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辅导 > 心性休息广释 > 正文

大圆满心性休息辅导33(65-66)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20 22:51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六品皈依品,皈依品当中,今天开始宣讲第三个科判:

庚三、别说内外分类:

因乘安立学十地,十一化身普光地,

金刚乘以功德分,安立十二等无量。

这个主要是内外的分类,从共同的显宗乃至于不共密宗,内外的修法当中如是分类这样种地道的,或者说对正法如是有分类的。

“因乘”主要是讲显宗,显宗因乘当中安立学十地。

“安立学十地”的意思安立学道有十地。

“十一化身普光地”,第十一地就是佛地,佛地主要是安立成化身普光地,从这个方面安立的,就是因乘安立了有学道的十地,第十一地主要是安立化身地或者安立佛地,这个方面在显宗当中普遍共称就叫普光地。

“金刚乘以功德分,安立十二等无量。”“金刚乘”是内密宗,内密宗的观点当中通过功德或者他的侧面进行安立的十二等无量,十二就是讲十二地十三地等等有无量无边的数目来安立。

“以功德分”的意思真正的本体除了普光地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更高的安立了,但是金刚乘他通过不同的功德、不同的侧面安立十二地、十三地、十四地、十五地、十六地乃至于无量地,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无垢光尊者最后也总结说,除了普光地之外实际上没有超胜的功德,都是一个本体不同的侧面而已。

因乘承认相续后际时以前的界性转为菩提,诸法皆为无垢无分别智所摄。

因乘显宗承认相续后际,所谓的相继后际,我们的心相续的最后的边际,心相续的最后的边际,以前的界性转为菩提,以前的所有的种种的不同差别这些法全部转为菩提果,所谓的相续后际,我们应该了知真正我们的心分别,我们自己的心,心识他的最后边际绝对是在十地末尾的时候,在佛地的时候心相续绝对不会存在的。

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小乘阿罗汉他在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是不是心相续已经断绝了?心相续是绝对没断绝的,那个时候断绝的什么?那个时候只是断绝了三界轮回流转的因或者人我执,这方面已经彻底断绝了。人我执只不过是在心相续上面假立的,将心认定为我,但是已彻证人我空性之后,他的心相续有没有断最低执?就是他的心相续断没断绝?他的心相续绝对没断绝,没断绝的原因主要是他的对治性根本没有生起来,没有修持法无我空性,所以说没有修持法无我空性,没有证悟法无我空性的缘故,这个罗汉他有心识。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入定慧的时候当然是无分别智慧,出定位的时候还要现形这样种心识,所以正真的心相续的最后边际绝对是在佛地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切的界性全部转为菩提,一切诸法都被无垢无分别智慧所摄受了。

《成就三身论》中云:“除无垢真如,无分别智外,诸佛前他法,少许亦无有。”

在最后的时候除了无垢真如的法界和无分别智慧之外,诸佛对于其他法少许也没有获得的,或者说除了这些之外,诸佛相续当中根本没有其他的证悟。

无垢之身是指法性本性身;彼之自性无分别智慧力等相为法身;

这个方面是安立四种身,安立四身的时候,从无垢的身方面就是指法性身或者法性本性身从这里面讲的。这样一种法性他的自性无分别智慧力等,这些相就是法身。

本性身和法身以前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介绍过,介绍的时候主要是从空分的侧面来讲的时候,就是本性身;从明分的侧面来讲就是法身。从断德的侧面来讲是本性身;从证德的角度来讲是法身,所以实际上法身和本性身就是一本体两个侧面而已,所以从空分和明分两个侧面讲,或者从断德和证德两个侧面讲,可以安立,分别安立本性身和法身之间的差距。

彼智慧于十地菩萨前所现相好严饰之相为报身;

所谓的报身是彼智慧、佛的智慧、法身的智慧、佛和法身的智慧在十地菩萨面前显现相好严饰的相为报身,十地菩萨不是指第十地,而是从第一地到第十地之间,一地到十地都能够亲见佛陀的报身,报身宣讲佛法上的受用,所以称受用身。

彼智慧于所化众生前随机所现之相为化身;

仍然是彼智慧,仍然是一个法身智慧,法身的智慧在所化的这些众生,这些所化的众生就饯别了这些前面的清净所化,不清净的所化,不清净的所化有声闻还有缘觉,还有一般的世间众生,这些方面就称之为化身的所化,化身的所化就是不净的所化,报身的所化是清净的所化,佛陀他自己是法身,对菩萨面前示现的是报身,对于声闻缘觉和一般的众生面前示现的是化身,所以一本体三个侧面也是如是安立这样的法报化三身的。

彼智慧乃至轮回未空前,不间断任运自成利益他众为事业。

佛陀的事业是佛陀他的智慧乃至于轮回未空之前,轮回未空的话众生要安住,众生安住的话有很多业、惑等等痛苦,佛陀出世或者佛陀证悟这样法性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说当现前佛地的时候,他这样种智慧身他就从来不间断,所以他的事业也是绝对不间断,而且是任运自成的方式来利益一切众生,这个方面就安立成佛的事业。

下面再对本性身等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观察。

本性身:《现观庄严论》中云:“能仁自性身,得诸无漏法,一切种清净,彼自性为相。”

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讲:能仁佛陀的自性身,得诸无漏法,他获得了这样一种清净无漏的法,或者离开一切的垢染,一切显现成清净,具有这样种自性之相。

下面是讲法身:

法身:《现观庄严论》中云:“顺菩提分法,无量及解脱,九次第等至,十遍处自体。最为殊胜处,差别有八种,无诤与愿智,神通无碍解,四一切清净,十自在十力,四种无所畏,及三种不护,并三种念住,无忘失法性,永害诸随眠,大悲诸众生,唯佛不共法,说有十八种,及一切相智,说名为法身。”

这一段《现观庄严论》的颂词就讲了法身的二十一种功德,广释在下面,在二十一种功德法就是佛陀的法身所具备的一切的殊胜的功德,这些功德有顺菩提分法,也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在佛相续当中是最具圆满清净的方式来具备的。

无量是指四无量心。

解脱是八解脱。

九等至就是九次第等至,在后面讲是九等至。

十遍处自体,就是讲十遍一切处的禅定。

最为殊胜处,差别有八种,这里讲八胜处。

无诤在下面注释当中解释成无染,无诤等至也好无染等至也好,这方面就是一个本体。

获得了愿智功德。

神通,就是指佛陀具备六神通。

无碍解,就是指受碍解。

四一切清净,就是下面讲的四清净法。

十自在,十种自在法。

佛陀的十力

四无所畏,三不护,三念住,无忘失:不忘失利益众生

法性,永害诸随眠,一切的习气永远彻底断除,这个叫法性永害诸随眠

极悯诸众生,恒时不舍弃,恒时悲悯一切众生。

唯佛不共法,说有十八种,佛陀十八种不共法

一切种智,这个是第二十一种,说名为法身。

这个以上从颂词的方式解释了二十一种法。

下面依照讲义来进行解释佛陀具备了二十一种法。

宣说法身之二十一种无漏智:(一)菩提分三十七品: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正道。

菩提分,菩提品三十七种修法,有四念住:身受心法四念住。身受心法四念住就是大乘小乘安立的方式不相同的,小乘安立身体不净,受是苦,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安立的。

那么在大乘当中安立这样一种四种念处就说生受心法,四种法就是生无自性,受无自性,心无自性,法无自性,从四个方面安立法无我空性。

四正断,四正断主要是精进为性的,四念处主要是智慧为性的,四正断主要是精进为性的。那么是“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这个就是四正断。四正断都是精进,全部都是一种精进性。那么这个恶业精进断除,然后就是善法精进的生起,四正断的这个自性。

四神足就是欲勤心观,就是四神足,有些地方称之为四如意足,四如意足主要是禅定为性的,为什么叫做神足,神就是神通,足它的这个方法,那么要获得神通的方法,欲勤心观就这四种。

五根我们就知道信、精、念、定、慧这个是五根。

五力,就它的违品没办法胜伏的这个力角度讲的。

七菩提分,有的地方称之为觉知,就菩提知也好,觉知也好,菩提就是觉的意思,所以有些方面是翻译成七菩提支,有些方面是翻译成七觉知,念觉知,择法觉知等等,这个方面就说有这个七种。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命、正业等等有这个八种。

那么四念处、四正断、八正道在这些大小乘当中都承许这个就是一种殊胜的修法,那么在大乘当中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分别修持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然后这个暖顶修五根,忍四谛法修五力,然后见道修七觉知,修道修八正道,这个方面有这个对应的。那么这些修法在佛地的时候全部都是远离障碍,然后最具亲近功德的方式而具备的。

(二)四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那么这个就是四种无量心,四无量心在佛地的时候也是最具圆满的方式,遣除障碍的方式叫圆满具备。

慈无量主要是以与乐为性的,悲无量是以拔苦为性的,喜无量是观待于众生的安乐,可以说解脱等等生起一种欢喜心,没有嫉妒心,像这样的话就说欢喜心。舍无量心就是一个平等观,对于亲怨等等一切都是平等的,一切都愿他们离苦得乐这种心称之为舍无量心。

(三)八解脱:有色观色定、无色观色定、净色定,以及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四无色定,定即是解脱,再加上灭尽定。

第三类功德法就是八解脱:有色观色定、无色观色定、净色定、以及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四无色定与灭尽定。

八解脱也称之为八背舍,这个背弃的背,舍弃的舍,以前旧义称之为八背舍,那么在新义当中称之为八解脱。那么八解脱是以禅定,主要是禅定。它就是禅定主要是对治什么,这个禅定主要是对治这个贪欲心的。那么这个八解脱也好,还有后面的十遍处也好,还有后面的八圣处也好,这三种修法都是对治贪欲心。那么都是对治贪欲心的这样一种等持,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禅定。那么解脱是从什么地方解脱,八解脱就是从这样一个贪欲中获得解脱,或者说背舍,背弃这样一种贪欲心叫做八背舍,或者说叫八解脱,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下面就是可以简单介绍这个八解脱的修法。

有色观色定,这个有色实际上就说内有色观外色定,就说从这个方面,或者说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等等,有这样一种安立的方式。

什么叫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有色的意思内心当中有贪欲心,自己内心当中有对于这些女生等等的贪欲心。那么有贪欲心的时候必须要对治这样的贪欲心,必须要背舍这样的贪欲心。那么怎么修?观外色解脱,观外色的意思内心当中有贪欲的相的时候就观外色,观外色什么?就观外色的不净,清淤等等。就说这个女生她本身不净,然后死亡之后的清淤相,肿胀相或者等等等等,从这个方面就叫做内有色观外色解脱。那么就说内心当中的这个贪欲,没有一个对治性的话,没有办法自然解脱的。所以通过观外色的这个清淤等相的话可以解脱贪欲心,所以这个也是一处不净观的修法,这个也是一种修持对治这个贪欲心的禅定,这样来理解的。

无色观色定,内无色观外色解脱的意思。内无色的意思当修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内心当中的贪欲心它已没有了,这个叫做内无色。内无色的意思内心当中的贪欲心已经很微薄,或者说已经是不存在了,不存在的时候观外色解脱,那么这个时候还要观外色的这个清淤等相,还要观外色的不净是什么原因?就说通过前面第一个修法,自己内色的这个贪欲心泯灭之后,也许习气还在。所以说通过观想,再再的观想外色的这个不净的话,它可以巩固这个不净观,巩固自己内心当中无贪的这样一种自性。所以说第二个修法是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也是很有必要的。

净色定,净色定的意思通过第二步修法之后,自己内心当中的贪欲心极其微略,这个时候观净色,观净色的意思观外面的清净的色,第一个第二个主要是观外面的不净色,主要是观外面的不净色。那么第三个修法是观外面的清净色,就是自己安住的时候观想外面的这些很清净的这样一种颜色,这些清净的白色,清净的这样一种黄色等等,去观这样一种外色。

为什么?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巩固不净观。因为自己通过长时间修持禅定之后,相续当中贪欲极其微薄,这个时候就要检验自己的修法到底怎么样,就故意观想这些极其清净的颜色。那么如果自己修很长时间之后,对这个清净的颜色就说非常鲜明的白色黄色等等,都能够不贪着的话,就说明自己的贪欲心已经不存在,或者说已经彻底被压服了,这个第三个修法就是净色定。

然后进一步修持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样四无色定。

那么四无色定是彻底对色法一种厌弃。色法当中第一个修法就是空无边,空无边的这个修法。那么这个就是完全按照这样次第来讲的。那么首先第一个就是观想一切都是虚空,虚空遍一切处,这个方面能够彻底的对色法厌弃,然后就修一段时间之后对这个空无边也生起厌弃;然后观想识无边处;然后再修持无所有处,一切都是无所有的 ;最后修持非想非非想处,那么就一切的粗大想都没有了,这个叫非想。非非想内心当中还有极其细微的心思的这个相续叫非非想,这个方面在这个三界当中它是应该算是这个最细微的心,非想非非想四无色定。

还有最后修持灭尽定,灭尽定有些地方就叫灭尽受想定,灭尽受想对于受和想,就在五蕴当中有色、受、想、行、识,有些对受和想极其厌弃,然后修持灭尽受想定。灭尽定外道是绝对没有的,就只有内道有。内道的圣者当中从小乘来讲的话三果以上的罗汉,三果以上的这个圣者他可以入灭尽定,三果四果都可以,大乘一地以上可以入灭尽定。那么有的时候解释成灭定受想,有的时候解释成灭定心心所,就从这个方面来安立的。

当然从佛陀的侧面来讲的话,八解脱的修法全部都是圆满的方式具备的。我们解释的时候,有时根随《俱舍论》的观点,跟随共同者的观点在解释这个名相,在解释一种修法,但实际上这些修法在佛的相续当中全部圆满的方式具备,这个方面我们后面不需要一一介绍了。反正这些所讲的修法在佛相续当中,在佛的法身功德绝对最具圆满的。那么这个就是八解脱,八背舍。

(四)九等至:四禅、四无色定与灭尽定。

那么下面讲九等至,九等至就是九种等持或者九种禅定,九种禅定就是四禅,是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四无色定就前面所讲的空无边乃至非想非非想,还有再加灭尽定这个就是九等至。

(五)十遍处:观地水火风、青黄白赤四显色、空无边及识无边。

然后就是讲第五个十遍处,遍处是什么意思?遍处就是遍一切处,什么遍一切处?就是这个十遍一切处,就下面有十种法,这十种法周遍一切处,叫十遍处,这个意思。

十遍处也是一种禅定的修法,这个十遍处也是对治贪心的一种修法,就是这样的。

然后下面讲观地水火风、青黄白赤四显色、空无边及识无边。前面就说地、水、火、风就是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以说地、水、火、风是讲四大;青、黄、赤、白是讲四种显色;再加上空无边和识无边的禅定就称之为十遍处。

观想的时候地大周遍一切处,水大周遍一切处,火大周遍一切处,风大周遍一切处,乃至于青色周遍一切处,黄色周遍一切处,白和红色都周遍一切处,从这个方面进行安立的。那么这样的安立方法,主要是跟随前面的八解脱当中有个净色定,这个就是净色定的支分。

净色定的时候观想青、黄、赤、白,非常清净的色。这个时候进一步的观想,青色、黄色、白色、红色周遍一切处。按照《俱舍论》注释的观点的话,进一步的观想,这四种颜色的依靠处是什么?就是地、水、火、风。所以刚开始修持青、黄、赤、白四显色,然后进一步观想它的依靠处应该是地水火风,所以再进一步观想地水火风周遍一切处,再进一步观想地、水、火、风周边一切处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是空无边的缘故,因为观想空无边处,它就可以周遍。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观想?通过心识来观想,所以再观想心识周遍一切处,叫识无边。观想次第是这样安立的。

(六)八胜处: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小胜处,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大胜处,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小胜处,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大胜处,为形色四胜处;现见唯以内无色想观蓝黄红白四种(成就光明)。共八种处。

这个方面称为八胜处。八胜处的意思是什么?“处”是所缘或者烦恼的意思。胜就是超胜的意思,通过这八种修法可以超胜烦恼,可以压伏所缘境,所以叫八胜处。八胜处可以说是对前面八解脱的一种广说。对八解脱当中的什么广说?是对八解脱当中的第一解脱、第二解脱、第三解脱的广说。八解脱的第一解脱: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是八胜处的第一胜处和第二胜处;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是第三胜处和第四胜处;净色定的广说是后面的四胜处:观想青黄赤白,后面的四种处是这样的。所以,为了巩固前面的不净观和清净观这两种观,然后才宣讲八胜处的。

《俱舍论》当中在安立顺序的时候,通过小乘的修法安立的时候或者通过共同乘的修法安立的时候,首先,修持八解脱,然后为了巩固八解脱而修持八胜处,再为了巩固八胜处修持十遍处,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安立的,次第从这个方面可以了解。

下面我们解释八胜处是怎样安立的?

内有色想的意思和前面一样,内心当中有贪欲心叫内有色想;

外观色小,观外面的色,色主要是讲不净,主要观想总障相、清淤相等等;“小”,有些地方翻译成少的意思;

观色大,翻译是多的意思。

为什么说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前面八解脱中并没有说观外色小、观外色大等等,在这个地方进一步要修持的是内心当中有贪欲心要观想外色不净,而且要观外色小。

龙树菩萨在解释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刚刚初学的人他自己的观想能力非常的浅薄观力不够,所以一下子观很多境的话,不容易趣入,所以刚开始先观一个小境,观一个很少很少的,这个时候他的心容易专注。这一步是这样的。

然后,当他的修行纯熟之后,就可以观外色大了。我们知道八胜处中的第二胜处,内有色相,也是内心当中有贪欲心,也是观外面的不净。但是,因为他第一个修法已经成熟了,心志能够自在的驾驭,所以他可以观外色大。观外色大就可以观很大的相或者观很多的相,可以说同时观想1万个相是不净的或者所有的相是不净的,这方面他是可以驾驭的。

这两个实际是八解脱中的第一个有色观色定的延续的原因,我们知道,前面都是内有色、都是观外色,所以八胜处的第一个都是内有色观外色,这个是从少的方面讲;第二个是从内有色观外色多的方面讲。这个方面是观待修行逐渐成熟的修法。

内无色想外观色小,内无色想外观色大,这是前面八解脱当中的第二个:无色观色定。内无色相是说内心当中的贪欲心很微薄,不现形,但是为了巩固内心当中的无贪的不净观成果,他还要继续观想,还要观外色,所以,观外色小、观外色大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内心当中有没有烦恼、有没有贪心,这方面安立第三个或第四个的相。观外色小的必要、观外色大的必要和前面都是一个意思,这是讲形色四胜处,后面讲显色四胜处。

现见唯有内无色观胜于蓝黄红白四种,蓝字同于前面的青字,青和蓝实际上意义是一样的。青黄赤白或者蓝黄红白,这是前面净色定在八胜处中进一步的观想,净色定是观想极其鲜明的颜色。清净的颜色就是青黄赤白四种颜色。对于相续当中清净的色能够舍弃的缘故。内无色相,续当中没有贪心,然后观剩余蓝黄红白等等四胜处,这方面共八种。

八胜处在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在很多地方都要讲的,八解脱、九等持、八胜处、十遍处都要讲,再再处处会遇到,这也是修法的时候对治贪心的修法。所以这还是需要再再地想它其中的意思,还需要再再看其他的注释,就可以通达它的含义。

下面讲第七个功德:

前面是颂词当中的“无诤”,这里是“无染”。“无诤”是通过入定的方式来息灭诤论。息灭诤论,首先发愿、入定,入定之后,息灭诤论。“无染”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七)遣除他相续之烦恼故为无染等持。

如果按照阿罗汉的境界来讲,阿罗汉为了息灭他相续的烦恼,为了制止别人对自己生起贪心,为了遣除他相续的烦恼。罗汉首先作意:我要遣除他相续的贪心,或者我今天出门的时候,所有的众生见到我不生起贪心,有这样一种发愿。然后通过这个愿就入定,出定之后就具备了这样一种的功德了,就可以遣除他相续的烦恼,所以这是一种专门的修法。在阿罗汉的相续当中必须要再再的以入定、发愿、勤作的方式才生起无染等持的。佛陀的相续不需要这样勤作,佛陀自然而然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圆满具备这样的无染等持。这就是阿罗汉和佛陀不相同的地方,实际上作用都是一样的。

(八)一切事业任运自成故为愿智。

智愿处,就是前面所讲的愿智。智愿处就是了知自己所希愿之处。比如,阿罗汉要了知某一个事情,他要了知某个众生的心、要了知很细微的境或者很远的法,就开始作意、发愿:愿我能够知道某某众生的心等等,发愿之后入定,专门入这样一个定,入定之后自然而然地马上通达了别人的心、知道很多隐蔽的事情,所以叫智愿处。

佛陀没有这么麻烦,佛陀不需要刚开始发愿,然后入定,最后才知道。佛陀根本不需要这样勤作,一切事业任运自成的方式具备了愿智的功德。

下面讲第九类功德:六通:

(九)六通: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现行而生之天眼通、漏尽通。

这是具备了六通的功德。六神通的功德,阿罗汉也有,但是佛陀的功德是最最圆满的。

神变通,又叫神足通,有些地方讲神变就是一变多、多变一。大变小、小变大,这个都叫神变通,有些地方叫神足通,可以从此处迅速到达彼处,所以叫神足通。

天耳通,是能够听到粗粗细细等等一切的声音,这个能够通达就叫天耳通。

他心通,是指能够了知有情相续中的想法。

宿命通,能够知道一切有情宿世中的一些事情。

现行而生之天眼通,是知道现在发生的事情,哪些众生正在死亡、哪些众生正在产生等等。

漏尽通,是指灭一切漏,将一切烦恼漏彻底彻底的灭尽叫做漏尽通。

 

下面讲第十:四无碍解或者四无碍智,实际上是一个意思,这个解也是一种智慧。有些时候叫四无碍解,有些时候叫四无碍智。这种智慧可以说是在小乘相续当中,或者在这个菩萨相续当中,佛相续当中都具备的。

(十)四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法无碍解、辩无碍解。

利就改成辩,辩无碍智,辩论的辩。那么按照其它经论当中的次第,首先讲法无碍解,再讲义无碍解,再讲词无碍解,再讲辩无碍解,就这样的。

法无碍解,实际上就是对于种种的名称,都能够无碍的通达。种种的名称,比如法有很多种:法有,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等等,这个法有很多,然后这样一种有为法也好,或者有漏法、无漏法还有很多的异名。比如说无明、烦恼、黑暗处等等,或者光明、智慧大乐等等,这个方面都是烦恼的异名或者光明的异名,这很多很多的译名名字都通达,叫法无碍解。这个叫做法无碍解,主要是有漏法无漏法一切法的总类,它的名称完全通达,这个叫做法无碍解。

然后通过了知法无碍解之后,再进一步宣讲义无碍解,那么对于这些种种的名词,种种的名称的意义无碍的通达,不单单是名词通达,而且是意义通达,这个意义是怎么样?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和一切法的自相,一切法共同的相和一切法不共的相,这个方面完全通达叫做义无碍解。

打个比喻讲:比喻说火它自己的自相,火的自相就是热相或者燃烧的相,这个就是它自己的自相。水的自相就是潮湿,这个方面就是它的相。那么共相是什么?那么不管是火也好,水也好等等,这些的共相,要不然在世俗当中是无常诠释它的共性,要不然是空性就是它的共相,所以说一切法它有它自己的相,然后一切法有它不共同的相,这个方面可以说它的这个自相和它的这个共相,对于一切的意义,无碍通达。

词无碍解,有些的解释就是在讲解的时候,无有障碍,能够流利的宣讲。那么在这个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庄严经论》的注疏当中这个词无碍解,主要是说对于这个词语,对于词语全部无碍的通达。有的前面不是有一个法和义吗,这个法和义不单单是人道当中的法和义能够通达,然后就是人的语言可以通达,然后通过其它的语言,其它这些罗刹的语言,天人的语言,非天的语言,畜生的语言等等这些一切的词语,一切的语言能够无碍的通达这个叫做词无碍解。

辩无碍解,每个众生对佛或者对菩萨提问的话,不管哪个问题,完全都能无碍的通达能够讲解。然后前面我们昨天讲的一样,如果对一个法义展开它的辩论的话,宣讲一个大劫无法穷尽它的辩才,这个叫做辩无碍解。佛陀相续当中四无碍解完全是具备的,完全圆满的。

(十一)四净:身净、缘净、心净、智净。

那么下面再讲第十一类四净:四种清净。前面讲四一切清净,颂词当中讲四一切清净,四一切清净讲的就是四净的意思。

四净就是身净、缘净、心净、智净就是这四种。

那么什么叫做身净?上师在讲的时候是他的身体可以任运的变化叫做身清净,身清净没有垢染的缘故,身体任意的变化,身体任意的转变这个叫做身净。

缘净,这个缘字就是所缘的意思,就是指它的所缘,比如说我们的所缘,我们的所缘有这些众生,我们的所缘有地水火风,或者说有些山河大地是我们的所缘,然后佛陀他对于这个所缘任意的能够转变,能够将所缘能够任意的转变这个叫做缘净。就是对于所缘方面清净的,这个方面叫做缘净。

那么心净,自己的心可以任意的趣入等持,一切的等持,自己的心都能够任意的趣入,这个叫做心净

智净的这个智能够通达一切的万法,对一切万法的本体等等都能够知道这个叫做智净,所以说身、缘、心、智这个方面四种清净。

(十二)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智自在。

那么就是解释十种自在,第一个就是命自在,就是寿命的意思。那么什么叫做寿命自在?因为善巧修持四神足的缘故,所以说可以加持自己的寿命再再的延长,对于自己愿意驻世的话,加持自己的寿命一直驻世,所以他自己的寿命,就是如是如是的获得了自在,叫做命自在。

然后下面讲第二类,心自在,是对于一切的等持,自由自在能够安住,自由自在能够趣入,这个叫做心自在。

资具自在,一切的财富完全自在的,他可以在十方世界普降这些资具的雨,这个方面叫做资具自在,菩萨都具备这样一种资具自在,佛陀更加具备这样的资具自在。因为以前善巧修习很多很多这样的一种法,修持这个布施财物的缘故,所以说在最具圆满的时候,他一切的资具完全就是获得自在的,都叫做资具自在。

第四个叫做业自在,所谓的业自在,是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这个业就是佛陀的身语之业可以幻化,可以任运的幻化,可以任意的幻化身和语的业,身和语的业可以自由自在的幻变这个叫做业自在;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比如说就是一个众生为了自己或者菩萨为了众生,他通过这个业将要生在某一处某一道,但是菩萨或者佛陀他的业自在的缘故,他可以加持改变他投生的方向,可以改变他的业,然后去其余之处投生,这个方面叫做业自在

受生自在,受生自在解释的意思,就是随意的寿受生,叫做受生自在。或者说麦彭仁波切给我们解释的时候说:自己的心安定在色界的这样的一种禅定当中,安住在四禅当中,但是这个身体可以自在的投身到欲界当中,那为什么叫做受生自在?如果真正按照一般修持禅定来讲,他如果真正安住在四禅定的时候,他是一种定业吗,前段时间广传也讲,他是一种定业,他修持这样一种四禅,安住这样一种四禅,绝对是投身四禅天。

但是菩萨也好或者说佛也好,他这个受生自在的缘故,他的心安住在四禅当中,根本不动摇,但是他的身体,或者说这些完全可以自在的投身到欲界当中,这个方面是受生自在的意思。

解自在叫做胜解自在或者叫意乐自在。那么什么叫做胜解自在或者意乐自在?这个方面就是佛陀的心,或菩萨的心极为自在的,那么为什么不叫心自在,而叫胜解意乐自在?为了鉴别前面这样一种心自在吗?前面这样一种心自在可以任运趣入等持,任运可以趣入禅定当中,这个叫心自在。那么此处他一种意乐,意乐的意思自己的想法随意的转变,自己的想法已经获得自在了。

那比如说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土石,或者说一切众生的土石,他可以随意的转变土石为黄金,然后随意将水转变为甘露等等,这个方面叫做胜解自在或者说意乐自在,这个方面叫做意乐自在。

愿自在,就是他的愿力自在,发愿自在的,诸地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发了无数的大愿,这个方面叫做愿自在,然后在八地的时候,在佛地的时候发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愿,度化众生这些愿都能够一一成熟,所以说这个叫做愿力自在。

然后再宣讲第八种,叫做神力自在,神力就是神通的意思,神通自在,因为一般的众生对于这些神变,稀有的神通非常的起信心,所以说佛菩萨,在他的面前就是随意的示现神通,他的神力神通是自在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了,佛他就是神力自在的缘故,他就可以任意的度化众生。

法自在,这个法字怎么理解?就是三藏的意思,或者说这些佛法,那么菩萨或者佛,对于一切的佛法一切的三藏全部无余精通,所以说能善巧的讲解,令众生生起欢喜心,这个对于正法自在,这些法义全部自在了。

那么第十类,这个智自在,这个智就是前面的四无碍解,除了前面的四无碍解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性,所以说自在前面的四无碍智就知道这个地方的智自在了,智慧获得通达获得自在。

下面再讲第十三类是十力,佛陀的十力不共的殊胜功德:

(十三)十力:知处非处智力、知业报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根胜劣智力、知遍趣行智力、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知宿住随念智力、知死生智力和知漏尽智力。

这个就是在很多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佛陀十力的功德,佛陀的十力的功德实际上都是智慧,这十种法都是智慧的本体,那么都是智慧的本体为什么在此处不安立成十智而安立成十力?因为这十种不共的法单单佛具有,那么这十种智慧在佛相续当中最极圆满,它是一种力,一种力的意思它的违品绝对不可胜伏的,绝对是超胜一切违品的,所以说将这十种智慧安立成十力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当中在解释为什么将十种智慧安立成十力的名称的原因的时候,就是这样做观察解释的。

首先第一个知处非处智力,什么叫处什么叫非处?合理的因果叫处,不合理的因果叫非处,就是这样的。比如说放生最后长寿还有无病,这个叫做处。通过放生的因最后得到安乐的果这个叫做处,然后如果一个人杀生,通过造杀生的业,他获得的长寿无病的果叫非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处非处佛陀的最主要的智慧就是了知处非处的智慧,这个方面就是非常关键的,一切如是的因产生如是的果,或是佛陀说你造这样的因感受什么样的果等等,这方面全部都是了知的,处和非处的关键。

那么还有一些外道,他就认为杀生 可以升天,或者有些人破戒可以获得解脱,这些都叫非处。因和果根本不是一回事情,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是非处的意思。佛陀完全了知处和非处的差别,所以说安立成知处和非处的智慧力。

第二个是知业报智力。你造如是的业,然后感召如是的果报,佛陀对于一切种类的业报都能够通达,所以说像这样的话是知业报智力。那么在一些地方讲,戒律唯佛能制定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因为佛陀才有知业报智力,其他都没有知业报智力,所以说我们就说菩萨也好罗汉也好,他有相似的这样一种智慧,相似的知业报,但是连最微细的业和果报都能够通达的唯一在佛陀,所以只有佛陀有这样知业报智力的缘故,只有佛陀有资格制定戒律,就是这样一种很殊胜的观点。

第三是知种种解智力。那么这个解是胜解的意思,或是说也可以理解成意乐,或是说众生的想法,众生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众生想要随学佛法而成佛,有些众生想要随学佛法成其他的圣者,或者有些人想要通过这些法然后获得人天的快乐,反正众生相续的这些胜解,众生相续当中的想法意乐是非常非常多的。那么佛陀一个时间当中完全可以无余的照见,无余的通达,这方面叫做知种种解智力。

第四个知种种界智力。这个界就是讲十八界,或者解释成三界,界就是众多的意思,众多的含义就称之为界。种种的界的差别,种种的界的本体,怎么转变怎么安住等等,反正种种的界,十八界也好、三界也好等等,这方面界佛陀也能够完全能够了知,这个叫知种种界智慧力。

第五个知根胜劣智力。根有两种,一个是胜根,利根、钝根当中的根;第二种根就是二十二根当中的根,就是这样两种安立方式。在一切众生当中有很多根,那么有些是极其利根的,能够堪修这些大乘法,有些是中根的堪修缘觉法,有些是钝根堪修声闻法。然后在三类根之外还有一些这些外道的根器,最劣的根性也有的。这个方面佛陀也是同时能了知一切的根,因为佛陀了知一切根的差别的缘故,所以佛陀在传法的时候,绝对是相应每一个众生的根性如是来宣讲的。有的时候直接能够解脱,有的时候间接成为解脱的因,反正这样一种众生的根性佛陀都照见的。

还有一种二十二根当中的根,哪些根是轮回的因,哪些根是随顺解脱的因,哪些根是完全解脱的因,完全解脱的等性,这个方面在二十二根当中都有讲的,所以佛陀对这些根全部都了知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称之为知根胜劣。什么是胜根,什么是劣根,这些方面差别完全通达的一种力叫做知根胜劣智力。

第六是知遍趣行智力。遍趣行,修持这些外道的法,他趋向于何处,或是说众生修持这样一种业趋向于何处,声闻趋向于何处,缘觉趋向于何处,菩萨趋向于何处,这些方面普遍的趋向、修行、方式方法的话,佛陀都了知。你现在做这样一种修行,你现在做这样的行持,最后将趋向于何道,最后将趋向于何处,像这样佛陀都是完全了知的,这个叫知遍趣行智力。

第七是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佛陀了知静虑,然后解脱,然后等持,等智,前面不是说有八解脱,四静虑,还有九等持,或种种等智等等,反正佛陀对于一切种类的等持全部都通达,全部都遍知,所以说叫做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第八是知宿住随念智力。是指众生或者或者佛陀自己往生,其他的宿世,这个众生以前是怎么样的众生,他当时是什么样的种性,他的名字是什么,他活了多久,活时的想法等等,这方面都可以无余的照见,这个叫做知宿住随念智力,对一切众生以前曾经转世的这些情况都完全了知的。

第九是知死生智力。佛陀也能够知道一切众生在轮回当中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生,死和生的这些情况完全都可以知道,所以叫做知死生智力。

第十是知漏尽智力。最后一个就是知漏尽智,漏尽智,一切烦恼永尽,这个叫漏尽。当然从狭义的侧面来讲,阿罗汉他也可以安立成有漏尽智,有这样一种漏尽。那么佛陀是彻底消尽烦恼障、所知障的随眠,所以说佛陀也是完全有漏尽的。那么佛陀就知道佛陀相续当中的漏尽和阿罗汉相续当中的漏尽完全通达,完全知道这个方面叫做知漏尽智力。

那么这个就是佛陀的十种力。

下面讲第十四类,四无所畏:

(十四)四无畏: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和说出离道无畏。

四无畏也是佛陀具备的,佛陀具备的四无畏是正等觉无畏,意思佛陀他就能够在一切众生面前说我已经获得正等觉了,他说自己获得正等觉绝对是没有丝毫的畏惧的,因为确确实实已经获得了正等觉的缘故,所以说其他的众生再要辩论说你没有获得正等觉,你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获得正等觉,佛陀根本没有丝毫的畏惧,这个叫做说正等觉无畏。

然后说漏永尽无畏。佛陀也是说我的诸漏永尽,绝对说这句话了,或者说自己诸漏永尽,这个解释绝对也是没有丝毫的怖畏的,这个叫做漏永尽无畏。

然后说障法无畏。佛陀就会宣讲这个法是修道之障,那个法是修道之障,这个方面就是障法,障法的意思对于修法的障碍,修法的障碍有很多种,这个平时讲魔障,其他的种种的外密的障碍,反正只有佛陀才能够彻底知道,什么对正法有障碍,什么不是正法的障碍,这方面叫做说障法无畏。因为佛陀有遍知的缘故,有遍知他就可以宣讲什么是真正的障道法,这方面障法无畏。

然后是说出离道无畏。从障道法当中如何出离的方式,如果对治,这个方面是佛陀完全通达,完全可以宣讲,没有丝毫的畏惧的,所以这个就是佛陀不共的四无畏的功德。

然后第十五类是三无护:

(十五)三无护:身语意之诸行不想颠倒隐瞒。

无护就是不护持的意思,三无护就是佛陀对于身语意的这三种想法,或者三种这样的行为根本不想隐瞒,为什么不想隐瞒?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这个一般的凡夫众生就要隐瞒,自己的想法不敢说出来,如果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相续当中的想法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不得了了。所以相续当中这么多的烦恼,这么多的不如意的想法,这方面不敢说的,所以说众生要隐瞒,隐瞒自己的身体的这些不如理的行为,然后在大众当中他会装出一幅比较贤善的样子,说话的时候也是不能随随便便讲,然后必须要说如理的话,这些方面都是有所保护的,对自己的身语意有所保护有所隐瞒。

佛陀根本不需要,因为一切身语意的习气障垢彻底永尽的缘故,所以说佛陀的身语意全部都是如理如法的,怎么样走,怎么样说,怎么样一种想法,全部都是如理如法,根本没有必要去隐瞒,这个就叫做三无护的功德。

然后下面讲第十六类,三念住:

(十六)三念住:于恭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喜之心念住;于不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怒之心念住;于听及不听二者,不以喜怒之心念住。

在佛面前非常恭敬的听正法的人,佛陀也不会对他生起一种特殊的欢喜心,这方面安住在这样的念住当中。然后对听佛讲法的人当中有非常不恭敬的,像这样佛陀也不会生起嗔恨之心。然后对听、不听二者共同起来的时候,佛陀没有喜怒的心。所以像这样都没有,佛陀的心从他自己相续来讲的话,完全是安住在平等的心理当中,完全安住在平等的心智当中,所以说你恭敬听也好,不恭敬听也好,或者听和不听二者也好,反正都不会有任何喜怒。

那么为什么佛陀没有喜怒还会对这些修法的人进行赞叹,或者曾经有一次阿那律尊者不是在听法打瞌睡,打瞌睡的时候示现上好像不恭敬,佛陀就呵斥他,你这样听法的时候打瞌睡的话,以后会转为蚌壳,螺丝等等,像这样听不到佛法的名声,就这样呵斥,呵斥之后阿那律尊者开始生起惭愧心,然后发愿不睡觉,最后眼睛搞瞎了,然后佛陀教他金刚照明三昧之后获得天眼。为什么有这样的示现?这个方面是外在的事情观待他方的承许而已,佛陀他自己来讲的话,都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但是为了调化弟子的话,当然对于好的弟子有赞叹,对于不好的弟子呵斥的,这方面都是为了众生能够入道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十七)不忘利益众生。

佛陀绝对不会亡失利益众生的。

(十八)摧毁一切习气之垢。

所有粗细的习气的垢染彻底摧毁的。

(十九)具饶益一切有情之大悲。

饶益一切众生的大悲心也是完全相续当中具备的。

(二十)佛十八不共法:如来无有误失、无卒暴音、无忘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正勤无退、念无退、慧无退、等持无退、解脱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共为十八种。

这个就是佛陀的十八种不共法。

佛陀的十八种不共法绝对是佛陀具备的,其他的不具备这个叫不共。有些地方解释的时候,将十力、四无所畏等等有十八种,这个是菩萨、声闻、缘觉共同也相似的有,但是这十八种不共法绝对是佛有的,其他都没办法相似具备的。

如来无有误失主要是讲,佛陀的身体绝对没有误失的,佛陀的身体没有丝毫的过患,这个叫如来无有误失,如来无有误失这一句主要单指身体方面的功德,身体方面根本没有丝毫过失叫做无有误失。

无卒暴音,佛陀的语言没有过失。

无忘失念,主要是佛陀的意没有过失,而且佛陀长时间修持正法的缘故,对一切正法根本没有忘失的,不会有失念的这样的功德,恒时安住于正念当中,所以说佛意极其清净圆满。

无不定心,什么叫不定心?不定心就是浮躁的心,不定心就是散乱的心。比如说一切众生自性散乱,就是一种不定的心。那么佛陀有没有一刹那在不定心当中?绝对在一刹那都没有的,无不定心,就可以一概讲没有这个不安住的心,全部都是自性安住,所以说这个叫做无不定心。

无种种想。什么叫做无种种想?就是对于亲怨,他不会分别这个是我的亲人,这个是我的怨敌。比如说佛陀也讲过,左边罗睺罗尊者,然后用檀香涂抹他的身体,右边是提婆达多用斧头劈他的手,这个方面根本不会有丝毫的想法,这个就是罗睺罗我的亲生儿子,他可以供养檀香,这个是提婆达多,和我做对的人,他用斧头劈我等等,这方面的想法根本没有,所以说叫无种种想,这个方面的无种种想,可以界定成一种无有亲怨,这些种种的分别,这些种种的想法绝对没有。对一切众生普遍平等观待,这个叫做无种种想的功德。

无不择舍,什么叫做择舍?舍就是舍弃的意思,众生舍弃的时候,一般的众生舍弃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个事情舍弃都通过智慧来抉择,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这个择就是通过智慧抉择的意思。佛陀在舍一切法的时候,会不会有不择舍的情况,无不择舍,所以说根本没有不择舍的情况,佛陀的智慧照见一切这个叫择,然后照见一切之后舍弃,这个叫做舍。一切法都是通过抉择之后舍弃的,这个叫做无不择舍的意思。

志欲无退,这个欲就是讲熄欲,欲有非法欲和正法欲。非法欲佛陀肯定没有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然后正法欲,正法欲志欲无退,佛陀对修正法修福德,他的乐欲根本没有退失过,即便是成佛了,再没有功德可以圆满了,但是佛陀他对修学善法的兴趣或者志欲,绝对不退失,或者讲志欲无减,根本没有减退的。佛陀成佛之后对于修善法,对于积累功德,都没有这样的满足的时候,成佛之后还是这样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就知道,现在离成佛还有很远,但是不能够生起已经圆满了,已经可以了,修了这么多了法了,绝对是不行的。

然后正勤无退,佛陀精进是不减的,佛陀精进是不退的,虽然佛陀已经达到了最极圆满的果位,再没有超胜的功德,但是因为三无数劫精进的串习,成佛之后他的精进还是不退的。

念无退,就是对于三世诸佛的教法完全都能够通达,能够记忆,没有忘失的时候,这个叫念无退。

慧无退,就是对于一切万法的本性完全的了知,完全的通达,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自性等等,这方面的智慧没有减弱的,没有退失的,这个叫做慧无退。

等持无退,当然是佛陀的等持,佛陀的禅定没有退减的时候。

解脱无退,就是从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当中解脱出来,从来没有退失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就是三种业,身语意三业,在做身业的时候,在做语业的时候,在做意业的时候,绝对是智慧而转的,智慧为前导的,没有哪一个事业不是首先不是以智慧摄受的,每一个都是以智慧摄受而转,所以叫做身语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的意思。

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佛陀的智慧对于过去世间的一切事情无著无碍可以通达,对未来的一切事情无著无碍可以通达,对于现在的世间的一切事情无著无碍可以通达,这个方面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法完全通达的智慧。共为十八种。

(二十一)一切种智。

佛陀对一切种类的法全部了知,全部通达,这个叫做一切种智,一切种就是一切种类的意思,所有的一切法就是一切种,那么佛陀对一切种类的法全部了知通达这个叫一切种智。

这个以上就简单介绍了法身,下面再介绍报身:

报身:《现观庄严论》中云:“说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现观庄严论》讲的时候,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这方面是他色身的功德,享受大乘,这方面佛陀享受大乘的果,或说是佛陀实现的报身是诸大菩萨享受大乘教法的因,一地到十地菩萨他的相续清净,所以说见到清净的报身,在清净的报身面前听闻大乘的教法,享用大乘的教法,所以说佛的报身叫受用身。是一切大菩萨受用大乘佛法的来源,或者说享受大乘教法的依靠处的缘故,所以叫做受用身,就是这样解释的。

详细内容在下文有讲述。

下文有广说。

下面还会对报身有宣讲的。

化身:《现观庄严论》中云:“若乃至三有,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化身无断。”

乃至于三有没间断的时候,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陀对一切众生平等作一切的利益,暂时和究竟的等等的利益都作,所以说为了救度众生的缘故,佛陀化身不断示现。

《经观庄严论》云:“工巧及受生,以及大菩提,胜菩提化身,解脱大方便。”

在《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了四类,通过四类的方式来度化众生,来利益众生,就是化身有四类的。

第一类就是工巧,工巧化身,所谓的工巧化身,比如说佛陀示现为陶师,佛陀示现为工程师,佛陀示现为修路的人,或者佛陀示现其他的,这个都叫工巧化身。只要能够度化众生,能够帮助众生能够了知取舍,或说是安住在安乐当中,佛陀会示现这些工匠,教这些人如何种地,教这些人如何写文字,教这些人如何的建筑房屋,如何的造衣服,这些全都是工巧化身。

然后受生,受生就是佛陀受生在人间当中,开始降生,降生到人间当中开始利益众生。然后以及大菩提,受生人间当中开始成佛,大菩提之后一个隐藏的第四类就是涅槃,佛陀成佛、说法、度化众生,这个也是一种殊胜的利生方便,乃至于佛陀示现大涅槃,这个也是利益众生的方便,所以通过示现涅槃就可以督促、鞭策很多懈怠的众生开始精进修道,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是佛的一个事业。

胜菩提化身,解脱大方便。殊胜菩提的化身是解脱的大方便,就从四个角度观察的。

四个角度当中,大菩提隐藏了涅槃的意思,在这个颂词当中没有,但是在唐译的颂词当中很清楚,就是成佛和涅槃这两个都有的。

事业:《经观庄严论》云:“轮回未空前,事业不间断。”

乃至于轮回未空之前,佛陀的事业一直都是不间断的。

下面按照密宗所宣讲的观点,前面不是说显宗安立学道十地和化身事业普光地,然后密宗当中通过功德分十二等无量这个观点。

密乘中说:在十一地之上,还有十二莲花地,在菩萨前不现,而唯有遍知佛陀前,大受用身无一无多恒时任运自成。

这个十二莲花地在菩萨前不现的,当然十一普光地的菩萨也不现的,应该知道这个也是不显现的,十二莲花地也是这样的。唯有在遍知佛陀面前,大受用身,无一无多恒时任运自成,就是无一无多恒时任运自成的方式来具备,这个是十二莲花地。

也有些人说:在十二地之上,还有十三金刚持地,它是遍空大乐离戏之法身所周遍。

就是金刚持地,金刚持地是遍空大乐的离戏法身所周遍的。

有些论中说:“十四大乐地、十五等持地、十六上智地”等,虽有无量无数,然而这些都与普光地是一本体的,

不管在安立很多很多这些十四地、十五地、十六地等等,还有这些无量无数的安立,但是都是与普光地是一个本体的。前面无垢光尊者讲的很清楚,通过功德来分,佛陀的功德有无量无边,佛陀的功德侧面无量无边的缘故,所以说如果要以功德来分的话,当然安立地的数字那就没办法测其边际了,这个地方只是说十二莲花地、十三金刚持地、或者十四大乐地、十五等持地、十六上智地,安立这些,但是因为佛陀功德无量的缘故,他地的名称绝对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前面无垢光尊者讲安立十二等无量,就是这样安立的,然而这些都是与普光地是一本体的。

只是从不同的反体分出的。其他论中对三身五智之法相分开加以分析。

只是从不同的反体上分析而已。其它论中对三身五智之各自分类有明示。



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个科判,十三个科判当中前面主要是宣讲了四种厌世心,我们自己的相续要趋入正道,或者法要入于心的话必须要按照暇满难得等等的次第、可以了知、通达、然后详尽地思维和观察,最后就可以真正地生起一种出离心,才堪能修持殊胜的正道,这个就是前面的内容。

前面内容讲完之后又进一步宣讲依止上师的方法,依止上师的方法我们就知道不单单是按照一般的依止共同上师的方法,在依止善知识这一品当中也宣讲了一个密宗的弟子如何依止自己上师的殊胜的窍诀。然后再进一步宣讲皈依。皈依无垢光尊者也讲过:一切入大乘道的基础,大乘门的殊胜的方法,现在正在宣讲殊胜的修法,殊胜修法当中前面已经宣讲了皈依的人、皈依的时间、皈依境,现在正在宣讲皈依境当中,皈依境以三宝作为皈依境,前面已经讲过了佛宝的体性、总说三宝的方式已经宣讲完了。现在正在宣讲别说法宝,别说法宝当中又有教法和证法,教法主要宣讲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文字相。然后再宣讲证法,证法方面前面也总说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为主的证法,然后宣讲十地的证法,宣讲了十地证法之后再宣讲佛陀殊胜的境界,他的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和事业,这一方面也进一步作了观察,今天讲第四个科判:

庚四、宣说五道:

资粮加行与见道,修道无学之五道,

二次第等深心境,妙法日具无垢光。

首先宣讲了五道的名称:五道的名称在颂词当中讲“资粮”就讲资粮道、“加行”是讲加行道,见道、修道这个是菩萨位所具备的,最后是无学道,这个是佛位所具备的,虽然在小乘也具备无学道,在此处的无学道应该是指大乘的无学道,是宣讲佛果。

资粮道当中也分了小资粮、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有三个这样的分位,加行道当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位。见道主要是讲初地的时候,修道是二至十地,无学道指佛果。

“二次第等深心境”,在这个里面也包含着二种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甚深心的对境,甚深心的对境也进行了宣讲 。

“妙法日具无垢光”。这个也是比喻和意义结合在一起进行宣讲的,它的比喻也是这样种“日”,“日”就是太阳,“光”就是太阳光明的意思,妙法比喻成太阳一样,妙法的这样种善说或者说是殊胜的妙法的境界,证悟的境界就比喻成无垢的光芒一样,就是对照的,

初学者入门的资粮道与加行道随抉择分法是胜解地即凡夫之二道;

初学者入门的资粮道,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入道的修行者,初学者在入道,正真进入五道的时候,在小资粮道称之为入道者,就叫初学者的入门,如果观待于其他的真正开始初次皈依,或者相续当中根本没有正见者来讲的话,这个也算是久修佛法的人,但是观待后面的中资粮和大资粮道等等的话,它就属于初学道的入门,初学道的资粮,初入门的资粮道,从小乘和大乘来观察的时候,小乘他主要是生起出离心为界限,相续当中生起一个无畏的出离心,非常猛烈的出离心,再加上修持四念处的法,就称为小乘资粮道。

大乘的资粮道也必需要以无畏的出离心作为他的基础,相续当中要具备真实无畏地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然后在这样种基础上再进一步的修学或者具备四念处,身受心法四念处、四无自性的空性见,然后菩提心和空性双运的这样种本体,就称之为大乘的资粮道,这个就是初入门的资粮道。然后再加上中资粮和大资粮道。

加行道随抉择分法,加行道是前面讲过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四位,四位主要是以实修为主,四位主要是以禅定为主,所以说是以四种禅定的方式,四层禅定的方式来体悟在资粮道的时候他自己所具备抉择的正见,这叫作加行道。

随抉择分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抉择分我们就知道,“抉择”就是讲智慧的意思。“抉择分”实际上就是指初地的智慧,初地的智慧真实生起了这样种了知或者召见法界的这样种真正的圣智,所以称之为抉择分。

“随抉择分”就是随顺初地智慧的意思,也就是在加行道的时候,他自己的智慧已经非常地成熟,对于资粮道当中的正见进一步通过禅定的方式来进行体悟,所以他在加行道第一个暖位,这个“暖”实际上就是一个比喻温暖的意思,比如说靠近钢炉的时候,靠近火炉的时候,还没有靠近火炉但是他已经感受到它热量了,所以说到加行道第一位的时候,虽然没有登见道,但是已经了知或者大概能够感受到初地无分别智慧的觉受,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也可以称之为随抉择分法,在加行道四位当中都称之为随抉择分法。这个就是胜解地的凡夫二道。

见道与修道是圣者有学道,圣者在这二道中断除见断与修断并精进修持;

见道与修道是圣者有学道,此道菩萨精进修持并断除见修所断;

在加行道圆满之后,就无间进入见道,再继续修持的话就进入修道位,这些都是圣者位,圣者位当中又分有学、无学,这个方面是包含在有学道当中,此道就是讲见道和修道这二道的菩萨,他一方面是极其精进地修持,一方面断除见道的所断和修道的所断,这两个方面都已经断除了。

无学道是无与伦比、究竟唯一之地。

对无学道大乘的佛果,大乘佛果当然就是无与伦比的,或者说是究竟的、是唯一的这样种目的,或者唯一的这样种果位地,所以称之为究竟唯一之地。

彼等地中的总持、等持等甚深心智之境的一切法,即是此处所说的法宝。

在这些资粮道、加行道乃至于无学道当中,这些地当中的这些总持陀罗尼也好,还是种种无量无边的大乘等持也好,这些心智的境的一切深法,就是此处所说的法宝,还有颂词当中讲的二次第,二次第是颂词当中讲的,“等”字就是此处所讲的总持,等持。这些自己的心智面前对境的一切深法全都是此处所说的法宝,无学道他的相续当中,无学道的智慧他也有殊胜的证悟,他也有他的对境。所以说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安置法宝等。

此外,所谓的无学道为正法、助缘为僧众、本师为佛陀是从不同方面而言的,此中可包括相同、不同究竟暂时的一切三宝。

所谓的无学道是法,无学道之法的说法在此处,在这个颂词当中,在这个科判当中也是讲过,五道都是正法,就是五道,五道的证法,所以此处将无学道安立成法宝。

助缘为僧众,助缘是僧众。下面第三个科判:别说僧宝当中有一个助缘的僧众,这个方面也安立三宝当中的僧宝。

本师是佛陀,这些都是从不同方面而言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在此处宣讲正法的时候,在讲法宝的时候,也可以将无学道安立成法宝,这种安立的方式,无垢光尊者的意思就是说在这品当中或者在前前后后宣讲的次第,讲三宝的这些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它可以包括相同安立的三宝,还有不同的安立的三宝,究竟安立的三宝和暂时安立的三宝,暂时安立的三宝就是前面所讲的佛法僧都是真正的皈依处,但是是暂时的,究竟来讲的话,唯一是佛陀,前面已是作了观察的,所以说相同的三宝或者不共同的三宝安立的方式,前面也作了观察的,下面就讲第三个科判:

戊三、别说僧宝:

以上法宝已经讲完了,下面开始别说僧宝。

僧宝是助缘所依:

僧宝是修法的助缘,修法助缘的所依靠处,所以此处别说。

声缘佛子为外僧,空行密众为内僧。

在讲僧宝的时候也有外僧、内僧的安立方式,总的来说将显教当中的共同、不共证悟者都安立成外僧;将密宗当中这些证悟者安立成内僧,就从显宗、密宗来安立外僧和内僧的差别。

外僧当中有二乘当中声闻乘、缘觉乘当中的僧者,还有大乘的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也都称之为外僧。这些外僧都是一种助缘,都是一种助缘。

空行密众为内僧,“空行”、“密众”都是密宗当中的这些术语,密宗当中这些空行母、这些密咒士等等,众多的这些成就者全都是内僧。真正的圣者全都是如实包含在内僧当中的。

声闻缘觉之预流等四果与住于十地之间的菩萨为外僧众;

这个就是和前面的颂词对照看起来的时候就说声闻和缘觉的预流果乃至于罗汉果,当然在前面所讲的,或其他地方所讲的一样,声闻乘当中有四果的安立,也有有学、无学的安立。然后缘觉乘当中有时候不安立有学,不安立有学道,一道当中一座当中证菩提的缘故,所以说就将缘觉安立成无学,这个安立的方式也是有的,而等这些四果,还有往于十地之间的这些大菩萨,外僧众主要是从显宗的角度进行安立的。

空行众、力行众、密咒者、事业者、金刚部、珍宝部、莲花部、事业部以及如来部所摄之出世间众和住于大手印持明、长寿持明、任运持明地的诸阿阇黎即是内僧众。

内僧众就是密宗当中所提到的圣者空行众就是三根本当中的空行,或空行母,赐予共同悉地,遣除障碍的所依就是空行。

力行,就是依靠密宗的能力而行。上师在解释的时候就是讲勇士,密宗当中有勇士、空行的说法,此处的力行就是指勇士。因为依靠密宗的能力而行持事业的缘故,所以说就称之为力行众。

密咒者,就是在密宗当中依靠持名咒、持密咒,反正持咒者这些密咒士这方面这些成就者都称之为僧众。

事业者,依靠密宗的修法而行持息、增、怀、诛四种事业称之为事业者。

金刚部到如来部之间就是密宗的五部,这些五部所摄持的主要是出世间众这方面讲的。

然后后面就说和住于大手印持明、长寿持明、任运持明地,此处未包括异熟持明,为什么不包含异熟持明,依某些观点来讲异熟持明是凡夫所摄的,此处是讲圣者,所以说在四持明当中只是讲大手印持明、长寿持明、任运持明,异熟持明就没有讲。这些可以说是殊胜的阿阇黎就称之为内僧众。

这里的持明有四种分类,即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与任运持明。

持明分为四种,所谓的“持明”,“持”就是守持的意思,“明”就是一种明信,明信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安住在明信当中身份叫持明。持明者,我们就知道真正的要证悟明信,内心当中这些光明自信必须要证悟要守持就称之为持明

持明可以分为四种,异熟持明到任运持明,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异熟持明是凡夫谛所摄,任运持明是佛地所摄,所以说从异熟持明到佛地之间都是可以安立持明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宁玛派的大德安立异熟持明到任运持明是一地到十地所摄的,这方面具体的安立就是无垢光尊者的《广幻网续》,还有麦彭仁波切《大幻化网光明藏论》里面所宣讲。

下面就讲四种持明的安立,四种持明的安立上师也是很略的讲,我这个方面也没办法通达,所以今天不讲读下去就可以了。

异熟持明:资粮道与加行道中通过修生圆次第,虽然身体平凡存在,但心已成为本尊身。《广幻网续》中云:“如秤星秤杆,速获大手印,相圆满具力。”

这里的秤星是指身体,秤杆是指心获得大手印。又如同印模与泥像。倘若此人没有获得胜法位就离开了人世,则将于中阴获得大手印持明果位,舍弃身体时心已成熟为本尊身之故。《业次第论》中云:“一多本尊之瑜伽,所示之地抑得彼,六月十六依修时,未成金刚身之前,力微缘愿薄弱故,生分别念身住世,觉性趋至金刚持。”如果已经得到胜法位就已真实获得长寿持明果位。《业次第论》中云: “倘若诸缘未断绝,此即获得金刚身。”

长寿持明:究竟胜法位以后,因获得金刚身而无生无死,心得见道。《业次第论》中云: “究竟趋入现见义,修行资粮之成就,身界生处有漏尽,成金刚身寿持明,所见之法定涅槃,不舍身体至佛地,远离诸畏神变圆。”也就是说, 获得长寿持明者的身体住于胜法位,《密藏续》中云:“虽持人与天,梵天清净身,然住殊胜地。”彼之化身与功德皆等同于一地菩萨。

大手印持明是从二地到十地间的住修道九地者,即身体现为坛城(本尊的)形相,心已净除九垢具有无相智慧。《业次第论》中云: “自心大手印,以修现前身,具共胜相好,第二报身者,大手印持明,金刚轮宝珠,莲花与宝剑。”即二地、三地、四地、五地称为金刚持明,因为以如金刚般的证悟摧毁自地之障。六地主要行持智慧度,并转法轮,所以称为轮宝持明。七地善巧方便如同宝轮,因此也称为宝 持明。八地获得无分别智慧宝自在,所以称为宝珠持明。九地以无贪修行刹土、行持事业故称为莲花持明。十地圆满而行利众事业,因此称为宝剑持明。

任运持明是指佛地。《业次第论》中云:“较前力圆满,如说净垢染,佛之三智慧,任运持明者。”有些阿阇黎认为一地至七地之间是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在三清净地。但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懂得圣教密意。为什么呢?因为从初学地至佛地之间为四持明经行包含。

任运持明是指佛地。《业次第论》云:“以前力圆满,如说净垢染,佛之三智慧,任运持明者。”有些阿阇黎认为一地至七地之间是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在三清净地。但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懂得圣教密意。为什么呢?从初学地至佛地之间为四持明所摄之故。

无垢光尊者在此处也是论说了四持明,以后上师要讲《大幻化网》总说,那时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四种持明各自的安立,各自的功德,修法等等,所以此处是没有办法讲的。

丙四(真实皈依)分三:一、皈依境;二、皈依方法;三、放摄光芒。

    丁一、皈依境:

观所缘境虚空中,尤许上师佛尊主

“所依缘境”,就说所依、所缘的境。“所依境”就是皈依境的意思;“缘境”就是自己的心识所缘的对境,实际上也是指皈依境。

自己所皈依的所依靠的这个对境是观想在虚空当中,观想上师或佛尊。观想上师或佛尊无垢光尊者解释的是:如果是密宗以上师为主,所以说观想上师;显宗以佛陀为主,所以说观想佛尊。实际上都是可以的。如果自己是修持共同的显宗为主的话,就是观想佛陀为主尊,如果是修密宗为主的话,就是皈依上师,以上师做为观主尊。

平凡之士因畏惧恶趣欲求善趣等功德而皈依;声闻缘觉在此基础上畏惧三有、生起三信而皈依;大乘之士以悲心为救度他众脱离轮回而皈依。

这里再一次讲到了皈依者。

“平凡之士”就是前面所讲的小士,小士夫畏惧恶趣,对于恶趣的痛苦极其恐怖,对于善趣的功德和安乐极为需求。他为了脱离恶趣需求善趣的缘故,皈依共同三宝。

声闻缘觉是在下士的基础上不以此为满足,生起畏惧整个三有的心,生起三种信心而皈依的。清净信、欲乐信和不退信称之为三信。

皈依的因是什么?皈依的因就是信心。在皈依的时候,必须要生起这三种信心,有了三种信心才可以皈依。

在大圆满前行当中,华智仁波切讲:皈依的基础是信心,信心有清净信、欲乐信和不退信。或者有地方加胜解信。胜解信和不退信实际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观察,安立一个就已经足够了。

所谓的清净信,就是看到佛经、佛塔、上师、诸佛的时候,生起一种很清静的感觉,称之为清净信。

欲乐信是听闻了恶趣的痛苦,善趣的安乐,解脱的殊胜的功德之后生起一种欲求、欲乐。欲乐什么?就是很希望断除恶趣很希望获得善趣、获得涅磐,这方面生起的信心,称之为欲乐信。

不退信,是指没有他的违品,障碍从这方面的生起不退的信心,是从这个角度来讲。

其中前两个不可靠容易退失,第三种不退信是比较稳固的。华智仁波切了也教导后学者应该生起不退转信,从这个方面而皈依。

大乘之士以悲心为救度他众脱离轮回而皈依。大乘之士以悲心见到众生的痛苦,或者以自相续的痛苦为基础然后广推一切众生也是这么痛苦,一切众生和自己一样,也愿意离苦得乐,这样的心态生起来之后,他就放弃了自利,然后以救度他众为自己的事业,所以他是以悲心而救度众生而皈依佛陀,或者皈依上师三宝的。

《经观庄严论》云:“当知以大悲……”

当知以大悲,是当知以大悲心而皈依的意思,真正的大士是以大悲心而引发,对于三宝,对于佛陀进行皈依。不过光尊者没有引用完。就引用一句:以大悲心来皈依上师三宝。

上师宣说皈依功德后,(皈依者)应当调正自心,于三宝所依前供养、忏悔,

上师宣讲了皈依的功德后,想皈依者应当调整自心,这个皈依者不要认为是以前我们没有入佛门,现在正准备入佛门。单单这个思维皈依一次,我们需要调整自心,然后去做供养忏悔,是不是就是说入了佛门之后再不需要修皈依的?绝对不是的。

实际上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皈依,第二件事就是发心,这方面是必须的,一醒来之后,第一个就要想我现在皈依上师三宝,第二个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发菩提心,今天一切的事业都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奋发,从这个方面观想而后起床。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今天一天的修法,都能够被皈依和发心的功德所摄受。因为有皈依的缘故,能够得到上师三宝的垂念可以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因为发心的缘故,今天的一切善根都可以成为成佛的因,可以成为度化众生的殊胜因缘。所以说每天都要修。

修完10万皈依,修完之后还要继续修。有些地方讲10万只是一个数字,但是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生起这种决心的话,还必须要再再修持,如果说没有修到10万,但是他的量已经到了,生起了宁舍生命也绝不舍弃上师三宝这样的决心之后,那数字圆满不圆满都是可以的,这方面有很多讲法。不过对于一般众生来讲,在修皈依的时候要再再的发誓言。再再地发决心,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质量也很重要,但是数量也很重要。为什么数量很重要,为什么一定要求我们修10万遍。实际上修一遍,我们就随念一遍。修两遍,我们就随念两遍,通过10万次的串习,我们相续当中对上师三宝的这种决心,就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质量也好,数量也好,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认为单单在质量上入手,没有想着去圆满数量的话,对于凡夫懈怠者来讲,修持一段时间,就退失了。所以一方面注重质量,一方面用数量来约束自己。通过10万次的串习。一次次如理如法的发决心。10万次修完之后,她相续中的皈依心应该是很坚固的。发菩提心也是这样的,实际上10万次发心,每一次对众生发起菩提心,10万次串习后,也应该非常熟悉,有这样的必要性。不单单入佛门时要调整皈依和发心,每次我们自己修皈依的时候都要调整我们的发心。

于三宝所依前供养、忏悔。作供养很多种供养,后面讲发菩提心的时候还会讲到实物供养、意幻供养。很多供养的方式,此处也是略说。所以说,我们首先要陈设这种供品,然后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因为修持大乘皈依的缘故,要代一切众生忏悔。自己在忏悔的时候要想一切众生的罪过,我一个人代受,将一切众生的罪业,全部忏悔清净,这样进行观想的。

观想前方虚空中上述的佛陀等三宝如云密集般降临、安坐。显宗说佛为主尊,密宗承认上师为主尊。

在显宗承许佛为主尊,密宗当中承许上师为主尊。是不是讲上师与佛陀分开,有些没有深入了解密宗法义,密宗当中以上师为主,和显教不一样,显教以佛为主,密宗以上师为主尊的缘故就认为不应理。

实际上密宗当中讲的很清楚,上师与佛陀并不是别别他体的,佛陀的本体是上师,上师的本体是佛陀,只不过今世当中与上师的因缘特别特别的密切,如果能够经常皈依上师,经常修上师瑜伽的话,因为自己即生当中在上师面前得灌顶、得殊胜的窍决的缘故,有很甚深的法缘缘故,再加上以上师做为主尊来皈依来修持的话,更能够得到上师诸佛的加持,更能够生起正道的功德。所以说在密宗当中,并不是说上师是上师,佛陀是佛陀,二者水火不容一样。有如怨敌一样,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是密宗和显宗有前面所讲的差别的缘故,才会有显宗以佛为主尊,密宗以上师为主尊,修法。

丁二、皈依方法:

真实意幻而供养,内外密之供品后,

我与诸众敬合掌,直至菩提为利他,

皈依上师佛法僧,诚心诚意反复行。

前面说对与皈依境要做供养。供养分为真实意幻供养。真实供养又分为自己所拥有财物的供养,自己没有真实拥有财物的供养,比如说,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财物,衣服、饮食、清净的水、明灯、香花等等,自己拥有又真实的,在佛堂上摆设得整整齐齐、非常干净、非常悦意,然后念诵供养偈,念诵殊胜的颂词,内心当中为了积累资粮,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如是的进行供养;还有一种是真实的但是不是我拥有的,比如说,在天界当中,天人所具有的这种物品,还有在其他世界当中别人家里这种物品,或者是大商店当中的种种物品,都是真实的但不属于我自己的,但是我可以将它作为供品来供养上师诸佛,这个方面是真实供养。意幻供养在世间不一定存在,内心当中幻变出来的作为供养诸佛的供品。真实意幻供养他所供的是内外密的供品。内外密来的供品下面还要讲的。

“我与诸众敬合掌”,观想我和一切众生恭敬合掌。真实当中我和一切众生敬合掌,比如说一个团体当中要受皈依,我和其他众生都恭恭敬敬的合掌。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因为发菩提心,大乘皈依的缘故,也要观想和我一切十方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在皈依境面前恭恭敬敬的合掌就这样的观想。

“乃至菩提为利他”,实际上是一种菩提心,菩提心此处也是放在大乘当中,做为大乘皈依的所依。皈依上师、佛、法、僧,然后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皈依四宝。

“诚心诚意反复行”,就是自己诚心诚意的反复行,“反复行”就是反复的行持。反复的行持就是在念诵的时候念诵三遍也可以或者每天都要这样诚心诚意的反复的行这个殊胜的皈依。

对上师,三宝,对境,如果真正能够生起皈依心的话,就像很多佛经当中所讲,他的福德是无法限量。虚空无量的缘故,自己一次皈依佛法僧的功德也是无法限量的。如有些地方讲:皈依的形状,皈依的功德有形象的话,虚空无法容纳。打比喻讲:大海的水是无量的,我们用一个小小的容器是没办法去量的。所以我们自己的分别心也没办法衡量真正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这个方面对于每个佛弟子来讲必须要知道,因为是劝诫别人皈依的根据,还有自己每天也要皈依,为了避免流于形式,避免完成任务,避免交税的一种皈依的缘故,所以必须每天都要忆念它的功德。我们要尽快的圆满资粮,获得殊胜的功德的话,这也是一个殊胜的方便。

反反复复的行持皈依,是非常有必要的,功德是非常大的。《日藏经》讲,一个修行人即便是破了戒律,心散乱,但他诚心诚意皈依的话,死的时候也不会堕入恶趣,也会生到善趣而最终获得涅槃果,这个方面是佛陀亲口所讲的殊胜教言。

在遍布虚空的诸佛菩萨宾客前供养香花等外供品、甘露冰片等内供品以及等性喜胜菩提等密供遍满虚空的供品,

所供养的供品,有香花等外供,还有甘露冰片等内供,等性喜舍菩提等密供。证悟的觉性或证悟的感受等等也是一种密供,或者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性等等,这个见解观想这一切的供品遍满整个的虚空界,然后诚心念诵。诚心念诵就是自己皈依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方面念诵,自己如果每天皈依,但也有其它的皈依偈,在《入行论》当中,也有这样的皈依偈,在很多开显解脱道当中也有这个皈依偈,在释伽佛的这个修法面前也有,在修法的前面也有这样的皈依偈,这个地方也是这样皈依的一种皈依偈吧,就是这样的。自己如果说是要受皈依,也可以这样去念诵,如果自己要给别人传皈依的话也是念诵这个,也是通过念诵这个方式就可以皈依,这个皈依就是说是非常的简便易行的一种皈依,通过念诵之后,念三次之后就可以获得这个皈依戒了。

诚心念诵“我某某从即日起直至菩提果之间为一切众生而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通过表示(上师弹指或自己观想)而获得皈依戒。

诚心念诵我某某,某某实际上就是名字,如果自己每天要行皈依的话,就加自己的名字,我是什么名字,从现在开始。如果是给别人传皈依,这个时候就要给对方交待,说我某某的时候,要让他念他的名字,然后念了之后,最后就可以得到皈依的。我某某从即日起乃至菩提果之间,因为这个是大乘皈依的缘故,所以说并不是尽形寿,并不是在此世当中怎么怎么样,而且就是自己大乘皈依的缘故,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因此说皈依的时间从现在开始,然后乃至于成佛之间。乃至菩提果之间为一切众生而皈依,自己也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皈依的。皈依的对境,就是讲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像这样的话,三遍就可以。

皈依的时候,自己给别人传皈依,并不是让别人皈依你,实际上是以你做为一种方便,皈依上师三宝。在汉地或者在显宗,皈依三宝,密宗就是皈依上师,你自己做了一种媒体,做了一个传媒,引导他向上师三宝皈依,他不懂怎么皈依,然后现在自己给他传这样的一种皈依的话,实际上他成了三宝的弟子,而不说成了你的弟子。有的时候说皈依了之后而成了你的弟子了,这方面也可能是这样的,皈依师吗,这样的话也可以这样讲,皈依师。还有一方面讲实际上是皈依三宝的。

实际上就是皈依三宝,通过表示而获得皈依戒,如果是上师传戒,在念完三遍之后,弹手指,自己观想得了皈依戒,或者是在自己念皈依的时候,在念完三遍之后,自己观想已经获得了皈依戒了,通过法性力,通过念诵这样的颂词,自己在念完三遍之后就观想我已经获得了皈依戒了,就是这样一种殊胜方式。

在传皈依戒的时候,自己再念一遍让他再重复一遍,然后自己再念一遍让他再重复一遍,像这样重复三次之后,然后弹手指之后就可以获得皈依戒,让他观想他自己获得了一个皈依戒,像这样的话,就成了皈依者,或者说就是三宝弟子,像这样的话相续当中就已经获得了皈依戒了。

之后于不缘一切的境界中安住,由此证悟无生法性,这是胜义皈依。

前面这个通过念诵,通过弹手指等等是世俗的皈依,通过仪轨来授戒的。后面是胜义的皈依,通过法性得,法性得的皈依讲之后,就是自己得到皈依戒后,然后在无缘当中安住。当然对于一般的初学者来讲,在无缘当中安住是很困难的,但是因为现在毕竟自己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空性教法,对于这样的无缘的空性大概有所了知,所以说自己在获得皈依戒之后,就在无缘当中放松,什么都不执着中安住。最好最上等能够证悟无生的法性,如果能够证悟无生的法性就是胜义的皈依。如果没办法证悟无生的法性,那么自己在分别心当中安住一段时间,这个也是以后获得胜义皈依的一种近取因,一种方便。

即依法性而获得(皈依戒),是超越世间皈依之因。

后面这种真正证悟法性,证悟无声法性这种是很关键的词语,我们观想这个并不是证悟,我们观想无生法性,分别念安住在分别法性当中,这个不是真正的法性的皈依戒,它只是一种串习空性的一种修法,所以说如果是通过法性获得的皈依戒,主要是圣者,圣者就可以获得,这个是超越世间皈依之因。

丁三、放摄光芒:

观想彼等喜放光,净除自他三门障,

获得一切诸悉地,圆满福资成色身。

自己从空性定中出定之后,再进一步观想,“彼等”就是皈依境,以上师为主尊,以佛陀为主尊,这些皈依境喜放光。自己诚心诚意地和一切众生都皈依之后,上师诸佛就极具欢喜。因为皈依,他就有入大乘的基础,有了皈依就可以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皈依实际是通过信心发誓愿,永远皈投依靠上师三宝,所以说诸佛菩萨并不可能通过我所执的方式,不可能通过烦恼的方式,执着这个已经是我的眷属了,然后可以加持他怎么样,并没有这样世俗的想法,但是毕竟自己诚心诚意的皈依上师三宝的话,已经进入了解脱道,已经被上师三宝的光芒所照住。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些显现上面,这些皈依境的圣众极具欢喜,然后通过极具欢喜的状态当中,放射出无量的光芒。

观想这些光芒净除自他三门障,三门主要是身、语、意。观想放光的时候也可以观想这些圣众他的眉间放白光,喉间放红光,心间放蓝光,分别进入我们的头顶、喉间、和心间,像这样的话清净身体的罪障,语言的罪障,和意的罪障,将三门一切的罪障全部的清净。清净之后获得一切诸悉地,就是共同的和不共同的一切的诸悉地,一切的成就都已经获得。

圆满福资成色身,然后再观想能够圆满福德资粮,成就佛的色身。因为这个方面讲了因皈依,讲因皈依就是它侧重于世俗的这个有缘方面的,就是侧重于圆满福德资粮,所以说通过修法,就观想圆满福资成色身。后面的果皈依侧重于空性方面,所以说它是圆满慧资成法身,这个后面还要讲的,这个方面就是观想自己圆满了福德资粮,然后成色身,观想自己已经成就了色身,或者说观想自己已经具备了成就色身的殊胜的因缘。

《宝积经》中云:“皈依三宝者,二资尽圆满,亦得成佛果,获得正法僧。”

《宝积经》讲,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圆满二资粮,主要是宣讲他的功德,圆满二资粮,可以成就佛果,获得正法成就僧众,或者说获得僧宝的功德。因为讲皈依之前,引用无垢光尊者很多《宝性论》的观点,实际上在成佛的时候,佛法僧的功德是完全圆满具备的,所以说成就佛果,成就正法的功德,成就僧宝的功德,就是通过皈依三宝成办的,在这个颂词当中它是讲到圆满福资成色身,在引用教证当中圆满佛果,圆满二资粮,实际上这个方面引用了教证主要是可以成佛,可以圆满资粮这个方面来进行教证的,也可以作为是圆满福德资粮和圆满福慧资粮,两种资粮共同的教证也可以这样进行理解的,

暂时之因皈依宣说完毕。

这个以上讲到了因皈依,因皈依是指暂时的皈依,所以说叫暂时的因皈依以上已经宣讲完毕了。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