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事师五十颂释 > 正文

《<事师五十颂释>》法师辅导第5课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8/29 0:45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一心一意而祈祷,遍智文殊金刚尊,

赐予殊胜之加持,智慧融入我相续!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再次一起学习《事师五十颂》。

己二(视为佛陀)分二:一、视为佛陀;二、于师身影等亦禁止不敬。

  庚一、视为佛陀: 

即把上师视为佛陀。

具有慈悲慷慨施,戒忍功德之弟子,

上师与佛金刚持,切莫观为异体也。

字面意思讲:具有慈悲心、具有慷慨布施秉性的,具有清净戒律的,具有安忍功德的弟子们,千万不要把上师和金刚持佛观为不同的他体。教诫我们应该把上师观为佛陀,二者无二无别。

慈悲、慷慨布施、戒律和安忍是弟子应该具有的法相,合格的弟子应该具有如是的功德。

第一,“慈悲”,一定要具有慈悲心。为什么一定要有慈悲心?因为金刚乘密乘是属于大乘的修法,没有慈悲心的大乘是根本没有的。没有慈悲心,对众生也不慈爱,也不想给众生安乐,也不想拔除众生痛苦,这样的大乘弟子哪里也找不到。

如果一个大乘弟子相续当中没有具备慈悲心,虽然他可能修法的时间很长,念很多咒语,但是他因为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缘的缘故,他所修的这些法,所念的咒语,可以成为以后某种安乐的因,但是不会成为大乘的因,也不会成为密乘的因。因为是不是成为密乘、大乘,主要是看自己内心当中有没有大悲心或者菩提心,如果连慈悲心都没有,要修金刚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第一个要具有慈悲。

第二,“慷慨施”,要慷慨布施。对于自己的财物没有自私自利心,经常把自己的身体、受用,还有一切的善根,都回向给众生:善根资粮回向给众生;自己的身体去帮助众生,让众生获得利益;自己的受用也是经常布施给众生。

内心当中应该慷慨,如果你的内心当中不喜欢布施,没有慷慨的功德,就说明你对这些东西抓得很紧。这种狭隘的心胸,不可能产生很广大的证悟,不可能容纳很广大的大乘,根本不可能修持殊胜的大乘修法、密乘修法。自己的过失很多,我们看不到,反而想:为什么我修了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有得到感应?我修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得到成就,是不是法有问题?是不是上师有什么问题?是不是道友有什么问题?是不是道场有什么问题?就开始观察这些,从来不观察是不是我自己有什么问题。

作为一个修行者,必须要有自己相应的功德,相应的法相。如果修了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感应,或者没有产生什么功德证悟,一定要往内观——我们的慈悲心是不是有了,我们对财富对名声对善根是不是抓得很紧,一点都不放,不愿意把善根回向给众生,不愿意把这些受用布施给众生。如果是这样,这些条件不具足,我们应该再返回头来在因上面多做改变,经常调伏自己的心,多修慈悲心,多观修布施的功德,多观修守护财富的过患。慢慢自己很坚固的心融化掉了,自己抓住财富、名声紧紧不放的手松开掉了,慢慢我们的功德也就来了。这是慷慨布施。

第三,“戒”,作为弟子来讲,要守护很清净的戒律。从修密乘的角度来讲,密乘戒当然很重要,但是这个地方作为密乘弟子的前方便,基本上是讲菩萨戒,还有别解脱戒应该守护得很清净。因为戒律主要的功用就是要止恶防非,遮止我们做大的罪业,比如说不杀生,就遮止掉有很大罪业的杀生;守护不偷盗,很大的偷盗的罪业就遮止了,守护不邪淫,邪淫的罪业就遮止了。我们守的戒律越多,遮止的罪业就越多。

如果遮止的罪业很多,你内心当中就会很清净,内心一清净,清净的功德就会显现。上师的加持就像天空中的月亮一样,自己的心就像水一样,上师的加持月影能不能显在你的心中,关键看你内心的水够不够清净,如果水很清净,月影就会很清晰地显现。所以,如果我们的心很清净,所有的禅定,很多种功德,自然而然就会在我们的心中显出来。

而让我们心得以清净,不要染污罪业的很直接的方便就是持戒,如果我们的戒律守持得很清净,就遮止了很多罪业,修行就比较容易成就。从这方面我们也知道,相对居士来讲,出家比丘更容易成就,原因是什么?他守的戒律多,遮止的罪业就多,相对来讲他内心就更清净,也就更容易相应。原理是这样的。

居士守护的戒律不多,一方面来讲,他要比比丘自由很多,很多比丘不能做的事情,居士可以做,但是遮止的罪业就少。因为他守持的戒律就这么几条,他守持戒律少,遮止的罪业也就少,内心当中还有很多罪业没办法通过守戒的方式排遣掉,因此还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对治内心当中产生的这些罪业。所以,他想要获得证悟,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会慢。当然我们不排除,居士里面修得好的,不能和出家人里面修得差的比,不是一个等次的不用比。

但是一般来讲,守戒律多的人成就快,原理是这样的。如果再加上守了菩萨戒,就进一步细化了你的心,内心当中必须要清净,你的菩萨戒守得很清净,内心的起心动念都要考虑众生。因为菩萨戒很多都是不要伤害众生,要打破自私自利的教义。所以,如果菩萨戒守得很清净,你内心当中自私自利的心是很少的,当然就很容易和大乘的修法相应了。

大乘的修法就是利他的,如果你内心当中菩萨戒守得清净,大乘利他的功德就很容易产生。所以,原则性来讲,守的戒律越多越清净,生起感应、得到功德就越快,肯定是这样的。作为一个修行人,戒律是非常关键的。

第四,“忍”,安忍。其他众生对自己做的伤害要安忍;还有修法方面需要苦行也要安忍。比如我们修五加行的时候,顶礼很累,或者念百字明的时候,念也念不动,好像舌头转不了,很累很累,有的时候觉得念百字明、念长咒比磕头还要累,自己的舌头转不动的感觉。其实要坚持,这也是一种苦行。

我们不能说,念不动,干脆就明天再念,明天其实情况差不多,还是这样的,干脆又推到明天,这样一直修不完。不管怎么样,再累我也要坚持,稍微休息一下,就又开始,如果这样安忍,功德就能增长了。如果你稍微一累就放弃了,没有安忍心,功德怎么累积?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天空耗过去,你还想很快解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很痛苦的时候要安忍,要坚持修。坚持修、为法苦行本身就可以清净罪障,如果你能够坚持,罪障很快就可以清净。这是具有安忍功德的弟子。

“上师与佛金刚持,切莫观为异体也。”金刚持就是指佛陀,“法身普贤王,报身金刚持。”有这样的讲法。具有以上条件的弟子,把上师和金刚持佛切莫观为他体,不要观为上师是上师,佛陀是佛陀,二者之间毫无关系,千万不要这样观修。

应该把二者观为一体,其实本来也就是一体的。为什么是一体呢?

作为一个凡夫人,佛陀的法身是根本看不到的,不要说凡夫人,就连菩萨也见不到佛陀的法身。我们见不到佛陀的法身,能不能见佛陀的报身?佛陀的报身我们也见不到,为什么?在很多论典当中讲了,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萨能见佛的报身。所以报身我们也见不到,只有见化身。一般来讲,普通人能见到化身,但是殊胜的化身,我们现在也见不到了,比如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属于殊胜的化身,但是他已经入灭了。

所以,我们只能见到佛陀的幻化身,就是化现成金刚上师的化身,每个时代都会有化现。而殊胜的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整个这一期教法,从迦叶佛入灭一直到弥勒佛出世之间,在世间当中就这一尊佛显现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显现十二相成道,而且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当中的八十一年佛陀出世。八十一年是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没有遇到(估计是没遇到,如果遇到,不会像现在这样的)。

但是佛陀大慈大悲,没有因为入灭了就不管了,不会说——反正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八十一年我的任务完成了,然后入灭,什么都不管。佛陀的悲心不会这样的,佛陀的大悲心是——我入灭了,我还会示现化身,没有见到佛陀的众生,在他们面前示现化身,一代一代的示现。示现到现在我们终于遇到了,遇到大恩上师了。

大恩上师其实就是针对见不到佛法身的,见不到佛报身的,或者见不到金刚持,见不到殊胜化身释迦牟尼佛的后代的痛苦的弟子,为了引导他们解脱,示现在我们面前的。

大恩金刚上师示现在我们面前,直接调化我们。其实佛陀在世时的调化的方式和大恩上师调化我们的方式一模一样,没什么差别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上师和佛看成他体,如果看成他体有很大的过失。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想,虽然上师是佛,但是你看佛陀显现的相好这么圆满,为什么现在自己的上师显现成这样?上师显现成什么样子,他和弟子的福德有关。

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弟子他们的上师是谁?他们的上师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些弟子的上师能够在他们面前显现释迦牟尼佛,因为那个时代人们的福德很深厚,福德越深厚,心越清净,他面前所显现的佛的化身也就越庄严越完美。越来越往后,像我们的上师,病也多,有的时候看起来好像很多地方感觉没那么完美。尤其是和释迦牟尼佛比较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这样的,上师是这样的,身高也好,身体也好,很多很多方面我们觉得都不满意。这就恰恰说明我们自己的相续不清净,如果我们的心很清净,福报很圆满,跟随自己的福报显现的上师就越来越庄严,越来越圆满。

上师是跟随所化的弟子做示现,你是什么根基他就随你的根基显现成这样。就好像水器是什么样,它显现的月影就是什么样,跟随水器而显现:水很浑显现的月影就看不清楚;如果水很清净,月影就很清楚。所以说如果我们的心很清净,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上师,那就全部都是功德,没有一点过失。

虽然都是同样一个上师显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弟子当中,有些弟子的信心很强烈,他说,我看不到上师的过失。而有些人说:这个上师今天又有过失,今天讲法哪个地方又讲错了,字都没读准,应该读那个音,我都知道上师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一个过失,说话很结巴,不连贯……。他天天看过失,为什么?他的心不清净,在他面前显现的上师怎么样都不如他的意。

但是,有信心的人,在同一个经堂里面闻法却一直合掌听上师讲法,觉得每一句都是甘露教言,上师开个玩笑都是佛在开玩笑,全都是生信心的。这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什么样的相续就会感召什么样的上师,佛的功德从来都没变的。不会说——越往后佛的化身的功德越来越消失,每隔一百年功德消失一成,再过一百年功德又消失一成,最后到我们这儿,两千五百年过了,就剩一点点功德了,我们就这么倒霉!不是这样的,他的功德永远是不会变的。

只不过是越往后,我们的信心很差,福报很差,罪障很深重,所以虽然是同样的佛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出很超胜的地方。但是,也不影响他的佛功德,我们要生起信心,要知道他显现的样子和他真正的功德不对等的,虽然显现上是一个凡夫人的样子,其实他内心当中是真正的佛。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佛陀看成像偶像那样完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在有些业障很深重的人面前,就显现皮肤很黑、很粗糙,很丑,他看到就是这样的,不是故意诽谤,因为他业障很重。《观佛三昧海》当中讲,有一些释迦佛种姓的人,他看佛就是九种丑相,皮肤像煤炭一样黑,很粗糙很丑。然后他就开始忏悔,忏悔之后再一看,佛陀皮肤就变灰了一点,再慢慢忏悔,最后就可以看到佛陀的相好。

在佛时代,有些人罪障很重,也看不到佛的功德这么圆满,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他们也是说看佛很狡诈,他就看不到功德。

如果没有信心,你在佛身边,在上师身边,也看不到他的功德;如果有信心,经常可以发现很多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说信心越大,得到加持越大,这是对等的。如果你天天怀疑,每天都在生邪见,你说得不到上师的加持,那是非常正确,因果就是这样的,一点都不冤枉。如果你天天信心很清净,经常这样观修,时间一长,肯定会得到加持,毫无疑问,绝对是这样的。

所以,虽然上师显现上面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要把上师和金刚持佛观为他体。其实上师相当于一面镜子一样,是我们内心的一个投影,内心是什么样,反射出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上师就是佛,我看不到圆满的功德,主要是我自己的业障很深重,所以我要忏悔,越忏悔,功德就越来越增长。

把上师视为佛陀,这也有它的原理,如果我们知道原理之后再去观,就比较容易进入境界;如果不知道这些,要硬生生地观,强制性地去观,就有点困难。

庚二、于师身影等亦禁止不敬:

对于上师的身影等也要禁止不恭敬,必须要特别恭敬。对上师很恭敬,乃至于对于上师的影子,也要有一种表示恭敬的方法。

畏惧如毁佛塔罪,师影尚且不应跨,

鞋子座垫乘骑等,不能跨越何须言?

我们应该很畏惧犹如毁坏佛塔一样的罪业,因此,连上师的影子也不能够踩,不能够跨越;如果连影子也不能够踩,上师的鞋子、坐垫还有乘骑等等不能跨越,就何须言呢?就更加不用讲了。

这里全都是讲金刚上师,对自己的金刚上师要特别特别注意,自己要去见金刚上师之前,必须要作意:我今天要注意什么,千万不要乱说话,千万不要乱想,千万不要……。这些都要注意,提醒一下自己,去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提起正念。我自己去见上师的时候,也是作意的,比如说要去开会的时候,路上就要想:今天说话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一直给自己提醒,提醒之后,开会的时候就起作用了。

上师功德肯定是很大,绝对毫无疑问,我们凡夫人对上师不会明显的不恭敬。但是有些时候,内心当中会不恭敬,比如在上师骂人的时候。我们在佛学院经常挨骂,挨骂的时候就觉得上师今天为什么骂我?我没做什么错事。其实真正从道理上来讲,如果上师骂、呵斥,会遣除很多的罪障,通过这样方式很大的障碍就已经遣除掉了。但是凡夫人肯定喜欢赞叹:你很乖,你今天很好,你做得很好!自己觉得很舒服,如果骂几句就觉得特别不舒服。

大的邪见不会生,但是内心当中感觉不舒服,但如果提前提醒一下自己就非常好。做什么事情都一样,不单单是这个,平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给自己刻意提醒一下:今天我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注意!如果有这个作意,到了那个场合当中,就会起一定作用。这方面我们也是要注意的。

“师影尚且不应跨”,首先我们要知道“如毁佛塔罪”。佛塔是代表佛陀的智慧,佛陀身语意当中意的所依就是佛塔。如果我们恭敬佛塔、转绕佛塔,见到佛塔就相当于见到佛的智慧一模一样。但是,如果我们生恶心,乃至把佛塔摧毁了,过失很大的。

过失大到什么程度?有的地方讲,摧毁佛塔的过失等同于近五无间罪。罪业分两等,一个是真正的五无间罪,一个是近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就是接近五无间罪的过失,其中有一条就是毁坏佛塔,过失非常严重。如果我们在依止金刚上师的时候,不注意或者故意踩到上师的影子,跨越了上师的影子,就等同于毁坏佛塔的罪业,等同于近五无间罪。所以,我们应该畏惧这样的罪业,师影都不应该去踩踏。

还有上师的鞋子等等也应该这样恭敬。在学院上课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会观察,上师进来讲课的时候,他把鞋脱到外面自己就进来了。如果不注意有可能就会踩到,因为后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哪个是上师的鞋子。有些道友马上就把鞋子拣起来,放到一个踩不到的地方,看到之后就知道肯定是学过依止法的人,毫无疑问。

在佛学院专门有一位道友,上师一进来,他就把上师的鞋拿进来放到门后面,然后等上师讲完课之后,要出去的时候,他马上把鞋拿出去放到外面,像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人无意当中踩踏。看到有道友这样做,很随喜,应该这样做。当然不知道无意当中踩踏上师想鞋子,不会有这么重的罪业,但是估计还是会有一点,因为对境太严厉了,还是有一定的过失,对他的修证还是会有影响。

上师的坐垫也不能随便跨来跨去、踩踏,这些行为不行。上师的乘骑,以前是马、轿子,现在就是车,都不能够跨越,何须言呢!

但是,有些时候也有开许的。比如,在经堂里面到处都是灯,哪个地方都是有影子的,这时候就麻烦了,站着不敢动,上师走了之后再敢动,因为动了可能就会踩到;有些时候出去,尤其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影子特别长,如果不注意就踩到了。特别害怕的,所以一定要观察。但有些时候也没办法,就请求上师开许,上师开许就没事了,踩了也不要紧。譬如,有的时候必须要踩坐垫,就要给上师讲一下,上师开许就可以。

以前,汉僧中有一个电工,他去给法王如意宝修电,但是修电的地方是在法王如意宝的床的上面,他怎么办呢?就对法王说:我要踩一下您的床。法王说:可以踩。这样就可以踩,这是开许的。一般来讲,法王如意宝的床谁敢踩?但是,这种情况没办法,只有请求开许,开许了之后就可以。

所以,师影不应该去踩踏,没办法的时候只有对上师讲:上师,实在没办法避免了,请求开许!这也是一种方法,上师开许了就不会有问题。

按理来讲,转塔转坛城,它的影子也不能够踩的。那么怎么办呢?在注释当中也讲了一种方法。在《毗奈耶经》当中讲,如果佛像有很多灰,必须要踩到佛像上面去扫灰,怎么办?还有打扫经堂,打扫佛塔,怎么办呢?佛陀在戒律当中讲,如果你必须要踩,就念一些偈颂,比如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一边念颂词,一边踩就可以。或者你念不了颂词,念咒语也可以,念“嗡班杂萨埵吽”或者念你的本尊心咒。一边念咒或者颂词,一边踩跨就没有过失,这里直接讲没有过失。

如果没有这些方便,我们会觉得没办法活了,好像怎么样都是造罪,而且过失这么大,毁坏佛塔罪!这怎么办?根本不敢跟上师出门了。佛法是活的,有开许的,佛陀知道这些行为有过失,但是也有开许,开许之后就不会有过失的。我们要把这些记住,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马上要回忆教言是怎么讲的,我应该怎么做,念咒语或者念颂词,或者请上师开许等等,如果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失。

如果什么都不懂,随随便便去做,觉得:没什么吧!坐垫有什么不能跨的?一下跨过去。这样故意以轻毁心去做,过失更大。如果是无意之中跨了还好一点,但是你故意说:没啥,反正就是一双鞋子,跨过去踩一踩也无所谓。如果是这样,过失就会很大的,这就是缘起的规律。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其实它的过失很大;有些时候我们觉得非常非常严重的过失,真正来讲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小很小的事情,反而觉得非常严重。

所以这些取舍的道理必须要学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是佛智慧面前观察的,什么是我们的分别念想出来的,什么情况下有过失,什么情况下没有过失,怎么避免这些过失,其实这些在经典论典当中讲了很多。

我在上师身边的时候,有一些弟子问上师问题,上师经常会骂,上师说:“这些问题佛经论典当中讲得这么清楚,你自己不去看,天天来问这些问题!”有时候说:“我讲法的时候早就讲了很多次了,你听法的时候干什么了?”有些时候就会这样骂,骂了之后,他就会回去看书。并不是说不能问问题,实在不知道,或者有些时候忘掉了,问一下其实也可以。上师骂一下也可以,上师骂一下也消业。

有些时候我们说今天得到上师猛咒加持(众笑)!真正来讲,是猛咒加持,因为《前行》当中讲,阿底峡尊者说上师的呵斥就像猛咒加持一样,猛咒一念的时候,很多障碍就直接消除了。所以,上师骂了之后就像得到猛咒加持的力量一模一样。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篇文章,一个佛学院道友写的翻车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早上,大恩上师和慈诚罗珠堪布轮流骂,没有任何的兆头,就是骂,一直骂;吃饭的时候也一直骂一直骂,骂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翻了车,后来他知道,如果不是上师一直骂,肯定当时就已经到后世去了。

有些很大的障碍,不以这样很猛烈的方式是根本遣除不掉的,没办法遣除掉。所以,如果有些时候上师无因无缘骂你,按理来讲你应该非常高兴,但是真正被骂的时候,还是觉得很难受。你做错事情上师骂你肯定是应该的,但是,尤其是在没有做错事情,而且你觉得表现很优异的这段时间,如果上师骂你:第一,折服你的傲慢心,你太傲慢了话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不知道自己是这么傲慢,骂你一次你就知道——我还是一个凡夫人;第二,骂你肯定是要遣除你的违缘障碍,你的违缘通过你自己的力量根本遣除不掉,上师这样骂了之后,就遣除掉了。长时间依止上师,经常在上师身边,经常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做事情不善巧,有些时候的的确确感觉很委屈,为什么今天上师骂?明明不是我的错。其实真正来讲,是上师的悲心很大,如果上师没有悲心,不会这样做的。上师的悲心越大,他越会这样做;如果是没有悲心的人,他没有勇气这样做。如果有悲心,他不管怎样反正是为了弟子好,而且他有智慧观察,他这样骂就像猛咒加持一样,对我们来讲非常非常有必要的。这些道理我们都要知道,到需要用的时候比较方便,这些都很实用的。

我们依止金刚上师,当然从大的方面来讲,信心、祈祷,必不可少,但是这些细节方面,应该做的,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时候要开许的,必须要学。

今天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