两者,前面的事情后面的事情都办不成,徒劳因,自己只是就说是这个徒劳,就说是这个浪费了自己很多很多精力而已,所以这个只是成了一个徒劳无益的这个因缘。打比喻讲,如果在走路的时候,就说一个脚还没有落地的时候,又把另处一只脚抬起来的话,最后就会这个跌倒在地,就会摔倒的因缘,就是这样。所以说我们应该知道就说对于自己的这个事情好好安排之后一个一个去成办。

【《入行论》中云:“勿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

下面又是另处一层意思,另外一层意思主要是说我们在这个修菩萨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不要通过这样一种小事而失毁了这个大事,应该就大处思利他,主要这个思利他就是安立成大处,反正只要对利益众生有这个必要的,这个方面应该去做。

【《集学论》中云:“如同药树未成熟之前应当予以保护,若已成熟则当利他,此身未得圣者位前不能舍弃,当予以保护。”】

这方面就是讲到这个舍身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个身体的这个态度,首先打比喻,一棵药树,这个药树如果长大之后,它能够对很多众生提供这样一种药品治愈很多众生的疾病,这个药树,这个药树如果是处于刚刚发芽的状态,刚刚在发芽或者说刚刚长起来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去,不能去使用它,应该保护,应该用很多方便来护持这个药树,让它就成长。如果这个棵药树最后成熟的时候,就应该以这个药树来这个利益他人。同样的道理,此身未得圣者位前不能舍弃,当保护也。我们的身体虽然是充满了不净等等的这样的本体,它是无偿的或者说应该是弃舍之罪。但是我们如果在没得圣位之前也是不能够舍弃的,应该保护,因为我们很多的这样一种这个善业,很多的善业都是通过这个人身而成办的,尤其是暇满人身,它就是无垢光尊者前面讲缘起律,在暇满人身的所依上面才能够生得起这些善心,如果没有暇满人身就很难生起这些善心,就这种因缘。所以现在我们要,我们要依靠这个暇满人身要修持这个增上身,比如说我后世要得到人天善趣的果位,这个因缘,这个它的因是哪里,它主要的这个,主要的因就是暇满人身。其他的身体也可以,但是不是最好的,我们通过这个暇满人身稍稍的持戒,稍稍的这个做布施,或者说是这个发愿就可以成就一个暇满人身,下世就可以成就暇满人身的身体。还有就说这个还有人的这个善趣人天就可以得到了。还有就说在这个身体上面如果你要修持出离心,在这个暇满人身的所依上面,出离心也容易生起来。如果要修持菩提心,在这个暇满人身上面也能够生起来。要修持空性正见,在暇满人身的身体上面也能够生起来。然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这些方面这个修法也能够在这个暇满人身上面生起来。所以说我们就知道现在我们还没得圣者果位的时候,应该保护,应该善巧的使用这个身体,尽量在我们现在,现今的这个暇满人身的身体上尽量的来生起应有的这个道体功德,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三主要道。像这样一种功德都可以在这个暇满人身上,我们就说尽量在这个身体当中也能够就一一生起,这个方面也应该保护,应该要好好的使用。

【《入行论》中云:“悲愿未清净,不应施此身。”】

就说我们的悲愿还没清净的时候,前面在学习的时候,就悲愿清净是在初地,所以说我们就大悲的心愿还没有完全清净的时候,不应该就说是布施这个身体,这个方面讲到它施身的界限。

【以此说明做微小善事时若与广大善法相违则放下小事,六度善法也是要逐层向上而学修,如果出现抵触,则应行持上面的学处,搁置下面的学处。】

通过这些教证都可以说明在做微小善法的时候,若与广大善法相违就可以放下小事,这个比如说我们施身的这个问题,施身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的悲愿没有清净,悲愿没清净,如果这个时候施身,这个就是一个微小的善业了,这个就微小的善业,因为这个相续当中的这个殊胜的意乐,增上的意乐这些都没生起来,这个时候你做布施,在行为上你做的很大,行为上你把这些手脚砍断,像这样做布施好像是很大,但是你的心不清净的缘故,这个事成了微小善事。而从广大长远侧面来讲的话,在这个暇满人身上面它可以修持出离心菩提心这些广大的善业,所以从这个方面比较起来的时候,现在施身就成了小事了,那就说是在身体上成办了这些广大的善业就成大事了,从这个方面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还有就从六度的善法也是这样的,六度的善法就说下下和上上的差别布施持戒等等,这些方面就是下下和上上的这个差别。如果说是上面的学处,如果下面的学处上面的学处相违的时候,相抵触的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行持上面的学处,搁置下面的学处。比如说你要布施,但这个时候和根本戒相违背,然后根本戒相违背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搁置这个布施的学处,然后守护这个自己的根本戒。这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这个,这样一种关系,这个是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的。

【《入行论》云:“施等波罗蜜,层层渐升进。”】

在这个《入行论》当中讲,施等波罗蜜,就布施持戒等等六度波罗蜜多,它是层层渐升进的,就说是这个从下下为基础而生起上上这个意思,这个意思是怎么样,这个意思是不是和前面就说是这个上面的学处相违的时候,舍弃下面的学处,是不是这个矛盾,不是这个矛盾的。层层渐升进这个意思主要是说上上功德大,下下的这个功德比较起来就小的多。所以说既然它是层层渐升进的,如果我们在行持六度的时候,上面和下面就说是矛盾时候,抵触的时候就应该就说取上面的这样一种功德的。

【《宝积经》中云:“何者以喜心,百年作布施,不如一日中,守持净戒胜。”】

这个方面就比较这个布施和持戒的功德,任何一个人以欢喜心,这个方面并不是说吝啬心,这个欢喜心就鉴别而吝啬心的,鉴别而悭吝心。它在这个遣除了悭吝心,而是以欢喜心摄受,百年当中做这些广大的布施的话,功德当然很大了。但是不如一日中,守持净戒胜,根本不如在一天当中守持一个清净的戒律要这个超胜,就是这样讲的。还有就《萨摩帝王经》当中也是讲的,在这个衔接或在接处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做广大的布施,或就说在衔接的时候,不是衔接,就说在接处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守持满分的戒律,不如在末法时候守持一条戒律的功德大。就是这样的。因为就是说在接处的时候,在以前佛在世的时候这个方面的烦恼少,就守戒的这个违缘少,这个时候就守持戒律就相对比较容易了。但现在就说烦恼炽盛,外面的守戒的这个障碍又多,所以说如果在末法时代在这个法湮灭时能够守持一条戒律,他就远远超胜在这个佛在世的时候在这个接处,在这些圆满节的时候守持一切戒律的功德要大得多。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时候,反正我们就说每天尽量的守持这些能够守持的这些戒律,应该从他的功德的层面来考虑的,他就是应该生起一种欢喜。比如说这些根本戒,比如说这个不杀人,不偷盗,或者是不做就说这个可以不尽形,不说大妄语,这方面如果每天都在守护的话,好像暂时没看出来有什么超胜的,没看出什么就说比较明显的果,但是如果按照佛陀的教证来看的时候,每天就说以不杀人这个第一条戒律就说为例,比如说我们现在相续当中有这个不杀人的这个戒体,如果有这个戒体,我们每天都守持的话,它的功德应该按照教证来讲,超胜在圆满节的时候佛在世的时候,守护这个比丘,守护一切从这个根本戒到这个恶作罪之间的所有的戒律功德远远超胜,所以我们就知道它的功德非常大的。现在我们当然就说是不单单是一条戒,是根本戒的,这方面其它的能够守持的尽量在守持,所以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每天都可以获得很多很多的功德。从这方面来讲的时候,也应该就说是这个好好的护持这个学处。

【了知此等教证中所说之理而护持学处至关重要,】

所以说应该了知这些教证当中所说的道理或利益,或者鞭策的这个含义,然后好好的这个守护,尽量的守护自己的戒律是非常重要的。

【于此略说一日中的法行之次第、饮食之次第以及平时的威仪法:】

下面无垢光尊者就开始略说一个菩萨一个修行者,在一天当中他修法的次第,他应该做这个法行的次第怎么样安排的,然后饮食的方法怎么样的,平时的威仪是怎么样的,这个时候就说详尽的进行阐释。首先来讲法行次第,

【首先清晨起床时应当随念三宝与菩提心而起,】

就说我们在早上起床了,或者说一旦醒来之后就决定要起床,决定要起床的时候这个时候首先要随念三宝,随念三宝可以念皈依,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念皈依,我们相续当中记住了这些皈依偈,这个时候就开始念诵,一边念诵这个皈依偈,一方面开始随念三宝的功德,这个方面就是这个随念三宝。然后与随念菩提心,就说随念菩提心也可以念诵这个发心偈,念诵一个发心的偈文,或者这样想,今天我现在开始起诵,今天我所有的一切这个所作所为,都为了一切众生而奋发,都为了一切众生成就而奋发,像这样的话这个方面开始发这样的菩提心,然后开始起床。起床之后开始端坐,

【若发现昨晚梦中造罪则应立即忏悔,若梦中行善则当随喜,因为白日与夜晚心之习气相同。】

这个时候就开始观察昨夜的梦境,观察昨夜的梦境,这个时候无垢光尊者并不是让我们就非常要去必须要去耽着一个梦,但是就说是因为下面讲过,白天和晚上习气相同的缘故,所以说我们要观察昨天晚上做的什么梦,如果昨天晚上做的一些是不清净的梦,伤害众生哪,甚至于烦恼,或就说是这个其他的不清净的梦的话,马上要忏悔的。如果梦中就说是见佛菩萨闻法,或说顶礼,或说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对众生生善心等等这方面,如果梦到这个就应该随喜,对自己的功德生起随喜。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白天白日的习气,白天的这个心的习气和夜晚心的习气是相同的,只不过是白天的习气稳固,夜晚的习气不稳固,只是有一个稳固和不稳固的差别,实际上白天的时候它也是安住于善心,它本体来讲它也是一种善法的本体。夜晚当中你这个做犯戒的行为,它也是一种烦恼的本体。所以说我们说是有些小乘戒律当中讲夜晚杀生或夜晚偷盗就不算犯根本戒,不犯根本戒是一回事,有没有过失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说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在梦中自己通过嗔恨心杀了个人,杀了个人当然从对境来讲的话,它没有一个真实的人,但是从你相续当中生起的这种自相的烦恼,自相的嗔心来讲的话,它本身就成了个过失了。再加上你有用刀子去捅,这个方面有一种加行的话,这个方面即便是没有将真正对方的命根断绝,但是罪恶的影像已经现前了。就通过这样一种发心,或这样一种心的习气已经现前了罪恶的影像,不忏悔仍然要堕落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就说如果在梦中造了罪,犯了戒,在醒来的时候马上要忏悔,并不是忏悔犯了根本戒的这样一种,或者犯了真正的戒条这样的过失,而是犯了这个心戒,烦恼的这个状态,这个方面必须要忏悔的。

【《中般若经》中云:“舍利子,倘若白日修持智慧波罗蜜多而增上,则梦中修持亦增上,梦中与白日无有差别之故。”】

而这个方面就是这样讲,如果说白天我们修持,精进的修持这个智慧度,就说增上的时候在梦中修持也能够这个跟随要增上。而梦中和白天无有差别的缘故,这个方面就梦中的心和白天的心,实际上从修持智慧,从修持关善法的角度来讲是没有差别的,

【之后,应当依照前述之仪轨受菩萨戒,因为昼夜所失毁的少许支分戒需要恢复、未失者也需要增上。】

当观察完这个梦境,然后该忏悔的忏悔了,该随喜的随喜了,这个时候之后就开始依靠广的仪轨来受戒,这个是平时我们念诵的仪轨按照广轨来受戒。为什么要马上要受个菩萨戒,因为在白天和昨天晚上,这个方面如果有失毁的少许的支分戒需要恢复,而根本戒不可以通过这种一种这个念诵仪轨来受戒的,根本戒它要就说重新受戒等等这方面的要求。如果有少许的支分戒不需要重新受戒,通过念诵这个仪轨受戒就可以清净了。如果说是白天和昨天晚上没有失毁,它是这个戒体比较齐全,这个时候需要增上,所以需要增上的缘故,也可以就说重新受戒。这个方面就是讲到了这个,就说是在这个起床之后的这些这个法行的次第。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现在在宣讲第八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受戒的发心和仪轨的方式前面已经讲完了,现在是如何增长护持窍诀和修法,现在在宣讲正知正念不放逸的内容,前面无垢光尊者为了让我们了知简要或者摄要修行的方法,一天当中法性的次第如是次第地进行宣讲这些修法,前面已经讲过了在起床的时候怎么样观想作意或者如何开始通过仪轨而受菩萨戒的这样一种方式,受完菩萨戒之后可以进行用餐或者修法其他的行住坐卧的一切的威仪,所以今天接着发菩提心之后这些饮食等等的事宜进行开始宣讲。

【享用饮食之时应当随念三宝而将食物分为四份,】

平时享用饮食,在享用饮食的时候应该随念三宝,随念三宝一方面对三宝作观想随念或者知道这个是三宝的恩德赐给自己的食物,实际上很多地方讲,释迦佛他的福报当中专门有一部分的福报是留给他的遗教弟子,让他们在修道过程当中没有障碍,所以我们就知道佛陀的恩德是很大的,因此在进食的时候也必须随念三宝。

此处在随念三宝过程当中再将食物分成四份:

【一份作供养,一份为突然的来客作准备,一份作食子布施罗刹女之子鬼神等,一份自己食用。】

将饮食分成四份这样进行分别的:一份是作供养,也就是对上师三宝作供养的这一份。

一份是准备突然的来客,如果说有突然的来客来访的话,必须要给他准备一份饮食。

还有一份作下施,对于这些罗刹女的儿子还有其他鬼神等等,汉地在这方面也有这个偈颂:“大鹏金翅鸟,罗刹……鬼子母……”这样种颂词也有这样念诵,念诵完之后对这些鬼神罗刹女的儿子等等给这些作布施,这个就是第三份布施。

第四份是自己享用,剩下这一份自己可以食用的,从这个方面可以准备四份。

【或者,一份供养三宝,一份供养护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布施鬼魔。】

或者说一份上供,给三宝作供养,一份是护法神,一份自己享用,一份给鬼魔作布施的,这个是第二种四份的分配的方式。

【《摄行论》中云:“食当分四份,首先净供尊,其次于护法,广大施食子,自己享用后,余食施鬼魔。”】

《摄行论》当中所讲的就是前面第二类四份的分派方式,分成四份,净供尊,很清净的这一部分,献新的这部分供养三宝尊。然后一部分对于护法供养广大的食子,作为食子的方式来供养的。第三份自己享用,最后一份剩下的这一部分,自己吃饭的时候不要完全吃光了,剩下这一份可以布施这些鬼魔,这个就是四份分别的教证。

【或者,按照律蒇中所说将食物分成三份,第一份供养三宝,第二份为暂时可能到来的沙门、婆罗门或王族准备,第三份自己享用。】

分成三份的方式,第一份也是供养三宝的,在佛教徒当中也有些专门供施的杯子,再把饭食供养放在杯子里面,然后念些供养咒可以作供养。

第二份准备给可能来到的客人作准备的,第三份是按照律藏的观点分成三份的方式。

下面在进餐的时候必要的一些观想方法。

【进餐时应当以四想而享用:于食物作不净想;心中生起厌烦想;为利益腹内虫类而食想;身体作驶向菩提果之大船想。不应以增长贪爱之心来享用饮食。】

作四想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食物不净或者我们作意食物是不净的因,因为什么样的食物吃进去之后进到喉管下面到了胃以后最后排出来之后就成了不净的因,所以不净粪的来源就是食物,应该首先这样作观想。

心中生起厌烦想:每天都要去取食或者每天都要做饮食生起厌烦想

第三个是为了利益腹内的虫类,因为和人寄生的有很多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它也是需要这些营养来生存的,我们进食一部分也是为了利益自己体内的虫类,为了让它们顺利地生存,如是作四想。

第四个是身体作驶向菩提果之大乘想,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身体是能够修道的所依,就好像大船是从此岸驶向彼岸的所依一样,如果身体得不到饮食的滋养他就会烂坏,没办法作为修法的所依,就像船如果烂坏之后就没办法真正到彼岸,所以为了顺利地修法,为了保持修法的所作缘故,如今要作进食。所以这个是第四种想,总之如果能够安住四种想的话有很多功德、有很多利益,不会对食物生起贪爱之心,或者不会求精美的高档的饮食等等,有这样一种止非,非份之想或者非理作意的必要性。总之不能够以增长贪爱之心的心来享用饮食。

下面讲

【食量:腹内四分之一空置,四分之二进食,四分之一饮水。】

这是一种观点,一种观点将自己的腹,下面我们讲胃,像这样的话分成四个部份,然后四分之一什么都不用、是空置的。然后面的四分之二是进食,四分之一是饮水,就是这样进行观察的,当然作为我们来讲很难以判别到底四分之一是多少,这方面是不好判断的,但世间上有说法,饮食七分饱和八分饱,这方面也有它的道理,所以大概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判断进行取舍就可以。

【《入支论》中云:“腹内二分食,一分为饮料,一分风等住,分为四等份。”】

《入支论》大概是一种医学的论典,看样子像医学的论典,医学论典当中将腹内两分四分之二是食物,一分是饮料,一分风等住,风等住就是前面所讲的空置的意思。

如是分为四等份来进行安之。

【或者,依照《十七事·食事品》中所说:】

戒律当中有《十七事》,其中有个《食事品》,按照这个《食事品》当中所讲的:

【“腹内分三份,二份为饮食,一份空放置。”】

分成三份的观点,其中三分之二饮食,一份空放置。

【如果饥饿,则对腹内虫类有害、产生各种疾病,并且无力作事;】

下面就分析过饥和过饱都不是真正的饮食中道的含义。如果自己有时缺乏导致身体饥饿的话,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当中的这些虫类是有伤害的,然后产生各种疾病,或者因为虫类它太过于饥饿的缘故,乱动起来的话对自己身体也会造成伤害。

还有如果过于饥饿的话,无力做事,对于出家人或者对于修行人来讲没有其它的事业,自他二利的事业或者做闻思修的事业,如果吃得太少的,自己在修法的时候思考过程当中或者打坐的时候等等这方面就无能为力,对于善法作一种障碍,所以说不能够过于饥饿。

【倘若过饱,则有恶臭,许多病原体入内,不能入等持等出现此类过患。】

如果自己吃得太多了,迟得过饱的话,产生一些恶臭,或者说因为吃得过饱的缘故产生很多疾病的来源,或者病原体进入到自己的体内当中,吃得太多自己的身体沉重,所以说不能够如等持,或者自己在打坐的时候极易出现昏沉,我们自己都要感受,如果遇到这些好吃的东西就吃得太多,吃太多的时候自己感觉身体非常沉重,而且自己的思维能力感觉非常的迟钝,这样一种这个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出现这这个现象,对于闻思修来讲的话,是一种这个障碍,所以说过饥过饱都不行,就说按照前面所讲的这个方式,大概就说是这个可以说是这个刚刚吃饱就行,就足够了。

【《入行论》云:“己食当适量。”】

自己食用的食品应该适量,《入行论》也是讲到了分成几份的观点,然后对于自己这一份的食物应该适量而食,

【应当以此方式而用餐。最后以无常观念诵进餐回向文:“愿国王施主,以及城市中,所住诸众生,恒时得安乐。”】

按理说在进完餐之后都应该念诵这个回向文,就在汉地的这个丛林当中也好,或者说在这些其它的这些在乞食的国家也好,反正他们就是在城市当中或者村落当中去乞食,用完餐之后就开始要用这个回向,毕竟这个食物的来源是来自于这些施主,所以现在我们自己单独自己做饭哪,或者自己可以说单独饮食的时候,可以说如果说不忘记,或者说尽量能量不忘记念诵这个进餐回向文,而且是通过无常观摄受之下念诵这个进餐回向文,愿这个国王和这些施主,还有城市当中的所有一切众生,恒时得以安乐,通过就说施主给修行人供养,修行人通过这样一种发心,亲近的意乐摄受做回向的话,二者都得到利益的。

下面就讲这个行走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可以说是这个如理如法的做意和这个实行。

【行走时,眼观一木轭许处,观察途中含生,心不散乱而行。】

在行走的时候,不徐不急的方式,也不要走太快,也不要走太慢,像这样的话,自己的眼睛不要东张西望,应该看到眼前的这个一木轭许处,在看到眼前一木轭许处,一方面可以制止自己的眼根,就其它的这个根不好说,但反正眼根哪这个时候可以收摄,收摄自己的眼根。还有就说观察一木轭许处,看到地面一木轭许处的话,可以防止在走路过程当中误杀这些这个含生,误杀含生。虽然从一个角度来讲,误杀这些这个含生,或者走路的时候没有作意误杀含生他不应该说是有罪过的,它是一种做而不洁的业。这个方面只是从他做而不洁的业这方面讲的,从另外一个侧面讲,一个大乘的行者,通过自己的因缘,给这些有生灭的众生造成了伤害,乃至于说断绝它的命根的话,怎么思考也是一种不忍的行为。所以说我们就知道有罪是一回事,给对方给这些众生造成伤害那是另一回事情。所以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尽量注意,如果在尽量注意的过程当中还是没办法的话,每天都要做这些忏悔,这方面都应该有必要的这个可以说是这个行持。总之这个方面来讲的话,就可以尽量的就说避免杀害途中的这个含生,心不散乱而行,自己的心安住于这个法义无常等等,处于不散乱的状态当中这样行走,这样行走的目的,或者说它的功德一方面前面所讲的这些,还有一个就说是在走路的时候也能够收摄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散乱,所以说在上坐下坐的时候都能够帮助自己修行的意思。

【《般若摄颂》中云:“观一木轭许,行时心不乱。”】

走的时候观前面,前方一木轭许的这个地方行走,行走的时候自己的心不散乱,像这样作意在法义当中,

【双目垂视,若有人来,则微笑着说“您好”。】

那就是说自己平时在走路的时候就双目应该垂直,如果这个时候恰恰来了一个人,这个时候就对他微笑,然后说“您好”,就给他做这个问候,给他做这个问候,所以说现在就说可以说一般的人就说您好,还有一些修行人,仅地的佛教徒喜欢说阿弥陀佛,反正这些都是可以的。总之在这个问好的时候面带微笑,然后就说是说敬语问候,对自己他人都有这些殊胜的利益,这个是平时一般的情况。

【出现恐怖之时,可四方观瞧。】

如果出现了恐怖的情况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开许的时候,开许的时候比如说遇到毒蛇,猛虎,或者其它盗匪,这个时候出现恐怖的环境的时候可以四方观睢,这个时候避免这些这个伤害的发生,就这个是处于一种特殊的情况,开许的情况。

【《入行论》云:“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这个也是在讲第五品的时候提到了这样一种这个守护正知正念的内容,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我始终不应该就说没有意义的散漫,就说像这个通过散漫的心四处观望,尤其是边走路边观望,这个方面是按照这个,按照大乘的法义来讲是这个不允许的,决志当恒常,就说一定就说要这个恒常垂眼向下看,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如果长时间向下看,他眼睛会比较劳累,所以说为了苏息我的眼睛的缘故,这个时候站下来,停下来,偶尔就是在这个偶尔方式可以就说向四方观望,为了苏息自己的眼睛,恰巧这个时候如果是有人到来的时候就说正式不是用这个眼睛斜看着他,或者其他的这些这个不恭敬的眼光,就说正视他,然后说善就是前面说的您好等等,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这个方面就是讲这个站立的时候为了观察道途的这些危险与否,可以四处频频观望,在自己休息的时候应该回顾,背面细检索,一方面就说后面有没有危险,或者说自己有没有丢东西等等,这个方面应该在背面细检索,

【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自己准备行走的时候,就说准备上路,准备上路的时候应该前后视察,将前后视察清楚之后,这个时候可以决定是续行还是折返,如果说是没有违缘的话,就可以续行,如果有违缘,有必要就会折返,所以这个方面是观察好之后去做的话,就不会失自己的威仪。所以说应该在一切的时候可以说看所需要而行持,到底是走还是停,或者说是怎么样,进行取舍必须要仔细的观察决择,

【之后,到树下等处坐禅或诵经等行持善法。】

前面是讲这个行走的方式,行走的方式总有一个目的地,所以说到了目的地之后,或者说到了这个自己修法之处,或者在这个一个树下,在树下开始坐禅,或者就是说在房子里面开始这个坐禅,诵经等等,行持这些这个其它的善法。

【若有人想在自己前闻法,则应观察其根基,】

下面开始讲这个对于讲法的时候的一些这个细节,讲法时候的一些发心、行为,此处做一些观察,可以说是提醒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这个操作。如果自己就说精通一些法义,就说这些法义,通达一些法义,不管什么样的法义,如果自己就略有通达,如果有人想在自己面前听闻一些法义,自己一方面不能够对这个法有一些悭吝心,就尽量要发心这个给别人宣讲这个佛法的取舍之道,但是在这个加行的时候要观察这个根机,观察对方的根机,如果对方是一个,可以说是非法器就不能传达,

【对于心不调柔、略知一二便傲气十足者,应按《月灯经》中所说而言“如你尊者前,我岂敢说法,你乃大智者”等摧毁他人傲慢之词。】

如果来听法的人他是比较傲慢的人,一方面是心不调柔,一方面是属于一种略知一二便傲气十足的人,这个时候如果,如果自己比较明显的感觉到了,或者说是他显现的比较这个明显的话,这个时候要折服他的傲慢,这个时候一个例子,就按照《月灯经》当中的这个颂词,《月灯经》当中所讲的针对他的傲慢的语句就是讲“如你尊者前,我岂敢说法,”像你这样大尊者面前,我怎么敢跟你宣讲正法,你是一个大智者等等,通过这个方面来摧毁他人的傲慢,等他人的傲慢摧毁完之后这个时候可以和他说了,为什么必须要这样做,因为这个时候要让对方对这个法,法义,对这个佛法,它这个尊贵生起一种就说是这个尊敬之心,听闻佛法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听闻的,或者说是通过这样一种不如理的心态来听闻佛法,只能够增长恶业,增长堕落恶趣之因,所以说他听闻之后不可能有殊胜的利益的,从这个方面摧毁,摧毁傲慢的。以前我们看过这些故事,比如华智仁波切他是怎么摧毁这个大格西,那个大比丘,大堪布的傲慢的,那个故事叫什么,鬼王那个故事嘛。就说那个邱吉仁巴的弟子,很低的一个堪布,外表上面非常调柔的,但内心当中还有一些傲慢没有折服,在华智仁波切面前求法的时候根本就是不理睬他,像这样对介绍信根本看都不看,然后扔到角落当中,他反复乞求说上师让我来求就说求法,然后就说法,还有这些衣食这些方面都要让人提供,随后华智仁波切给他一本书,给他一本《入行论》,这个是法,给你。然后给他一个羊腿,这个是食物,给你。给他一个披单,这个是衣服,给你。像这样你现在就可以走了。他就是非常的难过,因为他本身相续当中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一个堪布,他内心当中有一些傲慢。

华智仁波切为了折服他的傲慢很长时间就通过这个方式根本就不给他传法,后面通过这个方式,他的傲慢彻底折服之后再给他传了《入行论》的窍诀,所以说他的进步非常神速,当然他是个大根基的人,这样折服,怎么样折服他,他根本没有生起邪见,根本没有退信心,但是对这样一种具有贤善根性的人还是需要这种方式来折服的话,对一般的人来讲的还是需要折服,但只不过现在,就是说对于一般的人来讲了,如果自己对别人想要折服的话,这个还看自己的能力,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折服别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折服别人,也许会产生一些负面的这个效果。如果产生负面的效果就没有必要了,所以说是这样的。在一些这个可以说是古代的这些格言当中也是这样讲过“言轻莫劝人”。“言轻莫劝人”如果认为你的言轻的话,你不要劝别人这样做不要劝别人那样做,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你的言太轻了,你的言轻了,你的言不重,如果你的言不重的话,你这样劝他会导致负面的影响。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就是这样的讲的,如果你的力量很小的话,不要负重,不要背很重的东西,如果你言轻的话,不要劝人,所以说我们自己对这样一种意义的古人智慧的结晶,还是应该多思考,确确实实,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现在时代的话,有时候我们认为我是好心劝他,好心劝他是好的,是对的,但是我们要看这个过程,要看它的结果。如果自己说了这个话之后,反而产生了其他的负面效果或者说自己和对方开始争吵开始打起来,这个完全没必要的,所以说量自己的利益而行,量自己的利益而行使,如果自己有一定的把握的话,如果有一定的把握,通过猛历的方式也好,通过善巧婉转的方式也好来劝导别人都是可以的。如果自己确实没有这个能力,装这个智者的行为,这个方面是不可取的。无垢光尊者《……论》当中,对这些方面也有这些教诫的,在末法时代尽量说对弟子也好,对眷属也好,对其他人尽量说柔和语,虽然说呵斥别人,是改变或者让他认知过失的,但是因为对方生起嗔恨心的缘故,应该尽量说柔和语,这方面翻开无垢光尊者《?》这个方面有两个三个颂词来宣讲这个语言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在无垢光尊者在论典当中是这样说的要需要折服别人的傲慢,但如果自己实在拿不准的话就用其他的方式不穿也可以,如果直接用这个方式也许产生负面效果这个不是很好的,所以应该斟酌而行。

【如果对方实在想听法,则观察其根器后方可说法。】

如果对方实在想听法。即便是这样折服之后还是想听,还是一再求的话,就要观察他的根性,堪忍接受哪一类教法。他是喜欢做福报的人,你跟他说布施,如果喜欢持戒的人给他宣讲守戒的功德,等等等等,反正就是跟随他的根性跟而说法。

【讲法时如果对智慧浅薄者说大法,则会导致闻法者因舍法而堕恶趣。《般若摄颂》中云:“闻后愚者舍法因,舍法堕入无间狱。”对大乘根机者也不能说小乘法。】

这个是说观察根性,观察根性的时候要分为两类,第一类,观察对方是一个钝根智慧浅薄的人,这个时候你不能对他说这些很甚深的空性、地道这些法,因为他的根性太浅,法太深了,这个时候就会导致法和他的根性的不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听了正法之后就会舍法。通过舍法的因缘招致他堕入恶趣当中这个方面是不行的。颂词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如果听闻了空性之后,这个愚者还会舍法,所听的法会成为他舍法的因。舍法的因的缘故他会堕入无间地狱所以说这是毁坏对方而不是利益对方的方式。所以说应该善巧次第地宣说才是正确。第二类的是对于大乘根机者也不能说小乘法,如果对方是一个利根者,尤其是个大乘根性的人,不能一味地宣讲这些小乘的教法,一味的宣讲这些小乘的教法,是耽误他的根性,耽误他成就成佛的时间,所以说要劝他发菩提心劝他若能受这些般若广大的法门,让他的相续尽快能够成熟。

【《入行论》云“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在《入行论》当中讲对于这些利根者,大乘利根器不应该一味的给他宣讲浅法。当然为了让他次第趋入得缘故刚开始宣扬共同乘,中间可以说比较殊胜的,最后宣讲最殊胜的法。这个方面有这个次第是可以的,一味宣讲浅法是一种过失。

【如果法师是出家身份,那么在无有陪同者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为女士传法,因为如此将成为梵净行之违缘以及他人诽谤之处。】

这个法师如果是个出家的沙弥或者说是个出家的比丘的身份的话,如果说是没有陪同者的情况下,单独给女士传法是不行的。这个方面的,因为是因为将成为梵净行的违缘,如果是一个凡夫修行人的话,有可能成为梵净行自己受持清净戒律的障碍和违缘,还有成为他人诽谤之处,就是这样子。因为一般欲界的众生在大庭广众当中,这个时候相对来讲比较谨慎一点。女的行为发心会比较谨慎。如果是一个人和一个女单独处在一起的时候,相对来讲,她注意的方面说话行为都会放松,所以这样下去的话有可能破戒。

所以***的缘故不能给女士单独传法,还有,不管你自己有没有破戒,别人看了之后他不了实际情况,所以他看了之后会根据表面的情况做一些判断,然后做诽谤,这个诽谤是自己诽谤自己苦恼生起痛苦,然后给佛法蒙羞的一个这样一种一个之处,所以说必须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入行论》云:“莫示无伴女。”】

示就是指开示。对于无伴女不要开示佛法,

【又《白莲经》中云:“智者任何时,为女众传法,切莫独与行,发笑或共坐。”】

相处改为发笑,发出欢声笑语的发笑。《白莲经》中这样讲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任何的时候如果要为女众传法的话,切莫独与行,千万不要单独的给女众传法,这个叫做切莫独与行,一般来讲的话,对于一个男众来讲,恒时跟女众接触,容易引生这些烦恼,实在如果说因缘业缘不管什么缘成熟,必须要给女众传法的时候,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尽量在大庭广众当中传法。不要独自地为这个女众传法。或者说和女众独处或者说跟她一起欢声笑语,发笑。或者说共坐,共坐垫子上等等这方面都是不行的。对于这方面都需要尽力的遮止。

【对于不恭敬之人等也不能说法。】

下面就是讲如果对方对佛法不恭敬,也不能说法,或者说对于讲法的人不恭敬也不能说法,虽然讲法的人,他并不一定就等于佛法,佛法的境界,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个境界不一定讲法的人全具备。但是他毕竟代表法,他毕竟是讲法者,所以说如果对讲法者不恭敬也不能说法的,如果说法也要犯一些过失。

【《入行论》云:“无病而覆头,缠头或撑伞,手持刀兵杖,不敬勿说法。”】

无病而覆头,在没有病的情况下把头盖住或者说用披单或者是毛巾把头缠住或者说撑雨伞或者说守持这些刀兵杖这些不恭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不能给他说法的。这个方面也是为了恭敬佛法,为了表示佛法的崇高和尊贵的缘故,所以必须要这样取舍。下面就讲到一些讲法者以正确的发心从这些方面来进行强调。

【其后,于广阔的地方坐在庄严的狮子座上,无有追求名闻利养等私心而以利他之心传法。】

其后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前面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对方也是比较恭敬的,而且也是一个当机者,也是大庭广众之中,没有这些梵净行的违缘等等,在这些具备之后在广阔宽敞的地方。法师坐在庄严的狮子座上面,必须要有一个法座,坐在狮子座上面,然后自己也应该在没有追求名闻利养私心的这个基础上面,以利他之心传法。这个方面作为一个讲法者来讲,是很关键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追求名闻利养或者以非利他之心传法的话,不一定有真实很大的,对自己来讲,有很多的利益,当然了,如果你自己讲的法是正确的,听法者他是一个殊胜的殊胜根性的话,即便是自己的发心不好,对对方有利,但是对于传法者自己来讲,他会失毁很多殊胜的功德和利益,以前的大天比丘他自己虽然是一个犯了三个无间罪的人,但是,他所传的法比较正确而且了下面的弟子的根性成熟了,所以说他手下的证罗汉果的非常多……

在这些具备之后,就说到一个广阔宽敞的地方,然后法师坐在庄严的狮子座上面,必须有个法座,坐在了狮子座上面,然后他自己也应该在没有追求名闻利养私心的这个基础上面,以利他之心传法,这个方面就是作为一个讲法者来讲的话,必须就说是怎么说,很关键的就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追求名闻利养,或者说是以这些这个以非利他之心这方面来传法的话,不一定有真实的很大的对自己来讲不一定很多的利益。当然了如果你自己讲的法是正确的,听法者他是一个殊胜的根性的话,即便自己的发心不好,对对方有利,但是对于传法者自己来讲他会失毁很多就说殊胜的功德,比说以前大田比丘【30:50】他虽然是一个犯了三个无间罪的人,但是他所传的法是正确的,而且下面的弟子根性成熟了。所以说他的这个手下证罗汉果的非常多,他的眷属非常之多,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就说如果是听法者他具备这些这个条件的话,他会从这些就说所讲的法义当中得利,但是从讲法者自己来讲,如果说是没有以清净心传法的话,会产生一些过患,或者说是没办法得到纯净的讲法的巨大的一些功德。

【《白莲经》云:“清洁悦意处,敷设宽广垫,绸缎所严饰,身著净法衣”】

这个方面就是讲这个他的这个传法的地方和这些这个说白色座垫,就讲法者他应该怎么样穿这个法衣等等。清洁悦意处,就说应该在一个比较清洁的地方,很肮脏的地方传法的话,这个也是一种不太就说是这个就说不太理想,或者说是不太如法的这样一种这个环境,所以说讲法的这个经堂应该恒时保持这个清洁,恒时保持清洁。而如果发现这个经堂有这些这个污秽的地方就必须要发心去打扫,打扫经堂的功德也是利益非常大的。悦意处,在比较悦意的地方,也不是很狭窄的,也不是就说很不舒服的地方,就悦意的地方,所以仁波切说要修经堂就是修个悦意的经堂,然后让大家在悦意的经堂当中去悦意的听法,有这样的比较的。敷设宽广垫,然后在这个经堂当中敷设这样的法座,敷设这个宽广的座垫,绸缎所严饰,像这样的话应该以这个绸缎、布、座垫等等来严饰的,身著净法衣,讲法者来讲,他应该穿着比较干净的法衣,

【恒无少贪欲,饮食衣卧具,坐垫与法衣,妙药皆不思。】

这个时候从他自己发心来讲,发心来讲的话,恒无少贪欲,应该恒时的没有少少的乃至于微小的贪欲心,这个方面就是一个严格的标准,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就说是对于很多讲法者来讲,不一定完全具备,不一定完全具备,但是应该尽量的压服,尽量的减少,从这个方面做起,最后尽量达到就说确确实实恒时无有就说微小的贪欲心。对于饮食,衣服,卧具,座垫,法衣,妙药这几类都不思考,也就是说我传法并不是想得到,并不是真正为了得到这些饮食乃至于妙药而传法的,如果说自己在传法之前,首先要作意,我传法之后,很多人对自己生起恭敬心,然后这些他们就会供养这些这个饮食等等,这个方面就是很善妙的。就是在这个传法之前的发心,就不清净了。所以尽量不要思考这样一种这个获得这些,这些就说所谓的这些有漏的妙药或无偿的这个资具,尽量不要这样想。

【不受任何物,智者恒祈愿,我众生成佛,为利世说法,思为我乐具。】

等思我乐具,这个等字不要了,思后面加一个为字,因为的为,因为的为,思为我乐具。这个就是从加外一个更广大的方面作意自己得到的功德,利益是更多的。就说是前面这些不受任何物,不受这些座垫法衣等等,应该怎么样真正去思考,智者应该恒时的祈愿,我和众生通过这个传法的功德都能够成佛,所以说我众生成佛意思就是这样的。为利世而说法,为了利益一切世间来宣讲这样一种清净的正法,思为我乐具,应该思考这个就是我的安乐资具。我的安乐之具,并不是这些房舍,并不是这些衣物等等,衣物等等,我的乐具是什么,我最后获得的安乐资具比这个远远超胜,无量广大的这些成佛的功德,道上的功德,菩萨相续当中的这些功德,这个就是回报。这些回报比得到世间上的这些名闻利养回报来讲,大的不可思议。所以他就是没办法相比。一个是无漏的,无为的,一个是有漏的,就说是这个无偿的,或者说是变坏的,或者说是如果说是耽着这些传法会生起很多过患的这样一种这个,这样对比,对比之后就可以知道确确实实如果自己能发起清净的心,发起一个清净的心来传法的话,会获得很多的这样一个功德。所以对于传法者来讲的话,应该恒时的就说是观察这样一种这个法义,应该恒时尽量去关注。

【当以此中所说之方式而说法。】

应该按照这样一种方式而说法,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尽量以一种清净的心,不沾染任何世间八法的心,但是并不容易。因为每个众生相续当中如果是凡夫的话,都会有一些贪着名闻利养的这样一种作意在里面。所以说如果自己不好好去这个观察,或者说不注意的话,最后就有可能通过传法的缘故成为一些这个佛教的油子,或者就是说根本不对自己的心等等。以前我也看过汉地这些教诫,汉地一些大德的教诫,“少年莫做说法师”,我记得特别清楚。少年不要做说法师,为什么少年不做说法师,因为少年的时候心性不成熟,智慧不深广,那个时候如果做说法师,就会容易得很多人的恭敬,会赢得很多的利养,这个时候在这个前提下面,如果没有一个好好的正法来对治自己,很容易生起骄慢,很容易生起这些其他的这个过患。所以说有这样的教诫,就是这样一种教诫的。这方面就说是也是出自一些大德或者说是一些有智慧者,他们的这个他们的格言,或者说是他们的教诫当中就是这样的。像这样的话,就说还是必须不管怎么样,就说现在做说法者,或者说以后将做说法者,这些道友,反正这些道友应该以这些清净的发心来摄受,反正就说说不说法,一方面,一方面要看上师的意思,上师如果让说法,那就必须说法,这个方面是一个。第二个如果是因缘确实到了,如果不说法,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些过患。总之不管是怎么样,如果必须要说法的时候,就必须按照这样一种这个清净的心来摄受,就说恒时来调伏自己的心。如果一方面能调伏自己的心,自己能够恒时保持一种清净的心态,一方面又能说法的话,确实是自利利他的这样的行为作意。所以对这些问题我也是思考很多次,反复思考这些问题,虽然说每次在进经堂之前,我就讲过,每次都要想就说是一定不要贪着世间八法,一定要清净的发,尽量清净发心的这个说法。想是这样想,但是还是无法遮止,有的时候这样一种名利心,或者说是贪求名闻利养的心,无法遮止,这个时候我就在想,到底怎么样,怎么办,否则如果按照这样下去的话,会不会成一个真正的佛教油子,自己根本不对治烦恼,或者说是没办法和正法相应,这个怎么样去调伏它。所以尤其是看到今天这个这些含义的时候,不收任何物,或者说是这些,可以说看到他的这个资具,或者说是这个成佛或者功德是自己的乐具的时候,这个方面再再考虑,再再思考之后,决定发一个愿,发一个什么愿,就说是这个从今天开始一年之内,就不接受任何供养,就说是这个钱财,还有这些就说是这个其他的这些这个,反正前面所讲的这些,这一方面就说不接受。不管说是当面的也好,还是说别人转过来的也好,反正就说是有这样一种愿望。就发这个愿,一年之内。从现在到明年的这个持明法会之前,这个时间当中我就决定试一试,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改变,如果有了改变,帮助大的话,继续下去。如果对治他没有利益的话,也许中止,也许不中止,这个方面是去广说。反正就说主要从我自己的层面来讲,不牵扯到任何人。

所以说我的意思就说在这个地方讲一讲,讲一讲,这样自己在僧众面前讲一下,也许有个对境,有对境的话,可以坚固自己的这个愿心,所以要坚固自己的愿心。以后的话,这些钱财也好,还有就说这些衣服也好,还有就说其他的这些饮食也好,反正这些方面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一年之内肯定不接受。反正就说别人要让带的话,就跟他们讲,肯定不要,不接受这样一种供养。或者说其他的道友尽量和他们讲一下,这个听也好,不听也好,反正有这样一种事情,有这样一种事情应该和他们讲一下,否则的话拿到家里来,我推来推去,这个方面就非常不方便的。如果他首先知道的话,就不会不会带来的。这方面的话就给自己带来很多这些这个方便的。反正如果说是僧众当中大家都有的这个可以拿,不管是生活费也好,还是说其他的这些东西也好,如果大家都平等有一份,我自己去取一份这个也可以,如果是单独给我的,这个是可以不要了,以后这个方面不取受。还有如果有些是上师特殊给的一些钱,这个方面害怕失坏因缘,害怕失毁一切缘起,这个时候不拿,这个方面不多的,肯定不会有多少,这方面并不是说能够观察缘起,是害怕失毁缘起,因为看到一些公案或者看到一些故事的时候,有些时候上师给的东西不接受,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障碍,或失坏一些因缘,这个方面见过,所以这个方面不敢说是不要的。

还有有些比如给的法本,或者有些别人给的一些加持品,这一类的可以,这个不敢说是不要,万一谁给你一个无垢光尊者的舍利或者说是头发,这个不要不行,所以这一类的是在外的,还有一个僧众都有的,这些方面可以要,除了这个之外单独给的这些就不收,这个不是其它原因,反正我担心这样收了之后发愿时会不会产生其他的负面效果,我也想过这个负面效果肯定会有一些,这个负面效果肯定会有一些嫌疑,其他的嫌疑会有。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想名闻方面暂时还是从直接的方面遮止不了,因为这样传出去之后也许在名闻方面有一些嫌疑,耽著这些修行人的嫌疑,就是修行人的名声,耽著知足少欲的名声,这个有可能会出现,但是暂时没办法直接遮止,但是饮食、钱财方面自己遮止就可以,我自己说不要肯定就会直接遮止了,对自己修心这个方面也许有点帮助,本来福报就少,然后再贪得无厌,接受很多东西,这个方面有很多麻烦。

还有我自己从比较直接的,或者表面的,还有比较深层次的观察的时候,确实我想实行一下,就像以前我吃素的时候,我想实行一下,像这样如果有利益的话肯定还会执行下去,上师肯定不会遮止,如果真正遮止不敢再做,然后如果没有这些遮止,还有有利益的话,还是愿意做这些事情。

所以这个方面我就附带讲一下,附带在这个地方讲的时候发一个愿,时间不长就是一年,从今天就开始实行了。怎么说,听了这么多的法,而且以前也听过,也学过、讲过修心的法门,讲到这些的时候确实很想去做,但是当时下不了决心,当然一些粗重的烦恼在作梗,像这样以前不敢发愿。尤其是今天想到噶当派的四依的时候,确确实实讲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依于壑,像这样讲的时候这个是修法的一个基础,如果这个方面自己不走第一步的话,以后的第二步、第三步就迈不出去,不管怎么样还是试验一下,不敢说尽形寿,尽形寿暂时不敢发愿,但是一年我想试一试,这个方面也许是可能做得到的。

我的意思这个地方讲的话,请大家做帮助,帮助我圆满这个愿望,所以说这个也有一定必要性的,并不是说随随便便,并不是说没有观察,头脑发热这样做的,并不是这样的。以前在学修心法门的时候很向往这些境界,但是一直就不敢发心去做,现在我想真的去试一试,做一做,体会体会这样一种修法,也体会一下单单通过生活费来生活的这样一种情况是怎么样的。如果不需要其他的外缘的话,能不能够真正的好好的修法,能不能好好的生存下去,应该试一试这个,这个方面是附带讲的。

下面继续讲法义:

【遇到任何众生应当无有我慢、轻视、不敬而先微笑再说悦耳语。】

如果遇到任何众生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折服我慢,然后不要有

轻视对方的心,当然每个人都有一些功德,有些超胜对方之处,所以说经常可能现形我慢,现轻视的心,然后不要有我慢、轻视、不敬的这样一种态度,然后对对方先微笑,再说一些悦耳语。

【《月灯经》中云:“如满月柔笑,于男女老幼,恒说正直语,调柔无我慢,智者恒时言,世人悦意语,智者永莫说,生畏散乱语。”】

如满月柔笑,这个满月柔笑什么意思?满月就是令人见而生喜的这样一种对境,所以这个方面以满月来比喻这个柔笑,柔就是讲很柔和的微笑,柔和的微笑哪个众生见了都是非常舒服的,所以说犹如见到满月一样的,

这个就是讲我们要对众生柔和的微笑。

对于男女老幼恒时说这些正直的语言,调柔无我慢,智者恒时言,世人悦意语,就是说智者应该恒时的宣讲世间上的人比较悦意的语言。

智者永莫说,生畏散乱语,有智慧的人永远不要说让对方生起畏惧,让对方引发散乱的语言,尽量遮止这样的语言。

【因为说悦耳语、赞叹语者自己无有损失,令对方心情快乐。】

如果能够宣讲悦耳的语言,赞叹对方的语言,这个对自己没有丝毫损失的。

有的时候我们对对方说赞叹,说悦耳的语言说不出口,但实际上我们观察的时候,你说这个悦耳语对自己有什么损失?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损失,就是一个我执,就是一个分别心在作怪的。所以说自己没有任何损失,令对方心情快乐。

【《入行论》中云:“一切妙隽语,皆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

这个也是《入行论》当中的语言,一切妙隽语,就是说佛法当中也好还是世间当中一些善妙的语言,都赞为善说。见人行福善,欢喜生赞叹,当见到别人修行福德修行善根的时候,自己生欢喜心,生随喜心,也是频频赞叹他这个功德。

【暗称他人功,随和他人德,闻人称己德,应忖自有无。】

自己在称赞他人功德的时候,最好能够暗中称赞,如果当面称赞有些阿谀奉承的嫌疑等等,所以在背后称赞别人的功德很好。随和他人德,然后别人的功德自己也是随喜。如果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功德的时候,应忖自有无,这个是旧译当中讲的,应该思考自己有没有这样一种功德。如果按照这次讲的《入行论》的话,应晓知得者,应该自己的功德已经被别人知道了,这个方面应该这样去观想。

【一切行为喜,此喜价难估,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

自己的一切的行为都能够安住在欢喜的状态,这个欢喜是价钱难以买到的,或者说通过价钱难以估计的。故当依他德,安享随喜乐,所以说应该恒时的依靠他人的功德而安享在随喜的快乐当中。

【我今无损失,来世乐亦多,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

如果我今无损失,就是说在《入行论》当中,或者以前的翻译当中就翻译成如是今无损,在今世当中没有损失,我在今世当中不会损失。来世乐亦多,通过这样一种随喜,来世引发很多很多快乐。反之因嫉苦,后世苦更增,反之通过嫉妒的痛苦,今世当中不安乐,后世更加增长很多很多的痛苦。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在说话的时候当称意,就是说对方他的兴趣和爱好根基就叫称意。义明语相关,自己说的意义要明确,然后语言前后要连贯,要相关,或者说语言和所说的意义,要表达的意义必须相关。悦意离贪嗔,尽量的说让对方悦意的语言,自己的发心离开贪心和嗔心的等起。柔和调适中,说话的语调要柔和,调适中,不要太急、太慢,不要太高,不要太低,这个方面就是调适中,通过这个方面进行宣讲说话的话,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殊胜的利益。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6(91-92)

因为现在网站内容越来越多,但原来购买的服务器空间已经使用殆尽,

现准备给网站空间扩容,所以需要大家随缘捐助,感恩您!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