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事师五十颂释 > 正文

《<事师五十颂释>》法师辅导第4课

本文作者: 发布时间:2020/8/22 13:48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一心一意而祈祷,遍智文殊金刚尊,

赐予殊胜之加持,智慧融入我相续!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再次一起学习《事师五十颂》。

《事师五十颂》是对自己恩德最大的金刚上师如何承侍、如何依止的殊胜的教言。这些教言是来自于续部里面,是依止上师的精要,通过比较简单的宣讲方式,以较少的颂词,给想要学习密乘、想要如理如法依止上师的金刚弟子们进行宣说。如理如法地依止金刚上师可以很快的积累资粮,圆满自己的修行。如果不善巧依止,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很多障碍、很多违缘。直接的障碍就是延迟自己获得殊胜的成就,其余的障碍就是让自己得到很多的过失,然后堕恶趣,感受很多痛苦等等。

我们既然选择了可以迅速成就的殊胜的金刚乘,这里面非常关键的因素,非常关键的修行方法必须要掌握,而依止殊胜的上师就是关键的殊胜因缘之一。

庚三、后世之果报:

佛经真实而宣说,诽谤上师之众生,

长久住于无间狱,此等恐怖地狱中。

佛经、续部当中,真实而宣说诽谤金刚上师的众生,会很长久的住在无间地狱当中。还有“此等”,等就是无间地狱之外的其他的热地狱、寒地狱等等,非常非常恐怖的地狱当中感受痛苦。

这方面也是依靠佛经的的教证宣讲的,像《幻化网》,像《金刚藏庄严续》等等,宣讲了很多诽谤上师堕地狱的痛苦的情况,教证也如是宣讲的。

诽谤上师的过失很严重。在普通的共同乘当中,在小乘当中,如果一个人犯了根本戒,那过失就大得不得了了,就已经像把天捅漏的感觉了。因为在小乘当中,四根本戒破了之后,几乎是没办法恢复的,基本上要堕恶趣的。另外,在小乘当中,五无间罪很严重。但是五无间罪、破根本戒的过失到了大乘当中,就有忏悔的方式,菩提心还有空正见等等,可以忏悔这样的过失。大乘当中讲谤法罪很难以忏悔,但是有些时候也可以忏悔。

到了密乘当中,虽然犯了四根本罪,造了五无间罪,造了谤法罪,但是通过上师的摄受、灌顶,然后修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很多罪业是可以清净的。

但是,如果诽谤金刚上师这种过失就没办法清净。没办法清净的意思,第一是过了期限了,一般来讲,三年过后就过了忏悔期限。其实三年的期限还是很长的,如果在这个期间,自己认识到了过失,猛励地忏悔,还是有清净的机会的。第二,真正破这条戒律的标准,是上师不再接受你的忏悔了,也有这样情况。以前大恩上师讲过这样的案例,什么样标准是已经真正犯了这条戒律?上师不再接受忏悔,那么就真正的已经没办法再忏悔了。

以前在丹巴那个地方,有一个堪布给当地的寺庙僧人讲了《大圆满》《七宝藏》等很多密法。刚开始有一个管家特别有信心,也是他祈请堪布讲《大圆满》的,但是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自己的心就突然变了,开始很强烈的诽谤堪布。堪布就劝他:你听了《大圆满》法,有戒律,你不应该这样诽谤。其他的道友也是劝他,但是他就是听不进去。结果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最后有一天上师讲: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你忏悔我也不接受你的忏悔了。说完之后,上师就到其他地方去了。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管家好像清醒过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突然意识到不对,做了很强烈的过失。他就去忏悔,上师说:你现在忏悔也没有用,反正我已经不接受了。

大恩上师讲,像这种情况,真正的过了界限。一般来讲,真正不接受忏悔的很少,但是就是以此为标准界限;还有一个,是过了三年的界限。

诽谤金刚上师会很长时间住在无间地狱当中,很难以解脱。其他的罪业很严重,通过修法都可以解脱,但是这条戒就没办法,非常非常困难。所以我们在修持佛法过程当中,当烦恼产生的时候,一定要忆念这里面所学到的东西,一旦有苗头的时候马上要压住,必须要把它去掉。千万不要在自己相续当中产生那么大的烦恼,那么大的罪业千万不要在我们相续当中产生,否则的话后世的果报是非常非常恐怖的。

庚四、彼等之摄义:

是故一切精勤者,永远亦莫恶言谤,

智慧高超不炫耀,贤德金刚阿阇黎。

所以,一切具有精进的,具有智慧的金刚弟子,永远不要以恶言来诽谤——智慧高超的而且不炫耀自己功德的,具有贤善功德的金刚阿闍黎(即金刚上师)。

现在在座的道友当中有些已经有金刚上师了,有些可能以后会有金刚上师,所以对于这些意义一定要放在心里,不是听了一下知道了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在心里,当我们烦恼起来的时候,当我们失去理智的时候,不是我们经常观修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基本上浮现不出来的。

如果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认真,没有经常观想,或者道友之间没有经常讨论,加深印象,经常提醒的话,有的时候烦恼一起来的时候,什么都不管了,像这样就会非常可怕。因此,我们要经常学,经常思考、观修,要把这个印象牢牢地印在自己的心中,这是最严重的过失。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必须要非常牢固。

“一切精勤者”,精勤者就是有贤善人品的,或者说精勤修持佛法修持密乘的,想要一生成就佛果的修行者。“永远亦莫恶言谤”, 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间,永远不要恶言谤。当然一旦我们修行有所成就的时候,就不可能再犯这样的过失了。主要的危险期就是凡夫阶段,凡夫阶段是初学的阶段,修行还不是特别稳固的时候,这个时候比较容易恶业现起,内心当中可能有一些恶的种子。还有可能是受到一些恶人的影响,这也是要很注意,有的说:这个大德怎么怎么,有什么什么过失。天天听,天天听,最后自己内心当中就开始慢慢动摇,加入到诽谤的行列当中去了。

我们要知道:如果有谁在说自己上师的过失,马上就不要听,第一时间就要遮止。如果有能力就遮止,让他千万不要讲,没有能力你就走掉。这方面不需要给什么面子的,否则,听多了之后,自己的心慢慢受影响就不好。

我就遇到这样情况,在聊天的时候,有人有意无意说到有些大德,旁边道友说:你不要说,上师的过失千万不要讲!这样就停止不讲了。像这样直接提醒其实很好,因为每个人的因缘都不一样,有些人对某个上师有信心,但是,其他的弟子对他没有信心的;有的对另外一个上师特别有信心,但是,其他的道友对他没有信心。凡夫人在聊天的时候,可能严重的诽谤是没有的,但是有的时候会讲一些事情,我们该制止的就要制止,制止不了自己要走开,千万不要听,因为时间长了之后自己会受影响,慢慢就转变了。

还有一些是受到了非人或者魔的加持,因为金刚上师和金刚弟子之间的关系是很严重,非人、魔王他们也知道,他经常性的挑起矛盾,加持弟子的心,让他的心转变,对自己的上师开始诽谤等等,得逞之后,魔的事业就会增长。

所以,我们要经常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一方面是我们得到证悟得到加持的因,一方面也是遣除障碍的因,经常修上师瑜伽的人,天魔魔鬼基本上没有机会的。有些古萨里的教授说:如果你要去尸陀林修古萨里,要去水井边修挑动龙王、挑动非人的法的时候,你不能修上师瑜伽,因为一修上师瑜伽,他们就不敢来了。比如你要修施身法,去尸陀林把非人招过来,然后给他布施身体,你说我要去修法,先修个上师瑜伽。这是不行的,你修了之后就没有非人来了。

我们讲这个原因是什么?就是说经常修上师瑜伽的人,非人、魔鬼没有可乘之机,所以上师瑜伽经常要修。修的时候,有的是以祈祷的方式,比如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或者前行当中莲花生大师的上师瑜伽。也有说,观修上师瑜伽关键是从上师那得四灌顶。前面我们讲了赐予灌顶的金刚上师。

灌顶有三种,第一个叫做因灌顶,也叫基灌顶,基灌顶真正要在上师面前,上师用宝瓶用水晶给你灌顶。第二个,叫道位灌顶。就是自己观修上师,从上师那得四灌顶,在《大圆满前行》当中有这个修法。第三个是果灌顶。果灌顶现在几乎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佛陀给十地菩萨灌顶,他一刹那成佛,叫果灌顶。

现在我们能做的,第一个因灌顶很多道友已经有了;第二个道灌顶每天都要做,我们把修法了解之后,每天修上师瑜伽,然后在上师面前领受四灌顶,很多业障、罪业就通过这个方式清净,而且得到上师的加持,经常修就和上师相应。相应是什么?上师的智慧心和我的凡夫心相应,相应之后,肯定是我的凡夫心越来越少,上师智慧心的加持就越来越大,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上师的密意。

所以,每天都要修上师瑜伽,这是获得加持的来源,获得成就的来源,也是遣除魔障的来源,清净罪障的来源,很多很多的修法,都在上师瑜伽当中。所以,有些地方讲,大圆满修到最高的时候,上师瑜伽就够了,其他都可以不修。

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想要增长、稳固对上师的信心,想要圆满资粮,清净罪业,远离恶知识,远离非人的干扰,每天都要修上师瑜伽,而且不只修一次,有时间就修,像这样我们就可以经常得到加持。

我们修本尊的时候,比如念阿弥陀佛,也要把阿弥陀佛观成上师,修文殊菩萨法,也要把文殊菩萨观成上师。像这样时时不离上师,很多有形无形的障碍就会被遣除掉,我们都不知道,上师已经帮我们把障碍遣除掉了。

这些方面必须要了解,永远不要诽谤金刚上师。

“智慧高超”,金刚上师了悟经论的智慧和证悟法界实相的智慧很高。而且“不炫耀”,不炫耀就是很低调,含而不露、很低调的。“贤德”,具有很多贤善广大的慈悲心等等的功德。这样的金刚阿闍黎不能够诽谤,因为他是我们获得一切加持,一切功德的来源的缘故,所以对这样的上师绝对不能诽谤的。

有些大德从很多不同侧面讲,上师有外上师、内上师、密上师,很多很多讲法。当然上师和自己的本性无二无别的,本来就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对上师的信心越来越清净,我们的内心就越来越清净。还有其他很多讲法,但是现在我们也没有很多时间去讲,可以参考其他大德的注释,还有大恩上师讲的很多很多内容可以去参考,但是这里面主要讲的是依止法。

前面不恭敬的方法和不恭敬的过患已经讲完了,下面讲恭敬的方式,当然也讲了一些恭敬的功德。

 戊二(恭敬之方式)分八:一、供养供品;二、视为佛陀;三、依教奉行;四、如何对待上师之物品及眷属;五、临时的一切行为;六、身语承侍之差别;七、断除我慢;八、不能自作主张。

  庚一(供养供品)分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前面我们讲了三喜,即三种让上师欢喜的方式,第三等就是财物供养让上师欢喜,供养上师供品。

 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

如果以前对上师不恭敬,就有清净过失的必要性,所以也要对上师作供养,这是供养必要性当中的一个。供养的含义是什么?供养的含义是一种放舍。放舍什么?其实最主要的是放舍自己的执著、贪执。

因为如果我们不愿意布施某个东西,不愿意供养,说明要不然有一定的必要,要不然对这个东西有一定的执著、贪执。如果我们不放掉贪执的话,就会被东西、被事情、被人所束缚,我们就没办法把自己内心完全呈现,没办法证悟一切无执无取的境界。

所以,供养的方式,其实也是打破执著,打破悭吝,打破我爱执的一种方法,并不是说,佛陀上师真正的需要这些东西。作为佛陀,作为真正证悟的上师来讲,内心当中有很深的证悟的智慧,他内心当中有很强烈的清净的无漏的智慧,所以对这些东西基本上是没任何兴趣的。

不要说是证悟的人,一般来讲,修禅修得到禅悦(参禅的喜悦)的人,他内心当中这种快乐很细微的,他能够安住很细微快乐的时候,他对外在很粗大的快乐基本上没什么兴趣。因为禅定的喜悦是很细很舒适的,他已经得到这种快乐,外在的东西就不会有兴趣了。

连一般世间禅修的人都有这样境界的话,何况是真正证悟法性的佛陀,殊胜的上师,他们对这些供品不会特别欢喜。有时我们供养,上师很高兴,主要是看到你能够做这样的修行,他是替你高兴,你终于可以真正修法,终于可以放弃掉你执著的东西了。他是高兴你的心态有进步,而不是对你的东西很高兴。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不愿意放弃这些东西,所以有些时候佛陀也是很叹气的,这些众生为什么不愿意去修持佛法!当看到众生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供养,由此而得到了善根,和佛结缘,慢慢得到解脱的种子,佛陀、上师很高兴这个事情。

其实,上师接受我们供养,是让弟子有机会放舍自己的执著,在这个机会当中能够圆满资粮,他对弟子终于能够修佛法,能够取舍,能够向解脱迈进,这方面他是很欢喜的。三种欢喜当中对财物供养的欢喜,并不是对财物本身的欢喜,而是说对你能够供养财物这个修法本身,你的心态你的行为,你靠近佛法一步了,他对此很欢喜。

所以,我们了解了之后,我们就要为了清净以前不恭敬的过失而供养。

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

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

我们要把自己很喜爱的称心如意的供品,以恭恭敬敬的方式奉献给殊胜的金刚上师,依此今后就不会再遭受前文所述的——瘟疫、堕无间地狱等等过患。这是通过供养的方式来补救的方法。

如果自己以前真正侮辱轻视过上师或诽谤过上师,第一,自己要醒悟,第二,在可以忏悔的时间段当中自己要忏悔,内心当中要有很强烈的后悔之心,然后在行为上也必须要做一些修行。这里讲要把自己称心如意的、很欢喜的、珍爱的物品作为供品,而不一定是很高档的东西。

有些修行者就对一个瓦钵很喜欢,,他执著瓦钵的缘故证悟不了空性,最后打破瓦钵,一下子就放下了。所以,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非常好的,当然好的也有可能是我们喜欢的,但主要是自己很欢喜的,称心如意的东西,把它作为供品。因为我们越喜欢的越放不掉,执著越大,所以,现在就把你最执著的东西作为供品供养。

“恭敬奉献上师尊”,依靠这样供养之后,自己就不会再遭受种种过患,如果做忏悔供养之后,上师接受了,慢慢就可以清净掉过失,依此今后就不会遭受上述所说的过患。在其他论典当中还有很多轻毁上师的恢复方法,这个地方只是说,用供养这种方式也可以清净掉以前不恭敬的过失。

辛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

于自誓言阿阇黎,难施儿子与妻子,

自之生命亦恒献,何况不定之受用?

和前面科判不一样,前面是为了清净不恭敬的过患,有必要而供,而这里要供养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对于自己誓言的阿闍黎,最难布施的儿子还有妻子也要贡献上师,还有自己的生命也要供养给上师,最珍贵的都要供养给上师,何况是其他不定的受用?更加应该供养。

在《米拉日巴尊者传》当中,当时要授胜乐大灌顶,当时,玛尔巴尊者的一个弟子听说要灌顶,他就把家里面所有的财物都拿来供养上师,就剩下一只跛脚山羊没有供养。他对上师说:所有的供养都供养上师了,除了那只跛脚的山羊之外,它走不动了,而且它和其他的山羊不合群,所以就没有供养。上师说:其实我对一只跛脚的山羊没什么执著的,但是你作为一个弟子——法器的话,跛脚的山羊必须要拿来供养。他听了之后,马上自己一个人跑回去,亲自把山羊背回来供养。

上师说,所谓的密乘弟子,应该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行为,他是一个标准的密乘弟子,可以得灌顶,也可以在今生当中获得成就。他其实讲得很清楚,并不是希求这个跛脚的山羊,而是说你作为一个弟子的条件,或者你要得受灌顶,成为法器,你应该这样表现。

有些时候,很多弟子供养完之后上师又把东西通过不同的方式返回给他们,有很多种情况。

为什么叫誓言阿闍黎?从字面来讲,赐给自己灌顶的,让自己有密乘誓言的上师。但注释当中没有这样讲,这个地方的誓言是自己的本尊,比如观世音菩萨或者文殊师利菩萨是自己的本尊。守护本尊的身语意,观修本尊身,念诵本尊咒语,守护本尊的意,本尊叫誓言,守护身语意叫守护誓言。为什么上师叫誓言?因为上师和本尊是无二无别的缘故,所以,把上师也称之为誓言,这里是这样理解的。所以这里的誓言就是指自己的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的誓言阿闍黎。

对于自己的誓言阿闍黎,“难施儿子与妻子”,对于自己很疼爱的儿子,很欢喜的妻子也要供养。和前面一样,一个上师有这么多弟子,每一个弟子都要供养儿子供养妻子,上师哪里需要这些东西?还得替你养这些,其实很麻烦的,所以肯定是不需要。但是你非常非常贪著,你要从内心当中说,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供养。有必要的时候上师也会接受。

但是一般来讲,是表示自己内心当中的的确确,可以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都放下的意思,因为你的心中有什么执著的话,这个东西就变成你修法的障碍了。所以,为了 打破这个执著,必须要有一个对境。我也可以说我把所有东西供养给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我也看不到,供养十方诸佛,十方诸佛我也看不到,我好像很大方,把东西都供养了,但是,这个对境在我面前是没有现出来的。如果对境来了之后,可能一点都舍不得。(87.41)

如果没有对境的时候:所有的东西,一切的身语意全部供养莲花生大师,全部供养十方诸佛,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是其实这些东西还是在这。但是,有金刚上师在这就不一样,这是有对境的,就在你面前,真正可以接受供养。这个时候,你能不能够供养,就是真正考验你信心的时候了。

为什么要依止作为人的形象的上师?你可以依靠教授去行持,但是因为有人的上师作为对境,他可以骂你,呵斥你,也可以通过接受供养的方式打破你的执著,所以依止上师有这些必要性。

对难施的儿子和妻子,也是要有放弃的心。还有自己的生命也要贡献,不要说儿子妻子,连自己的生命也要恒时的贡献上师,其实就是把自己整个里里外外所有的一切,一点不保留地供养上师。因为在法界实相当中,没有什么可以执著的。有的时候想:我把这些都供养了,我怎么办?如果还有执著,就说明真正最了义的密乘的加持,你还没办法得到。

想想看,如果最后真正得到了密宗的证悟,成就了圣果,那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本身生命你不舍弃,死的时候也要舍弃的,肯定要换新的生命,而且从来没有做过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自己无始以来为儿子为妻子造了很多罪,为自己的生命造了很多罪。但是,有没有为了修行佛法,尤其是为了修持殊胜的密乘佛法放舍,做功德?都没有。所以,从道理上来讲,难施的儿子、妻子、生命也需要奉献的。

“何况不定之受用?”,很多传记当中都是讲上师面前供养身、语、意。什么是供养身语意?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从外到内全部都供养。有些道友看了传记:我们要去上师面前供养身语意。供养完之后过几天就走了,走了之后上师说:身语意都是我的,把我的身语意拿走了!有些时候,上师会这样开玩笑。所以真正来讲,供养身语意不是那么简单的,当然,你去供养的话,上师也会说:好好好!满足你的心愿。但是你是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把自己的身语意所有都能够毫无保留的,完全舍弃的方式来作供养?如果能做到基本上就是密宗的法器。

你要修什么法,必须要成为一个法器。你如果修持小乘法必须要具足小乘法的法器;你如果修持菩萨道,就必须具有菩萨道的法器;如果你想修密乘道一生成佛,凭什么一生成佛,拿什么作为你一生成佛的资格?这里说真正的供养身语意,不是说表面上,嘴巴上说供养身语意,不是两三天供养身语意,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就从上师那收回来,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供养是恒时奉献的,只要你恒时奉献了,你内心当中就真正地成为接受上师加持的法器了,到达这种标准了。

如果你有这种境界,上师加持你六个月就证悟,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没有这些,你六个月肯定是证悟不了的,你可能要用六年来达到这个标准,如果六年达到不了标准,你可能用六十年达到标准,什么时候达到标准,什么时候就可以了。

自己的生命其实按理来讲都要贡献的,何况不定的受用。为什么密乘的修法叫做利根者的行径呢?一般人做不到的,讲的时候,我们觉得好像容易做,觉得我对上师有信心。但真正来讲,我们做得到吗?真正仔细来想的时候,很困难。为什么很困难?因为我们执著还在,我执,自我保护的心态还很稳固,所以就做不到。做不到,肯定修道就慢。

很多时候要慢慢要来,一下子做不到也不要紧。当然有的时候,做不到就开始泄气了,可能没有修法了。也不是这样的,上师也没有要求你——今天灌顶,你身语意必须全都要交上来,不交上来就怎么怎么样,没有这样。

你可以贡献一定的供品,因为这也是一种缘起,是你迈向打破执著的第一步,所以,有的时候灌顶之前要供养钱,供养哈达这些东西,要有一定的供养,然后你开始修法,修法之后,你内心慢慢调伏,你对上师的信心越来越增长了,你的境界越来越高,慢慢就可以做到这些。因为,你的智慧越高,你的执著就越来越少,最后你再要贡献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的。

当然如果你完全一点执著都没有了,上师也不要这些东西了,为什么?上师要你这些东西的原因是什么?就为了让你放弃掉,如果你已经不执著了,上师肯定就不要了,也不用提了,因为你已经到了那种高度。就是你可以放,又舍不得的时候,迈不过去那道门槛的时候,上师就强制性让你放弃,有的时候一下子就冲过去了。有的时候一定需要这样的对境,也需要这样的修法,所以,密乘就是很猛烈的,很直接的方式。

你完全做不到的也不会要求你做,你完全可以做到了也不会要求你做,你可以做,但是就只差一点点的时候,就会让你做一点。(93.27)。

下面讲如是而为之合理性,为什么要这么做?

辛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

无数俱胝劫之中,亦难证得佛陀果,

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

这讲到了它的必要,在无数俱胝劫当中,我们都没有证悟佛陀的果位,对于具有精进者,殊胜的上师在即生就可以赐予殊胜的加持和成就,所以对于殊胜的上师,要贡献一切,供养一切,这是非常合理的。

我们流转轮回无数俱胝劫了,很长很长时间,但是我们在流转的过程当中,都没有办法很快成佛,所以,在今生当中遇到了金刚上师,金刚上师对于又具有信心,又具有精进的人,他有方法,有能力赐给一生成佛的果位。所以,对于殊胜的金刚上师,当然应该如是的供养,包括前面所讲的,跛脚的山羊在内的所有的东西,都对上师供养。

很多教言讲,殊胜的上师是功德等佛,恩德胜佛。上师的功德和佛一样的,佛陀具有的功德,上师也具有,但是恩德方面,上师的恩德超过佛陀。因为佛陀出世我们没有遇到,佛陀入灭了,我们还在流转,佛陀没有摄受我们。现在佛陀的化身和佛一样的殊胜的上师摄受我们,给我们讲解取舍之道,给我们赐予最殊胜的灌顶,赐给我们讲解密续,赐给我们大圆满的窍诀,修持的方法,恩德是非常非常重的,所以从方面就可以了解,殊胜的金刚阿闍黎功德等佛而恩德胜佛的原因。

我们要祈愿:从现在开始,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胜法乐,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也要发愿:从现在到成佛之间,一刹那都不要对上师产生邪见,不要遇到让我们对上师退失信心的邪知识、邪友,不要遇到让我们退失信心的因缘。我们要通过发愿、回向的方式,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们一定要成办。

辛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三誓言主要就是讲身语意,自己在修持本尊瑜伽的时候,自己守护身语意的修法,称之为三誓言。

《事师五十颂》主要是承事上师的修法。和本尊瑜伽有什么联系呢?昨天我们已经宣讲了,其实上师和本尊是无二无别的,所以守护本尊永远离不开守护上师的身语意,守护本尊的身语意和守护上师的身语意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如果把上师和本尊合在一起观修、祈祷,证悟会非常地迅猛;如果把上师和本尊分开进行祈祷,比如说,修本尊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是殊胜的本尊,这个是佛,这些是菩萨,而自己的上师是具有业障的,具有生灭的自性。如果这样分开,认为本尊不是上师,单独祈祷本尊,那自己虽然观修了,但是要获得证悟,要获得悉地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如果所有的修法我们都了知是上师的本性,那么所有的修法都可以迅速地清净自己的罪障,迅速的和正道相应,所以,此处所讲的守护三誓言,也是和依止上师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颂词当中是这样讲的:

恒时护己之誓言,恒时供养诸善逝,

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

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

至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

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

首先看字面的意思:恒时应该守护自己的誓言,恒时应该供养一切的佛陀,也要恒时供养一切的上师,因为上师是等同一切佛的缘故;想要获得无尽佛果的修行者,下至自己稍许悦意的物品,上至非常珍爱的物品之间,都要供养给自己殊胜的上师,因为供养上师就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的缘故;供养上师就如同在福田当中种下殊胜的因一样,所以通过这样方式,可以迅速积累资粮,成就殊胜的佛果。

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这里面殊胜的内容。

“恒时护己之誓言”,前面我们分析了,什么是自己的誓言?殊胜本尊的身语意的修法,就是观想本尊的身体,念诵本尊的咒语,祈祷本尊殊胜的智慧。或者我们把自己的身体观为本尊身,在密乘的修法当中,把自己观想为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等。自己的身体观为本尊的身体,自己的语言经常念诵本尊的心咒,自己的分别念了知这一切都是佛、本尊的智慧,修持身语意的瑜伽,其实就是守护自己的誓言。

作为一个修行者,应该有一辈子依止的本尊。上师也是经常提到,作为密乘弟子来讲,虽然所有的佛所有的菩萨都是自己的恭敬之处、供养之处,应该观修之处。但是我们在这么多的佛和菩萨当中,应该选择一尊和自己最有因缘的佛陀或者菩萨,作为自己一生主要依止、祈祷、观修的圣尊,这在修密乘当中是非常重要的。

上师以前也讲过,选择本尊要么就是自己非常有信心的,比如说自己对阿弥陀佛非常有信心,就把阿弥陀佛作为自己一生一世主要祈祷观修的本尊;如果对文殊菩萨信心很大,就可以把文殊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或者对莲花生大师信心很大,可以把莲花生大师作为自己的本尊。这是一种选择本尊的方式,以自己对圣尊的信心来判定的。还有一种,是在灌顶的时候投花,看花落在哪个位置,通过这样方式选择本尊。

还有一些人是直接请上师观察,自己的上师有殊胜的证悟、殊胜的智慧,所以请上师观察与自己有缘的本尊是哪一位,上师观察之后给弟子宣讲。记得前几年在佛学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是有一段时间,汉族的师父们还有居士都请上师观察本尊。上师出门讲课的时候,就在门口问:上师,我的本尊是谁?上师说:谁谁谁;有的在上师接见人的地方问上师:我的本尊是谁?上师说:谁谁谁;有的下课的时候,在法座面前问。上师基本上都会告诉他们。

上师观察完之后,自己就不用东想西想,肯定是和自己有因缘的,自己从今以后就把他当成自己主要的本尊去观想、祈祷、供养等等,这是非常有必要。以前阿底峡尊者也曾经讲过,印度人一辈子有一个本尊,所以成就很快,藏族人一辈子有很多本尊,所以成就很慢。有很多本尊不是不好,可能会让自己的心不稳定,或者经常分散;如果是一个本尊,就一直修到底,经常修,越修越相应,就容易得到本尊的摄受。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当中也讲,如果自己祈祷本尊、修本尊现前的时候,本尊手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自己当下就获得四禅定。

四禅是非常难修的,按照常规的修法,平时我们修欲心一境都非常困难的。如果本尊现前一加持,刹那之间就获得四禅定,获得智慧,通过修持本尊的方式,自己的智慧就不像现在这样。我们在修习佛法过程当中,觉得自己智慧开发不了,很慢很慢,反应不过来,记不住等等,但是,如果通过修行殊胜的修法,修持本尊,本尊加持摄受之后,自己的智慧就像烈火一样炽燃——“智慧如火炽燃”,增长非常非常迅猛。这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这些都是暂时的一些功德,最究竟的利益——如果一心一意地观修、修持本尊,自己可以获得悉地——从共同悉地到最后获得不共的证悟等等。

所以,作为一个密乘行者,肯定应该有自己一辈子主要观修的本尊。观察的方式前面我们介绍了,自己给自己选定也可以,如果因缘成熟的时候,请上师观察也可以。

我们应该有本尊,但是,千万不要忘记本尊和自己上师是无二无别的。任何一个本尊,不管是阿弥陀佛也好,观世音菩萨也好,还是忿怒的金刚橛、大威德等等,不管怎么样,反正本尊都是上师的本性,都是上师的化现,应该这样去想,这样去观修。如果与上师脱离了,我们修行就很难成就;如果把自己的本尊和上师观为无二无别,就很容易获得成就。因为,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的缘故,所以也是加持的来源,也是悉地成就的来源,这方面是非常重要。

修行者经常要观修本尊法,而且有一个说法:一个修行者一辈子当中,自己的本尊心咒至少需要念一亿遍。但是,可能是人的根性不一样。在藏地基本上都是发愿念一亿遍本尊心咒,因为如果你念的本尊心咒不够,就很难相应。其实本尊心咒就代表本尊,代表他的本性,所以经常不断地念,越念越多越念越多,自己和本尊就越来越相应,距离就越拉越近越拉越近,最后就会成为无二无别。

如果真的想解脱,就必须要精进。虽然不精进可能时间比较空余,压力不大,暂时比较舒服一点,但是想要获得很殊胜的解脱、成就,必要的精进还是要有的。法王如意宝都念了九亿遍心咒,有的人是念七亿,九亿,十亿,念三亿遍,四亿遍的人很多。不管怎么样,我们也要发愿,至少应该念一亿遍的心咒。当然人和人不一样,有些人念得特别快,像大恩上师以前讲的佛学院的ra桑管家,三年念一亿遍金刚萨埵心咒,又过了三年又念完一亿了。这样算起来,一天是念十万遍,非常非常快。有些人可能慢一点。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在修法方面应该精进,如果自己发了愿,就会去挤时间,想到我发了愿要念心咒,其他不必要的事情就自然而然摒弃掉了。所以,应该有愿力。有些时候自己不敢发愿,如果自己任务很多,已经发愿念了很多心咒,再去接很多任务肯定会压力大。但我了解的一些道友,他本来没发什么愿,乃至念个一两百万都不敢接:压力太大了,我万一念不完怎么办?但其他的世间的琐事有很多时间去做,这样不合理。其实我们作为修行人来讲,应该把主要的时间、精力,放在念咒语或者学习佛法上面。如果没有发愿念一亿遍心咒的,还是要考虑一下,不管怎么样,一辈子之中还是要念一亿遍心咒的。

尤其是没有工作压力或者已经退休的道友,相对来讲,时间可能会多一点,如果真正精进,五年或者十年念一亿不是特别困难。有的时候我们觉得很多很多,但如果自己经常念经常念,念得很相应的时候,也不会慢。它的功德太大了,必要太大了。

而且对于我们修学佛法者来讲,必要的精进是需要的,和本尊相应和自己上师相应的修法都是必须要修的。其实如果我们不念咒,时间也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法王如意宝说:我的传承弟子必须要经常性的手不离念珠。当然在城市里面可能做不到,但是在佛学院经常看得到,修行者不管是居士,还是汉僧、藏僧,念珠从来不离手的,因为都有很多任务要念的。

如果没记错,我自己也有好几大亿心咒任务,我还是要慢慢念,有这个压力,平时肯定要念。这方面必要性是很大的,所以应该发愿至少念一亿心咒。要通过经常性地观修和自己所修的本尊相应,要经常性的不离开修行,把修行作为一种生活。其实并不是规定一定要怎么做,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二者之间已经离不开了,如果做到这样就非常好。

有些佛法兴盛的地方,人们的生活也就是修行。尤其明显的就像藏地,到处都是佛塔,转塔就是生活,没事就去转塔了,就像城里人平时逛街购物一样,没事就去商店,买不买东西都去逛一圈。藏地人没有事就出去转佛塔、顶礼,还有转经轮到处都是,开始哗哗哗地转,或者手拿转经轮转,拿念珠念咒,整个生活都已经是修行了,这样不断地累积资粮,对自己的修行成就利益功德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要经常守护自己的誓言,这是主要方面,观修本尊也是和自己的上师无二无别的,恒时护己之誓言。

“恒时供养诸善逝”,恒时要供养佛陀,善逝是佛陀的意思。为什么要恒时供养佛陀?因为佛陀作为导师,是修行者的终极阶段,修行达到极致的时候就会成佛,所有的因缘圆满之后就会现证佛果。一方面,佛陀是修行者成功的典范,作为我们的目标、榜样;一方面佛陀作为终极证悟者,或者说他是导师,也是殊胜的福田,如果我们去恭敬顶礼就会获得功德。

经常供养佛陀还可以提醒我们,当我们供佛、上香、供水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佛像,看到佛像之后自己的很多善念自然而然就引发出来。虽然境界高的人不供佛也可以,他知道佛陀周遍一切处,他观想就可以,不需要刻意供佛。但是针对有些人来讲,佛堂里面的佛像,作为提醒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看到佛像就是提醒自己:自己是一个佛弟子,需要发善心,需要把佛作为导师经常祈祷,这方面其实很重要。另外还可以提醒自己:其实我内在也是佛。有些见解比较高的人,当他供佛的时候,他就知道其实我内在也是佛,我通过供佛的方式来苏醒我的佛性。如果有这样的见解,供佛的意义就更深远了。

所以,供佛一方面有增长福德的作用,一方面有提醒自己的作用。恒时供养诸善逝有很多的必要性。

“恒时亦供上师尊”,亦供的意思是指,除了观修本尊瑜伽、供佛之外,也要供养自己殊胜的金刚上师,恒时亦供上师尊。因为“上师等同一切佛”,上师的功德是等同一切佛,所以,我们供养上师,也是等同于供养三世一切诸佛。而且有些续部修法当中说,供养上师的功德远远超胜供养诸佛的功德,所以,上师等同一切佛。

上师的功德等佛,上师的恩德胜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教证?既然说上师和诸佛的功德一样,为什么说供养上师的功德比供养十万天尊,十万佛陀的功德还要大?其实,上师除了功德等同佛之外,对我们而言他的恩德是胜佛的。所以,对自己的金刚上师应该有信心,然后经常性的祈祷、供养。

“欲求无尽果位者”,无尽果位是指殊胜的法身,殊胜法身的功德利益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一旦证悟了法身即证悟了佛果,就可以获得无尽的功德,无尽的果位。一般来讲,修行大乘佛法的人都是想要成佛,了知了佛功德,了知了佛的事业之后,每个人都想成佛。

想要成就殊胜法身果位的修行者,“自之稍许悦意物,至极珍爱物品间”,下至自己稍微欢喜的,比较悦意的物品,乃至于非常非常珍爱的物品之间,“悉皆供养上师尊”,都要供养殊胜的上师。在注释当中讲,作为上师,为了让弟子成就福德,或者为了断除弟子贪欲心的缘故,也需要接受供养。当然要看不同的情况。

很早的时候,应该是在一九九一年、一九九二年,我们去佛学院求学,那个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是像现在这样,普遍来讲,求法者都非常穷。但是有些对上师信心大的人,稍微有一点点钱就去供养。比如发了生活费,那个时候四十五天发一次钱,一次十五块还是三十块钱,反正钱不多,但是很多道友,有些男众出家的师父,还有女众的出家人,对上师信心很大,发了钱之后,就给上师买很多东西供养,自己的生活问题都不考虑。那个时候女出家人,还可以去上师家里面的,我们在山上经常看到,用筐子抬了很多菜,抬了很多东西去上师那供养。

有的时候上师就会骂。虽然这个地方讲为了断除弟子的贪心,上师需要接受的,但是上师经常骂。为什么要骂?你本来没有什么资具,没有什么钱,如果把生活费都供养上师,虽然从信心的角度来讲,当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资具缺少了,有可能就会中断学法的因缘。如果长时间求法的因缘中断了,因为没有钱的缘故,就没办法再住下去了,或者身体很差住不下去,就会损失更大。

所以,上师经常呵斥:不要拿来供养!有些时候骂得很严厉。上师如果和颜悦色跟他们说,不要拿来,你们自己用,则根本不管用,所以有的时候就要骂,骂了之后,他们可能就会好一点。上师调伏弟子的方法,有些时候是温和的语言,有些时候必须要通过呵斥的语言才管用,这也是不一定的。

从弟子的角度来讲,自己愿意把所有的东西都做供养。但是从上师的角度来讲要看情况,有些时候弟子的善根福德即将要成熟,他很快就要成就的时候,上师可以全部接受,这不要紧,或者弟子的信心很大,这个时候会接受。但是有的时候就会观察,有些可能接受一部分或者接受一点点,有的时候可能不接受,有的时候说我心领了,或者接受之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再返还给弟子,赐给他的情况也是有的。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理是什么?前面我们讲过这样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想要解脱,想要成就,殊胜的佛果,殊胜的解脱果是没有任何贪求,没有任何执著的状态。对于上师来讲,他安住在佛的境界,他也是没有任何执著的,上师的心是属于圆满的智慧,圆满开放的状态。现在,如果我们也把所有执著的东西,都能够通过供养的方式放舍掉,其实表面上看放舍的是财物,但其实放舍的是执著,你所供养的东西越珍贵,就代表你所放弃的执著越大。

上师的状态,是安住在佛的状态,他的心性是完全开放的一种状态,我们的心是有执著的状态,有执著的状态和上师开放的状态就相应不了,没办法相应。殊胜的法界是这样清净,没有任何耽著的,上师的状态是没任何耽著的状态,我们要和上师相应,得到上师加持,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心调整到相应的高度;如果我们的心有执著、贪执,就被这种贪执的状态束缚了,我们的心就没办法完全和上师开放的心相应。

为什么让我们放下?其实放下就是让我们的心逐渐逐渐和法界和佛性,和上师本性去相应的方式。这样的修法,已经是非常高的修法了。如果是刚刚入门的人就不能讲这些,就会说,供养的功德很大,如果你做一次供养,功德很大。都是这样的教导。对于已经准备进密乘的修行人,可能前面共同乘、大乘的显宗的发心,都是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给他讲这些甚深的教言,他就能够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如果不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就觉得把所有的东西都供养了,我怎么办?

其实,这个地方讲,“欲求无尽果位”,他是欲求无尽果位的人,他的根基、根性、法器,应该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如果这个弟子他不是欲求无尽果位的人,他如果只是欲求后世的善趣,只是欲求发一些财,这个时候教言就完全不一样,绝对不会说你把所有的东西都要供养佛,供养上师,而只会说:你拿一部分来供养,功德很大很大。因为他只是求一些有漏的、无常的、暂时的人天果报,他不需要很多殊胜的因缘,遇到殊胜的对境他只要做一些供养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果报。

但是,你要求无尽的果位,果位是无尽的,你也必须要相应于果位做无尽的因。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因为你求的果是究竟的,所以你要相应果去做因;再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做因的时候,只是对上师有一部分的信心,只是愿意供养一部分自己稍微喜欢的东西,或者将不喜欢的东西供养,那么这个因就很小。因很小,得到的果就很小,做的因很小,却想要得到无尽的果位,因和果之间就不对等,就不是真正的正因和正果的关系。你的想法是想要得到无尽的果,但是你所做的因,是很小很小的因,这个因怎么可能成就殊胜的果位?是不可能的事情。想要欲求无尽果位的真正密乘根基的人,到达这个阶段的时候应该要这样做。

当然我们也不要有任何压力——我现在是不是要考虑把所有的东西供养?其实不需要勉强,如果达到了某种阶段,即将要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当然如果你已经成佛了,就不需要了。如果你给弟子做示现你可以把所有的东西供养。你达到标准的时候不用做,而且刚开始学的时候也不用做,你达到差不多了,马上要突破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我们慢慢培养我们的善根、信心,一点一点的舍。佛法当中就有这种殊胜的善巧,它不是让我们一步到位,如果是一步到位可能很多人纷纷就退下去了,根本做不到,这些条件、这些标准太严格,太苛刻,根本做不到,但这是次第次第的。真正来讲,如果自己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真的从内心当中完完全全有一种放舍状态,这个时候说明明他的善根福德,他的根基意乐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了。当然比较高的层次也不是一下子就来了,也是逐渐逐渐来的,他可能修了很多世很多世,到了现在,有了这个境界,而我们可能是刚刚开始修不久,所以,我们和他没法比,也不用去攀比。

我们现在跟随自己的境界,按照上师的讲法,慢慢地闻思修,供养一点点,让自己的心量逐渐提高,让自己的福德逐渐增长,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自己可以做的时候,那就可以。自己如果真的到了那种根基的时候,上师也许会有这种要求;但是如果自己没有到达那种根基,上师绝对不会这样。如果他是真正具有有前面所讲的慈悲心,具有证悟的,或者不一定证悟,但是具有慈悲心的,具有贤善人品的上师,他是绝对不想看到弟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却达不到殊胜目的,修行也增长不了,而且还有可能后悔的情况,他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所以绝对不要求你全部供养。

现在很多道友可能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所以上师对我们也没有这样要求。我们要知道这个道理是这样的,应该逐渐逐渐靠近它,但现在来讲,有些人可能做得到,有些人可能做不到,不管怎么样,按照自己的境界,逐渐逐渐去做就可以了。

“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供养上师实际上等同恒时供养一切诸佛。因为前面我们讲了,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是十方三世诸佛的总集,三根本的总集。如果能够了知,我们观上师一尊就是观了所有的佛菩萨了,如果有信心,给上师供养就相当于供养所有的佛一样。恒时供养上师就等同于恒时供养一切佛。

“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供养上师是殊胜的福田,可以很迅速的积累成就佛果的因缘,圆满成佛的资粮。

因和果肯定是要相顺的,如果没有因,什么都不修,什么都不做,你想要获求即生成佛,或者想要很快得到成就,没有因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的因是不正确的因也不行,或者你的因很弱也不行。

我们经常提醒:学习佛法的人一定要了解、通达因果的法则,因为不管是密乘、大乘显宗,还是共同乘,都是按照因果的法则运转的。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因,以后就会有什么样的果。如果我们具足的是小乘的因,比如说我们发心是自己一个人解脱,然后持戒,因是这个,果肯定就是相应于小乘的果了。

如果你发的是菩提心,果肯定是菩萨果;如果因是作为密乘修行者的因,果肯定是很迅速得到密乘的果位;如果我们的发心,就是为了得到人天善趣,怎么样捞一个高官来当等等,如果是这样的发心,果肯定是轮回的果,毫无疑问。

因果的法则,因缘的法则对我们的修行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如果现在我们经常做杀生,偷盗,邪淫这样的因,果肯定就是恶趣。所以,修行者内心当中必须深刻通达因果的法则。如果通达了因果法则就会经常观察——现在我的心到底是什么心?我现在发的菩提心是真实的吗?我现在的出离心是真实的吗?我现在所做的修法是真实的吗?如果自己内心当中对因果的法则,因缘的法则产生了很深的定解,所有的修行就不可能是装样子,不可能浮于表面,因为你再怎么装反正你的因就是这个,你的因的深度就是这么一点点,你的果不可能广大。

如果你了解这一点,就知道修行必须要认认真真地修,因为只有认认真真地修,这个因才是殊胜的因,才是正因,你的因实在,它的果才能实在,你修的时候,你的因浮于表面,果肯定是得不到的。如果通达这个道理,修行就不是为谁而修了,不是说,我在道友面前我有面子去修,或者我在上师面前装作我很有修行的样子,很听话的样子,这些都没有用了,你骗谁嘛!可能是骗了其他人,但是你自己没有去做好的因缘,你是得不到果的。

真正通达之后,你顶礼时,如果所有顶礼的善心都具足,这个顶礼顶下去,果就是一个真实的果;如果顶礼的时候胡思乱想,或者干脆就不顶礼,你没有这个因,就没有这个果。听法也是这样的,讲考也是这样的。反正你认认真真去准备了,而不是为了敷衍讲考的法师,的的确确自己讲考的发心很正确,准备得很充分,像这样讲考的法供养就是真实的,你的功德就很实在,因就很实在的缘故。你如果只是为了应付,为了应付的心本身就不对了,然后即便你做了,时间也花了,但是你的果可能是虚浮的,毫无疑问。

了知了之后,放生的时候就好好放生,修法的时候好好修法,把所有该做的做好。当然完完全全的做好也不一定,初学者也不一定马上做得到,但是,尽自己的能力,把能够做到的尽量一步步的做好,做实在,像这样自己的修行慢慢就能真正升上去。

所以,真正要提高自己的修行就要对因果法则有发自内心的诚信,了知了如是的因就是如是的果,你具足什么样的因就是什么果,如果你的因是假的因,你的果就是假的果,或者根本没有果。如果你一步一步去做,真正的因全部到位了,果就会一步一步显现。

如果你的因圆满具足了,你不求,果都会有。如果你的因是很虚的因,或者你的因是很少的因,你虽然天天在想:请本尊赐给我悉地,请上师赐给我加持,请佛陀给我加持。但是你没有因,就好像农夫根本没有播种子,他天天在祈求:我一定要丰收,一定要丰收!像这样也不行,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因你祈祷很快就会来,因具足你不祈祷也绝对会来。但是,你如果没有做这些因,或者你的因很少很少,你天天去佛菩萨面前供养祈祷: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发财!但是如果没有因,没有办法成办。佛菩萨的悲心是无量的,如果没有因就可以成办,那么佛菩萨绝对会没有任何条件的赐给所有人财富,赐给所有人成就。但是没有因佛菩萨没办法赐予果,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我们自己想要得到果,一定要具足因,因上面一定要去落实,一定要非常非常踏实地闻、思、修。

“积累资粮成佛果”,上师是非常殊胜的福田,如果经常通过非常清净的信心,坚实的信心去祈祷、去供养,自己积累成佛果的速度也就非常迅猛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相关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