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0(79-80)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3/3/16 0:16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现在正在讲第八品,第八品主要是宣讲发菩提心的殊胜的修法,发菩提心的修法前面已讲过四无量心,可以作为它的前方便,四无量心也可以作为愿菩提心的本体,不管怎么样,反正我们相续当中的这些状态,我们的分别心必须要通过正法来如理调服。如果作意正法,自己的心就会变成正法的状态。如果不作意正法,自己的心那就永远没办法和解脱道相应。因此说无垢光尊者也是专门造了这修法的次第,引导我们的相续逐渐趋向于殊胜的解脱果。

在发菩提心品当中现在主要是宣讲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现在讲第六个科判,第六个科判是讲功德广大,功德广大也是从很多方面来阐述来成立修持菩提心它有非常殊胜的功德,今天继续讲它殊胜的功德利益。

【此外,具菩提心者可从恶趣中解脱,获得殊胜寂灭等有无量不可思议之福德,是应礼处。】

还有具有菩提心的人,相续当中生起了菩提心的人,可以从恶趣当中获得解脱,或者如果现在发起了菩提心,不会堕恶趣,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可以说从恶趣中解脱的道理。或者如果自己本身处于恶趣当中,当时如果能够发起菩提心的话,当下就可以从恶趣当中解脱,以前我们学习过匝哦之女的公案或者拉马车的公案等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如是地成立。

或者说有些在世的时候造下了这些堕恶趣的业,在临终的时候没有彻底根本上清净,在他的形象上面,他自己要堕恶趣、堕地狱,但是通过菩提心的加持,他堕地狱的时候犹如皮球落地一样,一落地马上弹起来,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讲,菩提心可以帮助我们从恶趣中获得解脱,有这么殊胜的功德。

还有菩提心可以获得殊胜寂灭,获得殊胜寂灭就是讲获得殊胜的涅槃,寂灭相续当中一切的烦恼,所以说有无量不可思议的福德,是应礼处。因为自己相续当中具有这样一种殊胜的菩提心,具有这么殊胜的福德,理应成为一切世间人天的应礼之处。

【《入行论》中云:“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入行论》云:“系生死狱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得名诸佛善逝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在《入行论》当中是讲“系生死狱苦有情”,这个方面就是讲已经正流转在生死牢狱当中的这些痛苦的有情。

“若生刹那菩提心”的意思上师这次讲的时候,讲生起菩提心的这一刹那、即刻的意思,在这个颂词以前的原意当中就是讲若生刹那菩提心,好像就是说生起了刹那菩提心的时候,实际意义没大的差别,就是我们相续当中乃至生起一刹那真实的菩提心,或者从生起菩提心的这个刹那开始、即刻他的名称就转变了,名称也转变了,意义也转变了。

“得名诸佛善逝子”,他的名称由一个凡夫的有情,由一个生死狱苦有情,他的名称转变成佛子,名称转变成菩萨,从这个之后,他的名称就叫做菩萨。

从意义上转变:以前是没有发菩提心的一个平凡庸俗有情,现在已经发起了菩提心,所以说他的意义已经具有菩提心的福资了。

“世间人天应礼敬”,如果他的名义转变之后,他就可以作为世间人天的礼敬之处,世间人天应该对这个菩萨作恭敬礼拜。

【并且菩提心可使低劣变为殊胜。(并且可令低劣变为殊胜。)

还有现在我们这个身体、心态都是非常平庸、非常低劣的本体,如果我们勤修菩提心,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的话,我们如此的殊胜,如此低劣的身体和平庸的心识,逐渐逐渐变为超胜。

【《入行论》中云:“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

在《入行论》当中通过喻意对照的方式进行宣讲,比喻当中讲“冶金料”,冶金料就是指点金剂,一点点的点金剂可以将很多的铜块、铁块刹那之间,转变成殊胜的黄金,这个就是点金剂它殊胜的功用。

“垢身得此将转成”,“垢身”就是讲现在我们的身体犹如一般的下劣的铁块或者下劣的铜块一样,这个叫垢身。“得此”就是讲:如果相续当中生起了菩提心,通过菩提心这个点金剂的加持,我们的身体也逐渐会变成“无价之宝佛陀身”体。佛陀的身体是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严饰的金光厚溢的这样一种殊胜的身躯,他的心完全清净,具有这样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或者具有二十一类法身功德等等,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的身心通过修持菩提心,都可以彻底地转变成殊胜的佛的身心,所以说可以通过殊胜的菩提心来进行转变的缘故,“故应坚持菩提心”,所以寂天菩萨鼓励我们应该坚持、应该发、应该生起、应该让他坚固殊胜的菩提心。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色相,遍满虚空界,较彼更超胜。”(《不可思议秘密经》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色相,则遍满虚空,亦超胜于彼。”)

菩提心的福德是没办法衡量的,如果菩提心的福德它是一种色法,如果可以通过色相来显示的话,菩提心的福德会“遍满虚空”而且“亦超胜于彼”,乃至于虚空都无法容纳,超胜虚空,这么殊胜的功德,这些都是一切智智佛陀他能够亲自现见的,并不是一种信可开河的讲法,确实佛陀相续当中有这么殊胜的智慧来衡量,应该说我们诚信佛语,应该诚信菩提心的福德,就是有这么殊胜的。

【《华严经》中云:“总之,诸佛出有坏所具之一切善妙功德,即此发菩提心之善妙功德,故其广如虚空与法界。”】

“总之,诸佛出有坏所具有一切善妙功德”,就是发菩提心这些善妙功德,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菩提心的功德非常的广大。

“故其广如虚空与法界”,佛陀这样的功德是周遍的不可思议的,佛陀的善妙功德就是发菩提心的善妙功德的缘故,所以说现在我们也知道发菩提心的功德广如虚空、广如法界,没办法衡量。

【这样的菩提心,佛陀为了饶益众生而宣说的。(如是菩提心是佛为饶益众生而宣说的。)

这样一种菩提心是佛陀照见了之后,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宣讲的,从佛陀他本体来讲的话,早就已经超离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从一切的粗大微细生死当中已经超离。佛陀出世于世间宣讲菩提心,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利益后续的众生也能够可以离苦得乐,也能够获得究竟功德,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宣讲的。

【《入行论》中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

佛陀在多劫当中深思维,这个方面已经讲到,思维者是佛陀,思维的时间是多劫,不是一天两天,思考的方式是深思维,从这些方面已经了知、完全通达了。

“见此觉心最饶益”,觉心就是菩提心的意思,见此菩提心是最饶益的,在所有的对众生饶益的方法当中,没有一个法能够超越菩提心,所以说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是通过很多劫的思维,什么方法对众生最有利益,最后在成佛的时候,通过智慧彻底照见,只有菩提心才能够对众生做最极的饶益,所以说在大乘的经典当中再在地赞叹菩提心,再在地宣讲菩提心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说我们作为佛弟子来讲,应该好好地去生起菩提心。

【具菩提心之菩萨受到赞颂,此菩萨即是大福田,若有人嗔恨他,则罪过无量,其果报将堕于恶趣。】

相续当中具有菩提心的菩萨,他是一个严厉的对境,菩萨相续当中是一种充满了福德和智慧资粮,既然已经充满了福德智慧资粮,理所应当去成立一个大福田,对于这样一种殊胜的大福田,其他人如果通过无明不了知菩萨的殊胜功德,如果对菩萨进行嗔恨,罪过无量,而其果报将堕于恶趣,他直接的异熟果,因为对菩萨嗔恨,背弃的缘故,他的直接果报绝对会堕于恶趣当中。

【《入行论》云:“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在《入行论》当中也是这样讲过,“博施诸佛子”就是讲能够对一切众生,做广博布施、做广大布施的这些菩萨,它就是一种大的福田。如果对这些能够做广博布施的佛子生起这样一种恶心,“佛言彼堕狱”,佛陀通过智慧照见就授记说,这个人通过对菩萨生起恶心的这个罪业,必将堕入地狱当中,时间“长如心数劫”,意思就是说你对这个菩萨生起了多少刹那的嗔恨心,然后你堕地狱的劫数就是按照这个刹那的这个时间来计算的。比如说对菩萨生起了五个刹那的嗔恨心,堕地狱的时间就是五个大劫,如果说对菩萨生十个刹那,就是十个大劫必须要堕地狱,因为菩萨就是殊胜的福田,菩萨就是殊胜的对境的缘故,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就说背弃舍菩萨,乃至于就说是不愿意用眼睛正视菩萨等等,这个方面都有很严重的过患。

【此外,《寂灭决定幻化经》中云:“文殊,于菩萨生嗔心、轻蔑心多久将于地狱住多久,故当披上铠甲。”】

在经典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对于一个菩萨如果生起了嗔心,生起了轻蔑心,那不管你对这个菩萨生起了多少刹那的这样一种轻蔑心,你就会在地狱住这么久时间,这么多劫的时间。“故当披上铠甲”,所以说应该披上这样一种忍辱的铠甲。披上忍辱的铠甲或者说披上精进的铠甲,千万不要对菩萨生起嗔恨心和轻蔑心。

以前我们也再再强调,在整个世间当中,有些菩萨是通过比较明显的方式来示现的,大家都公认这个就是大菩萨,所以对于这些明显的大菩萨,一般的人不会轻易去诽谤,比如说法王如意宝,还有这些仁波切等等,像这样的话一般的人不敢去轻易的生嗔心或者生起轻蔑心,这个方面倒是不成大的问题。

还有一类就说很多菩萨都是通过隐藏的方式而安住的,尤其是很多菩萨他在这个修菩萨行的过程当中,对他自己所具备的神通,或者说他具备的功德等等,他都是隐藏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在一般的众生面前不轻易显示,如果是这样的话,对于一般的凡夫人来讲,我们自己的这个肉眼凡胎没办法分辨谁是菩萨谁不是菩萨。

还有一些菩萨就是连一般的平常的相也不现,现形为非常下劣的相,他的行为很不如法,经常杀生偷盗邪淫等等,对于这样的话,实际意义上相续当中安住于菩提心,在外表为了增长功德,或者说为了隐藏功德,有很多必要的缘故,并不如是显现这个殊胜的这个菩萨相。所以说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对于我们来讲,如何保护自己?就必须要普遍的生起清净心。不知道菩萨在何处的缘故,尽量的将一切众生作意为清净相,这个时候不会有丝毫的过患,肯定有很大的利益。从保护自己的相续的侧面来讲,还对其他的众生生起一种恭敬想,自己处于低下想等等。这个方面都是调伏自心、寂灭我执,这个方面的直接间接的殊胜方便。所以我们首先要这样做的根缘,我们对其他众生要观清净心,动力来自于何处呢?动力就来自于佛陀和菩萨在经论当中所讲的这些殊胜的道理。这些果报,一方面如果对一个菩萨背弃,或者对一个菩萨出恶言的话,乔美仁波切也是讲过:这个罪过较杀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的罪还要重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获得这些大的果报,不想相续当中产生这个严厉的罪业,所以说在这样提前下面,只有把这个窍诀牢牢地记在心中,然后尽量的观清净心。如果说有的实在是没办法忍受或者说自己的业力现行了,自己的烦恼太过粗猛了,在事后必须要忏悔。这个忏悔的时间拖得越长越难清净,就说是忏悔的时间越快越容易清净。所以说我们就尽量:当自己无心或无法控制的前提下,对某个菩萨或者某个众生生起了嗔恨心,生起了一种口出不逊的辱骂的时候,马上就要忏悔,如果这样的话就容易清净。否则的话,自己当时不觉得或者是认为无所谓,然后最后拖很长很长时间之后,越来越难亲近的。从这个方面讲,应该披上这些铠甲。

反正做为菩萨来讲就是修心,而且做为菩萨来讲忍辱这个修法是很关键的。所以如果没有外在的这些不悦意的相,我们就没办法修忍辱。如果每个人都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的态度,都像菩萨一般的对待众生的这么慈悲的态度,根本不对你做任何的损害,我们就没办法修忍辱。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不管自己有理没理,反正是安住于这样的教言,然后历历的修持安忍,这个对大的因果方面绝对是不会吃亏的,所以说应该披上铠甲。

还有《般若摄颂》当中也有这样的教诫,如果对一个菩萨生起嗔恨心,你对这个菩萨生了多少刹那的嗔恨心,一方面要在地狱当中住上这么长时间,或者说从另外一个侧面讲,即便不堕地狱,但是你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必须要重披铠甲,重披这个誓言的铠甲。在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的注释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比如说是一个上资粮道的菩萨他嗔恨了一个上位的菩萨,他嗔恨了一个得授记的菩萨,如果说是这样嗔恨之后呢,他对这个菩萨生了多少刹那嗔心,他就需要在这么多刹那当中重披铠甲,本来他马上可以到加行道的,他因为他处于这个大资粮道,大资粮道上面无间就是加行道暖位,本来他可以很迅速的得到加行道,但是因为嗔恨得授记菩萨的缘故,他需要在这么多劫的时间当中重新披上誓言的铠甲,以后才能够真正的获得加行道。

或者有些地方讲,如果对菩萨做了嗔恨,最慢的话上资粮道到加行道之间,最慢要十个大劫当中重新发心,重新积累资粮,然后才能进入加行道。所以这个方面佛陀教言当中讲的很清楚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话,大资粮道的菩萨如果说生起了嗔恨心,他也会重新披上誓言的铠甲。从这个方面思考这个嗔恨心,这样对菩萨生起嗔恨心的一种果报是非常严重的,他自己的身份还是一个菩萨的身份,如果他不是一个菩萨的身份,或者说相续当中没有这些菩提心的功德摄受,或者说没有平时的这些善法的熏习,一般的凡夫人对一个菩萨嗔恨,那果报是没办法想象的,确确实实是没办法想象的。从这个方面也是要非常的慎重,对其他的这个有情尽量就安住于清净观当中,非常的善妙。

【相反,若以信心对菩萨作善事,也会使福德增上。】

因为菩萨是一个严厉对境的缘故,所以说如果以信心发起对菩萨做善事,做善事就是身体恭敬顶礼,或者说转绕、供养,语言当中经常赞叹菩萨的这些殊胜的功德,对菩萨说柔软语,对菩萨说诚实语,自己的内心就经常对菩萨生起信心、恭敬心等等,反正在信心的前提对菩萨做这些善事,也会增上无量无边的福德。

【《入行论》中云:“若人生净信,得果较前胜。”】

如果一个人对菩萨生起了清净的信心,得到的这个异熟果“较前胜”,这个“前”是什么意思,这个“前”就讲“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就是说:前面如果对菩萨生起嗔心,他的果报就是这么大。如果相反,对菩萨生起清净心,他得到的好的异熟果报比前面这样一种增长倍数还要多,所以说叫“得果较前胜”的意思。

【如何增长呢?《趋入定不定手印经》中云:“文殊,恒持菩提心。】

在增上的方式,《趋入定不定手印经》当中讲,首先教诫应该“恒持菩提心”。

【譬如,将十方世界中一切众生之双目挖出,有人将彼等复原,或者将关于漆黑监狱中之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释放,令彼等享受转轮王或梵天之安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视大乘信解菩萨,且赞颂之,则福德胜过前者无数倍。”】

这个方面就是讲到,如果打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就说是,一个恶人将一切十方众生的眼睛双目全部挖出来,这个过失挺大的。如果有一个人通过他的能力,将十方世界这些无目的众生的双目刹那之间恢复,他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或者说一个人将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关禁于漆黑监狱当中,而另一个人将这些被关禁的众生全部释放出来,释放出来之后再将他们安置于转轮王或梵天的安乐,这个功德是非常巨大的。

在开始较量功德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善男子或者善女人,通过信心目视大乘信解菩萨,对于安住于大乘信解位的加行道、资粮道的一种信解位的菩萨,单单通过信心、欢喜心看到这个菩萨的时候,而且对他赞叹的话,这种福德就超过了前者无数倍的,超过前者非常多倍,所以说如果对于一个大乘信解菩萨像这样生起信心目视赞颂功德这么大,对两个或三个或者对于地上的菩萨进行恭敬赞叹或者信解,所承受的功德更加超胜,从这个方面讲的。所以说我们自己身边到底谁是安住于信解行菩萨,谁不是,这方面都不好说,所以我们就应该将一切众生看成菩萨,然后经常通过慈祥的眼光或者尽兴的眼光等等,开始看着他,然后进行赞颂这个功德非常大。

【此外,即使以烦恼心眼看菩萨,也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于善趣,更何况说以信心目视菩萨呢?】

下面再从另外侧面进行观察。如果通过烦恼心,烦恼心这个方面是讲贪欲心,而不是嗔恨心。如果以嗔恨心这种烦恼看菩萨的话,就不会说是要生善趣,所以此处的烦恼主要是指对菩萨的一种贪欲心。如果通过贪欲心看菩萨的话,通过这个方面不会堕恶趣,而且也会转生于善趣当中,更何况是以信心目视菩萨的功德就更大了。

【《宝积经》中记载:“昔日有一位乐生菩萨相貌庄严,令人见而生喜。一次,他于舍卫城化缘时,商主之女胜德母见到他后欲火中烧,以致于命绝身亡,死后转生于三十三天,当时成为天子的他回忆起前世,不禁暗想:奇哉!以贪心而视菩萨,竟然也能获得如此异熟果报,更何况说以信心目视、供养菩萨呢?于是他与五百天人眷属一起来到乐生菩萨前供养鲜花。”(《宝积经》中说:“昔日有一位乐生菩萨相貌庄严,令人见而生喜。一次,他于舍卫城化缘时,商主之女胜德母见其后生起烈火般之贪恋,以致于命绝身亡,死后转生于三十三天,当时成为天子之彼忆起前世,不禁暗想:奇哉!以贪心而视菩萨,竟然也能获得如是异熟果报,何况说以信心目视、供养菩萨呢?于是他与五百天人眷属一起来至乐生菩萨前供养鲜花。”)

这个就是《宝积经》中讲的一段公案,首先有一位乐生菩萨,他的相貌非常庄严,令人见而生喜的。有一次他在舍卫城当中化缘的时候,一个商主之女叫胜德母,胜德母见到这个菩萨的时候生起了非常强烈的贪恋,生起烈火一样的贪恋,这个贪恋大的没办法控制,所以说最后导致她在这个状态当中命绝身亡了。死了之后她就直接转生于三十三天成为一个天子,他转为天人之后,一般的天子都要观察,他现在生于什么地方?他从哪个地方生的?生的因是什么?他观察自己生于天宫。他以前生于何处呢?以前舍卫城的位置,通过什么样的因缘升天的,通过强烈的贪欲心见到了菩萨,以此命终,通过这样一种善根或者这样一种因缘,生到了三十三天,通过三观察,观察完之后非常的惊奇,她不禁暗想,非常的稀有,通过贪欲心这样目视菩萨,竟然也能够得到这样一种异熟果,舍弃欲界的人道身体而得到了三十三天天子身份的身体,通过贪欲心看菩萨的果报都这么明显,何况说能够以信心目视,通过信心催动来供养菩萨的功德更加不可思议。所以他自己对于这样一种因果的道理虽然能了知少分,但是了知了少分之后,他就生起了这样一种信解,就对这个菩萨生起了信心,所以说他就带领他的五百天人眷属一起从天空下来,在乐生菩萨面前供养鲜花。这就是一段公案当中所讲的含义。

这个问题以前大概也分析过,第一个,它这样一种贪心,通过贪心看菩萨也是烦恼,通过嗔恨心看菩萨也是烦脑,为什么两种烦恼心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实际意义上我们知道贪欲心是一种靠近的心,他虽然对对境是一种贪欲,但是他这种贪欲的,毕竟是想接触对方,毕竟是想接近对方。所以这个时候是这样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通过菩萨对境的能力,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可以获得这样一种果报。而嗔恨心也是一种烦恼心,但是它是一种背弃的,嗔恨心是一种背弃,我不愿意看到他或者生起一种伤害他的心。这是另外一方面背弃的心,所以通过这样一种背弃的心就可能在死了之后,通过这样一种背弃菩萨不愿意看到菩萨的心态,就有可能转生于恶趣当中,是这样一种。

还有益西彭措堪布以前也讲过这个问题,当时问到这个问题时候,为什么通过贪欲心这种烦恼心做等起,就能够生于善趣,这个不就是错乱了因果吗?为什么错乱了因果呢?因为很多地方讲贪嗔痴引发的业是恶业,无贪无嗔无痴引发的业是善业,如果这样的话,通过贪欲心她得到了一种三十三天的善果,就是从非因当中产生的,它这种三十三天的果报,应该从非因当中产生的,应该说它是一种恶心当中,从贪欲心当中产生的缘故,就是这样一种问题,他们解释的时候就是这样解释的。就说他通过贪欲心死亡之后转生三十三天是通过对境力,不是他自己的力,这个对境的菩萨的功德非常大,所以通过这个方面而使她转生,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的话,她自己相续当中的这种贪心,如果不忏悔的话,以后还要感果,她以后还要感受不好的异熟果,所以升天是通过对境力而升天的,而不是说通过他的贪欲心而作为直接的近取,它是通过这样一种菩萨的力量而升天,以后她不忏悔的话,通过贪欲心直接接引发了不善果,他还会感果,因为它是一种杂业,不清静的一种心态,但是对境他是一种菩萨,她是一种靠近菩萨的心,从这两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就不会有非处产生或者从非因当中产生一种善果这个问题,这方面就不会出生了。这方面主要是突出通过烦恼心,通过贪欲心,眼看菩萨的话也会生于善趣当中这个问题,凸显出能够以信心来目视,通过信心来供养赞叹,这方面的功德应该是更加超胜的。

【另外,即便是因为对菩萨无有信心而堕入恶趣,最后也会依靠菩萨大悲救护而脱离轮回的,以信心结缘具有很大意义并且可以速得菩提。】

再退一步讲,如果对于菩萨根本就没有信心,因为没有信心而背弃、生嗔心、诽谤、诋毁,乃至于打骂、杀害等等,这个方面通过对菩萨身体直接做损害的缘故,这个果报成熟之后直堕恶趣,不用讲的。但是,通过这个方式和菩萨结恶缘,再比较一下,根本和菩萨善缘、恶缘,什么缘都不结,要好一点,还是跟菩萨结恶缘要好一点,因为佛陀不度无缘之人,所以菩萨他也不会度无缘之人。和他有缘的人,他会度化,不管是什么缘,反正和菩萨结下了缘,和菩萨就有缘,有缘之后,菩萨他就会救度你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即便是对菩萨无有信心,做了这些打骂诋毁,他暂时要成熟度恶趣的业,但是最后会通过菩萨的大悲心,通过菩萨的大威德力,最终会观照他,最终会救度她,当这种善根因缘成熟和合的时候,通过和菩萨结缘的这样殊胜的因缘,对菩萨生起信心入道,最终的相续当中安置菩提心解脱的。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是一层含义,然后通过信心来结缘的话,对菩萨生起信心,然后尽量跟菩萨结下善缘,具有很大意义,而且那不用中间受苦,可以迅速获得菩提果。对我们来讲,应该选择后者,不要选择前者,前者是没办法中的办法,后者即便是堕入恶趣,反正也会解脱。但是对我们来说没必要了,反正自己现在有正常的心识,现在有这些法本,有善知识的开导,自己也具备一种善心、向上的心。所以这个时候能将自己的心态调的比较柔软,对于其他的菩萨都能够生起信心,跟他结缘的话,从善至善,从乐至乐,暂时也是安乐,究竟也是安乐。所以说此处讲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且可以迅速的获得菩提果,没有必要说中间一定要走个弯路,堕到地狱几个劫,然后再出来后解脱,没有大的必要的,只不过是从因果不虚的侧面来安立的时候,有这样一种安立和宣讲的方式而已。所以说此处这个意思应该如是了解。

【《宝积经》中云:“何者虽于菩萨造恶业,且以此转生于恶趣,然依彼菩萨大精进亦可解脱,获得无上菩提。”】

任何一个人对菩萨造下恶业的话,以此肯定会堕入恶趣的。但是通过菩萨的大精进力,无有伦比的大悲心力,他最终也可以解脱,然后获得无上菩提果,我们就想文革期间或者灭佛运动当中,这些对佛法僧做摧残的这些人,当然是一个发悲心的对象,但是呢?他毕竟在三宝当中,菩萨方面就结下来了缘,结下了缘之后他会堕恶趣,堕恶趣当他的恶趣的恶果成熟之后,他成熟或者解脱之后,会受到菩萨的观照,最后决定会获得解脱的。

【《入行论》中云:“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 】

《入行论》当中讲,“若人因见我,生起信憎心”,就是不管任何人,因为见到我而生起信心也好,或者因为见到我,因为前世我们的宿业,对我生不起信心,而且生起一种嗔恨心。反正不管怎么样,皆共有缘。“愿彼恒成为,成办众利因。”愿这些一切众生,不管对我生信心,生起这样不好的心,乃至于生起一念的平庸之心,愿他们都成为成办众利的因缘。这个也是文殊师利菩萨四大愿当中殊胜的含义。

我们自己也要这样发愿,世间上的任何人,就是因为我和对方的这些关系,前世的错综复杂的这样一种业网的关系,所以有些人见到我就是一种清净心,有些人见到我就是讨厌心,有些人就是一种平庸心等等等等。就是这些好心当中也分上中下,恶心当中也分上中下,平常心当中也有这些微细的分类,不管怎么样,反正是我见闻益处,对方皆共有缘,然后对他们发菩提心。最终将他们安置在佛果当中。

这个时候自己在人间走来走去也好,或者怎么样,都成为有利益。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以前某某人曾经对我诽谤过,某某人曾经对我做过这样伤害,现在这个心态不一样了,现在我有菩提心了。现在就是皆共有缘。

现在他对我做了诽谤,他对我做了打击,和我有缘。既然和我有缘,我就发菩提心,愿以后能度化他。给自己供养的这些施主也好,或者其他的亲友也好,皆共有缘发菩提心。最后都成为成办一切利益的殊胜的助缘。

【又云:“谁令怨敌乐,皈敬彼乐源。”】

这个是第一品最后的诵词。“谁令怨敌乐”,就是说菩萨谁能够令怨敌乐,这个菩萨能够令这个怨敌也获得安乐。当然就是说这个怨敌,在菩萨的相续当中,他的想法当中,没有哪一个是他的怨敌。自从发起了菩提心的这一刹那,世间上就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怨敌了。因为这个菩提心,他就是对一切众生,他这种悦意的慈心,究竟利益众生的心,所以在发菩提心之前也许还有这种微细的分别,这个人是怨敌,那个人是怨敌……但是真正菩提心发起的这一刹那,整个世间没有菩萨的一个怨敌,一个怨敌都找不到。这方面只能说是从它的关系方面讲。菩萨内心虽然对一切众生平等,但是对方他会把菩萨看为怨敌,从这个侧面讲的话,菩萨他最终也能够令这种所谓的怨敌获得安乐,“皈敬彼乐源”。所以说这个菩萨是一切安乐的根源,对于这个菩萨应该皈依,应该礼敬,所以叫“皈敬彼乐源”。

乙二(宣说菩提心之本体)分七:一、总说愿行菩提心;二、广说各自之自性;三、愿菩提心之利益;四、相应之比喻;五、行菩提心之利益;六、圆满资粮之理;七、当生欢喜之理。

丙一、总说愿行菩提心:

发心为利无量众,欲获真实正等觉,

此心可分为二种,即是愿行菩提心。

意乐发愿实际行,犹如欲行与正行。

第一句、第二句这两句就讲到了菩提心它的这个本体,或者就是菩提心它的一种状态。怎么样一种菩提心呢?这个地方讲“发心为利无量众”,发心为利无量众这个就是以大悲缘众生的侧面,大悲缘众生,叫为利无量众。

“欲获真实正等觉”,这个就是以智慧缘佛果成立。所以什么是菩提心呢?为利众生愿成佛。为利众生愿成佛这种心就是菩提心。我们可以解释的时候,这个就是菩提心。所以我们在发心的时候不应该再没有目标,反正有一个目标,什么目标呢?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要成佛。为什么说为了一切众生要成佛呢?因为在利益众生的所有的这些身份当中,没有超过佛的。佛陀能够在不动当中任运自成的方式利益一切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他所安置的这样一种果位,也能够直接将众生安置于佛果。他的能力就是直接将众生安置于佛果。所以我们要度化众生的话,就是要获得大威德力。这个大威德力就是非佛莫属。所以我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而成佛。

这个方面也是一种必须要了解之处。我们为什么要成佛?我们要成佛的根本因是什么?根本因应该是为利无量众。如果不是为了无量众,我就没必要成佛了。但是现在我要为了一切众生的缘故,我要利益众生我才成佛。这个方面就是很明显了,而不是说我要成佛去利益众生。

这个方面有两种不同的关系,就是说成佛是利益众生的前提。我只有成佛才能利益众生,通过成佛这样一种因,来做利益众生的事业,就这样。如果说我要成佛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成了我成佛的一种助缘,这就颠倒了。主要是为了我成佛,为了我成佛怎么办呢?为了我成佛怎么办呢?为了我成佛,我要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个方面就不对,这个方面是以利益众生的事业来促成自己成佛,这不是真正菩提心的正体相。真正菩提心的正体相应该是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我为了度化众生我才去成佛的,成了佛才能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成佛我去利益众生。这方面就是这种关系稍微颠倒之处。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了众生而发愿成佛。

“此心可分为二种”,这样的菩提心可分为二种,就是愿、行两种菩提心。下面就讲愿行菩提心的比喻意义。

“意乐发愿实际行,犹如欲行与正行。”这种愿菩提心它是一种意乐发愿,它是一种意乐,它是一种发愿。它犹如欲行一样,比如说我们要从此处到彼处,从此处到彼处的时候,首先我要有个要去的想法,我要去朝拉萨或者要去朝印度,有一种想去的想法。然后“实际行”就是行心,行菩提心。

就是发了心之后,我不保留在欲行的状态,我就开始动身。开始动身向我的目的地进发,这就是正行,正行就是“实际行”。比如说我发愿成佛,发愿成佛这个就叫愿菩提心。发了愿之后你原地不动那是不行的,发了愿之后你必须要去实际行动,发愿实际行动怎么办呢?我发愿成佛度化众生,我就要考虑什么是成佛的正因。

什么是成佛的正因?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六度四摄就是真正为了达到成佛的实际的修法。所以发了心之后我们就开始趋入六度,就开始做布施、持戒、做安忍、精进、做禅定和智慧。这样从自力方面六度来修持。从他力方面主要是四摄而修持。

通过这样六度四摄的摄受之后,自己的为度众生发愿成佛的心愿最终就会满足,最终就会彻底地获得圆满。这就是愿心和行心二者之间的差距。

【所谓的发心就是为了利他而欲求成佛。(所谓之发心是为利他而欲求成佛之心。)

这里讲得很清楚,所谓的发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为了利益他众我现在要成佛。当然究竟利益他当然是将众生安置于佛道,暂时利他也可以将众生从恶趣救度或者安置于人间善趣,这些都叫利他。反正最终的利他肯定是将众生也安置于如是的佛果当中。

【《现观庄严论》中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也是这样讲的,发心是什么呢?“为利他,求正等菩提”。为了利益他众,现在要求正等菩提。所以说这个菩提心有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是为了利益他众的悲心,一个是为了求正等菩提的智慧心。

【心是指认知事物之本体,心所是指观察对境之差别,(心是指了知事物之本体,心所是指观察彼之差别,)

心和心所的差距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再讲一次心心所,为什么要讲心心所呢?因为这个菩提心它有心和心所两个部分。它的心王就是第六意识的善心,心所可以说是一种智慧和它的大悲这两个心所。

所以我们就知道“心是指了知事物之本体”,心就是指心王,心王就是指对事物的本体、本身进行了别;“心所是指观察彼之差别”,这个心所法是指了知这个法的差别,就是这个事物的差别,这就称之为心所。

都是同样一个事物,心王它就了知事物比较粗大的本体,心所就了知它的差别法。以前我们讲比喻的时候,比如说看一个红柱子,心王就是了知整个柱子的本体,而心所呢,哦,这个柱子是红色的,然后它有一个裂缝怎么怎么样,这方面心所它是观察差别的。

【此处可承认生起心的同时顺便生起心所,发起希求心的同时顺便可获得发心。(此处可承认生起心的同时也能生起心所,发起希求心的同时可获得发心。)

无垢光尊者的这个观点很明确,反正心王、心所同时产生的,有些观点是心王、心所分开的,此处就是心王、心所同时产生的。心王和心所,一个是国王一个是眷属,反正眷属恒时跟随国王而行的,生起心王的同时也能够生起心所,所以说当第六意识它处于一种善心状态的时候,他的差别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成佛的这两种心所法。所以说发起希求心的同时可以获得发心,获得发起希求度众生而成佛的同时,就获得了菩提心的发心。

【发心之本体分二: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

它的本体有两种,第一个是愿菩提心,第二是行菩提心。这个是从一个侧面进行分别的,下面还要从很多侧面进行分别。

【愿菩提心是指希求获得菩提,行菩提心是指行持菩提法,以意乐发愿与真实行持如同想要去与正式去。(愿菩提心是指希求获得菩提,行菩提心是指行持彼之法,以意乐发愿与真实行持如同欲行与正行。)

愿菩提心就是讲希求获得菩提,我想要成佛,为了度化众生我要成佛,这种心态就是愿菩提心它的本体了。然后行菩提心是指行持彼之法,就是说我自己发愿成佛之后,我要去实际行持,我怎么样获得菩提的这些真正的修法,六度万行等等这些修法去实际行持,叫做行菩提心。行菩提心没办法离开愿菩提心而单存,有的时候愿菩提心可以离开行菩提心而存在。比如说最初的时候,只是发起一种想成佛的心,这个时候只有愿心没行心,当行心一生起来之后,行心存在的时候肯定有愿心的,这个不用讲的。通过这个意乐发愿和真实行持就好像欲行和正行一样。

【《入行论》中云:“略摄菩提心,当知有二种:愿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尽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

略归摄菩提心应该知道有两种,一个是愿求的愿菩提心,第二是趣行的行菩提心,就好像人们都了知,全部都了知正行和欲行的差别一样,想要出发和已经出发的这种差别一样,如是智者也能够知道二心次第的差别,一个是发愿的一种意乐成佛的这种心,第二个是为了成佛而真实趣入的这样一种心,这两种心的修法。

【应当了解菩提心诸多分类的方式。(对此,应当了知诸多分类之方式。)

对于这样一种菩提心的本体应该了知有很多分类,很多分类的方式我们都可以了知。

下面就开始讲这些具体分类:

【菩提心也可分为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

对于菩提心做分类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分,就说是一类是世俗菩提心,一类是胜义菩提心,就这两种。世俗菩提心前面也是讲过了,世俗菩提心主要是为了众生愿成佛这样一种心和心所法,就是这样的。还有一类是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一方面是安立成圣者相续当中所具备的菩提心,第二个方面以前我们也讲过,胜义菩提心在讲《入中论》的时候也讲过,胜义菩提心是无分别智慧,就是说这种胜义菩提心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分别智慧的状态。

菩萨入根本慧定这样一种无分别智慧,它就是胜义菩提心,除了这个之外没有安立什么胜义菩提心,但是在出定位的时候,它到底是世俗心还是胜义心呢?这个方面从两个方面可以观察的。一个方面因为他出定位有一种度众生的心,有一种想成佛的希求心,从这个方面讲非常符合于世俗菩提心的状态,所以说出定位的时候安立成世俗菩

提心。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他的这个心,就是出定位这个心,必定和凡夫位的心不一样,凡夫位的心也是一种为了众生愿成佛的,但是他的心都是通过有漏心摄受的,从来没见过胜义法界。而这样一种初地菩萨他已经见到过胜义法界,出定位之后他这种心可以算是一种胜义菩提心。

《入中论》当中讲,第一胜义菩提心,第二胜义菩提心等等,都是从这个方面可以安立的。就是这两种安立,世俗心和胜义菩提心两种的。

【《涅槃经》中云:“世俗胜义别,分二菩提心。(《涅槃经》云:“以世俗胜义,分二菩提心。”)

《涅槃经》也是这样讲,通过世俗和胜义两个方面可以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这是他的教证。

【即是以凡夫与圣者之发心或者以缘外众生与缘内心性而称为世俗与胜义菩提心。】

世俗心可以安立成凡夫的心全叫世俗心,圣者的心全是胜义心,当然这个圣者有初地菩萨的圣者,像这样的话不是说小乘的这些圣者都有什么胜义菩提心,因为小乘的圣者根本没有修过菩提心,所以说在小乘的有学、无学,小乘的这些凡夫、圣者当中都没有所谓的菩提心的修法。此处讲了圣者就是讲菩萨,说一地以上的菩萨他是安立成胜义菩提心,这个是一种安立世俗和胜义的方面。

第二个方面,或者说缘外众生,为利益众生愿成佛,这个缘外众生安立成世俗心,缘内心性可以称之为胜义心,内心性就是他无生无灭的本体,无生无灭的心性,缘这个、安住这个、证悟这个,这方面就叫做胜义菩提心。

【《发大菩提心经》中云:“迦叶菩萨请问世尊:‘世尊,当如何发心?’】

在发起大菩提心的经典当中,迦叶菩萨问佛陀应该怎么样发起菩提心呢?

【世尊告言:‘诸法如虚空般无相本来光明清净即称为菩提,】

首先讲菩提心的菩提,再讲心,所以说佛陀在回答的时候就讲什么样发起菩提心。就是说这个菩提就是犹如虚空般无相就是菩提的空分,犹如虚空一样,根本没任何相状。本来光明清净就是它的菩提的明分,空分、明分二者永远无离无合,没办法分别的,明空无二的这种自性,现空无二的自性。这个虚空一样无相的空分和本来清净的明分双运的状态,就称之为菩提,这个就是一种断证的本体。

【生起与彼相应前所未生之心宝即谓发菩提心。’”(生起与彼相应前所未生之心宝即是发菩提心也。’”)

这个方面生起,也就是说安住,或者说证悟的意思,就是说什么时候你生起了,什么时候证悟了和它相应的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心宝就是发菩提心。

这个就讲的很清楚,这个方面这个教证主要是成立胜义菩提心,前面说胜义菩提心是缘心性者,胜义菩提心是缘一种无分别智慧的。虚空般无相和本来光明清净这个就是无分别智慧,这种无分别智慧安住、证悟这样一种心,这个就叫做胜义菩提心。

所以说以前没有的,就称之为凡夫的时候根本没有现见过,生起了就是说他证悟了,什么时候你证悟了这样一种本体的时候,虽然不是满分证悟,虽然不是全分证悟,但是它是一种支分,他是一种部分证悟。菩萨一地到十地是分证,不是圆证,佛陀才是圆证。当然佛陀相续当中有没有菩提心呢?从圆证菩提这样来讲,绝对有胜义菩提心,这个是不用讲的。一地到十地菩萨有没有这么圆证呢?圆证是没有,但是分证是有的,一地菩萨、二地菩萨他一分一分的证悟菩提的本性、本体,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肯定是安立有胜义菩提心的。

【观待三戒或者三学而言有三种发心。】

下面再安立三种发心,前面是两种,下面再讲三种。安立三种发心可以观待三戒,就是说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观待这三戒安立成三发心,或者观待三学戒、定、慧,观待三学可以安立三种发菩提心的方式,以戒发菩提心、以定发菩提心和以慧发

菩提心,所以说戒定慧三种菩提心都可以安立的。

【《中般若经》中云:“防护罪业心,摄集善法心,成熟众生心,当勤三发心。”】

这个教证主要是通过三戒而安立的。

第一个“防护罪业心”,什么是防护罪业?就是禁恶行戒,禁止恶行戒就是防护罪业的,菩萨他有一个三大戒律之一就是一个禁止恶行戒,禁止恶行戒就是防护一切罪业的,不管是自性罪也好,还是说和小乘共同的别解脱罪也好,还是大乘不共的菩萨戒的戒条也好。反正你安住禁恶行戒,全部要遮止,这个叫防止罪业心。

然后“摄集善法心”,就是摄持善法戒,摄持善法戒通过这个安立,就安立成一个摄集善法心。

“成熟众生心”就是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就是成熟众生的心,成就众生就是饶益有情。所以说观待于成熟众生他安立成饶益众生,就是成熟众生的这样一种戒律。

“当勤三发心。”所以说应该精勤的安住三种发心当中。

【发心又可分为四种,】

前面是三种,后面讲四种发心的。四种发心的分类:

【即资粮道加行道之信解行发心、一地至七地之增上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之异熟发心、佛地之断障发心。】

发心分为四种,第一个是信解行发心,信解行发心就是资粮道和加行道,大乘的小资粮道开始到大乘的世第一法位,世第一法位以下全叫信解行。为什么叫信解行,信解行的意思是什么呢?一方面对于大乘菩萨或者说法界的空性他没有现证,他只是一种信解,通过这样对大乘空性的信解行持,所以叫做信解行。还有第二个方面,就是说对于菩萨,真正的菩萨自他平等的方式来做饶益,他没有这个能力,只有信解自他平等,然后随顺这个信解而行,这方面是资粮道、加行道他真实安住的状态,所以说能够随顺这样一种状态而发心,称之为信解行发心,这个是凡夫心。

然后下面第二类一地至七地之殊胜清净意乐发心,它的名称就叫做清净意乐发心,清净意乐发心的意思就是说从一地到七地之间,这七种地是不清净地,不清净七地。不清净七地称为清净意乐发心的原因,它是观待于下面的,观待于信解行发心,观待于凡夫地来讲,他的意乐极为清净。他从什么侧面讲意乐清净呢?自他的差别泯灭了,从一地之后,这个是我、这个是他,然后我怎么怎么样,他怎么怎么样,这个方面自他的差别都泯灭了,真实能够安住于自他平等状态,去修行拔苦予乐的行为,所以说他这个心不是信解,他这种心不是造作的,不是历历生起,是自然引发的非常清净的一种状态,这种清净状态是观待于自他平等的状态观察,所以说叫做清净意乐发心。

然后三清净地之异熟发心,就是八地、九地、十地这三地称之为三清净地。三清净的原因以前我们讲过,主要是说八地以后,就是说菩萨相续当中的俱生我执彻底灭尽,一地到七地相续当中有俱生我执的种子习气没有断尽的缘故,称为不清净地。就是说八、九、十,三地根本没有俱生我执的种子,所以说就称之为清净地。这三种清净地都没有我执,所以说叫三清净地,三清净地称之为异熟发心,他的发菩提心是异熟发心。

异熟发心一方面我们理解就是在初地的时候他发起无数大愿,主要是无数大愿归摄于普贤行愿,普贤十大愿当中,那个时候发愿,八地的时候这个愿就逐渐逐渐开始成熟,从这个方面叫异熟。他在以前一地到七地之间发很多愿,这个时候都是发愿行持阶段,是不是成熟呢?还没有成熟。八地之后逐渐逐渐开始成熟这些大愿了,所以说叫做异熟发心。还有些地方解释,因为八、九、十,三清净地出定位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了,一发心马上成熟,这个叫异熟发心,这些功德在其他下面根本不具备的,叫做异熟发心。

然后佛地之断障发心。佛地菩提心名称叫断障发心,断障发心的意思就是说断除一切障碍的本体,一切烦恼障、所知障,他的种子、他的习气完全无余的断尽,安住于这样最殊胜的本体当中就称之为断障发心。

这个就是四种发心。下面引用教证证成:

【《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利他众,断障四发心。”(《经观庄严论》云:“诸地信解行,殊胜净意乐,异熟利他众,断障四发心。”)

这个方面就是成立四种发心,出自于《庄严经论》的。“诸地信解行”,诸地两个字就是讲发心的地,发心的地有哪几种,下面讲四种。诸地就是总说,前面刚开始一个引文,信解地是第一个地,“信解行”地是第一种发心,“殊胜净意乐”是一地到七地,“异熟利他众”是三清净地,“断障”是佛地,所以说诸地是四种地,四种地都有四种发心,如是证成了四种发心的这样一种观点。



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八品,宣讲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也是大乘的精华也是显密的共道。如果一个修行人相续当中有了菩提心,一切的菩萨行和这些地道的功德可以迅速生起来,如果相续当中缺少菩提心,或者成为一种随解脱分、随福德分的善根,要么就成为一种随解脱分的小乘的善根,总之没办法趋入大乘,没办法得到大乘的道果,所以在我们相续当中如今必须要了解菩提心的利益,必须要历历地生起菩提心,现在在讲第二个方面,宣说菩提心的本体分了七个方面,现在第一个科判是在讲总说愿行菩提心,总说愿行菩提心宣讲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二者之间的本体,通过比喻加以说明。然后再进一步地宣讲愿行二种菩提心的分类,分类的方式有两种,分三种、分四种、分五种…有很多这样的分类,今天开始宣讲菩提心的五种分法的情况。

【也有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之五种发心。】

除了前面的这些“胜解行、清净意乐、异熟和断障发心”之外,还可分为五种,五种主要是从五道的侧面进行安立的,五道的侧面我们知道,第一道是资粮道,第二是加行道,这两道是凡夫地所摄的,见道是大乘的一地,修道是二到十地,无学道主要是指佛地,有这样种分法,这个分法和前面的加行、胜解信、发心等等分法的侧面上有所不同的地方,本体都是愿行菩提心所摄的。

【《般若二万颂》中云:“初业者发心,修炼者发心,见法者发心,解脱者发心,不可思发心,】

在《般若二万颂》当中是这样讲的,这些发心有五种,第一种就是“初业者发心”,初业者可以理解成资粮道,资粮道就是初业者,因为刚刚入大乘,刚刚开始修持大乘的愿行菩提心的缘故,所以叫初入道或者初业者,有这样种发心。

“修炼者发心”,修炼者就是加行道的发心,加行道是在资粮道,着重闻思得到定解的基础上,着重是通过修炼,通过内在的禅定来进行安住,所以从这个方面称之为修炼者。

“见法者发心”,见法就是见到一切万法的真如,在初地的时候,可以见到一切万法的真如,所以前面所讲的见道发心就是此处所讲的见道者发心。

”解脱者发心”,就是前面所讲的修道,解脱什么呢?从什么地方解脱?实际上在见道的时候,已经现量证悟了人无我和法无我,在无始以来相续当中的熏习的遍计烦恼障、遍计所知障在见道的时候彻底已经远离了,但是相续当中的俱生障,俱生的烦恼障、所知障必须通过修道来进行净除,所以说修道主要是净除或者从俱生的烦恼障、俱生的所知障,这个障碍当中解脱的这样一种修行,所以说从这个方面二至十地的修道安立成解脱者发心。

“不可思发心”,就是指佛地无学道的发心,佛陀这样的本体完全超离了分别,一地十地出定位或者凡夫地都有多多少少的分别念,但是佛陀本体当中完全没有丝毫的分别,是可以任运自成地利益无量众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佛陀相续当中这些智慧这些发心称之为不可思议发心。

这就分了五种和前面的这些资粮道乃至于无学道相对应的。

【须菩提,未入道者当入道,已入道者当修炼,当具天眼,当修圣道谛,当获得无垢佛眼。”】

这五者也是和前面的意义没差别的。

未入道者当入道”,这个是第一个,最初的时候如果没有入道的应该进入到大乘的资粮道当中来,所以这个叫未入道者当入道。

已入道者当修炼”,如果已经进入了佛门,相续当中通过闻思有了定解之后,应该修炼这样一种定解,这方面主要是加行道所具备的。

当具天眼”,这个是见道,这方面天眼主要是见到一切万法的本

体,见到一切万法的本性,所以说从这个方面安立为当具天眼。

当修圣道谛”,主要是说应该修道菩萨的修道的本体。

当获得无垢佛眼”,最后必须要成佛,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获得无垢佛眼。

这方面讲五种发心的分类,下面讲六种发心:

【观待六度也有六种发心。】

如果观待布施度乃至于智慧度有六度的缘故,相应于观待于六度也有六种发心。

【《般若二万颂》中云:“具六度之心广大无量,与一切声闻、缘觉皆不同。”】

这个方面就明显讲到了,具六度之发心,具有布施乃至于智慧的菩提心是广大无量的,如果能够安住于六度当中去发无量广大心的话,就和一切的声闻缘觉的发心完全都是不相同,不相同的意思就是远远超胜声闻缘觉的发心。

【观待十度有十种发心。】

前面有六度下面讲十度,十度我们以前再在讲过,是方便愿意智,后面的四度是从第六度的本体上侧面分的,本体来讲只有六度,但是后面这些方便度,或者愿度、智度、力度这四度是般若度的本体上的侧面来安立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观待十度也有十种菩提心。

【善天尊者说:“如是当以内在真实禅定观修十种菩提心。”】

善天尊者是《入行论》大疏,写《入行论》注释的一个印度尊者,他也这样说的:“如是当以内在真实禅定”,安住于内在真实禅定,而“观修十种菩提心”,这十种菩提心主要是相合于十度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所以说在注释当中讲观待十种发心,安住内在真实禅定而观修十种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这样的,下面讲十二种发心。

【按照地道分界有二十二种比喻发心,】

按照地和道的分判,按照地道的分齐就有二十二种,从资粮道乃至于十地末尾之间有二十二种菩提心,二十二种菩提心它的分法主要是通过地道来分的,也就是说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乃至于十地,乃至于最后的可以分别讲,三清净地或者再分别讲十地的,这方面都有不同的比喻,所以说是从地道来进行安立二十二种比喻和发心。

【依据《慧海请问经》中所说之义于《现观庄严论》中云:】

二十二种发心的经典的依据是《慧海请问经》,按照《慧海请问经》的含义,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当中就宣讲二十二种发心,《现观庄严论》当中在讲第五品发心品的时候,也是讲到了二十二种发心,词句上都是一样的,此处按照《现观庄严论》的观点进行宣讲二十二种发心。

【“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河流云,共二十二种。”】

这些二十二种全部是讲比喻,如地是大地,纯金、星月、火堆等,这样一个一个比喻下来的,下面还要一个一个宣讲,它的比喻和意义对照来宣讲,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不解释《现观庄严论》颂词的含义,总之在这个颂词当中,总共有二十二种安立愿行菩提心的方法。

【此等比喻的意义,】

此等比喻就是前面所讲的“如地金月火…”这些全都是比喻,它的意义:

【按次第而言,《现观庄严论释》中云:】

按次第的意思:一方面可以按照地道的次第,一方面可以按照前面颂词“如地金月火…”的次第,反正按照这个次第《现观庄严论》的注释当中就是这样讲的:

【 “欲乐、意乐、增上意乐、加行、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智慧度、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神通、福慧二资、菩提分法、大悲与胜观、总持与辩才、正法喜宴、同行之道、具足法身。(“欲乐、意乐、殊胜意乐、加行、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静虑度、智慧度、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神通、福慧二资、随菩提分法、大悲与胜观、总持与辩才、正法喜宴、同行之道、具足法身。”)

前面这些“地金月火……”这些都是比喻的名称,后面这个“欲乐、意乐、殊胜意乐”这些都是菩提心的名称,它的意义的名称,观待于前面的大地来讲,它的菩提心就是欲乐发心,观待前面的黄金来讲它的发心名称叫意乐发心,观待前面的月来讲的话就是殊胜意乐,一个一个这样对下来,这些方面都是讲它的含义的,这方面就是把意义和它的比喻的名称首先作一个观察,下面进一步地稍作解释:

【地道分界:】

地道分齐安立的方法,怎么样的意义和它的比喻所对照呢?下面就一个一个解释:

【欲乐如地,】

欲乐如地的意思就是第一个欲乐发心,它的比喻就是大地一样,为什么叫大地呢?因为这样欲乐发心是最初发心,在所有二十二种当中是最初发心,它也是小资粮道的发心,所以说下面后面的这些中资粮道、大资粮道,乃至于加行道等等一切的功德,无不来自于最初的这个欲乐发心,所以说这个欲乐发心是最初发心,它是产生后后一切发心功德的最基础,就是原始的基础缘故如地,如地就是大地,大地就是产生一切的草木花果,一切的有情无情的依靠地,那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大地做支撑的话,一切的有情无情无法生存。所以说这个大地就承担,从它上面安立一切其他的差别法,所以这个欲乐也是最初发心,从小资粮道的欲乐发心开始,安立后面发心的缘故,所以说这个欲乐发心犹如大地一样。所以这个大地的意义必须要了解、必须要通达,为什么叫做大地和最初的发心的关系,这个方面都要仔细的思维。

【意乐如金,】

这个是中资粮道,中资粮道从小资粮道修持进入中资粮道的时候,它的这个菩提心的名称就叫意乐发心,意乐发心的意义就叫意乐,这个意乐如金的金就叫纯金,并不是夹杂其他的杂质的这些其他的金,这个金就是黄金,非常纯的黄金。非常纯的黄金意思是怎么样的呢?就是在这个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菩提心它的这个本体非常的纯净,就好象纯净一样不会有垢染的,不会退失的,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呢,意乐如金。

【增上意乐如月,(殊胜意乐如月,)

殊胜意乐是大资粮道,大资粮道的菩提心是殊胜意乐,比前面中资粮道的意乐进一步的增广,所以说叫做殊胜意乐。殊胜意乐如月,这个月应该理解成新月,不是说其他什么月,就是新月。为什么安立成新月呢?因为在大资粮道的时候,大资粮道开始它的功德就逐渐逐渐开始增上圆满,就好象初二初三这方面的新月,这个新月它到十五之间是逐渐圆满、逐渐增长。所以说从大资粮道开始,这些一切殊胜的功德都会逐渐的增长圆满,所以说殊胜意乐犹如新月。

【此三者依次是小、中、大资粮道之发心;】

前面的这三者依靠次第就是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的发心的一个意义。

【加行如火,此为四种加行道之发心;】

超越大资粮道就进入加行道,加行道有四位,暖、顶、忍、世四地法位,加行道的这个四位,用一个比喻、用一种修法就是加行,这个加行就是加工用行的意思,就是对于修持这些正法是极其精进如火,这个火的意思就可以说是加了很多的柴火,它的这个柴不断的加进去,它的火不断的炽燃,就是讲它的烈火的这个本体,如果依靠了这些干柴的话,它的火的本性会不断的炽燃。所以说在加行道的时候,它对于这个暖位以上的,或暖位的本体,顶,忍、世地法位,对求初地,对求二地到十地,对求佛果的这种意乐,他的这样一种意乐和加行犹如烈火炽燃一般,所以说他的这样一种内心当中的需求,内心当中的想得佛果,得上上功德的这样一种发心和加行极其增胜,犹如烈火炽燃一般。所以说像这样比喻四种加行道的发心。

下面主要是安立十度,是一地到十地,超过加行道之后就到了圣者地,圣者地从第一地极喜地到最后第十地法云地之间,用以下的这些比喻来进行说明,首先分别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它们各自的比喻和意义。

【布施度如藏,(布施如藏,)

布施如藏就是布施度犹如藏一样,这个藏就是宝藏,我们这个宝藏就是一切的衣服、一切的财物、一切的珍宝的来源,源源不断的来源,所以说如果是有限的不叫宝藏,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样的宝藏就是一切的受用的不断的来源,初地菩萨的布施度的这个方面讲,圣者地初地菩萨的布施度的这种菩提心就犹如宝藏一样,它对于十方一切世界当中,在一切世间当中做布施的这种心,就是根本没有间歇过、没有间断过,而且这个初地菩萨就是一切其他众生受用的宝藏,他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一切众生其它的衣食,或者说世间出世间的一切的快乐,乃至于成佛,乃至于安住无余涅槃,他这样一个本体不会耗尽,所以说布施度犹如宝藏。

【持戒度如宝源,(持戒如宝源,)

就说持戒度犹如宝源一样,宝源有的地方也叫宝箧,宝箧就是一个珍宝箱子,像这样宝源是一切的珍宝黄金,或其他的这些金刚钻石,其他摩尼宝的来源,这个叫宝源。二地菩萨他主要在出定位时增胜持戒度,二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就持戒度圆满。所以说他的这样一种发菩提心犹如宝源,宝源的意思就是一切珍宝的源泉。我们就知道一切的戒律、一切的功德来自于戒律,二地菩萨的戒律极其圆满的缘故,相和于这样的菩提心,它也是一切的地,道,六度,四摄,其他一切的神通,就一切万法的来源,如果没有戒律也无法生成一切的功德,所以说二地菩萨的持戒犹如宝源一样。

【安忍度如海,(安忍如海,)

第三地菩萨的安忍度犹如大海,大海它是极其广大,极其深广的一种自信,所以说这么广大,这么深广的这种大海的这种水藏,它不会被其他的因缘所扰乱的,什么因缘?比如大海里面生存的这些金鱼,或生存的一些鱼虾,或者说轮船开来开去,它会不会真正的这个扰乱大海呢?不可能扰乱大海,大海太大。所以说这些其它的轮船或者金鱼,怎么样在里面开动,或怎么样在里面嬉戏,它不会对大海有所扰乱的。所以三地菩萨的安忍度是极其圆满的,其他的这些众生的打骂、侮辱、诋毁,乃至于用刀子纷纷的割解他身体上面的这些身肉,或者说骨头,根本不会有丝毫的扰乱,他的心安住于这样的安忍本体当中,不会有丝毫的动摇,所以说这个安忍度犹如大海一样。

【精进度如金刚,(精进如金刚,)

金刚就说是金属当中最坚硬的、最最坚硬的本体,所以说通过其他的物体砍他,或者说打磨它,或者用火来烧等等,根本不会对金刚有丝毫的损坏。同样的道理,四地菩萨的精进的本体,也是根本不会被任何的懈怠所扰乱的,不会被任何的懈怠所伤害,所以说四地菩萨的发心犹如金刚一样。

五地菩萨是静虑度增胜,所以说:

【静虑度如山,(静虑如山,)

这个山就是指须弥山王,须弥山四方的大风怎么吹它都是如如不动的一个本体。所以说五地菩萨的静虑,不管是什么样一种分别念,什么样一种外缘,无法动摇它这个静虑,所以说它不会被任何的风,任何的分别念所扰乱的缘故,静虑度犹如山王。

【慧度如药,(智慧如药,)

第六地菩萨的修法主要是智慧度增胜,在出定位的时候他的智慧度也极其增胜的。智慧如药,这个药就是指药王,这些殊胜的药王,这些众生不管是见到药王、闻他的气味、接触他、服用他,马上都可以遣除一切疾病。所以说六地菩萨相续当中真正的智慧度,也有这样一种自信,对于一切众生的相续当中的烦恼障、所知障,犹如药王一样,这两种疾病犹如药王一样可以速奇的灭除,所以这个智慧度的本体的发心犹如药王。

【善巧方便如亲友,】

第七地菩萨的方便度增胜,七地菩萨的善巧方便极为增胜,它犹如亲友一样。这个亲友是什么意思?亲友就是很好的亲友、至亲,这个至亲,对于他的亲戚来讲,不管是处于安乐的时候也好,衰败的时候也好,反正痛苦也好,安乐也好,什么样一种情况下他做为亲友来讲,他的友道,他有一个亲友的一个友道,他这个友道是不会变化的,不会转变的,恒时的守持这样一个亲友之道,恒时的对他的亲友做饶益,这个就是亲友的比喻。

这个比喻对照菩萨来讲的话,主要是七地菩萨相续当中的四无量心的本体,也是不管在什么时候他也是会任运自成的,恒时的利益众生。菩萨相续当中这个慈悲喜舍,就是对于众生予乐、拔苦,或是再再的增上他们的安乐,或灭除一切贪嗔的这样一种烦恼,反正这样的四无量心在菩萨相续当中,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众生他都是不会转变的,对任何一个众生都是通过对四无量心的饶益,所以说就犹如亲友不变,亲友守持他的友道一样。所以说七地菩萨他相续当中也是通过四无量心的这个善巧方便成熟一切众生的。

【愿度如摩尼宝,】

第八地菩萨就如愿度增胜,犹如摩尼宝一样,摩尼宝的这个功用就是可以任运自成的利益众生,此处的八地菩萨的愿度犹如摩尼宝一样的菩提心主要是有神通,从神通方面讲的。就是菩萨的神通和摩尼宝有相似之处,摩尼宝它可以任运自成的利益众生,满众生的愿。菩萨的神通也能够这样的,通过神足、或者说首先通过天眼通,他可以看到这个众生如何投生,如何再受苦的这个状态,然后通过天耳通可以听到众生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乞求的这个祈祷的声音,乞求的声音,哭泣的声音都可以听得到的。然后通过他心通可以了知对方的意乐,通过神足通可以趋向于极远之地,从此处到彼处到众生面前去满足他的愿望,通过神足通可以如是了解。然后通过其他这些神变,其他种种的神通,在虚空当中降下所遇之雨满足众生的愿望,这叫做犹如摩尼宝一样的自性。所以说愿度众生如摩尼宝,主要是讲菩萨的神通而言的。

【力度如日轮,】

九地菩萨相续当中出定位是力度众生,力度众生犹如日轮一样,首先我们知道日轮的作用是什么?日轮在此处的作用就是烈日,不是像一般的太阳,一般的日轮,这个日轮就是烈日,烈日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它可以成熟庄稼,有的时候如果缺少烈日的曝晒的话,这些庄稼无法成熟,所以如果有了烈日、有了日轮照射的话,庄稼就会尽快成熟,尤其是到了秋天的时候,如果缺少了日轮,庄稼不会饱满、不会尽快成熟。所以说,此处日轮的作用,主要是令庄稼尽快成熟。,此处菩萨的力度是从哪个方面体现它的力呢?主要是从成熟众生犹如日轮可以成熟庄稼一样,所以菩萨力度的也可以成熟众生相续,通过什么方法成熟众生相续?主要是通过四摄法,四摄法犹如日轮一样。对悭贪的众生以布施度,通过布施的修法、布施摄来饶益,对于其他嗔恨的众生,懈怠愚痴众生分别用爱语、利行、同事,通过这样一种四摄法来成熟众生相续,所以从这个方面来力度如日轮。

【智度如妙音,】

十地菩萨相续当中所具备的智度犹如妙音一样,不管任何人听到这些美妙的乐器弾奏出来的妙音,或者说很好听的歌声之后,相续当中生起一种愉悦,生起一种欢喜心。同样的道理菩萨相续当中十地的时候,智度增盛的缘故,四无碍解极其善巧,四无碍解极其善巧的缘故就比喻成妙音,就是说不管任何众生向菩萨提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愿,所以说他的任何疑问都迎刃而解之后,相续当中自然而然就会生起一种欢喜心,就好像听到妙音暂时欢喜一样。

【此等依次是一地至十地之发心;】

从一地到十地之间前面已经宣讲了。下面再一步宣讲从八地到十地的三清净地,从不同的侧面来宣讲这些发心有五种。

【神通如王,】

是比喻的侧面来讲。神通的含义和意义,他发菩提心的名称和意义叫神通发心。比喻的就是王,这个王就是指国王。国王和神通二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对照的关系?国王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领他的话就是正量,就是量,所以你对于国王的话依教奉行就可以获得安乐,获得这些殊胜的利益,如果对于国王的话、这些量违背,就会受到衰损,乃至于被斩首等很多不悦意的事情。这个方面,王实际上就是说明一个量,这个量说明什么问题呢?神通的发心的这个量主要是四依四不依,四依四不依这样一种原则就如国王一样,这个就是一种正量,他的话的这种量是不可反驳的,没办法逾越的,佛陀在经典当中判断正法、非法或者了义、不了义的这样一种界限。

菩萨如果能够追随佛陀所宣讲的四依,然后就背弃四不依,他可以获得功德,否则她就肯定会获得衰损,佛陀在讲四依四不依的时候,第一个就是讲依法不依人,要依靠正法,不要依靠其他的有情,不要依靠其他的人。然后依义不依语,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是把依靠的量定在依法上面。法也有语言和意义,第二步怎么办呢?依靠意义,不要依语,依义不依语这是第二个。第二层定了要依靠意义,意义当中有了义和不了义的,怎么依靠呢?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当中也有通过分别心来抉择了义的和通过智慧现证了义的,这个怎么办呢?佛陀说依智不依识,必须通过智慧现证这个了义的法界,不要通过分别心去揣度,通过分别心去安立是没办法的,所以这个叫四依四不依的原则。菩萨如果他能够按照四依四不依的原则去做,就可以获得很多殊胜的功德,而且可以殊胜成佛,如果违背了这种四依四不依的原则,就会受到很多衰损。所以说菩萨的神通发心就犹如国王一样,从这个方面宣讲的。

【二资如王库,】

王库就是国王的仓库,国王我们知道是个财富自在者,在一个国家来讲,是个财富自在者,他的仓库肯定充满各种各样的珍宝,充满各种资具,所以说它就是很多很多资具的来源。菩萨相随二资粮的发心就犹如国王的仓库一样,通过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可以源源不断的出生一切的功德,源源不断的出生一切自他的利益。所以说,二资粮的心所犹如王库。

【菩提分法如大路,(随菩提分法如大路,)

随菩提分法就是讲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这样一种发心就犹如大路一样,大路什么意思呢?一个国家的大路,有些地方讲就是王路。大路就是王路,王路就是主要道路。这个国家当中它有几条主要的道路,大路是国王行走的,是大臣行走的,是平民百姓行走的,所以说这些国王大臣、平民百姓都必须要共同依靠这条路进入皇宫当中,所以说这方面就是大路、王路的比喻的含义。

三十七道品是怎么样?三十七道品的修法是三世诸佛的共道,是缘觉的共道,是声闻的共道,三世诸佛比喻成国王,缘觉比喻成前面的大臣,声闻比喻成前面的人民,一般的庶民、一般的老百姓,反正是佛陀也好,缘觉也好,声闻也好,都必须要依靠三十七道品,这条共同的道路才能够获得三菩提。所以随菩提分法如大路。

【悲心胜观二者如妙乘,】

这个妙乘就是车乘的意思,马或者轿子这些妙乘,悲心、胜观二者如妙乘一样,通过依靠殊胜的马或车其它这样的乘,可以如欲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菩萨依靠悲心和胜观,悲心和胜观此处主要是方便和智慧,有些地方是讲止观,止观是寂止和胜观这两者。它的侧面是不同的,悲心和胜观主要是从方便和智慧来讲的,寂止和胜观主要是禅定和胜观两个方面讲的。反正菩萨相续当中具备寂止、具备悲心和胜观的话,可以如欲到达佛地,所以说它们如妙乘一样。

【总持辩才二者如泉水,】

总持辩才也是菩萨的一种发心。菩萨发心的名称和意义就叫做总持辩才发心。总持叫陀罗尼,陀罗尼就是不忘的一种智慧,或能够守持这样的一切万法、一切佛法的词义二者,或者一切世间法都可以不忘记,相续当中牢牢记住、不忘记叫总持。辩才就是前面所讲的四无碍解的本体,所以说总持辩才菩提心二者犹如泉水一样。

泉水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是能够满足众生的需求,比如说佛学院的这个泉水、泉眼就可以满足这些修行者的要求,可以顺利的修法,这是第一个它能够满足这些其他众生的愿望,能够给众生带来安乐。第二个意义是泉水它的源源不断的意义。泉水我们都知道一年四季都在外面流淌,根本没有枯竭的时候。这个就是泉水的两层意义。总持辩才也有这样两层意义。第一个,总持辩才可以满足众生的愿望,可以利益众生;第二个菩萨总持辩才源源不断的,根本不可能有枯竭的时候。所以说总持辩才的发心犹如泉水。

【此五者在八地、九地、十地具有;(此五者是八地至十地之发心;)

然后下面再讲三种,主要是相应十地。

【正法喜宴如雅声,同行之道如河流,具足法身如妙云,此三者为十地之发心,以广大智慧与事业利益有情之故。】

这里开始宣讲犹如雅声一样,“正法喜宴如雅声”,雅声的意义如何理解呢?《庄严经论》的注释当中麦彭仁波切也这样讲的。比如说一个人到了外地去做生意的时候是举目无亲、孤苦伶仃,然后因为他不善巧把货物给丢失了,一方面把货物丢失,一方面又举目无亲,找不到一个帮助的人,所以说那时候他的心态是非常忧苦的。正在非常忧苦的时候,传来一个好消息,什么消息呢?他的父母亲人马上要来这个地方看他,第二个他的财物已经找到了。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他非常欢喜,相续当中忧苦马上就消除,然后得到很大的安慰,得到很大的快乐,这种声音,给他传来了你的父母、你的亲人要来了,然后你的财物找到了,这种声音就叫雅声。

正法喜宴是怎么讲?正法喜宴就是四法印,四法印就是诸法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菩萨听到四法印的时候就是犹如听到雅声一样,他因为知道这个四法印能够灭除自他众生一切的痛苦。给自他众生带来无量的安乐,所以这种四法印的声音就犹如雅声,这方面就是“正法喜宴如雅声”。

同行之道如河流”,河流这地方比喻什么意思呢?这些大的主要的河流,它的本性是什么?本性就是任运自成、无情自在地汇入大海,这就是河流在此处的比喻。十地菩萨他的同行之道的意思也就是这样的,他可以无情地成佛,他已经处于十地的时候,他的相续当中的智慧、功德、资粮,这方面相对来讲已经圆满了,已经圆满的时候,绝对不需要任何功用,不加任何勤作决定成佛的。所以十地菩萨的正行就称为同行之道,同行之道就犹如河流,可以无情成佛。

具足法身如妙云”,这就是十地末尾。具足法身犹如妙云一样,妙云的含义主要是说在妙云当中具备了这些雨水,这个妙云飘过来之后,它就可以降下雨水,然后滋润地上的庄稼,让地上的这些种子发芽,不断地茁壮成长,最后结出果实,这就是妙云它的意义。同样的道理,十地菩萨他相续中的功德是具足法身的功德,具足法身的功德犹如妙云一样,也就是说十地菩萨他可以显现从兜率天下降、入胎,然后显现这些学工巧,显现苦行、显现成佛、显现度化众生、显现涅槃,佛的事业在十地菩萨的时候都可以相似地示现,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叫作“具足法身如妙云”。

“此三者为十地之发心”,后面这个“三者”是十地菩萨的加行、正行、后行,分别是这样安立的。通过广大的智慧和广大的事业能够利益无边有情的缘故,就如是安立的。

下面就是讲对于二十二种发心不断的分判,有这样不同观点,然后无垢光尊者安立自宗的观点是怎么样的?

【《现观庄严论释·明义疏》中云:】

《现观庄严论释·明义疏》是印度的一个大德、大班智达智慧君尊者解脱君,解脱君尊者他在解释《现观庄严论》方面是一个权威,他在《现观庄严论释·明义疏》当中是这样讲的:

【“初三者为小中大资粮道初业地所摄,】

初业地就是资粮道,刚刚入这样的佛地,刚刚入这个五道,像这样的就叫初业地。所以前面最早的如地,金、月,这三种就是小、中、大资粮道所摄的,这个没什么不懂,前面无垢光尊者已经作了解释。

【下一发心为趋入一地道(加行道)所摄,】

这里叫“趋入一地道”,趋入一地道就叫加行道,加行道就叫趋入一地道。因为加行道它是一地菩萨的直接进取,所以将加行道安立成趋入一地道。下一发心,第四个发心它主要是加行道所摄。

【其下十种发心为极喜地等十地所摄,】

后面有十种,从布施乃至于智度之间有十种。这十种发心为极喜地等十地所摄持的。

【是见道、修道者之行境。其下五种发心为殊胜道所摄,】

殊胜道就是三清净地,三清净地讲三殊胜道,因为他相续当中的我执灭尽了,而且八地以后无分别智慧出定位也获得自在了,所以八九十三清净地又称为殊胜道,又讲了五种。

【其下三种发心是以佛地之加行、正行、后行所摄。”】

最后三种是佛地所摄的加行、正行、后行所摄。

【如是发心之详细分类为初业地到佛地之间所包含。(如是发心之详细分类为初业地到佛地之间所摄持。)

通过这种发心的详细分类,从初业小资粮道到佛地之间所摄持。此处对“佛地”两个字的解释,是自宗、他宗不相同的地方。他宗解释佛地的时候,直接解释成普光地,就是真正的如来地。无垢光尊者将佛地解释成第十地,不是真正的普光地,从这个方面观察的。

【有些人将这里最后三种发心立为普光地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有些人将最后三种发心,实际上现在有很多观点也将最后三种发心安立成普光地,因为在解脱君尊者的注释当中,词句上很很明显,“下三种发心以佛地…”有些将“佛地”这两个字解释成普光地,如果解释成普光地,肯定是第十一地了,第十一地就是佛地了,真正的如来地。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为什么不合理?我们着重讲它的根据。

【因为佛陀无有后行发心,即佛陀发心不可穷尽或不见边际,】

因为最后一种法身的发心是一种后行,安立成一种后行。无垢光尊者说,佛陀没有后行发心,哪里有什么后行呢?佛陀的发心不可穷尽,见不到边际的缘故,所以将后行安立在佛陀的身份上面是根本不合道理的,所以这个也不是解脱君尊者的真实密意。这样就是说佛陀的发心没有后行,他的本体是不可穷尽,不见边际的缘故。

下面无垢光尊者讲:

【因此这里所说的佛地是指大乘阿罗汉向,也就是说十地有加行正行后行三种发心。】

所以无垢光尊者就说,这里所说的佛地,解脱君尊者在注释中讲,这个佛地不是指真正的普光地,这个佛地是指大乘阿罗汉向,可以说大乘小乘都安立一果二果三果四果,这方面都安立,只不过它的意义不相同而已。这方面就是大乘阿罗汉果,大乘阿罗汉果就是佛果。既然大乘的阿罗汉果是佛果,大乘的阿罗汉向理所当然是十地了,因为通过十地就直接进入佛地的缘故,所以这里讲佛地是指大乘的阿罗汉向。也就是说第十地,有十地的加行正行后行三种发心。

【如《经庄严论》中云:“诸佛子发心,说为犹如云。”】

在《经观庄严论》中讲得很清楚,“诸佛子发心,说为犹如云。”这个“犹如云”就是最后的一种,第二十二种,没有解释成佛果了,就直接说,诸佛子发心犹如妙云一样的发心。在《经观庄严论》中,这个教证也是常引用的教证。

【所以,二十二种发心是资粮道至十地之间包括的。】

所以二十二种发心,从无垢光尊者观点来看,从小资粮道开始到十地末尾之间,到十地的后行之间,包括了这样一种。实际上我们以前学过,在有些般若经或者有些发心大论当中也有讲,超过九地之后就到达佛地,这种说法也有。超过九地就到佛地,超过九地到佛地就是第十地,第十地虽然还没真正到佛地,但是将果位的名字安立在因上面,本来果位十地菩萨为因,然后无间第二刹那安立佛果,在十地菩萨本来是菩萨地所摄,但是将佛果这样一种果的名称,佛果的名称就是佛地,安立在因位上面,安立在因上面,就是将这个佛果的名称安立在十地菩萨上面,所以有些地方也将十地菩萨称之为佛陀。将十地菩萨称之为佛的也有,超过九地安立为佛地,这方面就是这样教证的,所以说此处的佛地不能够安立成真正的普光地的本体。

上面已经辨别了这样二十二种发心,尤其最后一种到底是如何分判的问题之后,再进一点展开佛地有没有发菩提心的问题。

【若问:佛地到底有无发心?】

是这样问的,在佛地的时候、佛陀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发菩提心呢?

下就就开始辩别。

【像有学道那样后来想获得之发心在佛地是没有的,因为佛已经获得了,】

象有学道那样发心,后来想获得。什么叫后来想获得?就是在后来想获得一个佛果,就是后来想获得的意思。比如说我们在小资粮道发心的时候,总有一天我要获得一个佛果,就是后来想获得。然后在初地的时候我要成佛,这也是后来想获得。乃至于十地菩萨都可以安立成后来想获得。像这样后来想获得佛果的发心,在佛地已经没有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佛已经获得了、已经得到了,还为什么发心说以后后来要获得一个什么样的本体呢?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在佛地的时候没有这些世俗的,没有这样的欲求心,从这个方面来讲是绝对没有的。

【而且由于超越了受戒时间也无有以仪轨受菩萨戒之发心,(而且由于超越了授记的时间也无有仪轨受菩萨戒之发心。)

还有超越了受戒的时间了,我们在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时候,乃至菩提果之间,乃至于还没有获得菩提果的时候我要发菩提心,然后我要守持这个菩萨戒要修持六度万行,就是已经成佛的时候,成佛之后已经超越了通过仪轨发心,通过仪轨受戒的时间,超越的缘故呢?佛陀就没有这种世俗菩提心了,这种世俗菩提心已经舍弃了,在这个成佛的时候自然就舍弃这样一种世俗菩提心。

【但是佛地却有胜义发心,具有以法性获得之发心,(但是佛地确有胜义发心,具有已法性获得之发心。)

但是佛陀有胜义的发心,胜义的发心在佛陀的相续当中是有的,而且是具备的、是圆满的。具有以法性获得的发心,就是初地以后,通过法性、不通过仪轨。这个地方讲仪轨获得和法性获得,这是两种得,一般的凡夫就是通过仪轨得,现在我们就是通过仪轨来得菩提心,来得菩萨戒。一地以上的菩萨,他得胜义菩提心是通过法性得,证悟了法性,这个同时也得到了菩提心。佛陀是通过具有法性获得的发心。

【因为此发心得而未失且越来越向上存在,(因为此发心得而未失且越来越向上。)

就是从一地开始获得的法性的菩提心,从这个时候开始得而未失,从一地之后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让菩萨相续当中的法性的菩提心,胜义的菩提心退失,所以从这个方面是了义中得而未失。然后二地至十地之间,他也是一种不断增上的、不断圆满的,所以在佛位的时候已经彻底的圆满。

【也就是因为具有无舍空性,并以无缘大悲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具有无舍空性以及利众之无缘大悲故。)

在佛相续当中具有无舍的空性,还有就是利众的无缘大悲,这两种都是通过圆满的方式具备的。还有一些地方讲的时候,佛陀有没有世俗菩提心呢?我们说没有,但是世俗菩提心的一切的功德在佛的相续当中,都是以圆满的方式、离障的方式全部具备的。有是没有,但是它的这个功德法、圆满以及增上的方式,圆满的方式在佛的相续当中有,所以从这个方面也可以这样一种安立的,但实际意义上世俗菩提是没有的。世俗菩提心是一种心王、心所的状态,佛陀成佛的时候心王和心所彻底消于法界,根本没有心王和心所的本体,所以哪里可能有一个真正世俗菩提心的本体,完全不可能有的。

【《中般若经》中云:“吾以佛眼彻见一切有情皆具发心而越过东方恒河沙数世间界赴至地狱、饿鬼、旁生处,为利乐彼等众生而说法。”】

这个教证主要是说明:佛陀相续当中有这样一种菩提心,有无舍空性和利众无缘大悲菩提心,这个教证就在这个地方讲。吾以佛陀就是他通过他自己的这个口气讲,我通过我的佛眼,彻见一切有情皆具发心,是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彻见一切有情、见到一切有情所感受的这么猛烈的痛苦,这个时候就生起大悲心,生起了这样一种救度众生之心,当然通过众生勤作的方式是没有的。“皆具发心”,这几个字的意思就是说明佛陀有这个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的心是有的。所以“彻见一切有情皆具发心”,这个字面上不好解释,但是上师解释的时候就是这样解释的。就是彻见一切有情的痛苦之后,发起了救度众生的心,发起了饶益众生的心,所以叫皆具发心。然后通过发心摄受之后呢,越过东方恒河沙数世界,当然这个东方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实际上是西方、南方、北方都会这样安立的,越过很多世界之后,到地狱界、饿鬼界、旁生界,为了利益这些众生而说法,所以佛陀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发心,摄受之后去为众生说法的,这方面就是说,佛的相续当中应该还是有菩提心的。

【对此二十二种发心,阿阇黎智称认为前三种发心为愿菩提心,后十九种为行菩提心。】

这个阿阇黎他认为最前的三种发心是愿菩提心,就是前面所讲的如地狱、如金子、如月,这三种是愿菩提心的本体。后面剩下的十九种是行菩提心的本体,这样安立的。

彼云引用它的观点当中的这个教证进行安立。

【并说:“欲乐等三类,为三种愿心。】

欲乐发心、意乐发心、真正意乐发心三种,这三种是这个愿心。

【所谓之行心,许为十九种。”(所谓的行心,说为十九种,)

所谓的行菩提心,他有十九种,无垢光尊者对这个问题也是不承许,也是不承认的,单单把这个前面安立成愿心,后面安立成行菩提心,这么样的一种分别方式,无垢光尊者根本没有办法予以承许的。

【实际上应该承认每一阶段愿行菩提心都有,】

无垢光尊者的意思:每一个阶段从你的这个欲乐发心开始到法身乐相续的发心,每个阶段都有愿心,都有行心,愿心和行心两者是同等存在的。为什么这样呢?无垢光尊者讲他的根据:

【因为愿菩提心是寻求菩提的这一分,】

因为愿菩提心是寻求菩提这一分,就是这个部分的意思。而行菩提心是实际行持差别的这一分,每了阶段二者必需具全。而无垢光尊者这个根据你要讲的很清楚,就是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也必须要这样承许的,因为就是这个愿菩提心,它的本体是怎么样?是寻求菩提这个部分的,寻求菩提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愿成佛,这种愿心难道在这个后面没有吗?难道说在第四种以后没有寻求菩提这一分的发心吗?肯定有的,绝对有的。还有就是行持:

【行菩提心是实际行持差别的这一分,】

实际上开始行持这样的一种差别法的这样一个部分。从刚开始发起这个愿菩提心的时候,在小资粮道时肯定也有这样行持的。所以说每一个菩提心的位置当中,即有愿心就是寻求菩提这个部分,也有就是实际行持这个部分,所以说:

【每一阶段二者必须具全。】

前面这个阿阇黎的观点可以安立成不了义的观点。

【发心之所依也是同样,】

下面开始讲发菩提心的所依,所依就是什么样的身份?依靠什么样的身份可以发心?所以说发心的所依也是同样,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是有不同的观点,然后无垢光尊者解释他是怎么样承许这个所依的观点的。

【依照唯识宗的观点,最初获得发心必须具备别解脱戒七种人之一种这一基础。】

唯识宗也好,或者有些地方所讲就是直接讲广大行,就是广大行和甚深见,反正唯识宗,有些时候就是这个广大行派的代名词,然后中观就成了一个甚深见派的代名词。反正有些地方在有些论典当中,唯识宗他就是直接广大行派。然后中观就是讲甚深见派。反正不管怎么样呢?通过唯识宗或者通过广大行派的观点承许,最初获得发心的所依必须是具备七种别解脱戒当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要不然你就是居士,要不然你就是比丘或者沙弥,反正七种别解脱戒是在大乘、小乘当中都是共同承许的。所以说广大行派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要发菩提心的话首先你必须要受一种别解脱戒律,要去受一个居士戒,要去受一个沙弥戒,或在比丘的身份上面去获得的,像这样的话必须要有基础才能得戒,否则不得。

【《菩提道灯论》中云:】

阿底峡尊者造的《菩提道灯论》里面这样讲的:

【“别解脱戒律,恒具七种人,菩萨戒有缘,其余不可受。”】

这个恒时具备别解脱戒的有七种人,有七类戒律的人,这七种人的任何一种,是和菩萨戒有缘的。“其余不可受”,如果这七种之外的是不可受戒的,没有办法受菩萨戒的,是这个意思。

【按照中观宗的观点,凡是有想受发心式意乐的任何众生都可以得受菩萨戒,(按照中观的观点,任何众生都可以得受菩萨戒,)

中观就是讲甚深见派,按照甚深见派或者中观的观点,任何众生都可以受这个菩萨戒,当然这个任何众生,他有一个前提就是想受戒这个心肯定是首要有,如果是没有想受戒的心的话,什么众生随随便便是没有办法得到菩萨戒的。所以这个任何众生也可以说是相续当中有受戒的意乐,然后是通过这样一种殊胜的方便、方式方便的话,也可以得到菩萨戒。

【不必非要是暇满人身才能得到,】

不一定是暇满人身,因为七种别解脱戒律按照圆满的地方讲,都是应该是暇满人身的人身才得到。天生这些方面都不是暇满,是别解脱戒的所依。所以说这个方面讲了中观的观点,不一定要暇满人身,不一定要七种别解脱戒律。下面引用教证:

【如《宝积经》中云:“尔时说此法门,天、龙、非天、大鹏、大腹行等无数众生皆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

这些方面,天、龙、非天、或者大鹏、大腹行,这些众生都不是人类,全部都不是人类,然后他们相续当中也没办法安立,也没有办法真实获得这个别解脱戒律,但是世尊在宣讲了这个法门之后,这些非人全部生起了、发起了无上真正的菩提心。所以从这个教证也说明了,不一定是人。

【其实,中观与唯识这两种观点也不相违。】

在讲了两种观点之后,无垢光尊者就说两种观点都可以,两种观点都是不相违的。

【发心时虽然未命名别解脱戒,实际上都必须发誓不杀生等,从这一 点来说所依身份是相同的。(发心时虽然未命名别解脱戒,实际上都必须发誓不杀生等,从这一点来说,所依是相同的。)】

在这个发心时,尤其是在讲这个中观甚深见派的时候,甚深见派这些所依在发心的时候、发菩提心之前,虽然没有命名,最初的时候发了这个誓愿是别解脱戒,名字上面没有安立别解脱戒的名字,然后实际上都必须发誓不杀生,也就是你要在受菩萨戒之前,要发愿不杀生不偷盗等等,这个方面必须要发誓要做的。从这一点来说呢,所依是相同的。反正如果这样一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然后这个五个点,每个发誓都要做到的话,就是居士戒。实际意义上就是说没有安立过居士戒的名称而已,而居士戒的名称没有安立,意义上面你发誓不杀生也就算是一种戒律了,也算是一种别解脱戒律,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所依是相同的。

【意思是说具备不损害众生之心才能得到菩萨戒。】

如果首先具备不损害众生的心之后,在这个前提下才得到菩萨戒。

【如果别解脱戒中任何一戒也不能受持,则无法获得菩萨戒,因为与发心学处相违。】

如果在别解脱戒当中,任何一个戒律不能受持,不杀生、不偷盗等等,任何一件自己不承诺、不受持,是没有办法获得菩萨戒。为什么呢?因为你杀生的这种心、偷盗的心,直接和发菩提心的学处,直接矛盾,直接相违的缘故,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也必须要发誓断除这些恶业的。意义方面来讲的话,《菩提道灯论》当中所讲的意思,它是讲一种菩萨戒的一种超胜的有情、特殊的有情。如果真正这个法器所依要增上的话,他又要获得一种增上的功德,就必须要人身,就必须是这种得了别解脱戒,在这个身份上面再去受一个菩萨戒,他的这个功德增胜,他的这个意义增胜。所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发心摄受的话,就不一定有这么超胜的善根,没有这么超胜的所依,所以从最极圆满的侧面来讲,应该按照广大行派。但并不是说:只有必须在别解脱戒的戒律受了之后才能够受戒的意思,也不是这样的。无垢光尊者在此处就综合两种观点,就讲到两种都是可以受戒,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

【总之,想受戒的众生为彼地所摄即是身之所依;信心福德等殊胜心是意乐之所依。】

这个方面讲身的所依和意乐的所依,首先是身的所依,想受戒的众生不管是哪一类,想受戒的众生为彼地所摄,彼地所摄的地他自己这些道的身份。比如人地、人道众生,他这个地就是讲这个欲界地,或者人的身份叫做他的地。然后就是说饿鬼或者其他的旁生,或者其他的大鹏等等,他们是什么身份?他们自己的身份叫做他这个彼地,这个叫彼地所摄。所以彼地所摄,即是身的所依。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有这样一种想受戒的心,都可以做为受戒的所依。信心和福德这些殊胜的心啊,殊胜的作意就是意乐的所依,反正要对菩萨戒、要对成佛有一定的信心,相续当中要有一定的福德,有这些之后,相续当中容易生起菩提心。如果对佛或者对菩萨没有信心,也不具备福德,在相续当中没有办法顺利的生起菩提心,所以信心福德这些殊胜心是意乐的所依。

【《宝箧经》云:“若信佛佛法,信无上菩提,信诸佛子行,生起智者心。”】

这个方面讲就是我们要“生起智者心”,这个智者的心就是菩提心

的意思。要生起这个菩提心,第一个要“信佛”,要相信佛陀所具备的无量功德;“佛法”,就是要相信佛陀所宣讲的这些大乘的教法真实不虚;“信无上菩提”,要相信存在一种无上菩提的本体;“信诸佛子行”,要相信通过佛子行的因,可以最终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所以说如果有这些相信的殊胜的信心的话,就可以生起这个智者的菩提心。

【处所依也是如此,已受戒之人在没有出现失戒之因前一直具有菩萨戒。(处所依也是如此,以受戒之人乃至未出现失戒之因前一直具有菩萨戒。)

对于处的所依也是这样,已经受戒,普通的这样殊胜的方便,受戒之后什么时候出现失戒的因或毁戒的因,这个时候菩萨戒在相续当中就不一定具备了。但是乃至于没有出现这些违品的因之前,可以安立相续当中,这个菩萨相续当中一直具有菩萨戒。也可以这样讲,从今生当中我们受的菩萨戒,在今天当中我们没有遇到失戒的违缘的话,我们在临死之前,像这样菩萨戒是没有失毁的。如果在中阴的时候没有遇到违缘,中阴的时候菩萨戒具备;乃至于自己投生了,从投生到下一世开始,然后一直没有遇到失坏菩萨戒的违缘,这个相续当中的菩萨戒是一直具备的。不管你知道、还是不知道,反正菩萨戒都是具备的,因为要让他不具备的话,必须安立他失戒的因,失戒的因没有出现的话,菩萨戒不可能失毁,这个方面也是安立,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40(79-80)

因为现在网站内容越来越多,但原来购买的服务器空间已经使用殆尽,

现准备给网站空间扩容,所以需要大家随缘捐助,感恩您!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